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還在繼續……


    趁著這一段休息時間,於易峰正在總結“遊戲”開始到現在的得與失。他發現,自己在這四十億年的時間裏,失誤還真的不少。


    譬如說:一開始對剛誕生的微生物群落過於嗬護,讓它們的進化速度異常緩慢。又對環境的穩定影響過多,抑製了某些火山,某些地震的發生,這導致甲殼類生命長久地稱霸陸地,平白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生命爆發與生物滅絕的次數,因為我的關係,減少了很多。”


    就拿近的說,他也犯了不少錯:他曾經影響過某原始部落的意識形態,玩笑般地,將現代人的“民主理念”與“科學理念”灌輸給原始人,看看會發生什麽。


    結果,這個酋長不知道發了什麽瘋,真的開始搞民主,搞平等!


    結局當然是悲慘的……這個原始部落直接因為不適應環境,而解體了。


    他們死的死,傷的傷,又或者被同類抓為奴隸……


    當這群原始人一個個倒在殘酷的叢林中時;當充滿求生欲望的眼神,呆滯地看向天空時……


    於易峰,真的懊悔不已。


    “這不僅僅隻是遊戲啊。小心,還是要小心。”


    如果因為自己的無心之舉,死傷了大量人口,於易峰真的有一種負罪感。那一幅幅血琳琳的畫麵,仿佛在質疑他這個“上帝”。


    叢林時代是殘忍的,生存是困難的,藍星人的平均壽命不到二十歲,進化到現在都是為了適應自然,任何一個改變都有可能付出血的代價。


    疾病、天敵、饑餓、自然災害,每一項都能奪去大量的生命。


    於易峰不是濫好人,但也不喜歡因為自己引發的大量死亡……他發現自己越急迫,事請越是糟糕,許多措施反倒適得其反。


    默然迴首,他發現自己發揮的作用,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麽巨大。


    很多刻意的、激進的舉動,本意是好的,隨著時光的流逝,卻變成了反作用。


    許多無心舉動,反而起到了正麵效應。


    “周公畏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白居易的這首詠史詩,也許隻是發一點詩人特有的感慨,但卻道出了於易峰經常會有的某種困惑。


    “曆史的演進,偶然性的因素實在太強了。我沒有辦法找到全局的最優解。很多事如果不那麽趕巧,曆史也許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他這個“上帝”智慧的不足,終於承認自己,沒有辦法把控全局。


    “領先一步是天才,領先兩步就是瘋子。”


    “原始時代,一定要慢慢來,他們沒有辦法接受太大的改變啊。”於易峰皺著眉頭思索著,承認了自己的過錯。


    他變得更加小心翼翼。


    因為長期實驗的緣故,他的技巧開始變得逐漸成熟,漸漸總結出了某些規律。


    “可以注入少量的古代科學知識,這方麵的正麵影響,肯定大於負麵。”


    “但是思維形態方麵,一律不加更改,也不加幹涉。他們連道德都沒有誕生呢……”


    說白了,就是於易峰的情操以及思維太過高尚,以他的思維,去強行影響原始人,隻會讓他們被時代所淘汰掉。


    讓一個原始人,去博愛眾人,去民主平等,他絕對會被其他人吃的渣都不剩。


    在這個時代,自私自利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曆史的偶然性,使得有時曆史,好像杯子中的水分子,因為熱運動胡亂碰撞,誰碰上誰都沒個準。但其實並不盡然,在統計學的角度,必然有規律可循。


    如果這個時代,本身能夠誕生出某一項科技,那麽,於易峰讓它稍稍提前出現,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如果時代沒有辦法誕生的東西,被於易峰強行催生了,它很可能不被接受,起某些反作用。


    這就是發展的客觀規律。


    也因為思維注入以及少量幹涉的關係,這個藍星文明的發展速度,已經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幾百萬年的原始時代,被縮短到二十萬年!


    這絕對是一種了不起的成就,是反思、總結後,帶來的結果。


    沒有人知道,其中有一個“上帝”在背後搞事情,不過,充當幕後主謀,於易峰樂在其中,怡然自得。


    紀元前一千一百年,因為長時間社會實踐的關係,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藍星人,根據自己對自然的觀察,做出了一係列的解釋。


    很自然的,他們將沒辦法解釋的東西,歸結到了神靈身上。


    第一個神話出現了,叫做《吉爾伽美食》,所用的文字,當然是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係統,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形成,是自然形成的,並非於易峰的思維注入。


    《吉爾伽美食》認為,世界是神靈創造的。它把生存、繁衍或者死亡的意義,全部算到了神靈的頭上,一切生命的所有權歸屬於神靈。


    當然了,於此同時誕生的,還有各種簡單的,奇奇怪怪的迷信巫術。


    這些粗暴的巫術也算是好事,因為它們是醫學的開端。


    “好吧……好吧。”


    麵對這個答案,於易峰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你們好像猜對了,不過生命的最終歸屬,可不是神靈。用唯心派的哲學來解釋,死了就是死了,整個世界都不存在了。用神靈來解釋,隻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慰。”


    不過他又有點不滿意:“但偏離了我的目標啊……我要培養的是科學思維,不是神話,也不是宗教。”


    經過那一番總結後,他已經不會直接注入“宇宙是從大爆炸中產生的”這種粗暴思想。因為題目的要求是……“發現它,並認可。”


    如果沒有大多數人的認可,光光洗腦幾個人,並沒有太大的用處。就算洗腦幾個高層,也會被原先固執的思想給覆蓋掉,甚至引發思維混亂,產生精神疾病。


    這樣的設定,也真是讓他聳聳肩膀,感到一陣陣的無能為力。


    “應該怎麽做呢?”他沉思著,沉思著……心中泛起了難。


    “第一個辦法,古代人是愚昧的,利用思維注入,去慢慢創造一個‘宇宙大爆炸’的宗教,全民信仰宇宙大爆炸。然後一直持續下去,讓它蔓延到整個世界。”於易峰心中暗道。


    “可是,宗教畢竟與神靈有關,神導致了宇宙大爆炸?不行……如何讓‘宇宙大爆炸’宗教,與神靈撇清關係呢?”


    “還有……整個過程,算不算題目規定的‘發現’?”


    “宗教理論,應該不能算是發現吧?”於易峰皺著眉頭,發現了其中的難點。


    “第二個辦法,培養科學思維,利用科學方法,去真正的發現……”


    兩條路,暫時隻能選擇一條。


    如果真的選擇宗教路線,對科學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就如同曾經的迪格人……這一點於易峰心知肚明。


    他沉默了半晌,又結合了邊緣文明的意圖,還是選擇了……“科學路線”。


    那麽問題又來了,從懵懂的原始人,進化到愚昧的古代人,如何才能改造成現代人呢?


    如何才能破解邊緣文明的難題呢?至少需要一個規模浩大的科學家團隊吧!


    這一個問題,複雜而具有挑戰性,於易峰苦苦思索,樂在其中,不能自拔。


    很快,他就想到了辦法。


    那就是……借鑒地球時期的曆史,來效仿著,推進這個“藍星文明”!


    “這可能是最簡單,最不費腦力的辦法了,至少地球文明順利發展出了現代科學,也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說,還算比較優秀。文明發展的道路實在是太坎坷了,一個不妙,停滯幾千年隻是小意思。光靠我自己的智慧,沒有任何借鑒,實在是太難了……”


    “我會幫助你們,把前進的障礙全部肅清。”


    隨著時光的流逝,四個不同地區的文明古國,因為地理、人文上的優越,開始逐漸誕生。


    於易峰想了想,開始將少量的思想注入到“老子”、“釋迦摩”等幾位傑出的天才人士身上,試圖培養這些文明的科學萌芽。


    這是他再次出手,影響一個人的意識形態。


    前幾次的出手,全都失敗了,但這一次,時間節點已經比較成熟,應該不至於輸得太慘。


    老子這位牛逼哄哄的人士,作為國家級圖書管理員,率先得出了自己的宇宙觀:“道生萬物,大道無形,宇宙循環,有無相生!”


    聽到這一句話,於易峰差點跳了起來,激動地不要不要的。


    “道生萬物”,不就是……宇宙大爆炸嗎?!


    “看來,讓老子每天都做宇宙爆炸的夢,的確是沒錯的!”他撫了撫狂跳的心髒,感覺自己離成功似乎不太遙遠了。


    隻要這個思想能夠一直延伸,發展出現代科技後,就會有完整的“宇宙大爆炸”思想!


    不過很快,無所事事的“老子”,又提出了另一套教他做人的理論:無為而無所不為!


    什麽意思呢,說的是人要遵循自然之理,順應自然的運行,不必去幹預自然的運行,不做不必的事。反正大自然到底怎麽樣,管他呢,做好自己就夠了。


    可以說,是一種淡漠了世俗的一種價值觀。


    實踐證明,第一套關於宇宙的理論太過玄乎,統治階級完全不在乎,並沒有太多地發揚光大。而且能夠接受、理解的人還真的不多……


    老子的思想,還是太超前了啊。


    後邊的一套理論,反而一直繼承下去了,因為對統治階級有利,民眾要順其自然嘛。


    這又讓於易峰感到一陣陣的無力感。


    麵對這個事實,他感到有點口幹舌燥,他這個上帝,竟然很想用喝水來緩解心緒。


    釋迦摩更加過分,這個家夥與“老子”對話後,也變得無欲無求,拋棄妻兒去搞宗教!他還扭曲了注入的思想,創辦了什麽“虛空無盡,三千大世界”的宇宙觀,整個宗教一天天地開始流傳。


    “這他媽不是多世界理論嗎?我什麽時候讓你搞多世界了?”


    於易峰差點氣死了,這簡直就是搞事情。“上帝”可以注入思維,卻不能強行改變人的思想,他也不知道這個釋迦摩這麽想出這一些理論的。


    但他深深地知道“釋迦摩教”的牛逼之處,這個宗教可比老子的影響力大得多。一旦流傳開來,大片的地區直接就沉迷於宗教,廢了!


    這和他的初衷是相違背的……


    沒辦法,他隻能狠下心,引發了一場……大地震!


    “轟轟轟!”


    整個“釋迦摩教”的源頭,被整成了一片廢墟。


    這一個大宗教……因此沒落了,和地球上的曆史產生了根本性的差別。


    於易峰再次改變了自己的思路:“問題的主要點,還是現代科學……沒有現代科學,宇宙大爆炸是不可能被發現並認可的。現代科學的萌芽以及誕生土壤……讓我想想。”


    很快,他有將目光投影到古希臘,這個神奇、浪漫、與眾不同的國度。


    他認為,可以在古希臘地區搞出一批高素質人才,以更快速地催生出現代科學體係的萌芽。


    此時的時間,已經到了公元前6世紀,養足了精力的於易峰,正牢牢盯著這片土地,尋找才幹人士。


    古希臘(愛奧尼亞)是一個神奇的好地方,有著非常好的文化氛圍。在政治上,它是由很多小的、自治的、繁榮的城邦或島嶼組成的,實行共和製或是僭主政治。


    這一類的製度,放在那個曆史時期,顯得相當奇怪。


    而另一方麵,居住在島嶼上的愛奧尼亞人,以來往於東西方之間的航海來謀生。在這充滿活力的交易過程中,技術和技能的迅速發展,造就了聰明的人民,也衝擊著理論思想家的思想。


    更關鍵的是,很多愛奧尼亞人不信仰宗教!


    “很好,很好。這三點加起來,已經可以成為現代科學思想的發源地了。”


    於易峰惡狠狠地打了一個響指,差點讓宇宙毀滅一半的生命,又連忙停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空之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終永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終永恆並收藏深空之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