跑到半山腰,何文欽正好和我撞了個對臉,他正想到裂口那邊去給我報信,沒想到還沒走多遠就碰到我了。


    何文欽興奮地告訴我:“兩個山包相連的地方確實有個暗門,位置就在北山的中線上。”


    聽他這麽一說,我就知道自己猜對了,“倒轉牛口山”,倒轉的不是山,而是乾坤,說得直白點,就是牛口山上有兩條路,一條明路一條暗路,兩條路的方向正好是相反的,明路看起來是條活路,其實走不通,走暗路才能進入牛口山內部。


    金家老宅十有八九就在暗路的盡頭。


    不過現在還不是高興得時候,就算找到了金家老宅,也未必就能見到何家運,而且我估計,在老金家的家宅內部,說不定也有厲害的機關等著我們呢。


    何文欽在前麵帶路,領著我們穿越樹叢中一條隱蔽的小路,到兩個山包相連的地方和白老狗他們匯合。


    白老狗所在的位置非常好,如果從矮山的山頂上朝這邊觀望,視線會被左側山包的頂峰擋住,看不到躲在這裏的人。


    不過我還是不敢大意,特意讓大家壓低身子,說話的時候也盡量不發出太大的聲響。


    白老狗和古婆婆一早就知道跟蹤者已經離我們很近了,自然也格外小心。


    白老狗壓著身子湊到我跟前來,指著不遠處的一塊石頭說:“暗道就在石頭下麵。”


    那塊扁平的石頭體積很大,但內部好像是中空的,白老狗說話的時候,古婆婆還用手掌壓了一下石頭邊緣,她用的力氣不大,可扁石還是猛烈地搖晃了兩下。


    我蹲著步子湊過去一看,在扁石旁邊有一個圓形的洞口,洞口邊緣用石磚圍了一圈,看起來就像是一口掩藏在山林裏的老井。


    扁石原本應該是壓在洞口上的,我留意到石麵上還長了不少青苔,加上附近這一帶有很多類似的碎石,如果不是提前知道暗道的大體位置,想找到這個洞口並不容易。


    古婆婆朝洞中打了打光,入地兩米左右的地方有一條用石頭打的樓梯,傾斜著向下方延伸,它延伸的方向,正對著山腳下的裂穀。


    白老狗小聲問我:“你是怎麽知道這裏有條暗道的?”


    “現在沒時間說這些,以後有機會我再跟你解釋。”我一邊說著,一邊微微直起身子,朝裂穀那邊觀望。


    山包上長了不少小喬木,透過植被的縫隙,能清晰地看到裂穀南側的石路,但石路那邊的人因為被喬木的陰影擋住視線,很難看到我。


    這時琳兒湊過來小聲說:“他們已經下了矮山。”


    我點了點頭。


    老阮在矮山一帶留下的暗號不多,兩個跟蹤者花了將近一個小時才找到裂穀南側的石路。


    由於離得太遠,我也看不清他們的長相,隻能看到兩人都穿著青灰色的衣服,另外,他們看上去都很年輕。


    琳兒不是說,這兩個人,一個四十多歲,一個至少八十高齡麽?


    等到這兩個人進了石路盡頭的門洞,我才問琳兒:“是這兩個人嗎?”


    琳兒臉上也帶著疑惑,但還是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尋蠱說是。”


    對於琳兒的話,我還是信的,畢竟她也沒有理由騙我,可我就是想不通,這兩個人為什麽看起來這麽年輕,難道是因為距離太遠,視覺上出現了一些偏差?


    又等了半個多小時,我估摸著這兩個人已經走得比較深了,要麽就是已經掛了,才縮迴身子,帶著大家進洞。


    入洞以後,先要直墜兩米才能落在樓梯上,老阮和古婆婆的身法本來就差一些,加上又上了年紀,我和白老狗隻能先下,然後一腳高一腳底地站在樓梯上接住他們。


    白老狗接到古婆婆的時候,那叫一個溫柔體貼,生怕古婆婆摔著碰著,可到了老阮下來的時候,白老狗這手法可就粗糙了,也不能說粗糙,應該說他壓根就沒發力,我也沒想到白老狗會這樣,還是按照接住古婆婆的力道去接老阮,結果差點讓老阮栽了個大跟頭。


    也就從老阮落地的那一瞬間開始,他和白老狗就算是結下梁子了。


    其實我覺得白老狗這人挺怪的,你說人家沒招你沒惹你的,你非要得罪人家一下,好像不結個梁子心裏就不痛快似的。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對頭多添堵。我不相信白老狗在行當裏混跡這麽多年,連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所以他的種種舉動在我眼裏就變得越發怪異起來。


    很早以前姚玄宗就告訴我白老狗是個怪人,現在看來,這話果然不假。他不是脾氣不好,是真的怪,我感覺他的思維方式都和正常人不一樣。


    琳兒最後一個下來,隨後我和白老狗就打開手電,在隊伍最前方探路,其他人跟在後麵。


    本來何文欽想走在前頭來著,可他心太急,我擔心讓他探路可能會弄出幺蛾子來,好說歹說,總算是把他勸到隊伍末尾壓陣去了。


    順著樓梯一直向下走,我就發現石頭打成的階梯上零星長著一些蕨草,這很不尋常,按說這地方完全不見光,不可能長出植被。


    走得越深,石階上的蕨草就越密集,空氣中漸漸有了一股草腥味。


    白老狗一直拿著手電朝頭頂上照,可能是想看看上麵有沒有用於采光的洞口,可石階正上方隻有大片搭成拱形的石磚,磚與磚之間嚴絲合縫,根本照不進光來。


    一個小時以後,樓梯道前方傳來了很雜的風聲。


    之前我為了照亮腳下的路,手電的光束一直落在地麵上,前方風聲一起來,我就抬起手電,順著樓梯傾斜的角度將光打向了前方。


    此時我們距離樓梯的末尾已經很近了,光束已經能照亮樓梯道外的一塊平地,那塊地看起來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光線打在上麵以後,呈現出的反光非常亮,那地方像是鋪了一層光潔的金屬板,也有可能鋪了打磨過的石頭。


    白老狗移動光束,朝樓梯兩側的牆壁上照了照,就見潮濕的石頭上爬了不少藤條,隻不過藤條上的葉子都已經枯了,隻剩下光禿禿的枝條。


    “小心點啊。”白老狗可能是覺得不太對頭,就向我囑咐了一聲。


    我不由地笑了:“喲,您老還知道關心別人呢?這不像你的風格啊。”


    白老狗瞪我一眼:“少廢話,趕緊走!”


    就是開個玩笑,你瞪什麽眼啊?


    我撇了撇嘴,沒再搭理他。


    快接近石階底部的時候,我才看清楚和樓梯道相連的地方竟是一個六米多寬的小池塘,裏麵的東西不像是水,倒像是易燃的煤油,這種液體的反光非常明亮,以至於我剛才錯以為這地方鋪了金屬板。


    白老狗快走兩步,大概是想先行一步看看情況,我一把將他拉住,示意他後退。


    如果池塘裏的液體真是易燃油脂,附近一定會有引火的機關,白老狗貿然過去可能會引動機關。


    我抬起一隻手,示意後麵的人都停下,隨後就小心翼翼地挪著步子,慢慢向前移動。


    每次落腳之前,我都要仔細看看腳下的路和周遭的情況,就怕金家人布置了隱藏的機關閥,可一直到了池塘邊也沒發現任何異常,這倒是讓我有點意外。


    池塘裏的液體非常安靜,縱使亂風不斷,也無法吹起絲毫波瀾。


    我講八卦錢浸入池塘,再把它拉起來,嗅了嗅粘在上麵的液體,並試著感應池塘中的炁場。


    萬幸,粘在八卦錢上的並不是油脂,而是沉積過的死水。


    所謂死水,就是完全失去生氣的水,一般來說,就算是被嚴重汙染過的水也不會完全沒有生氣,裏麵至少會有微生物和細菌,可眼前這個池子裏,卻沒有絲毫的生氣。水質本身也並不潔淨,裏麵不知道摻雜了什麽成分,導致比較普通的水要稍微粘稠一些。


    之後我又朝池塘內部打了打光,發現塘口邊緣的石頭有嚴重的硫化痕跡,如果不是這裏曾發生過劇烈爆炸,就是有人在池窪裏點過一場大火,等池底的石曾完全被燒禿之後,才把死水灌進去的。


    見周圍比較安全,我才招唿大家繼續向前走。


    繞過池塘,在穿過一個半拱形的小門,就到了牛口山裂穀的底部。


    這地方距離地表至少有兩百多米深,穀底中央是條人工開鑿的坦路,在路的兩側,就是高聳的崖壁。


    所有人都拿出手電來朝周圍掃光,有幾條光束從左側崖壁上閃過的時候,我就隱約看到崖壁上浮現出一些輪廓尖銳的屋棱。於是也把光打了過去仔細照了照,剛才從崖壁上閃過的光束也兜了迴來,全都照在了那個尖角似的屋棱上。


    現在我們總算看清楚了,平整的崖壁被鏤空鑿了一個形狀不規則的缺口,一排大型吊腳樓緊密相連地排布在這個缺口中,建築結構和敦煌莫高窟有點類似。


    之前我們看到的那個屋棱,其實就是其中一座吊腳樓的挑簷,也就是向上挑起的屋簷。很多吊腳樓都會在房頂的四角做出一個翹起來的挑簷,就如同一個個半月形的上鉤。可這些吊腳樓的挑簷,都被做成了具有五個棱邊的尖角,如同錐子一樣斜指著天空。


    這時何文欽興奮地叫了起來:“那是老金家特有的簷錐,咱們找對了,這裏就是金家老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幽冥通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麵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麵鱟並收藏幽冥通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