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的模型,我們的宇宙,位於一個三維膜中。形成基本粒子的弦分為兩種:閉弦和開弦。引力子屬於開弦,它的兩端位於更高維度的膜,所以可以穿透多個維度。所以引力看上去非常弱小。”


    “光子、電子、誇克等是由閉弦構成的,所以不能離開我們的三維宇宙。”


    “暫不知曉是否有更多的,處於其他膜當中的閉弦物質……暫且隻能通過引力子的方式,來進行擾動探測。另外的膜,實際上相當於一個平行宇宙吧。膜與膜之間的碰撞,對我們的宇宙來是毀滅性的……當然我們暫時不需要擔心這一點。”


    在這一堂大型科普講座中,於易峰正在津津有味地聽著。


    關於空間以及多維宇宙的研究,一直目前的發展重點。它所波及的領域也很多,譬如說人工重力、反重力、更高速的曲率航行等等。


    就連改造一顆白矮戰星,也必須要用到維度方麵的科技。如果沒有辦法抵消掉重力,所有的機械直接會被壓得扁扁的。


    講座結束後,掌聲雷動……


    時光飛逝,現在是新人類曆723年九月,自盤古號開啟了逃亡模式以來,已經有了六十三年的時間……


    炸毀敵方的一顆戰星後,新人類成功地,打亂了整個“包圍網”計劃。


    一方麵,包圍網有了一個小小的突破口;另一方麵,戰星的毀滅,也一定程度帶來了很大的威懾力。


    一顆星球被莫名其妙摧毀了,一個正常的指揮官,總得跑過去看一看吧?否則,說不定這種厄運會再次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在這種通訊困難的情況下,從觀測到戰星毀滅,到航行過去增援,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


    很明顯,在選擇援救自己方的戰星,還是追蹤一個可能追不上的敵人,這兩個選擇中,許多戰星選擇了前者……


    再加上宇宙中巨大的空間距離,導致信息大幅延遲。戰星被摧毀的消息,可能需要十幾年才能傳遍整個包圍網,這樣一來就大大拖延了時間,也讓盤古號順利逃脫。


    整個文明又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徹底建設好行星級曲率引擎。盤古號的運動速度,也達到了8倍光速。


    航行速度的大幅增加,也讓llp矽基聯盟漸漸放棄了追擊。


    未來號在四十年前,也已經與盤古號順利匯合。


    迴想起六十多年前,摧毀敵方戰星的那一刻,於易峰依舊感到一陣陣心潮澎湃……


    聽完這一場講座,他迴到盤古號的中央指揮部,電腦裏的報告早就堆積如山。


    整個星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當中,隨著未來號與盤古號的匯合,附屬文明從冬眠倉中蘇醒,大發展的黃金時代快速來臨!


    開發盤古號,帶來的工作崗位,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一顆星球,內部需要掏空10%-20%,相當於百億億噸的物質!


    百億億噸啊!比未來號重了八個數量級。


    這是何等巨大的工程,辛勤勞動幾百年,並不算多。


    一顆行星建設的過程,也是文明成長的過程,無論是工業、農業,還是娛樂業,統統需要。畢竟一個人,不可能隻工作不休息。


    結果整個攤子鋪的越來越大,崗位越來越多,也出現了大規模人口荒的現狀。就算附屬文明的人口,承擔了一些邊緣化的靈活性工作,還是遠遠不夠。


    “缺人啊……”於易峰微微有點頭疼。一想到在禦夫星時期的全民超人類計劃,也不知道是對的,還是錯的。


    如果沒有實行那個計劃,現在的人口就算沒有十億,也有七八億了吧?再不濟,出生率再低,一兩億還是有的。


    結果現在……


    “但也不好說,不實行那個計劃,許多重要科學家都老死了,這些科學家可是六十億地球人中挑選出來的,萬中無一啊……”


    “不轉變為超人類,平均智力達不到像現在那樣,幾乎全民天才的程度。我們很可能到現在為止,還隻是一個l3文明,生產力甚至不及現在。”


    於易峰思索了一番,放棄了這方麵的糾結,反正後悔也來不及了。而且他還是認為自己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新人類曆722年的《人口普查報告結果》顯示,這麽多年下來,新人類的人口數量,終於突破了660萬大關,男女比例基本均衡。


    在這之中,有5.2%的人口,還在學校裏學習,派不上太大的用場。其餘的,基本上是高素質人才。


    土著蜥蜴的人口數量大約增加了26%,總量達到了六千萬……


    不得不說,這個數字嚴重不及預期,六十多年才提高了26%的人口,豈不是開玩笑?


    相比之下,奇怪的一幕發生了。繁殖能力更低的赤炎角人,出生率反倒更高一些,甚至還有二胎、三胎的出現,總人口大概是一百八十萬。


    人口問題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就靠這麽不到一億總人口,對整顆星球進行改造,還是稍稍有些吃力的。


    很快就有相關的研究人員,對這個現象進行了一係列的科學研究。


    人們發現,蜥蜴人口出生率低,是因為科技紅利造成的一係列結果。


    科技越來越發達,生活越來越美好,生孩子養老的概念不複存在。


    然而越發達,撫養孩子的相對成本就越高,收益率越低。


    現階段對於蜥蜴人而言,培養一個孩子,不僅僅要養活,還要養好。教育資源在這裏永遠是稀缺物質,使得蜥蜴們的培養成本大幅增加。


    其次是培育周期的加長,也讓出生率變得更低。農業時代,十歲就能下地幹活,而在星際時代,三十歲還在學校裏讀書,這也對家庭帶來了更多的負擔。


    畢竟這些蜥蜴,可沒有全麵免費的共產製度。


    “蜥蜴的平均壽命增長到了一百一十歲。前三十多年得用來讀書,接下來還要工作四五十年,最後才能養老,在這種情況下,出生率低是正常的。”


    一位負責人口普查的專家說道:“對它們而言,生活壓力也不小啊。內部網絡論壇中,各種抱怨很多。”


    “壓力……難道我們的孩子就沒有壓力嗎?但是不讀書也不行啊……”


    於易峰雙手一攤:“不讀書,連種田都不會,現在都是科技種田了。難道想要我們免費養他們嗎?不可能的……”


    “智慧生命總是貪心啊,他們想要更好的福利待遇,很正常。那就拿出更多的貢獻,更高的價值!”


    “更好的待遇,包括延長壽命等等,對我們來說並不是難事,但隻有付出足夠的代價,才能讓我們幫他們……”


    相對而言,赤炎角人的出生率更高,是因為有著較高的危機感。這個文明下意識地河西一進行比較,從人口方麵一直都是弱勢,工業方麵也是弱勢,畢竟附屬文明之間,一直都是充滿競爭與合作的狀態。


    這種隱隱的危機感,一直鼓勵文明內部大量生育。


    最重要的是,赤炎角人天然的壽命是很長的,就算沒有特殊延壽手段,也可以存活三百多年。這樣的壽對比之下,30多年的學習時間就稍稍可以接受了。


    “人口政策方麵的調控還要繼續,但未來到底如何發展,要讓他們自行解決,我們還是不要多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空之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終永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終永恆並收藏深空之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