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出,內山就亂了套。
內山的小路上幾乎一下子就擠滿了人,所有人都是一副慌裏慌張的樣子。
期間我聽到有人在外麵說話,沒看到對方的臉,隻聽到了他們的聲音,這些人嘴裏說的,還是尋找同足的事,他們進山的時間比我長,街道上的人也認識不少,可幾番挑挑揀揀,到現在還沒確定到底該選擇誰。
挑選同足隻是其中一個話題,另一個常常被他們談及的話題,就是如何才能走到第五窟,九龍窟的第五窟,聽他們那意思,隻要進了那一窟,基本上就能評上二流了。
外麵的聲音,黃玉忠自然也能聽得一清二楚,他笑著對我說:“還好咱們一早就碰到了孫路遠,不然的話,現在也該為尋找同足的事發愁了。”
李淮山插嘴問他:“孫路遠是誰?”
黃玉忠說:“昨天碰到的一個散修。不過目前我們還不知道他修為到底怎麽樣,萬一他變成仉若非的累贅,那也挺麻煩的。”
說曹操,曹操就到。
黃玉忠話音剛落,房門就被敲響了,接著就聽到有人在外麵喊:“仉若非是住這兒嗎?”
我一聽就知道外麵的人是孫路遠,快步走到門前,拉開了門把手。
孫路遠正衝著我笑,外麵就出現了嚴重的擁擠,孫路遠被幾個人壓住了後背,“哎呀”一聲慘叫,就跌進了屋裏,和他一起被擠進來的,還有兩個不認識的人。
我講孫路遠扶起來的時候,那兩個人也匆匆忙忙地起身,接著就朝門外衝,一副很急的樣子。
可外麵的人實在太多了,他們兩個根本擠不出去,我就順手幫了他們一把,用手抵住他們的後背,用力向外一送,他們兩個悶叫一聲,總算是出了門檻,湊在門口的十幾個人也被我推得七零八落。
趁著他們還沒重新擠迴來,我趕緊把門關上了。
站在門口,就聽有不少人在吆喝,每個人嘴裏的話意思都差不多,大概就是:“劉道長還沒有同足吧,你看看我怎麽樣?”。
我也是心裏好奇,就跑到床上,踮著腳朝窗外張望。
就見人群中有一個身穿綠袍的道士,很多人都圍著他,有些個頭高的擋住了他的臉,以至於我也沒辦法看清他的模樣。
孫路遠也貓在窗前看了兩眼,然後就咂咂嘴說:“想不到劉書望也來了,以他的實力,應該能評上一流。”
我問他:“劉書望是誰?”
孫路遠撇撇嘴說:“他是青城山的棄徒,早年也算是小輩裏的天才吧。這個人的運氣很好,逐出師門的時候就被廢了修為,可後來也不知道遇上了什麽機緣,修為不但恢複了,而且還比以前高了一大截。這兩年,他可是在行當裏闖下了不小的名望。”
我說:“這個人很難對付嗎?”
孫路遠搖了搖頭:“沒和他交過手,我也不太清楚他的實力到底怎麽樣。嗨,別談論他了,咱們還是商量商量,怎麽穿越九龍窟吧。”
之前聽外麵的人討論九龍窟,都是說怎麽抵達第五窟,孫路遠倒好,一上來就想著穿越。
我跳下了床,對孫路遠說:“咱們互相透透底吧,你都會些什麽?”
孫路遠都不需要思考,直接迴應道:“除了一套自創的玄天功,我還跟人學過九指精算,能在一定程度上預卜兇吉。你呢,你擅長什麽?除了摧骨手。”
我不由地笑了:“你知道我是摧骨手傳人?”
“行當裏但凡聽說過你的人,都知道你是仉二爺的親傳弟子。哎,你的摧骨手練到什麽境界了,剛才看你推人的時候,我就覺得你力氣不是一般的大,可手法有點粗,怎麽說呢,就是感覺你在拳腳上的造詣不夠精致。”
這家夥倒是個實在人,什麽話都敢說。
不過摧骨手本來就是大開大合的拳法,不求招式,隻追求絕對的力量和速度,他說我手法粗糙,卻也在理。
李淮山忍不住過來插話了:“你這話說的,我怎麽這麽不愛聽呢。什麽叫造詣不夠精致,我估計在這個行當裏,能在拳腳功夫上勝過仉若非的,除了二爺就沒別人了。”
“那敢情好,那敢情好,”孫路遠趕緊說:“我的拳腳功夫也還湊和,應該不會拖你的後腿。不過想穿越九龍窟,光有拳腳還是不行啊,修為同樣也非常重要。對了,聽說你們仉家,有一些風水方麵的傳承吧,九龍窟裏機關重重,風水擺布複雜,你要是能懂點風水,對咱們都有益處。”
我抱起了雙手,慢條斯理地迴應:“風水上的事,我確實懂一些,不過我學得風水知識,都是用來探墓的,眼下不一定能用得上。”
孫路遠頓時變得興奮起來:“探墓好,探墓好啊。九龍窟本來就是由古墓盜改建的,你的風水知識一準能派上用場。你看,我能預卜兇急,你能勘擇風水,咱們倆組隊,穿越九龍窟應該不難。”
正好聊到這兒了,我就隨口問了一句:“九龍窟裏都有什麽,你進去過嗎?”
孫路遠搖頭:“當然沒有。其實就算進去過也沒用,九龍窟裏頭的布置,每一年區別都很大。”
眼看也快到早飯時間了,我就對孫路遠說:“在我這兒吃飯吧,兩點以後,咱們一起去九龍窟。”
孫路遠笑了笑:“還是算了,三青會提供的夥食都是定量的,我飯量大,就不分你們那份了。而且據我推算吧,三青會可能還會改規則,咱倆待在一起,不一定是好事。哦,對了,我住的地方,門口一般會插艾草。”
說完,他就趁著門前的路還沒徹底被堵死,急匆匆地走了。
等孫路遠帶上了門,我才問李淮山:“你覺得這家夥怎麽樣?”
李淮山搖頭:“我感覺這家夥城府挺深的,用心眼通也看不透他在想什麽。”
我笑了笑:“你就說你對他印象怎麽樣吧。”
李淮山琢磨了好半天,才從嘴裏吐出兩個字:“印象還行。”
還行就行啊,反正我手裏也沒有別的人選。
沒過多久,三青會的人送來了早飯,我簡單吃了點東西,就著手收拾起了背包,既然九龍窟是墓道改建的,我自然要準備一些探墓用的器具,鋼索、手電、登山錘、登山釘,這些東西一樣都不能少。
也不知道孫路遠是事先得到了消息,還是他的推算術厲害,上午十點,三青會再次發出了通知:“內山清肅,所有人迴自己的房間,不得外出。”
十一點半,第二道通知也來了:“春評時間再次更改。”,這一次改到了正午十二點。”
十一點四十五,第三道通知下達:“進九龍窟時,每次隻放六人入場,其中三人為三青會事先選定,入選者可在進入九龍窟的途中挑選同足。第一批入場人:仉若非、賀洪豪、段北崖。”
第三道通知剛下,就有使者來接我了。
九龍窟應該就在內山通道的東首,出門以後,使者就帶著一路東行,我記者孫路遠的話,一路上都在仔細觀察著兩側的房門。
之前我還一直擔心孫路遠住在路西,一直到快穿越小路的時候,我才在路尾看到了一束艾草。
沒等我敲門,孫路遠就把門打開了,他早已做好了準備,此時也和我一樣,背上了背包。
孫路遠一看到我就樂:“這位兄弟,是要尋找同足嗎?”
我也笑了笑:“就你了,勞駕。”
周圍的使者似乎都能看出來,我和孫路遠是一早商量好的,表情都變得有些怪異。
不過孫路遠出來的時候,他們卻沒有阻撓。
這次被使者請出來的人,隻有我一個,另外兩個入選者則沒有現身。
我和孫路遠跟著使者離開小路,又沿著內山邊緣的山坡一路攀爬,最後來到了位於山坡頂端的冰洞裏。
這個洞口所在的位置很隱蔽,洞外有一塊雪岩,從內山朝著這個方向看的時候,視線幾乎完全被白色的雪岩擋住,根本無法看到它後麵的洞口。
此時蘇漢生就站在洞中,在他身邊擺著一張石打的桌子,桌麵上還陳列著筆墨紙硯。
一看到孫路遠,蘇漢生不由得一愣:“你怎麽來了?”
孫路遠咧著嘴衝他笑:“反正最近也沒什麽事,來玩玩。”
聽他這麽一說,蘇漢生就顯得有些不悅了,嘴上嘀咕著:“九龍窟怎麽還變成旅遊的地方了,你這孩子,越大越沒正形,還是小時候好,乖巧。”
一邊說著,他就在宣紙上寫下了我和孫路遠的名字。
完了又對我說:“有小孫跟著你,我倒是能放心一些。進去以後,盡快穿過第一窟,我好把後麵的人放進去。”
我朝蘇漢生抱了一下拳,就和孫路遠一起朝洞穴深處走了。
沒走多遠,就聽蘇漢生在洞口那邊大聲唿喊:“第一組,仉若非,孫路遠!”
他的聲音非常亮,且穿透力極強,我想,就算是遠在內山的與會者,應該也能聽得到。
(本章完)
內山的小路上幾乎一下子就擠滿了人,所有人都是一副慌裏慌張的樣子。
期間我聽到有人在外麵說話,沒看到對方的臉,隻聽到了他們的聲音,這些人嘴裏說的,還是尋找同足的事,他們進山的時間比我長,街道上的人也認識不少,可幾番挑挑揀揀,到現在還沒確定到底該選擇誰。
挑選同足隻是其中一個話題,另一個常常被他們談及的話題,就是如何才能走到第五窟,九龍窟的第五窟,聽他們那意思,隻要進了那一窟,基本上就能評上二流了。
外麵的聲音,黃玉忠自然也能聽得一清二楚,他笑著對我說:“還好咱們一早就碰到了孫路遠,不然的話,現在也該為尋找同足的事發愁了。”
李淮山插嘴問他:“孫路遠是誰?”
黃玉忠說:“昨天碰到的一個散修。不過目前我們還不知道他修為到底怎麽樣,萬一他變成仉若非的累贅,那也挺麻煩的。”
說曹操,曹操就到。
黃玉忠話音剛落,房門就被敲響了,接著就聽到有人在外麵喊:“仉若非是住這兒嗎?”
我一聽就知道外麵的人是孫路遠,快步走到門前,拉開了門把手。
孫路遠正衝著我笑,外麵就出現了嚴重的擁擠,孫路遠被幾個人壓住了後背,“哎呀”一聲慘叫,就跌進了屋裏,和他一起被擠進來的,還有兩個不認識的人。
我講孫路遠扶起來的時候,那兩個人也匆匆忙忙地起身,接著就朝門外衝,一副很急的樣子。
可外麵的人實在太多了,他們兩個根本擠不出去,我就順手幫了他們一把,用手抵住他們的後背,用力向外一送,他們兩個悶叫一聲,總算是出了門檻,湊在門口的十幾個人也被我推得七零八落。
趁著他們還沒重新擠迴來,我趕緊把門關上了。
站在門口,就聽有不少人在吆喝,每個人嘴裏的話意思都差不多,大概就是:“劉道長還沒有同足吧,你看看我怎麽樣?”。
我也是心裏好奇,就跑到床上,踮著腳朝窗外張望。
就見人群中有一個身穿綠袍的道士,很多人都圍著他,有些個頭高的擋住了他的臉,以至於我也沒辦法看清他的模樣。
孫路遠也貓在窗前看了兩眼,然後就咂咂嘴說:“想不到劉書望也來了,以他的實力,應該能評上一流。”
我問他:“劉書望是誰?”
孫路遠撇撇嘴說:“他是青城山的棄徒,早年也算是小輩裏的天才吧。這個人的運氣很好,逐出師門的時候就被廢了修為,可後來也不知道遇上了什麽機緣,修為不但恢複了,而且還比以前高了一大截。這兩年,他可是在行當裏闖下了不小的名望。”
我說:“這個人很難對付嗎?”
孫路遠搖了搖頭:“沒和他交過手,我也不太清楚他的實力到底怎麽樣。嗨,別談論他了,咱們還是商量商量,怎麽穿越九龍窟吧。”
之前聽外麵的人討論九龍窟,都是說怎麽抵達第五窟,孫路遠倒好,一上來就想著穿越。
我跳下了床,對孫路遠說:“咱們互相透透底吧,你都會些什麽?”
孫路遠都不需要思考,直接迴應道:“除了一套自創的玄天功,我還跟人學過九指精算,能在一定程度上預卜兇吉。你呢,你擅長什麽?除了摧骨手。”
我不由地笑了:“你知道我是摧骨手傳人?”
“行當裏但凡聽說過你的人,都知道你是仉二爺的親傳弟子。哎,你的摧骨手練到什麽境界了,剛才看你推人的時候,我就覺得你力氣不是一般的大,可手法有點粗,怎麽說呢,就是感覺你在拳腳上的造詣不夠精致。”
這家夥倒是個實在人,什麽話都敢說。
不過摧骨手本來就是大開大合的拳法,不求招式,隻追求絕對的力量和速度,他說我手法粗糙,卻也在理。
李淮山忍不住過來插話了:“你這話說的,我怎麽這麽不愛聽呢。什麽叫造詣不夠精致,我估計在這個行當裏,能在拳腳功夫上勝過仉若非的,除了二爺就沒別人了。”
“那敢情好,那敢情好,”孫路遠趕緊說:“我的拳腳功夫也還湊和,應該不會拖你的後腿。不過想穿越九龍窟,光有拳腳還是不行啊,修為同樣也非常重要。對了,聽說你們仉家,有一些風水方麵的傳承吧,九龍窟裏機關重重,風水擺布複雜,你要是能懂點風水,對咱們都有益處。”
我抱起了雙手,慢條斯理地迴應:“風水上的事,我確實懂一些,不過我學得風水知識,都是用來探墓的,眼下不一定能用得上。”
孫路遠頓時變得興奮起來:“探墓好,探墓好啊。九龍窟本來就是由古墓盜改建的,你的風水知識一準能派上用場。你看,我能預卜兇急,你能勘擇風水,咱們倆組隊,穿越九龍窟應該不難。”
正好聊到這兒了,我就隨口問了一句:“九龍窟裏都有什麽,你進去過嗎?”
孫路遠搖頭:“當然沒有。其實就算進去過也沒用,九龍窟裏頭的布置,每一年區別都很大。”
眼看也快到早飯時間了,我就對孫路遠說:“在我這兒吃飯吧,兩點以後,咱們一起去九龍窟。”
孫路遠笑了笑:“還是算了,三青會提供的夥食都是定量的,我飯量大,就不分你們那份了。而且據我推算吧,三青會可能還會改規則,咱倆待在一起,不一定是好事。哦,對了,我住的地方,門口一般會插艾草。”
說完,他就趁著門前的路還沒徹底被堵死,急匆匆地走了。
等孫路遠帶上了門,我才問李淮山:“你覺得這家夥怎麽樣?”
李淮山搖頭:“我感覺這家夥城府挺深的,用心眼通也看不透他在想什麽。”
我笑了笑:“你就說你對他印象怎麽樣吧。”
李淮山琢磨了好半天,才從嘴裏吐出兩個字:“印象還行。”
還行就行啊,反正我手裏也沒有別的人選。
沒過多久,三青會的人送來了早飯,我簡單吃了點東西,就著手收拾起了背包,既然九龍窟是墓道改建的,我自然要準備一些探墓用的器具,鋼索、手電、登山錘、登山釘,這些東西一樣都不能少。
也不知道孫路遠是事先得到了消息,還是他的推算術厲害,上午十點,三青會再次發出了通知:“內山清肅,所有人迴自己的房間,不得外出。”
十一點半,第二道通知也來了:“春評時間再次更改。”,這一次改到了正午十二點。”
十一點四十五,第三道通知下達:“進九龍窟時,每次隻放六人入場,其中三人為三青會事先選定,入選者可在進入九龍窟的途中挑選同足。第一批入場人:仉若非、賀洪豪、段北崖。”
第三道通知剛下,就有使者來接我了。
九龍窟應該就在內山通道的東首,出門以後,使者就帶著一路東行,我記者孫路遠的話,一路上都在仔細觀察著兩側的房門。
之前我還一直擔心孫路遠住在路西,一直到快穿越小路的時候,我才在路尾看到了一束艾草。
沒等我敲門,孫路遠就把門打開了,他早已做好了準備,此時也和我一樣,背上了背包。
孫路遠一看到我就樂:“這位兄弟,是要尋找同足嗎?”
我也笑了笑:“就你了,勞駕。”
周圍的使者似乎都能看出來,我和孫路遠是一早商量好的,表情都變得有些怪異。
不過孫路遠出來的時候,他們卻沒有阻撓。
這次被使者請出來的人,隻有我一個,另外兩個入選者則沒有現身。
我和孫路遠跟著使者離開小路,又沿著內山邊緣的山坡一路攀爬,最後來到了位於山坡頂端的冰洞裏。
這個洞口所在的位置很隱蔽,洞外有一塊雪岩,從內山朝著這個方向看的時候,視線幾乎完全被白色的雪岩擋住,根本無法看到它後麵的洞口。
此時蘇漢生就站在洞中,在他身邊擺著一張石打的桌子,桌麵上還陳列著筆墨紙硯。
一看到孫路遠,蘇漢生不由得一愣:“你怎麽來了?”
孫路遠咧著嘴衝他笑:“反正最近也沒什麽事,來玩玩。”
聽他這麽一說,蘇漢生就顯得有些不悅了,嘴上嘀咕著:“九龍窟怎麽還變成旅遊的地方了,你這孩子,越大越沒正形,還是小時候好,乖巧。”
一邊說著,他就在宣紙上寫下了我和孫路遠的名字。
完了又對我說:“有小孫跟著你,我倒是能放心一些。進去以後,盡快穿過第一窟,我好把後麵的人放進去。”
我朝蘇漢生抱了一下拳,就和孫路遠一起朝洞穴深處走了。
沒走多遠,就聽蘇漢生在洞口那邊大聲唿喊:“第一組,仉若非,孫路遠!”
他的聲音非常亮,且穿透力極強,我想,就算是遠在內山的與會者,應該也能聽得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