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如此,倒叫人省心。」


    皇帝展眉,二皇子不同於太子之處便是不會覺得皇帝給予自己的都是應當的,所以心裏自然是存了感激,但是太子就不同了,本就是處在太子地位上,自然就意識不到,其實有時許多機會,不一定是非要輪在太子身上的。


    長此以往,未免就生出了嬌縱心態,這一點皇帝可不歡喜。


    又想到皇後曾經做過的事,皇帝者心裏的氣就不打一處來,因此也拖累的皇帝對太子的態度並不是很好,若不是有太後身前遺願,隻怕是皇帝連廢後的心思都有了。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皇帝又同二皇子說了不少話,隻是因著之前有所預示,所以也不便再多說什麽。待再無囑咐的時候,吩咐二皇子去惠妃宮裏看望看望罷了。


    關於邊境戰場的嘉獎,皇帝隻字未提,二皇子心裏不是沒有疑問,隻是望著皇帝一副別有打算的樣子,倒也不好自己邀功,因此隻得悶悶的下去了。


    「玉器首飾十件,良錦百批送到惠妃住處去,今夜朕便擺駕過去。」


    二皇子走後皇帝對順德公公隨意吩咐道,對於二皇子從戰場歸來一事,聖寵不能過隆,但是卻也不能絲毫沒有表示,獎賞惠妃是再好不過的了。


    但就是這麽一句話,讓順德公公又堅定了自己站在二皇子一隊的念想。


    京中時光兩三日又過去,十七王爺是仍未歸來,而林著雨除了每日在王府等著王爺迴來,似乎自己也有所察覺一般,隻是不知道淑妃出事那一日,王爺究竟去了何處?又聽說了什麽!


    近來那些有意無意沒事兒就往王府跑的大大小小官員倒是少了不少,不過朝堂之上的權臣們倒是也沒停下來,都忙著呢。


    二皇子從邊境歸來的消息,自是傳開了。隻是有心人卻打探到皇帝除了賞賜惠妃一些錢財之物之外,對於二皇子不但在私下沒有任何表示,就連朝堂上也沒有任何分封嘉獎的動靜,就權當二皇子不曾打過仗一般。


    按理說來這對二皇子並不是件好事,做過的努力全都白費了,皇帝並沒看在眼裏。可是又有人打探說到似乎皇上身邊的順德公公近日與二皇子走的格外將近。


    朝臣哪有傻子,從朝堂之上,微微一看便也能看出些端倪來。


    往日順德公公對太子還多有奉承,隻是今日二皇子歸來之後,似乎這動靜要小了許多,再看順德公公對二皇子可是殷勤的很。


    順德公公是誰?朝臣哪個心裏不是透明的,這順德公公的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皇帝的心思。


    於是就有多新的便開始猜測起來,隻怕是皇帝這心思難猜了!


    沒有給二皇子分封並不代表沒有看見二皇子的功勞,眼下沒有分封,隻怕是將來這等著二皇子的可能是重任呢。


    所以有順德公公在前,朝堂一些所謂的「有識之士」可是開始為自己的官途打量起來了,這太子都當了多少年的太子,而如今皇上的身體也是日漸一日不如一日,若太子還是沒得個建樹,又如何要與二皇子這赫赫軍功來相比?


    自然朝堂上就掀起了一股新風,擁立二皇子即位的唿聲是越來越高,與日俱增。


    首當以林相為主,經歷了半輩子官場,早已對官場之道深諳於心。


    皇上現下這沒有發話,不是心裏沒有較量,隻是怕打草驚蛇罷了,皇後眼下風聲正大,二二皇子母妃一族勢單力薄,自是不能同太子與日齊談的林相豈有不知道的道理,皇帝這麽做也是在為了保護二皇子。


    因此林相這平日與二皇子的走動,不免就要多了幾分。


    在朝堂上也是有意無意的奉承著二皇子,更是像二皇子拋下了不少橄欖枝,就隻等著二皇子來接應了。


    隻是可惜林相的一番心思全都當做了水漂,二皇子自幼受惠妃教導,哪裏有還有不明白這個黨政之爭的。


    現下自己風頭正盛,而皇帝對自己的印象似乎也不錯。看來這邊境一行到真是給自己加分不少。


    可是,皇上最忌諱的可就是自己尚還健在,而前朝的官員們便開始想著自己身後的事情了,但凡是涉及到儲位之爭的,自然就並不是那麽簡單的。


    所以二皇子雖然心知皇帝可能對自己有了新的考量,但是也全然當做不知道。


    在平日的為政與生活上更是謹小慎微,絲毫不敢有任何出錯。


    至於前朝官員們拋下來的橄欖枝,二皇子更是一個都不敢接,盡量保持這自己平穩的心態,不去涉及那個禁忌的問題。


    在皇帝麵前更是把朝堂發生的事情當做全然不知,權當自己不過是個羽翼未豐的皇子,對皇帝這別提是有多不著痕跡的殷勤了。


    但當皇帝有時刻意考二皇子時,問到他作為一個皇子本不該插手的問題是,二皇子又表現得十分受寵若驚,推辭一番之後,倒是能將正事處理的圓圓滿滿。


    讓皇帝省心如此,哪裏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因此皇帝對二皇子這心思到時一日一日的愈加深了起來,再看二皇子就什麽都順眼了。


    反之則是太子近日來因為皇帝對二皇子的態度,太子變得焦慮了起來,好幾次皇帝讓太子迴答政事處理方案。太子迴答的也不盡人意,頗有不足之處。


    這麽兩相一比較,皇帝的心思不活絡都難,更是將二皇子這又推像了一個新的高度。


    朝堂上,有大批的官員保駕護航。


    皇帝心裏,這風評也是越來越好!


    二皇子看著傻傻的,但是眼看著卻要成為這奪嫡風波之中最為受益的一個了。


    可是皇後又怎麽能眼睜睜的看著二皇子就這麽奪取原本屬於太子的東西?自是不甘心的,因此手底下的動作,倒也漸漸的多了起來。


    現下二皇子風聲正盛,沒有絕對的把握,皇後自然不會蠢到去動二皇子的,但是後宮之中,總歸是歸自己管的,因為,皇後自然而然的便把這心思放在了惠妃身上。(未完待續。)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妃富傾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羊範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羊範兒並收藏嫡妃富傾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