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淮山低頭看著腳下的洞,嗓子眼裏不停地咽口水。
我將他放在一旁,又拿起手電朝洞裏打了打光。
在洞口正下方,是手電光根本無法穿透的黑暗,但稍稍偏轉光線直射的角度,就能看到一大簇油膩膩的反光。
“二狗,去,把車上的繩索拿過來。”我一邊收起手電,一邊對李淮山說。
李淮山瞪大眼睛問我:“你要下去?”
我點頭:“下去看看情況,我懷疑盤砂陣的事沒有包有用說得那麽簡單。”
對於我的臨時起意,李淮山顯然不太讚同,他猶豫了一下,又對我說:“要不,你還是找沙文曉商量一下吧。”
“不用跟她商量,你趕緊去拿繩索。”
說完我就不再離他,揚起鎬子,奮力砸向了壩根上另外一顆輕微鬆動的石頭。
李淮山大概是覺得勸不住我,也沒再廢話,悻悻地去了麵包車那邊。
說來也是運氣,修建魚塘的工人們幾乎挖碎了老壩的遺骸,卻偏偏沒有對壩根動大手腳,如果當時他們沒有將壩根埋起來,而是繼續一鎬一鎬地敲下去,肯定能發現地底下還有個很深的洞。
不過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工人們之所以沒有繼續挖,是因為受到了那兩個傭兵的阻撓。
我甩開了膀子,連著幾鎬砸下去,終於將第二塊石頭敲落,地上的洞口被拓寬了一倍,足以容納一個人穿行。
沒過多久李淮山就迴來了,他拿來了最長的一條鋼索,還拿來了三枚長鋼釘和錘子。
我們先將三枚鋼釘釘在地上,又將鋼索分別在每顆釘子的釘頭上纏一圈,直到確定鋼索被固定得夠結實了,才決定下洞。
在下洞之前,我先點了一根煙,將它扔進洞口。
洞中的風力很強,煙頭下落了不到半米就不知道被卷到什麽地方去了。
本來我還打算接著煙頭上的那點火星看看洞究竟有多深,這一下徹底抓瞎了。
也是當時我經驗太淺,才會想到用煙頭來測洞深的餿主意,要知道煙頭上的那點火光,到二十米之外就幾乎看不見了,要測洞深,還是得靠信號彈。
李淮山望著黑漆漆的洞口,一下一下地咂舌:“感覺好深的,咱倆可別下去以後上不來了。”
我沒接話茬,隻是問他:“手電準備了嗎?”
他直接將三把手電遞給我:“腰上別兩把,手上拿一把,如果三把手電都快沒電了,咱們就得抓緊時間迴來。”
我掀起外套,將兩把手電別在後腰上,隨後就單手抓著鋼索下了洞。
我可以單靠一隻手將身子穩穩地吊在鋼索上,時不時地鬆一鬆手上的力道,讓身子下滑一米左右,然後再攥緊鋼索,讓自己的下降速度歸零。
可對於李淮山來說,這樣的動作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先不說他隻憑單手的力量根本無法牽製住自己的體重,就是他手上的皮,在鋼索上硬磨兩下就能給磨禿嚕了。
所以很快,我和李淮山就拉開了距離,我一邊一米一米地下滑,一邊晃動手電,照亮周遭的情景,李淮山則在上麵磨磨蹭蹭地挪動。
洞中的風力幾乎是垂直向上走的,懸掛在鋼索上,整個上衣都被風吹得膨脹起來,此時我的腳下就是深不見底的黑暗,而在以我為中心五米開外的地方,則是一圈反射出油膩光澤的石壁。
我所處的深度也就是地下十來米,之前我曾在仉家的風水典籍上看到過一些描述石鍾乳的文字,上麵說過,在這麽淺的地方幾乎不可能出現大麵積的鍾乳石群,甚至不可能有大麵積的岩層。
可那些在手電照射下反射出油膩光澤的石壁,看上去就像是被潮氣長期腐化碳酸鹽岩。
又下降了將近二十米,腳下依然是無法被光束照穿的黑暗,我晃動手電,朝著四周探光,經發現左手邊有大一片區域也是深不見底的黑暗。
在那裏的石壁上,應該有一個非常深的大洞。
“二狗,你到哪了?”
我先是抬頭喊了一嗓子,又舉起手電來朝著正上方打光。
李淮山現在和我相差將近十米的距離,他正奮力地向下爬,光線照上去的時候,他還特意變了變姿勢,用胳膊肘擋住眼睛。
等我把手電光重新打向左側石壁上的洞口時,他才應了聲:“我在你上麵。”
廢話,這種事你以為你不說我就不知道了?
不能再繼續下降了,原因無他,僅僅是鋼索的長度隻有四十米,再怎麽降,我們也不可能到達洞穴底部。
如今我唯一的選擇,就是蕩進左手邊的洞口中去。
沒過多久,李淮山就降到了我的頭頂上。
我仰著脖子對他說:“跳到我身上來?”
頭上立即傳來了李淮山無比驚愕的聲音:“你說什麽?別鬧了大哥,萬一跳不準我會摔死的。”
我頓時有點不耐煩了:“我就在你正下方,你怎麽可能跳不準?麻利點!”
說完我就將手電咬在了嘴裏。
李淮山半天沒動作,也沒說話,可就在我思考著要不要再催他一下的時候,鋼索突然猛地抖了一下——李淮山下來了。
這家夥估計是因為太過緊張,下落的時候動作幅度很大,不是胳膊肘撞在了鋼索上,就是腿踢在了鋼索上。
現在我們正處於地下三十米的位置,在這個地方,鋼索隻要受到撞擊就會晃個不停。
當時鋼索大概是以一米左右的幅度來迴擺動,李淮山掉下來的時候,我正好隨著鋼索一起被晃開,他幾乎就是蹭著我的肩膀落了下去。
因為我這邊有光,李淮山很清楚地知道他和我擦肩而過了,立刻扯著嗓門驚叫起來。
不過這聲驚叫沒等完全喊圓滿,我已經伸手抓住了他的胳膊。
李淮山抬起頭來死盯著我,嘴上喊著:“別鬆手,千萬別鬆手啊!”
我白他一眼,心說你緊張個屁啊,就你這一百來斤的體重我還能讓你滑下去?
因為嘴裏叼著手電,這些話隻能在腦子裏走走過場,說出來是不可能了。
沒等李淮山從驚嚇中迴過味來,我的腰背已經開始發力,讓整條鋼索以更大的幅度蕩了起來。
李淮山的喊叫聲變得更刺耳了:“仉若非,你要幹什麽!”
我沒理他,接著蕩。
隨著鋼索晃動的幅度越來越大,當鋼索晃至左側的極點時,我總算借著燈光看清了洞口中的情況。
這個洞比較寬敞,入口的直徑大概在三米左右,洞中連著一條隧道,而隧道裏的地麵則比較平整,很可能鋪了石磚。
當鋼索又一次朝著左側極點晃去的時候,我看準時機,衝李淮山喊一聲:“護住頭!”
在話音落下的瞬間,我快速甩手將李淮山扔進了洞口。
李淮山雖然被嚇壞了,可他還是在半空中抱住了腦袋,緊接著,我就聽到洞口中傳來“嘭”一聲悶響,顯然是李淮山落地了。
接下來,我再次晃動鋼索,並在鋼索最後一次逼近左極點的時候鬆開手,順著慣性飛進洞口。
洞裏的潮氣比外麵還要重,隧道的地板也非常濕滑,我落地的時候一腳沒踩穩,當場就是一個王八摔背,連嘴裏的手電都震落到了很遠的地方。
李淮山揉著胳膊走到我跟前,滿腔抱怨地說:“你下次再幹這種事能不能提前說一聲?我剛才還以為自己要掛了呢。”
一邊說著,他又伸出手,將我從地上拉了起來。
我後退兩步,撿起地上的手電筒,又朝著洞口外打了打光,不遠處的鋼索還在一下一下地擋著,我估算了一下我們和鋼索之間的距離,如果保持不動的話,我們應該還能借助它從這地方出去。
李淮山見我沒有迴應他,又在我身後聒噪起來:“仉若非,我跟你說話呢。”
我轉身朝著隧道深處打了打光:“你有沒有感覺到,這個地穴裏到處洋溢著一股讓人不舒服的氣息嗎?”
李淮山:“你別轉移話題……”
我中途將他打斷:“在這種地方最好不要說話,小心邪氣入體。”
李淮山又張了張嘴,可過了一會,又很不爽地將嘴閉上了。
早就跟他說過,他修為太低,又沒有煞氣護體,到了這種炁場淤積的環境就最好不要說話,可他為什麽就是不長記性呢。
在這之後,我就端著手電朝隧道深處走,李淮山也拿出了手電,一邊跟著我前進,一邊晃動手電朝著四周打光。
除了地麵是平整的以外,這條隧道的形狀十分接近規則的圓形,乍一看就像是人工修建的,可在那些弧形的壁麵上,又長著許多類似於圓形石鍾乳的石瘤,看起來像是天然形成的。
就連這平整的地麵也不是用一塊塊石磚鋪出來的,而是一體成型,別說是在古代,就算是以現代的技術,似乎也很難建造出這麽大一塊能夠直通隧道底部的平整石磚。
大約前行了兩分鍾左右,一個三米高的石廟出現在了我們麵前。
借著慘白色的手電光,能很清晰地看出那就是一座類似於土地廟的建築,可在這座廟的牆壁和房頂上,又長滿了大量的天然石瘤,讓人無法辨認它究竟是出自人類的手臂,還是脫生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本章完)
我將他放在一旁,又拿起手電朝洞裏打了打光。
在洞口正下方,是手電光根本無法穿透的黑暗,但稍稍偏轉光線直射的角度,就能看到一大簇油膩膩的反光。
“二狗,去,把車上的繩索拿過來。”我一邊收起手電,一邊對李淮山說。
李淮山瞪大眼睛問我:“你要下去?”
我點頭:“下去看看情況,我懷疑盤砂陣的事沒有包有用說得那麽簡單。”
對於我的臨時起意,李淮山顯然不太讚同,他猶豫了一下,又對我說:“要不,你還是找沙文曉商量一下吧。”
“不用跟她商量,你趕緊去拿繩索。”
說完我就不再離他,揚起鎬子,奮力砸向了壩根上另外一顆輕微鬆動的石頭。
李淮山大概是覺得勸不住我,也沒再廢話,悻悻地去了麵包車那邊。
說來也是運氣,修建魚塘的工人們幾乎挖碎了老壩的遺骸,卻偏偏沒有對壩根動大手腳,如果當時他們沒有將壩根埋起來,而是繼續一鎬一鎬地敲下去,肯定能發現地底下還有個很深的洞。
不過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工人們之所以沒有繼續挖,是因為受到了那兩個傭兵的阻撓。
我甩開了膀子,連著幾鎬砸下去,終於將第二塊石頭敲落,地上的洞口被拓寬了一倍,足以容納一個人穿行。
沒過多久李淮山就迴來了,他拿來了最長的一條鋼索,還拿來了三枚長鋼釘和錘子。
我們先將三枚鋼釘釘在地上,又將鋼索分別在每顆釘子的釘頭上纏一圈,直到確定鋼索被固定得夠結實了,才決定下洞。
在下洞之前,我先點了一根煙,將它扔進洞口。
洞中的風力很強,煙頭下落了不到半米就不知道被卷到什麽地方去了。
本來我還打算接著煙頭上的那點火星看看洞究竟有多深,這一下徹底抓瞎了。
也是當時我經驗太淺,才會想到用煙頭來測洞深的餿主意,要知道煙頭上的那點火光,到二十米之外就幾乎看不見了,要測洞深,還是得靠信號彈。
李淮山望著黑漆漆的洞口,一下一下地咂舌:“感覺好深的,咱倆可別下去以後上不來了。”
我沒接話茬,隻是問他:“手電準備了嗎?”
他直接將三把手電遞給我:“腰上別兩把,手上拿一把,如果三把手電都快沒電了,咱們就得抓緊時間迴來。”
我掀起外套,將兩把手電別在後腰上,隨後就單手抓著鋼索下了洞。
我可以單靠一隻手將身子穩穩地吊在鋼索上,時不時地鬆一鬆手上的力道,讓身子下滑一米左右,然後再攥緊鋼索,讓自己的下降速度歸零。
可對於李淮山來說,這樣的動作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先不說他隻憑單手的力量根本無法牽製住自己的體重,就是他手上的皮,在鋼索上硬磨兩下就能給磨禿嚕了。
所以很快,我和李淮山就拉開了距離,我一邊一米一米地下滑,一邊晃動手電,照亮周遭的情景,李淮山則在上麵磨磨蹭蹭地挪動。
洞中的風力幾乎是垂直向上走的,懸掛在鋼索上,整個上衣都被風吹得膨脹起來,此時我的腳下就是深不見底的黑暗,而在以我為中心五米開外的地方,則是一圈反射出油膩光澤的石壁。
我所處的深度也就是地下十來米,之前我曾在仉家的風水典籍上看到過一些描述石鍾乳的文字,上麵說過,在這麽淺的地方幾乎不可能出現大麵積的鍾乳石群,甚至不可能有大麵積的岩層。
可那些在手電照射下反射出油膩光澤的石壁,看上去就像是被潮氣長期腐化碳酸鹽岩。
又下降了將近二十米,腳下依然是無法被光束照穿的黑暗,我晃動手電,朝著四周探光,經發現左手邊有大一片區域也是深不見底的黑暗。
在那裏的石壁上,應該有一個非常深的大洞。
“二狗,你到哪了?”
我先是抬頭喊了一嗓子,又舉起手電來朝著正上方打光。
李淮山現在和我相差將近十米的距離,他正奮力地向下爬,光線照上去的時候,他還特意變了變姿勢,用胳膊肘擋住眼睛。
等我把手電光重新打向左側石壁上的洞口時,他才應了聲:“我在你上麵。”
廢話,這種事你以為你不說我就不知道了?
不能再繼續下降了,原因無他,僅僅是鋼索的長度隻有四十米,再怎麽降,我們也不可能到達洞穴底部。
如今我唯一的選擇,就是蕩進左手邊的洞口中去。
沒過多久,李淮山就降到了我的頭頂上。
我仰著脖子對他說:“跳到我身上來?”
頭上立即傳來了李淮山無比驚愕的聲音:“你說什麽?別鬧了大哥,萬一跳不準我會摔死的。”
我頓時有點不耐煩了:“我就在你正下方,你怎麽可能跳不準?麻利點!”
說完我就將手電咬在了嘴裏。
李淮山半天沒動作,也沒說話,可就在我思考著要不要再催他一下的時候,鋼索突然猛地抖了一下——李淮山下來了。
這家夥估計是因為太過緊張,下落的時候動作幅度很大,不是胳膊肘撞在了鋼索上,就是腿踢在了鋼索上。
現在我們正處於地下三十米的位置,在這個地方,鋼索隻要受到撞擊就會晃個不停。
當時鋼索大概是以一米左右的幅度來迴擺動,李淮山掉下來的時候,我正好隨著鋼索一起被晃開,他幾乎就是蹭著我的肩膀落了下去。
因為我這邊有光,李淮山很清楚地知道他和我擦肩而過了,立刻扯著嗓門驚叫起來。
不過這聲驚叫沒等完全喊圓滿,我已經伸手抓住了他的胳膊。
李淮山抬起頭來死盯著我,嘴上喊著:“別鬆手,千萬別鬆手啊!”
我白他一眼,心說你緊張個屁啊,就你這一百來斤的體重我還能讓你滑下去?
因為嘴裏叼著手電,這些話隻能在腦子裏走走過場,說出來是不可能了。
沒等李淮山從驚嚇中迴過味來,我的腰背已經開始發力,讓整條鋼索以更大的幅度蕩了起來。
李淮山的喊叫聲變得更刺耳了:“仉若非,你要幹什麽!”
我沒理他,接著蕩。
隨著鋼索晃動的幅度越來越大,當鋼索晃至左側的極點時,我總算借著燈光看清了洞口中的情況。
這個洞比較寬敞,入口的直徑大概在三米左右,洞中連著一條隧道,而隧道裏的地麵則比較平整,很可能鋪了石磚。
當鋼索又一次朝著左側極點晃去的時候,我看準時機,衝李淮山喊一聲:“護住頭!”
在話音落下的瞬間,我快速甩手將李淮山扔進了洞口。
李淮山雖然被嚇壞了,可他還是在半空中抱住了腦袋,緊接著,我就聽到洞口中傳來“嘭”一聲悶響,顯然是李淮山落地了。
接下來,我再次晃動鋼索,並在鋼索最後一次逼近左極點的時候鬆開手,順著慣性飛進洞口。
洞裏的潮氣比外麵還要重,隧道的地板也非常濕滑,我落地的時候一腳沒踩穩,當場就是一個王八摔背,連嘴裏的手電都震落到了很遠的地方。
李淮山揉著胳膊走到我跟前,滿腔抱怨地說:“你下次再幹這種事能不能提前說一聲?我剛才還以為自己要掛了呢。”
一邊說著,他又伸出手,將我從地上拉了起來。
我後退兩步,撿起地上的手電筒,又朝著洞口外打了打光,不遠處的鋼索還在一下一下地擋著,我估算了一下我們和鋼索之間的距離,如果保持不動的話,我們應該還能借助它從這地方出去。
李淮山見我沒有迴應他,又在我身後聒噪起來:“仉若非,我跟你說話呢。”
我轉身朝著隧道深處打了打光:“你有沒有感覺到,這個地穴裏到處洋溢著一股讓人不舒服的氣息嗎?”
李淮山:“你別轉移話題……”
我中途將他打斷:“在這種地方最好不要說話,小心邪氣入體。”
李淮山又張了張嘴,可過了一會,又很不爽地將嘴閉上了。
早就跟他說過,他修為太低,又沒有煞氣護體,到了這種炁場淤積的環境就最好不要說話,可他為什麽就是不長記性呢。
在這之後,我就端著手電朝隧道深處走,李淮山也拿出了手電,一邊跟著我前進,一邊晃動手電朝著四周打光。
除了地麵是平整的以外,這條隧道的形狀十分接近規則的圓形,乍一看就像是人工修建的,可在那些弧形的壁麵上,又長著許多類似於圓形石鍾乳的石瘤,看起來像是天然形成的。
就連這平整的地麵也不是用一塊塊石磚鋪出來的,而是一體成型,別說是在古代,就算是以現代的技術,似乎也很難建造出這麽大一塊能夠直通隧道底部的平整石磚。
大約前行了兩分鍾左右,一個三米高的石廟出現在了我們麵前。
借著慘白色的手電光,能很清晰地看出那就是一座類似於土地廟的建築,可在這座廟的牆壁和房頂上,又長滿了大量的天然石瘤,讓人無法辨認它究竟是出自人類的手臂,還是脫生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