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想去陳老漢家看看的,可黃老板顯然不打算這麽早迴去,就靠在車門前,和李淮山侃起了大山。
他向李淮山詢問厲鬼索命的事,李淮山就將昆明城中村的案子半真半假地說了一遍,這裏麵畢竟是帶著親身經曆的,由李淮山的嘴說出來就顯得格外生動,把黃老板聽得一愣一愣的。
不過李淮山也沒有把心思全都放在講故事上,他時不時會轉移一下話題,向黃老板打聽一下村子裏的情況。
我真是開了眼界了,原來李淮山的語言組織能力這麽強,我明明知道他是有意在打聽情況,可每當他問出“這地方有多少戶人”、“這附近有沒有比較有特點的建築”之類的話時,卻又一點都不覺得突兀,因為他總能在問出這些問題之前鋪好伏筆。
就我個人的道德觀而言,我其實很討厭愛說謊的人,但拋開這一點來看,李淮山隱藏多年的這份表達能力,確實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在李淮山看似隨意的提問中,黃老板將村子周邊的大環境一點一點地展現在了我們眼前。
在村子的西邊是個死人坡,什麽叫死人坡,顧名思義,就是埋死人的地方,村子裏的人在這塊看上去十分貧瘠的土地上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總歸要有人老去,總歸有人要離開這個世界,而死人坡,就是逝者最後的歸宿。
當然,死人坡這個名字是黃老板給起的,對於當地人來說,那個不算太高的小山坡承載了太多祖先的記憶,是個十分值得紀念的地方,但僅僅是在心裏紀念一下,除去老人的祭日和清明節,沒人願意去那個地方。
用黃老板的話說,那地方很邪性,很多走夜路路過那裏的村民都曾撞到過不幹淨的東西。更怪異的是,每天太陽偏西以後,陽光順著死人坡的頂端照進村子中段,那光線好像受到了陰氣的影響一樣,變得灰蒙蒙的。
我不知道夜經死人坡的村民有沒有碰到過鬼物,但之前我路過村子中段的時候,確實感覺那裏的陽光有些發暗,很不正常。
說完了東邊說西邊,在村子向東五百米左右的地方是一片農田,過了農田再向東走三公裏,則是一座建於黃土坡頂端的堡(音“補”)子,和死人坡的坡頂遙遙相望。
黃老板曾問過陳老漢堡子的事,陳老漢告訴他,那地方在建國之前曾是地主老財住的地方,由於當年西海固那邊鬧匪患,地主家常常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裝,而地主家的院牆也修成了土寨牆,牆垛上有架槍用的垛口,在圍牆的四個角落上,過去還設有木頭搭建的塔樓。
由於年久的緣故,木頭搭的塔樓早就找不到影子了,隻有那些和黃土坡一樣顏色的寨牆屹立不倒。
後來我查過資料,在西海固一帶,確實有很多類似的堡子,但能一直留到今天,卻非常稀少,但凡是能留下來的,工程質量都可以算得上出類拔萃了,由此也能看出住在這些堡子裏的人財力雄厚。
黃老板告訴我們,當地人有一句老話,叫做“夜不走西,晨不走東,一年四季不靠北。”。
西邊的死人坡鬧鬼,這一點之前已經提到過了。
晨不走東,意思是清晨的時候不要去東邊的堡子,村裏人傳言,在幾年前曾有幾個陽氣很重的漢子在天還沒大亮的時候進了堡子,結果從那以後就再也沒出來過,甚至村裏人進去找,也沒有找到這幾個人的蹤影。
至於這幾個漢子為什麽要趁著天色未亮去堡子,黃老板說不清楚,他隻是說,陳老漢好像很忌諱談及當年的事,他每次發問,陳老漢要麽轉移話題,要麽就當作沒聽見。
而一年四季不靠北,就是說村子北麵那片地任何時候都不要過去。
可是黃老板也說不清楚為什麽不能去村北,因為陳老漢沒有告訴他。
其實看一看黃老板說得這些話,你就會發現很多東西他說了和沒說一樣,但至少他讓我們明白了一件事,這個村子確實有問題。
按照蓋棟的說法,在辦案子之前,應該先找知情人問問情況,黃老板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知情人,但他已經告訴我們真正的知情人是誰了。
在李淮山結束了自己的一長串發言之後,我開口問黃老板:“照這麽說,這樣的村子好像不適合活人居住吧,那當地人為什麽不搬走呢?”
黃老板的迴答很簡單。
因為窮。
他說,現在村裏的年輕人有一個是一個,全都出去打工了,有些人混得好一點了,就把家裏的老人和女人都接出來,可大部分人依然沒有能力在外麵掙出一個安定的安身之地,隻能一個人出去打工,將老人和孩子,以及自己的老婆留下。
這就是為什麽我和李淮山在村裏轉了這麽久,卻極少見到年輕男性。
黃老板還說,按照當地人的習俗,家裏的女人是不能經常外出見人的,所以大多數時候隻有男人出去打工,女人留在家裏帶孩子,偶爾有比較獨立的年輕女性外出打工,當她們迴到家鄉的時候,還會被村裏的老人視為異類,其待遇就跟我們這些外來者差不多。
換句話說,隻要村子裏的女人離家務工,這個遍地黃土的小鄉村就不再是她們的故鄉了。
對於當地的怪異風俗,我沒有資格妄自議論,但我知道,那些本不該存在的東西,早晚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消亡在風沙之中。
也許在五年或者十年之後,這個承載者上百座村宅的黃土坡,將隻剩下一片黃土。
黃老板的一番話讓我對陳老漢產生了更深的興趣。
既然混的比較好的人都攜家帶口地離開了,他為什麽還在這裏?
眼看時間不早了,黃老板說自己有些餓,問我們要不要先去陳老漢家吃飯,我很想盡快見到陳老漢,就很幹脆地說我也餓了。
黃老板先行一步,我和李淮山拖著行李箱,跟在他身後一路走,穿過大半個村子,來到了整個村莊的最東頭。
一路上,我一直在留意周圍的情況,走到村子中段的時候,陽光明顯變得有些發灰,黃老板似乎很討厭這樣的陽光,在穿過村子中段的時候猛然加快了步伐。
黃老板既然要到陳老漢家買牛屍,為什麽不把車停在村東?
在這裏我不得不簡要說明一下村子裏的路況,與昆明的城中村相比,這裏的路要稍微寬一點點,但地麵全都是天然的黃土層,大概是因為多年無人修整這些路麵,以至於路上坑坑窪窪,非常難走,雖說當地陰天下雨的時候應該不多,但萬一趕上了雨天,把車子隨便停在一個地方,地上的黃土受潮以後變成泥,車軲轆說不定會陷進去。
萬一真的出現了這種事,黃老板還要找村民幫他推車,可村民是絕對不會施以援手的,到時候要麽棄車,要麽給城裏的拖車公司打電話,等拖車公司來到這,說不定陳老漢家的牛屍已經臭了。
所以黃老板才不得已將車停在了村西,那裏有全村唯一的一條石板路,雖說也不怎麽好走,最起碼不用擔心自己的車子在雨天陣亡。
以上內容不是我的推測和猜想,而是在前往陳老漢家的路上,黃老板從心裏倒出來的苦水。
我能感覺出來,黃老板千裏迢迢跑到這麽一個地方來買死牛,確實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同時我也很疑惑,陳大棒將他的車停在了哪裏。
來到陳老漢的家門口時,門正好被推開。
黃老板一看到門動,立即揚了揚手,示意我和李淮山停下。
我們立即停下腳步,就見一個毛茸茸的腦袋從門縫裏擠了出來。
那是一頭非常健壯的老黃牛,我站在不遠的地方看著它,它也停下腳步,眨著眼睛,用很溫和的眼神看著我。
在牛身後還跟著一個精神稍顯萎靡的老漢,他見自家的牛停下,頓時皺了皺眉頭,隨後就抬起頭來,目光同樣落在了我的身上。
當時我隻是轉了轉眼珠,朝著老漢快速看了一眼,隨後又將視線挪到了牛身上。
就在剛剛,我和老牛四目相對的那一刹,我就感覺到它身上好像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我說不上來那是什麽,隻是能感覺到,它身上的東西,就是我身上的東西。
這種感覺很詭異,就好像,我的右手還在我身上,可這隻手同時又長在別人身上。
老牛的眸子裏除了溫和,還透著一點近似於迫不及待的興奮,這樣的眼神似乎想要告訴我,它已經等了我很久,我終於來了。
所有的怪異的感覺都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在我心中迅速成型,我頓時明白了,這是直覺。
這時候,站在牛身後的老漢開口說了句話:“出去看一看吧,趁著還有點力氣,再走一走。”
牛似乎能聽懂老漢的話,它稍稍垂了一下腦袋,慢慢邁過了門檻。
剛才門被打開的時候,它還是一副很精壯的樣子了,可在看了我幾眼之後,它渾身的力氣好像都被抽光了,除了眼神中依然帶著幾分興奮,神態和動作卻都顯現出了老邁的跡象。
我意識到,它的大限馬上就要到了。
(本章完)
他向李淮山詢問厲鬼索命的事,李淮山就將昆明城中村的案子半真半假地說了一遍,這裏麵畢竟是帶著親身經曆的,由李淮山的嘴說出來就顯得格外生動,把黃老板聽得一愣一愣的。
不過李淮山也沒有把心思全都放在講故事上,他時不時會轉移一下話題,向黃老板打聽一下村子裏的情況。
我真是開了眼界了,原來李淮山的語言組織能力這麽強,我明明知道他是有意在打聽情況,可每當他問出“這地方有多少戶人”、“這附近有沒有比較有特點的建築”之類的話時,卻又一點都不覺得突兀,因為他總能在問出這些問題之前鋪好伏筆。
就我個人的道德觀而言,我其實很討厭愛說謊的人,但拋開這一點來看,李淮山隱藏多年的這份表達能力,確實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在李淮山看似隨意的提問中,黃老板將村子周邊的大環境一點一點地展現在了我們眼前。
在村子的西邊是個死人坡,什麽叫死人坡,顧名思義,就是埋死人的地方,村子裏的人在這塊看上去十分貧瘠的土地上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總歸要有人老去,總歸有人要離開這個世界,而死人坡,就是逝者最後的歸宿。
當然,死人坡這個名字是黃老板給起的,對於當地人來說,那個不算太高的小山坡承載了太多祖先的記憶,是個十分值得紀念的地方,但僅僅是在心裏紀念一下,除去老人的祭日和清明節,沒人願意去那個地方。
用黃老板的話說,那地方很邪性,很多走夜路路過那裏的村民都曾撞到過不幹淨的東西。更怪異的是,每天太陽偏西以後,陽光順著死人坡的頂端照進村子中段,那光線好像受到了陰氣的影響一樣,變得灰蒙蒙的。
我不知道夜經死人坡的村民有沒有碰到過鬼物,但之前我路過村子中段的時候,確實感覺那裏的陽光有些發暗,很不正常。
說完了東邊說西邊,在村子向東五百米左右的地方是一片農田,過了農田再向東走三公裏,則是一座建於黃土坡頂端的堡(音“補”)子,和死人坡的坡頂遙遙相望。
黃老板曾問過陳老漢堡子的事,陳老漢告訴他,那地方在建國之前曾是地主老財住的地方,由於當年西海固那邊鬧匪患,地主家常常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裝,而地主家的院牆也修成了土寨牆,牆垛上有架槍用的垛口,在圍牆的四個角落上,過去還設有木頭搭建的塔樓。
由於年久的緣故,木頭搭的塔樓早就找不到影子了,隻有那些和黃土坡一樣顏色的寨牆屹立不倒。
後來我查過資料,在西海固一帶,確實有很多類似的堡子,但能一直留到今天,卻非常稀少,但凡是能留下來的,工程質量都可以算得上出類拔萃了,由此也能看出住在這些堡子裏的人財力雄厚。
黃老板告訴我們,當地人有一句老話,叫做“夜不走西,晨不走東,一年四季不靠北。”。
西邊的死人坡鬧鬼,這一點之前已經提到過了。
晨不走東,意思是清晨的時候不要去東邊的堡子,村裏人傳言,在幾年前曾有幾個陽氣很重的漢子在天還沒大亮的時候進了堡子,結果從那以後就再也沒出來過,甚至村裏人進去找,也沒有找到這幾個人的蹤影。
至於這幾個漢子為什麽要趁著天色未亮去堡子,黃老板說不清楚,他隻是說,陳老漢好像很忌諱談及當年的事,他每次發問,陳老漢要麽轉移話題,要麽就當作沒聽見。
而一年四季不靠北,就是說村子北麵那片地任何時候都不要過去。
可是黃老板也說不清楚為什麽不能去村北,因為陳老漢沒有告訴他。
其實看一看黃老板說得這些話,你就會發現很多東西他說了和沒說一樣,但至少他讓我們明白了一件事,這個村子確實有問題。
按照蓋棟的說法,在辦案子之前,應該先找知情人問問情況,黃老板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知情人,但他已經告訴我們真正的知情人是誰了。
在李淮山結束了自己的一長串發言之後,我開口問黃老板:“照這麽說,這樣的村子好像不適合活人居住吧,那當地人為什麽不搬走呢?”
黃老板的迴答很簡單。
因為窮。
他說,現在村裏的年輕人有一個是一個,全都出去打工了,有些人混得好一點了,就把家裏的老人和女人都接出來,可大部分人依然沒有能力在外麵掙出一個安定的安身之地,隻能一個人出去打工,將老人和孩子,以及自己的老婆留下。
這就是為什麽我和李淮山在村裏轉了這麽久,卻極少見到年輕男性。
黃老板還說,按照當地人的習俗,家裏的女人是不能經常外出見人的,所以大多數時候隻有男人出去打工,女人留在家裏帶孩子,偶爾有比較獨立的年輕女性外出打工,當她們迴到家鄉的時候,還會被村裏的老人視為異類,其待遇就跟我們這些外來者差不多。
換句話說,隻要村子裏的女人離家務工,這個遍地黃土的小鄉村就不再是她們的故鄉了。
對於當地的怪異風俗,我沒有資格妄自議論,但我知道,那些本不該存在的東西,早晚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消亡在風沙之中。
也許在五年或者十年之後,這個承載者上百座村宅的黃土坡,將隻剩下一片黃土。
黃老板的一番話讓我對陳老漢產生了更深的興趣。
既然混的比較好的人都攜家帶口地離開了,他為什麽還在這裏?
眼看時間不早了,黃老板說自己有些餓,問我們要不要先去陳老漢家吃飯,我很想盡快見到陳老漢,就很幹脆地說我也餓了。
黃老板先行一步,我和李淮山拖著行李箱,跟在他身後一路走,穿過大半個村子,來到了整個村莊的最東頭。
一路上,我一直在留意周圍的情況,走到村子中段的時候,陽光明顯變得有些發灰,黃老板似乎很討厭這樣的陽光,在穿過村子中段的時候猛然加快了步伐。
黃老板既然要到陳老漢家買牛屍,為什麽不把車停在村東?
在這裏我不得不簡要說明一下村子裏的路況,與昆明的城中村相比,這裏的路要稍微寬一點點,但地麵全都是天然的黃土層,大概是因為多年無人修整這些路麵,以至於路上坑坑窪窪,非常難走,雖說當地陰天下雨的時候應該不多,但萬一趕上了雨天,把車子隨便停在一個地方,地上的黃土受潮以後變成泥,車軲轆說不定會陷進去。
萬一真的出現了這種事,黃老板還要找村民幫他推車,可村民是絕對不會施以援手的,到時候要麽棄車,要麽給城裏的拖車公司打電話,等拖車公司來到這,說不定陳老漢家的牛屍已經臭了。
所以黃老板才不得已將車停在了村西,那裏有全村唯一的一條石板路,雖說也不怎麽好走,最起碼不用擔心自己的車子在雨天陣亡。
以上內容不是我的推測和猜想,而是在前往陳老漢家的路上,黃老板從心裏倒出來的苦水。
我能感覺出來,黃老板千裏迢迢跑到這麽一個地方來買死牛,確實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同時我也很疑惑,陳大棒將他的車停在了哪裏。
來到陳老漢的家門口時,門正好被推開。
黃老板一看到門動,立即揚了揚手,示意我和李淮山停下。
我們立即停下腳步,就見一個毛茸茸的腦袋從門縫裏擠了出來。
那是一頭非常健壯的老黃牛,我站在不遠的地方看著它,它也停下腳步,眨著眼睛,用很溫和的眼神看著我。
在牛身後還跟著一個精神稍顯萎靡的老漢,他見自家的牛停下,頓時皺了皺眉頭,隨後就抬起頭來,目光同樣落在了我的身上。
當時我隻是轉了轉眼珠,朝著老漢快速看了一眼,隨後又將視線挪到了牛身上。
就在剛剛,我和老牛四目相對的那一刹,我就感覺到它身上好像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我說不上來那是什麽,隻是能感覺到,它身上的東西,就是我身上的東西。
這種感覺很詭異,就好像,我的右手還在我身上,可這隻手同時又長在別人身上。
老牛的眸子裏除了溫和,還透著一點近似於迫不及待的興奮,這樣的眼神似乎想要告訴我,它已經等了我很久,我終於來了。
所有的怪異的感覺都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在我心中迅速成型,我頓時明白了,這是直覺。
這時候,站在牛身後的老漢開口說了句話:“出去看一看吧,趁著還有點力氣,再走一走。”
牛似乎能聽懂老漢的話,它稍稍垂了一下腦袋,慢慢邁過了門檻。
剛才門被打開的時候,它還是一副很精壯的樣子了,可在看了我幾眼之後,它渾身的力氣好像都被抽光了,除了眼神中依然帶著幾分興奮,神態和動作卻都顯現出了老邁的跡象。
我意識到,它的大限馬上就要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