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淮山問他:“王寡婦的男人是幹什麽的,那麽複雜的機關,他一個人就能弄出來?”
陳大棒說:“那個人家裏祖祖輩輩都是幹木匠的,聽說他們家以前可能也是你們那個行當裏的,不過我沒見過他們家的手藝,隻是村裏人傳得玄乎,說他們家是魯班傳人,清朝的時候,還專門給皇帝打過家具,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問:“他還有後人嗎?”
陳大棒:“沒了,他一死,家裏就絕後了。”
李淮山:“這人活著的時候,家裏應該很有錢吧?”
陳大棒:“正好反過來,他活著的時候,家裏可是窮得叮當響,鳳娥那些年跟著這麽個人,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對了,我曾聽人說,他十五歲之前,家裏好像還挺富的,鳳娥和他的婚事就是那時候訂下的,隻不過後來他幹了一件損陰德的事,遭了報應,沒過兩年就成了破落戶。”
我和李淮山幾乎是同時開口問:“他幹了什麽事?”
陳大棒琢磨了一下,才用不太確定的口氣說了三個字:“打生樁。”
所謂打生樁,就是在建橋或者修路的時候,將活人埋進撐橋或者撐路的樁裏,早年的時候,這種撐頂樁,大多都是用粗重的木頭或者體積很大的石頭砌起來的,那時候的打生樁,就是在地上挖一個洞,將活人放進去,在將大木頭或者石頭直接填壓進去,洞裏的人立刻就被壓成肉泥。
到了民國以後,有些撐頂樁換成水泥的了,也是先挖一個洞,將人塞進去,再澆鑄水泥,把人憋死在裏麵。
據說隻有這麽幹,才能讓跨水之橋常年不到,而那些壓在橋底的犧牲者,死後都會成為頂橋的守護神靈。
一年前的時候,我也曾問過二爺打生樁到底是真是假,二爺說,早年的時候,這樣的事確實出現過,可用活人祭橋橋不刀,那就是純屬扯淡了。
說什麽頂橋神靈,根本就是無稽之談,要知道,那些被橋墩壓死的人通常都死相極慘,死後有很大幾率化為厲鬼,為害一方,以至於通常打過生樁的橋都立不住,過不了二十年必然倒塌。
我認為,早年之所以有這樣的陋習,是因為民風未開化,人心愚昧,二爺說那不是愚昧,是腦子進水的人受了邪門歪道的蠱惑。
而在這些宣揚打生樁的邪門歪道裏,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一套名為《魯班書》的古卷,首先生命一點,魯班可不是什麽歪門邪道,魯班書早年也曾是一本救民濟世的好書,隻不過在數年歲月裏,這本書多次易手,也曾在此期間被人篡改過。
二爺也說不清楚究竟是誰篡改了魯班書,他隻是說,仉家保存著兩套魯班書的拓本,一套來自漢代,一套來自宋朝,雖說如今這兩套拓本都隻剩下了幾張殘頁,但殘頁對應的內容,卻對應了魯班書中的同一個篇章。
雖說內容相近,但兩套拓本中描述的東西,卻是一個中正,一個陰邪,同一道術法,兩套拓本上的施展方法也不一樣,前者要求施術者貫通天地,以高山靈氣作為術法的力量源泉,而後者卻說,欲施此術,必須殺嬰取血,以嬰兒的先天陽血作為術法的力量源泉。
仉家人也是由此推斷,魯班書在傳世的過程中,內容被人篡改了。
可不管怎麽說,魯班書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從宋朝至今,這套古卷就一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據可靠消息稱,這套古卷被分成了三個部分,一部分在中土西濱,一部在東海之鄂,還有一部在南水之渡,鬼知道中土西濱、東海之鄂、南水之渡是什麽地方,而二爺就是這麽說的,仉家的典籍上也是這麽寫的。
現在聽陳大棒先是聽到了“魯班傳人”這麽四個字,接著又提到了打生樁,我就在想,中土西濱,不會就是說的寧夏吧,如果中土就是指古代中原,西濱就是中原向西延伸的這一小片地兒,那它指的,很可能就是寧夏這個地方。
我頓時來了興致,問陳大棒:“你聽說過魯班書嗎?”
陳大棒搖了搖頭。
我不由地皺眉:“你們家也算是行當裏的老世家了吧,你竟然沒聽說過魯班書?”
陳大棒依然搖頭:“沒聽人提起過,哦,對了,我記得鳳娥好像說,那個人在臨死前的一天燒了本什麽書,等書剛一燒完他就到了,第二天清早斷的氣,在這之前,那個人的身體一直很好,什麽病都沒有。”
我立即將視線挪到了東屋那邊,陳大棒大概是怕我找王寡婦的麻煩,趕緊補充道:“她對那個人了解也不深,鳳娥說,那人活著的時候,從來不跟她說話,看見她就像看一個陌生人似的。”
說實話,我還真沒打算向王寡婦問話,倒不是怕她嘴裏沒實話,我是怕我見到她的時候,萬一一個沒忍住,親手把她給掐死。
我沉思了小片刻,又問陳大棒:“葬教的人為什麽會出現在這兒?”
陳大棒花了一點時間消化我的話,之後撓了撓頭,說:“你是說開車來的那些人啊,我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找到這個地方的,反正就是我頭一迴從外麵拉人進來的時候,他們就來了。再後來,我去市裏拉人的時候,他們都會派一個人在那裏等我,帶著我去車站,告訴我應該拉誰。”
我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說,是葬教的人幫你選定了目標,你隻是負責將人弄迴來,對嗎?”
陳大棒:“可以這麽說吧,他們不但幫我選人,還會幫我把人弄迴來,這些人和你應該是一路人,他們也不知道用了什麽樣的手段,隻要走到別人跟前,對別人說一聲‘跟我走’,人家就會跟著他們走,就跟被催眠了似的。”
這邊陳大棒剛把話說完,東屋裏就傳來了王寡婦的聲音,她一下說了很多話,但因為口音比較重,我除了能聽清“大陳”兩個字,別的話都沒聽清楚。
我皺了皺眉頭,朝東屋揚揚下巴:“她說什麽?”
從剛才開始,陳大棒就擺出一副急慌慌要離開的樣子,聽我這麽一問,他就用很快的語速說:“鳳娥醒了,她一個人在屋裏害怕,喊我進去呢,你看……”
眼下堡子這邊已經沒什麽事了,我再留下來也沒什麽意思,於是對陳大棒說:“在我迴來之前,你和王寡婦都別離開堡子,對於你們兩個來說,這個曾經鬧鬼的老堡子,算是最安全的地方。堡子裏有吃的嗎?”
陳大棒:“有,有,你什麽時候迴來?”
我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說:“兩天以後。”
陳大棒點頭:“夠吃了。”
我接著對他說:“要想保住王寡婦的命,你務必要在明天中午十一點半左右到土牆外麵,把裝骸骨的麻袋挖出來,並在明天下午四點左右上死人坡,挖十個南北方向的土坑,將十副遺骸分別放進去。切記,在填土的時候,你的額頭一定要正對西方,千萬別迴頭朝堡子這邊看。”
陳大棒:“你的意思就是,讓我給那十個人沒人挖一座陰墳唄?”
我點頭:“這件事你自己一個人辦,王寡婦就讓她待在堡子裏。”
陳大棒顯得有些擔憂:“我離開堡子的這段時間,鳳娥她不會出事吧?”
我想了想,搖頭:“這我可不能保證,可如果你不挖那十座土墳,王寡婦估計活不過後天晚上。哦,對了,還有一件事想問你,堡子這邊,平時沒有其他人來嗎?”
陳大棒點頭:“沒人來的,聽說在早些年的時候,這地方鬧鬼鬧得兇,十裏八鄉的人都知道,他們是輕易不會來的。”
就在這時,東房裏又傳來了王寡婦的叫喊聲,我有些不耐煩地皺了皺眉頭,隨後就朝李淮山招招手,拉著他離開。
陳大棒也沒有挽留我們的意思,我們剛一轉身,身後就傳來了屋門被拉開的“吱呀——”長音。
出了堡子以後,我們順著黃土坡一路向下走,等走得遠一些了,李淮山突然說了句:“有本事的人就是不一樣哈?”
我一臉不解地看著他:“說的什麽鬼話?”
李淮山咧嘴衝我樂:“剛見麵的時候,那個陳大棒還人五人六的,一副不把咱們放在眼裏的樣子,現在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人,你看他那副恭敬的樣子,就跟換了一個人似的。”
我從口袋裏摸出一根煙,又掏出火機來點上,長吐一口煙氣之後才對李淮山說:“他對我恭敬,不是因為我有本事,而是因為有求於我。”
李淮山沉思了小片刻,又問我:“今天看你弄得那些事,感覺都挺玄乎的啊,這都是仉家古籍上記載的嗎?”
他可能是沒想好措辭,這話說得有點驢唇馬嘴,好在我大概能理解他的意思,就衝他點了點頭:“招魂陣,還有挖陰墳,這些東西我都是從古籍上看來的。”
李淮山點了點頭,隨後就抬起眼來,不近不遠地看著我出起了神。
我被他看得發毛:“你怎麽這樣看我,怪瘮人的。”
李淮山撇了撇嘴:“不知道為什麽,突然覺得,你好像一下子變成熟了似的,不對,也不是變成熟,應該這麽說,你好像一下子變得什麽都懂了似的。可前幾天你明明還是個菜鳥。”
我無奈地笑了笑:“別鬧了,我要真是什麽都懂那還好了。哎,這麽說吧,其實,如果你能讓心靜下來,估計也能看清很多平時看不清的東西,你就是心不夠靜。當初三爺教我術法的時候,先教我靜心,現在想想,靜心這門功夫,練好了確實大有好處。”
李淮山歎了口氣:“你倒是靜下來了,可我一碰到自己想不明白的事,心裏頭就突突突地打鼓,別說靜下來了,小心髒沒從嗓子眼裏跳出來就算好的。”
(本章完)
陳大棒說:“那個人家裏祖祖輩輩都是幹木匠的,聽說他們家以前可能也是你們那個行當裏的,不過我沒見過他們家的手藝,隻是村裏人傳得玄乎,說他們家是魯班傳人,清朝的時候,還專門給皇帝打過家具,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問:“他還有後人嗎?”
陳大棒:“沒了,他一死,家裏就絕後了。”
李淮山:“這人活著的時候,家裏應該很有錢吧?”
陳大棒:“正好反過來,他活著的時候,家裏可是窮得叮當響,鳳娥那些年跟著這麽個人,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對了,我曾聽人說,他十五歲之前,家裏好像還挺富的,鳳娥和他的婚事就是那時候訂下的,隻不過後來他幹了一件損陰德的事,遭了報應,沒過兩年就成了破落戶。”
我和李淮山幾乎是同時開口問:“他幹了什麽事?”
陳大棒琢磨了一下,才用不太確定的口氣說了三個字:“打生樁。”
所謂打生樁,就是在建橋或者修路的時候,將活人埋進撐橋或者撐路的樁裏,早年的時候,這種撐頂樁,大多都是用粗重的木頭或者體積很大的石頭砌起來的,那時候的打生樁,就是在地上挖一個洞,將活人放進去,在將大木頭或者石頭直接填壓進去,洞裏的人立刻就被壓成肉泥。
到了民國以後,有些撐頂樁換成水泥的了,也是先挖一個洞,將人塞進去,再澆鑄水泥,把人憋死在裏麵。
據說隻有這麽幹,才能讓跨水之橋常年不到,而那些壓在橋底的犧牲者,死後都會成為頂橋的守護神靈。
一年前的時候,我也曾問過二爺打生樁到底是真是假,二爺說,早年的時候,這樣的事確實出現過,可用活人祭橋橋不刀,那就是純屬扯淡了。
說什麽頂橋神靈,根本就是無稽之談,要知道,那些被橋墩壓死的人通常都死相極慘,死後有很大幾率化為厲鬼,為害一方,以至於通常打過生樁的橋都立不住,過不了二十年必然倒塌。
我認為,早年之所以有這樣的陋習,是因為民風未開化,人心愚昧,二爺說那不是愚昧,是腦子進水的人受了邪門歪道的蠱惑。
而在這些宣揚打生樁的邪門歪道裏,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一套名為《魯班書》的古卷,首先生命一點,魯班可不是什麽歪門邪道,魯班書早年也曾是一本救民濟世的好書,隻不過在數年歲月裏,這本書多次易手,也曾在此期間被人篡改過。
二爺也說不清楚究竟是誰篡改了魯班書,他隻是說,仉家保存著兩套魯班書的拓本,一套來自漢代,一套來自宋朝,雖說如今這兩套拓本都隻剩下了幾張殘頁,但殘頁對應的內容,卻對應了魯班書中的同一個篇章。
雖說內容相近,但兩套拓本中描述的東西,卻是一個中正,一個陰邪,同一道術法,兩套拓本上的施展方法也不一樣,前者要求施術者貫通天地,以高山靈氣作為術法的力量源泉,而後者卻說,欲施此術,必須殺嬰取血,以嬰兒的先天陽血作為術法的力量源泉。
仉家人也是由此推斷,魯班書在傳世的過程中,內容被人篡改了。
可不管怎麽說,魯班書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從宋朝至今,這套古卷就一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據可靠消息稱,這套古卷被分成了三個部分,一部分在中土西濱,一部在東海之鄂,還有一部在南水之渡,鬼知道中土西濱、東海之鄂、南水之渡是什麽地方,而二爺就是這麽說的,仉家的典籍上也是這麽寫的。
現在聽陳大棒先是聽到了“魯班傳人”這麽四個字,接著又提到了打生樁,我就在想,中土西濱,不會就是說的寧夏吧,如果中土就是指古代中原,西濱就是中原向西延伸的這一小片地兒,那它指的,很可能就是寧夏這個地方。
我頓時來了興致,問陳大棒:“你聽說過魯班書嗎?”
陳大棒搖了搖頭。
我不由地皺眉:“你們家也算是行當裏的老世家了吧,你竟然沒聽說過魯班書?”
陳大棒依然搖頭:“沒聽人提起過,哦,對了,我記得鳳娥好像說,那個人在臨死前的一天燒了本什麽書,等書剛一燒完他就到了,第二天清早斷的氣,在這之前,那個人的身體一直很好,什麽病都沒有。”
我立即將視線挪到了東屋那邊,陳大棒大概是怕我找王寡婦的麻煩,趕緊補充道:“她對那個人了解也不深,鳳娥說,那人活著的時候,從來不跟她說話,看見她就像看一個陌生人似的。”
說實話,我還真沒打算向王寡婦問話,倒不是怕她嘴裏沒實話,我是怕我見到她的時候,萬一一個沒忍住,親手把她給掐死。
我沉思了小片刻,又問陳大棒:“葬教的人為什麽會出現在這兒?”
陳大棒花了一點時間消化我的話,之後撓了撓頭,說:“你是說開車來的那些人啊,我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找到這個地方的,反正就是我頭一迴從外麵拉人進來的時候,他們就來了。再後來,我去市裏拉人的時候,他們都會派一個人在那裏等我,帶著我去車站,告訴我應該拉誰。”
我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說,是葬教的人幫你選定了目標,你隻是負責將人弄迴來,對嗎?”
陳大棒:“可以這麽說吧,他們不但幫我選人,還會幫我把人弄迴來,這些人和你應該是一路人,他們也不知道用了什麽樣的手段,隻要走到別人跟前,對別人說一聲‘跟我走’,人家就會跟著他們走,就跟被催眠了似的。”
這邊陳大棒剛把話說完,東屋裏就傳來了王寡婦的聲音,她一下說了很多話,但因為口音比較重,我除了能聽清“大陳”兩個字,別的話都沒聽清楚。
我皺了皺眉頭,朝東屋揚揚下巴:“她說什麽?”
從剛才開始,陳大棒就擺出一副急慌慌要離開的樣子,聽我這麽一問,他就用很快的語速說:“鳳娥醒了,她一個人在屋裏害怕,喊我進去呢,你看……”
眼下堡子這邊已經沒什麽事了,我再留下來也沒什麽意思,於是對陳大棒說:“在我迴來之前,你和王寡婦都別離開堡子,對於你們兩個來說,這個曾經鬧鬼的老堡子,算是最安全的地方。堡子裏有吃的嗎?”
陳大棒:“有,有,你什麽時候迴來?”
我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說:“兩天以後。”
陳大棒點頭:“夠吃了。”
我接著對他說:“要想保住王寡婦的命,你務必要在明天中午十一點半左右到土牆外麵,把裝骸骨的麻袋挖出來,並在明天下午四點左右上死人坡,挖十個南北方向的土坑,將十副遺骸分別放進去。切記,在填土的時候,你的額頭一定要正對西方,千萬別迴頭朝堡子這邊看。”
陳大棒:“你的意思就是,讓我給那十個人沒人挖一座陰墳唄?”
我點頭:“這件事你自己一個人辦,王寡婦就讓她待在堡子裏。”
陳大棒顯得有些擔憂:“我離開堡子的這段時間,鳳娥她不會出事吧?”
我想了想,搖頭:“這我可不能保證,可如果你不挖那十座土墳,王寡婦估計活不過後天晚上。哦,對了,還有一件事想問你,堡子這邊,平時沒有其他人來嗎?”
陳大棒點頭:“沒人來的,聽說在早些年的時候,這地方鬧鬼鬧得兇,十裏八鄉的人都知道,他們是輕易不會來的。”
就在這時,東房裏又傳來了王寡婦的叫喊聲,我有些不耐煩地皺了皺眉頭,隨後就朝李淮山招招手,拉著他離開。
陳大棒也沒有挽留我們的意思,我們剛一轉身,身後就傳來了屋門被拉開的“吱呀——”長音。
出了堡子以後,我們順著黃土坡一路向下走,等走得遠一些了,李淮山突然說了句:“有本事的人就是不一樣哈?”
我一臉不解地看著他:“說的什麽鬼話?”
李淮山咧嘴衝我樂:“剛見麵的時候,那個陳大棒還人五人六的,一副不把咱們放在眼裏的樣子,現在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人,你看他那副恭敬的樣子,就跟換了一個人似的。”
我從口袋裏摸出一根煙,又掏出火機來點上,長吐一口煙氣之後才對李淮山說:“他對我恭敬,不是因為我有本事,而是因為有求於我。”
李淮山沉思了小片刻,又問我:“今天看你弄得那些事,感覺都挺玄乎的啊,這都是仉家古籍上記載的嗎?”
他可能是沒想好措辭,這話說得有點驢唇馬嘴,好在我大概能理解他的意思,就衝他點了點頭:“招魂陣,還有挖陰墳,這些東西我都是從古籍上看來的。”
李淮山點了點頭,隨後就抬起眼來,不近不遠地看著我出起了神。
我被他看得發毛:“你怎麽這樣看我,怪瘮人的。”
李淮山撇了撇嘴:“不知道為什麽,突然覺得,你好像一下子變成熟了似的,不對,也不是變成熟,應該這麽說,你好像一下子變得什麽都懂了似的。可前幾天你明明還是個菜鳥。”
我無奈地笑了笑:“別鬧了,我要真是什麽都懂那還好了。哎,這麽說吧,其實,如果你能讓心靜下來,估計也能看清很多平時看不清的東西,你就是心不夠靜。當初三爺教我術法的時候,先教我靜心,現在想想,靜心這門功夫,練好了確實大有好處。”
李淮山歎了口氣:“你倒是靜下來了,可我一碰到自己想不明白的事,心裏頭就突突突地打鼓,別說靜下來了,小心髒沒從嗓子眼裏跳出來就算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