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隻有一些簡單工業……”


    005麵紅耳赤地說道,仿佛手足無措一樣:“我比較笨……太困難的東西,可能沒有辦法加工……”


    “簡單工業?”


    於易峰愣了愣,頓時感到有點捉急,但聯想到她的性格,或許這樣的事請還真的有可能發生。


    他想了又想,又說道:“這樣吧,你把具體的水準以及工業能力發過來,我們參考一下。”


    說到這裏,他又補充了一句:“畢竟我們以前有過成功的合作,也不想隨便更換合作對象……還是更加信任你一點。”


    抱著一種矛盾的態度,005想了又想,還是忍不住誘惑,同意了。


    隨著這一次談話的完畢,獲得了大量的數據後,所有科學家的熱情也被挑了起來。


    這個005說的簡單工業,實際上是……按照l6的標準!完全大大超出了於易峰的想象。


    她的本體足足有一千公裏,完全就是一個小星球的規模,這個本體可比“玲”大了太多,理論上的工業能力,已經遠遠超越了新人類文明。


    “但她的智力不是很高,所有的高科技都是本能,而且不愛學習,隻能依靠完美素進行提升智商。我們是否可以……”


    各種利用完美素,拐賣她的言論,又開始沸沸揚揚。


    “不行的……她還要在這裏服務萬年以上的時間,想要誘拐出來,是沒有什麽可能了……”一位科學家遺憾道:“一萬年以後,等我們有了足夠的實力,有了平等交流的能力,再考慮這個問題吧。”


    經過一番嚴格的論證後,新人類政府決定,還是讓005來執行這個項目,順帶著也可以建立一個比較好的關係。


    畢竟建造一個船殼而已,確實不是什麽太難的事請,光光是複製材料的本領,應該已經足夠了。


    就這樣,幾天時間後,滿懷著各種希望,外交團隊與希克斯市場的負責人,開始了第二波的交談……


    轉眼間,三個月匆匆過去。


    “這一批機器人的工作速度快一點!”


    “b3區域新的零部件馬上就要到了,先檢查一下零件的合格率。”


    “……對對,還要多指派一些焊接機器人!”


    工程師張凱對著通訊器大聲吼著,麵色通紅。他正是第三工業大組的總負責人。


    “c4區域的修改圖出來沒?沒有設計圖,別人還怎麽生產啊?!今天加班加點也得給我趕出來!”


    但在這種吼叫中,每個人都充滿了幹勁以及活力。


    因為建造速度……太太太快了!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新的母艦“未來號”,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框架,包括各種龍骨結構!


    連新人類自己,都有些驚訝於其中的建造速度。


    “僅僅三個月啊……”張凱喃喃自語。這樣龐大的飛船,相當於以前一個上海直轄市的麵積,而且高度方麵總共有十六層的結構,是珠穆朗瑪峰的好幾倍。這種龐大的工程量,已經不是以往的地球人能夠想象的了。


    龐大的磁力建造係統鱗次櫛比,無重力的地區以電磁力進行代替,確實更加適合超級重工業的發展。


    建造新一代的母艦,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請,所有工程師也充滿了幹勁。按照預定的計劃,人們要在兩年的時間內,將新的母艦徹底完成。


    這個速度簡直快地有些過分,按照以往的生產力,哪一次不要幾十年的建設?


    “主要原因還是政府高層和希克斯市場的管理者,達成了某些協議。”幾位工程師,忙裏偷閑地站在一起,討論了幾句。


    具體什麽協議,張凱不太清楚。反正大量的零部件,將會源源不斷地運送到這個隱蔽的星際港口,然後他們這些工程師,隻負責組裝即可。


    組裝,當然比自己生產快了幾百倍。再加上新型的建設機器人,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也因為這一次,大量來源不明的零部件,導致各種八卦漫天飛舞:包括什麽“外交團隊的蘭波博士出賣了色相”;還有“於易峰是邊緣文明最後的遺民,獲得了005的照顧”等等,什麽亂七八糟的都有。


    於易峰聽到這些奇怪消息的時候,差點吐出一口老血。


    好吧,這些小道消息,也算是大建設時代的一種樂子吧,他並沒有功夫去多管。反正過一段時間就會消停掉了。


    “快一點,不要在那裏瞎扯了。我們今天將b3區域的工作全部完成,加幾個小時的班,可以吧?明天放假,晚上我請客!”張凱製止了人們的胡亂討論,大聲說道。


    這一句話喊出後,底下的十幾號中層領導,都小聲地笑了起來。


    建設自己的母艦,總是有一種非凡的成就感。


    就算加班加點,仿佛也不勞累了。


    而且這樣的大建設工程,仿佛好久沒有進行過,總是能帶來更大的激情。


    “凱哥,你請客了就得喝老酒,非得把你灌醉!”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漢笑道。


    “誰怕誰啊!”張凱拍了拍胸膛,笑著說道。


    現在的這個極度富裕的時代,基本上的生活物資全都實行免費製度,“請客”隻是一種代表友誼的儀式……當然了,新政府依舊發放工資,也就是新人類貨幣。不過因為物質資源的免費,這些“工資”都是象征性的東西了,實際上也沒什麽太大的用處,隻是給人們一種心理安慰而已。


    作為第三工業大組的總負責人,張凱領導了十六個工作小組,總共將近三千名工程師。整個建設工程,實行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三班對倒製度。


    他們一天接收到的零件材料,高達兩百萬噸!


    這些都是成品,全都是高端的納米材料。


    而這樣的工業大組,總共有二十七個!


    張凱暗暗心驚這種強大的工業能力,按照這種速度下去,整個飛船的殼子,不用一年,不,九個月就能完成了……哪裏用得上兩年?


    與此同時,諾亞號內部的工業工廠,正在加班加點地生產各種尖端配套設備,譬如引擎、能源室、主控係統、維生係統等等。


    因為各種安全問題,這些尖端裝備沒有辦法委托005,都需要自己生產,其物質資源的消耗也是龐大的難以想象。


    還好,人們有了蓋亞生物“玲”,勉強能夠跟得上外部的進度。


    “這一艘大飛船的建造,估計要將所有的資源存貨都用得差不多了。玲的工業能力實際上還能夠增加,但是,我們的水資源還是太少了,限製了她的發展。到現在為止,她的本體依舊比不上在迪格114時期。如果有一個星球的水就好了。”


    “三個月,我們已經接收到了60億噸的零部件材料,差不多是總工程量的40%,零件合格率幾乎是100%。船殼建造的進展速度遠遠高於預期。”


    “接下來是自建部分的工程進展,大型聚變反應堆完成率25%,反物質主炮……”


    在艦長室內,於易峰正在審閱這一份數據統計文件。


    005看不懂太複雜的圖紙,沒有辦法幫助新人類直接造一個船殼,不過拆成簡單的零部件,分批製造,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了。


    “這樣也好……拆成零部件,再進行組裝,安全性反倒更高。”於易峰托著下巴,點了點頭。“沒想到她的工業能力這麽強……我們自己設計建造的部分,速度反倒拉下了。還得加把勁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空之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終永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終永恆並收藏深空之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