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淮山來說,吳林可以算是他心裏的一個疙瘩,想當初我和吳林第一次合作的時候,吳林就以李淮山的能力太差,會成為我們的累贅為由,阻止李淮山和我們一同行動。
也就是打那次以後,李淮山對“累贅”這個詞就格外敏感,有時候,他也會自嘲,說自己天資不高,性子又懶,總是拖我的後腿,說這些話的時候,李淮山總是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但我知道,他心裏是真的很在意。
如果沒有吳林,李淮山可能不會成長得這麽快,可同樣,如果沒有吳林,李淮山也不會這麽不自信。
我決定帶著吳林同行,李淮山肯定一千個不情願,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使性子的時候,隻是剛開始嘟囔了一句,隨後就一直默默帶著隊伍前進,再也沒說一句廢話。
吳林現身的時候,我們距離連雲峰就已經很近了,又經曆了不到一個小時時間,隊伍就進了十裏連峰的腹地。
由於被幾座大山圍著,中間這塊地就像盆子一樣坐落在蔥翠的植被中,在盆地中心,還有一個麵積很大的水潭,裏麵是死水,長年不流通,已經散發出了一股惡臭,站在盆地邊緣的時候,那股哄臭就一直往鼻子裏鑽,讓人忍不住拿領子遮住鼻口。
水為坎,地為艮,上山下水,上艮下坎,正好合出了六十四卦中的蒙卦。
蒙卦,為離宮四世卦,在大多數時候,作為一道迷神兇卦來解。
能合出蒙卦的風水,常理來說也多為兇勢,並不適合建造墓穴,但卦極則變,一道兇卦,未必不能變成吉卦,一片帶著兇勢的風水,也未必不能變成吉風吉水,具體還要看周遭山脈的布局,以及山中草木的生長狀況。
不過不管怎麽變,光是看壓在群山中的那一潭死水,墓穴也不會建在這個地方。
死水,炁場不通,導致墓穴中的邪氣無法外流,時間久了,就算是龍眼也得瞎。
我在盆地中看了一圈,感覺墓穴入口不可能在這一帶,於是就讓俞老板帶著人到西北方向的一座山頭上紮營休息,我則帶著吳林和李淮山上了東山,打算仔細測一測這裏的風水。
可李淮山跟著我走到一半,還沒等爬上半山腰呢,就突然停下來,我問他怎麽了,他緊緊皺眉頭對我說:“你不用刻意叫上我,反正我也幫不上什麽忙?”
我說:“你這又是玩得哪一出啊?什麽叫你幫不上忙?你要是幫不上忙,我當初就不會帶著你進山了。”
李淮山撇撇嘴,朝吳林那邊投去一道很不爽的目光,吳林也不看他,隻是不停撒望著周遭的山峰。
我也是一陣無奈,對李淮山說:“現在可不是內訌的時候,你和吳林的那點小恩怨先放放吧。跟緊點。”
吳林聽到我的話,卻裝作沒事人似的,壓根不搭理我和李淮山。
李淮山的悶氣全寫在了臉上,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又會發作。
我帶著他們兩個上了山頭,拿出羅盤來,仔細看了看風水,由於風穴就在這座山的正上方,借助鈀金羅盤推演風水走勢,也變得事倍功半。
讓我吃驚的,在野人山這樣一個遍布毒物的地方,竟真的藏著一條龍穴,而我們所處的這片連雲峰,恰恰就是龍眼,也是造墓開穴的佳位。
不過要在龍眼開穴,講究非常多,定穴時要開壇做法,求天地歸位,萬物常青,初開**的時候,要遣快要成年童男童女來穩住山勢,封穴時,還要再做一次法事,納斂王氣,使皇家氣韻不消。
這些東西,我都是從老仉家的舊書上看來的,但一直覺得不一定準。
古往今來,天下多少皇陵,哪一個不是選了真龍大脈做穴,可哪一個王朝,又能延續至今?
所謂納斂王氣,也不過是造墓者的一廂情願而已,天地變革、朝代更替,原本就是天道輪迴中的一環,但靠著風水布陣,又豈能逆轉。
況且,從西周到今天,關於龍眼做穴,也常常有著不同的說法,有些人說龍脈成穴,畫龍點睛乃是最佳之所,也有人說真龍長行,王不在眼,應該避開龍眼,找龍身的其他方位定穴。
總之風水這東西,曆朝曆代,各家各脈的傳承都多有不同,至於誰對誰錯,我作為一個後生,是不好妄自評論的。
不管怎麽說,連雲峰一帶,確實有陰氣從地底溢出,直入長天以後,就被吸入了風穴。
而這股陰氣的源頭,竟就是那個臭氣哄哄的死水潭。
這就怪了,按說正常的陵寢,頂端大多不會壓水,就算是壓水,也一定是非常幹淨的河流或者大江。
在黃河的九曲十八彎之下,倒也壓了不少大型墓穴,可那些墓都是周朝之前建的,要知道那年頭黃土坡還是一臉綠涔涔的原野,黃河的水,也是從頭清到尾,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黃河的水才漸漸變了顏色。
皇陵上方壓髒水,是大兇之兆,就算當年的九黎蠱王再怎麽能忽悠,我就不信蒲甘王身邊還沒有幾個懂風水的祭祀,怎麽可能將墓穴入口壓在死水之下?
這事兒我越想越覺得不對頭,可不管怎麽想,都找不出頭緒來。
無奈之下,我隻能問李淮山:“你覺著山下那個死水潭,究竟是什麽來路?”
李淮山被我問蒙了,過了好半天才反問我:“這話是什麽意思,死水潭就是積死水的潭子唄,還能有什麽來路。”
我換了一種問法:“如果讓你選一條路進內山,你會怎麽選?”
李淮山想了想,說:“我哪知道怎麽進內山,不過我不管怎麽選,都不會進那個水潭。”
我和李淮山合作的次數多了,也漸漸發現了他的一些弱點,比如說,他的方向感,隻能用於尋找生路、規避危險,可如果我們原本就打算朝著危險區域進發,他帶的路,反而會與既定目標背道而馳。
換句話說,李淮山的方向感,隻能用於逃生,但對於尋找仙蠱,隻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所以,他越是感覺死水潭不能進,就越是說明,內山的入口很可能就在那邊髒水底下。
得他一言,我已經在心中確定了接下來要做什麽了,隨後又問吳林:“你不是去過內山嗎,說說吧,內山到底什麽情況?”
吳林遙望著山下的死水潭,不帶半點感情地陳述道:“總的來說,就是墓道和地洞兩連,兩者間縱橫交叉,沒有固定的規律,到了百裏**窟的時候,人工建造的墓道就很少了,隻能偶爾看到一些棧道和石階,可在最深的第三層,卻到處都是鑲嵌在倒山中的墓室,我去過的幾間墓室,布局構造都不一樣,就算不懂風水,我也能看出來,那裏頭的一座座墓室,肯定都有特殊的布置。至於別的嘛,也沒什麽好說的,也就是毒蟲和惡鬼特別多,其間還夾雜了不少邪屍,總之路不好走,進去以後必須格外小心才行。”
我問他:“內山的蠱巢,離地大概多少米?”
吳林:“我當時挖了一百米深的地道才進入蠱巢,不過這一帶的地勢比我挖洞的地方稍微低一點,估計穿過那潭死水,就能進蠱巢了。”
我點了點頭,接著問:“四重空間的支點又是什麽呢?”
吳林顯得有些猶豫,特意朝李淮山瞥了一眼,我知道他在猶豫什麽,就對他說:“沒外人,什麽話都可以說。”
吳林撇了撇嘴:“就算說出來,倒也沒什麽,我就是怕有些人太好奇,盯上了自己不該碰的東西。”
李淮山給了他一個大大的白眼:“別指桑罵槐的,我對你那個勞什子空間沒興趣。”
吳林也沒迴嘴,隻是扭過頭來對我說:“四重空間原本就是由大量的破碎空間拚合起來的,而所謂的支點,就是維持大空間穩定的一種特殊構造,一方麵,它要維持整個大空間的穩定,另一方麵,也要保護外麵的世界,防止大量的破碎空間對外部世界造成影響。”
他的話,我沒怎麽聽明白:“特殊構造?”
吳林若有所思地搖了搖頭:“老學究當初就是這麽說的,可我也不知道那個所謂的支點,到底是個什麽東西,也許是一塊石頭,一口棺材,或者是一個獨立於破碎空間之外的另類空間,總之這東西確實存在,但我沒見過。”
我不由地皺了皺眉頭:“你找它幹什麽?”
吳林看著我,歎了口氣:“找到四重空間的支點,就能找到進入第四層空間的門戶。”
李淮山很不爽地翻了翻白眼:“越說越沒譜了。”
吳林沒搭理他,繼續說道:“找到第四層空間,是你和我畢生的使命。難道你就不想知道,這個所謂的四重空間,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嗎?”
說實話,我還真想,而這似乎隻是一種從天性中衍生出來的衝動,無關乎理智。
我沒有迴應吳林的問題,隻是說:“我們這才來,唯一的目標就是毀掉仙蠱。”
“我知道,”吳林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可你想過嗎,為什麽四重空間的支點,會和仙蠱埋藏在同一個地方?”
我看著吳林,半天沒開口。
吳林沉了沉氣,慢慢吐出一句話:“仙蠱和四重空間之間,必然有著莫大的關聯。”
說話時,他臉上的表情依舊是冷冰冰,可在他的眼神中,我卻體味到了一種難以抑製的興奮。
(本章完)
也就是打那次以後,李淮山對“累贅”這個詞就格外敏感,有時候,他也會自嘲,說自己天資不高,性子又懶,總是拖我的後腿,說這些話的時候,李淮山總是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但我知道,他心裏是真的很在意。
如果沒有吳林,李淮山可能不會成長得這麽快,可同樣,如果沒有吳林,李淮山也不會這麽不自信。
我決定帶著吳林同行,李淮山肯定一千個不情願,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使性子的時候,隻是剛開始嘟囔了一句,隨後就一直默默帶著隊伍前進,再也沒說一句廢話。
吳林現身的時候,我們距離連雲峰就已經很近了,又經曆了不到一個小時時間,隊伍就進了十裏連峰的腹地。
由於被幾座大山圍著,中間這塊地就像盆子一樣坐落在蔥翠的植被中,在盆地中心,還有一個麵積很大的水潭,裏麵是死水,長年不流通,已經散發出了一股惡臭,站在盆地邊緣的時候,那股哄臭就一直往鼻子裏鑽,讓人忍不住拿領子遮住鼻口。
水為坎,地為艮,上山下水,上艮下坎,正好合出了六十四卦中的蒙卦。
蒙卦,為離宮四世卦,在大多數時候,作為一道迷神兇卦來解。
能合出蒙卦的風水,常理來說也多為兇勢,並不適合建造墓穴,但卦極則變,一道兇卦,未必不能變成吉卦,一片帶著兇勢的風水,也未必不能變成吉風吉水,具體還要看周遭山脈的布局,以及山中草木的生長狀況。
不過不管怎麽變,光是看壓在群山中的那一潭死水,墓穴也不會建在這個地方。
死水,炁場不通,導致墓穴中的邪氣無法外流,時間久了,就算是龍眼也得瞎。
我在盆地中看了一圈,感覺墓穴入口不可能在這一帶,於是就讓俞老板帶著人到西北方向的一座山頭上紮營休息,我則帶著吳林和李淮山上了東山,打算仔細測一測這裏的風水。
可李淮山跟著我走到一半,還沒等爬上半山腰呢,就突然停下來,我問他怎麽了,他緊緊皺眉頭對我說:“你不用刻意叫上我,反正我也幫不上什麽忙?”
我說:“你這又是玩得哪一出啊?什麽叫你幫不上忙?你要是幫不上忙,我當初就不會帶著你進山了。”
李淮山撇撇嘴,朝吳林那邊投去一道很不爽的目光,吳林也不看他,隻是不停撒望著周遭的山峰。
我也是一陣無奈,對李淮山說:“現在可不是內訌的時候,你和吳林的那點小恩怨先放放吧。跟緊點。”
吳林聽到我的話,卻裝作沒事人似的,壓根不搭理我和李淮山。
李淮山的悶氣全寫在了臉上,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又會發作。
我帶著他們兩個上了山頭,拿出羅盤來,仔細看了看風水,由於風穴就在這座山的正上方,借助鈀金羅盤推演風水走勢,也變得事倍功半。
讓我吃驚的,在野人山這樣一個遍布毒物的地方,竟真的藏著一條龍穴,而我們所處的這片連雲峰,恰恰就是龍眼,也是造墓開穴的佳位。
不過要在龍眼開穴,講究非常多,定穴時要開壇做法,求天地歸位,萬物常青,初開**的時候,要遣快要成年童男童女來穩住山勢,封穴時,還要再做一次法事,納斂王氣,使皇家氣韻不消。
這些東西,我都是從老仉家的舊書上看來的,但一直覺得不一定準。
古往今來,天下多少皇陵,哪一個不是選了真龍大脈做穴,可哪一個王朝,又能延續至今?
所謂納斂王氣,也不過是造墓者的一廂情願而已,天地變革、朝代更替,原本就是天道輪迴中的一環,但靠著風水布陣,又豈能逆轉。
況且,從西周到今天,關於龍眼做穴,也常常有著不同的說法,有些人說龍脈成穴,畫龍點睛乃是最佳之所,也有人說真龍長行,王不在眼,應該避開龍眼,找龍身的其他方位定穴。
總之風水這東西,曆朝曆代,各家各脈的傳承都多有不同,至於誰對誰錯,我作為一個後生,是不好妄自評論的。
不管怎麽說,連雲峰一帶,確實有陰氣從地底溢出,直入長天以後,就被吸入了風穴。
而這股陰氣的源頭,竟就是那個臭氣哄哄的死水潭。
這就怪了,按說正常的陵寢,頂端大多不會壓水,就算是壓水,也一定是非常幹淨的河流或者大江。
在黃河的九曲十八彎之下,倒也壓了不少大型墓穴,可那些墓都是周朝之前建的,要知道那年頭黃土坡還是一臉綠涔涔的原野,黃河的水,也是從頭清到尾,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黃河的水才漸漸變了顏色。
皇陵上方壓髒水,是大兇之兆,就算當年的九黎蠱王再怎麽能忽悠,我就不信蒲甘王身邊還沒有幾個懂風水的祭祀,怎麽可能將墓穴入口壓在死水之下?
這事兒我越想越覺得不對頭,可不管怎麽想,都找不出頭緒來。
無奈之下,我隻能問李淮山:“你覺著山下那個死水潭,究竟是什麽來路?”
李淮山被我問蒙了,過了好半天才反問我:“這話是什麽意思,死水潭就是積死水的潭子唄,還能有什麽來路。”
我換了一種問法:“如果讓你選一條路進內山,你會怎麽選?”
李淮山想了想,說:“我哪知道怎麽進內山,不過我不管怎麽選,都不會進那個水潭。”
我和李淮山合作的次數多了,也漸漸發現了他的一些弱點,比如說,他的方向感,隻能用於尋找生路、規避危險,可如果我們原本就打算朝著危險區域進發,他帶的路,反而會與既定目標背道而馳。
換句話說,李淮山的方向感,隻能用於逃生,但對於尋找仙蠱,隻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所以,他越是感覺死水潭不能進,就越是說明,內山的入口很可能就在那邊髒水底下。
得他一言,我已經在心中確定了接下來要做什麽了,隨後又問吳林:“你不是去過內山嗎,說說吧,內山到底什麽情況?”
吳林遙望著山下的死水潭,不帶半點感情地陳述道:“總的來說,就是墓道和地洞兩連,兩者間縱橫交叉,沒有固定的規律,到了百裏**窟的時候,人工建造的墓道就很少了,隻能偶爾看到一些棧道和石階,可在最深的第三層,卻到處都是鑲嵌在倒山中的墓室,我去過的幾間墓室,布局構造都不一樣,就算不懂風水,我也能看出來,那裏頭的一座座墓室,肯定都有特殊的布置。至於別的嘛,也沒什麽好說的,也就是毒蟲和惡鬼特別多,其間還夾雜了不少邪屍,總之路不好走,進去以後必須格外小心才行。”
我問他:“內山的蠱巢,離地大概多少米?”
吳林:“我當時挖了一百米深的地道才進入蠱巢,不過這一帶的地勢比我挖洞的地方稍微低一點,估計穿過那潭死水,就能進蠱巢了。”
我點了點頭,接著問:“四重空間的支點又是什麽呢?”
吳林顯得有些猶豫,特意朝李淮山瞥了一眼,我知道他在猶豫什麽,就對他說:“沒外人,什麽話都可以說。”
吳林撇了撇嘴:“就算說出來,倒也沒什麽,我就是怕有些人太好奇,盯上了自己不該碰的東西。”
李淮山給了他一個大大的白眼:“別指桑罵槐的,我對你那個勞什子空間沒興趣。”
吳林也沒迴嘴,隻是扭過頭來對我說:“四重空間原本就是由大量的破碎空間拚合起來的,而所謂的支點,就是維持大空間穩定的一種特殊構造,一方麵,它要維持整個大空間的穩定,另一方麵,也要保護外麵的世界,防止大量的破碎空間對外部世界造成影響。”
他的話,我沒怎麽聽明白:“特殊構造?”
吳林若有所思地搖了搖頭:“老學究當初就是這麽說的,可我也不知道那個所謂的支點,到底是個什麽東西,也許是一塊石頭,一口棺材,或者是一個獨立於破碎空間之外的另類空間,總之這東西確實存在,但我沒見過。”
我不由地皺了皺眉頭:“你找它幹什麽?”
吳林看著我,歎了口氣:“找到四重空間的支點,就能找到進入第四層空間的門戶。”
李淮山很不爽地翻了翻白眼:“越說越沒譜了。”
吳林沒搭理他,繼續說道:“找到第四層空間,是你和我畢生的使命。難道你就不想知道,這個所謂的四重空間,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嗎?”
說實話,我還真想,而這似乎隻是一種從天性中衍生出來的衝動,無關乎理智。
我沒有迴應吳林的問題,隻是說:“我們這才來,唯一的目標就是毀掉仙蠱。”
“我知道,”吳林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可你想過嗎,為什麽四重空間的支點,會和仙蠱埋藏在同一個地方?”
我看著吳林,半天沒開口。
吳林沉了沉氣,慢慢吐出一句話:“仙蠱和四重空間之間,必然有著莫大的關聯。”
說話時,他臉上的表情依舊是冷冰冰,可在他的眼神中,我卻體味到了一種難以抑製的興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