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反物質湮滅後,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3萬噸tnt,這樣的威力,已經比得上普通的原子彈,能夠輕易轟平一座小城市。


    是的,隻有1克。


    而且這玩意可比核彈危險的多,隻要失去了磁約束,立馬就會接觸到外邊的正物質,產生巨量爆炸。


    說不定某一天,裝載了大量反物質的某個存儲裝置,老化失靈後,整個諾亞號裏邊瞬間炸了個稀爛,新人類就莫名其妙這樣亡了。


    “好吧,地球可能就是這樣毀滅的……我們不得不小心啊!”於易峰苦笑道。


    丁一東教授搖頭說道:“不用太過擔心,一開始我們沒有經驗,也造不出太多的反物質。而且,我們可以采用多層磁約束策略,就算某一個裝置壞掉了,還有備用的……我們的諾亞號上方是無重力的,非常適合這種物質的存儲……”


    “新的存儲設備也在開發當中……”


    無論怎麽樣,人類不可能因噎廢食,反物質生產還是要搞起來的。


    就在談話中,試驗型收集飛船已經漸漸靠近氣態行星。前方的副離子引擎啟動,噴射出強大的藍色離子射流,進行反向減速。


    “船體運行狀態一切正常,正在減速,目前的速度為14.3km/s,檢測到空間中少量的氫元素,輻射量明顯增大,已經接近這顆星球的大氣頂層。”


    不斷地有信息傳遞過來,控製室也不斷地發出各種反饋指令。


    “十分鍾後,飛船將被‘禦夫5’的引力正式捕獲,正在降低軌道……


    “六十秒倒計時開始,六十、五十九、五十八八……”


    “到達預定軌道。”


    “……氣壓為0.0053個標準大氣壓,氣體收集工作開始!”


    從屏幕中可以看到,飛船上下左右四個麵展開了四個大型的帆狀結構,正在往裏邊吸收空氣。


    這些都是氣體收集帆,飛船內部的空氣壓縮裝置啟動,吸收大量的氫氣以及氦氣。在這個稀薄的空氣下,大概需要七天的時間,能完成一次收集。


    這裏是非常安全的界限,空氣稀薄、平穩,沒有亂流,也沒有閃電。


    通常情況下,采集飛船隻會在這個高度下收集燃料,隻不過花費的時間稍微長了點。收集完燃料後,稍微加速就能掙脫星球引力,非常簡單,而且沒有太多的危險。


    不過,本次實驗是為了測算飛船具體性能,肯定還要具體往下走,至少要靠近禦夫5的表麵基層。


    人們以10倍的地球大氣壓,作為“禦夫5”的大氣層基礎,也就是氣態星球與宇宙空間明顯的分界線。


    從飛船的這個角度觀測,氣體巨行星上的氣旋風暴,如同油畫一樣清晰。它們在星球表麵運動著、咆哮著,彼此吞噬、分離,如同一個個猙獰而又巨大的怪獸。


    這些氣旋風暴,大的比地球還要大,小的也堪比月球,人們絲毫不懷疑它們的巨大威力。如果真的將飛船扔進大氣層中,估計……飛不出來了。


    十倍的大氣壓、超高速風暴、巨型閃電,再加上高重力,這些不利因素一下子就能將飛船給卷進去。


    看到這偉岸的一幕幕,於易峰也是按捺住心中的激動,發令道:“繼續下降軌道高度!”


    飛船繼續減速、下降,周邊的氣流也越來越強。


    一個大氣壓……


    兩個大氣壓……


    三個大氣壓……


    隨著氣流的增強,飛船表麵的溫度開始升高,整個屏幕已經出現了劇烈的抖動。四個氣體收集帆不得不迴收,這些東西對飛船的飛行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唔……如果是科考船,應該增加一些流線型機翼,現在這個形狀的飛船,空氣阻力實在有點大了。不過一般情況下也不會降到這種地方。”丁一東教授喃喃自語道。


    人們可以清楚看到,長長的閃電在底下雲層中肆虐著,它們劃破長空,任何一道的粗壯程度都是地球上的百倍以上,釋放出無與倫比的能量……


    自然的無窮偉力,隻可以利用,不可能花費大量力氣去對抗,否則是傻子行為。


    一群瘋狂科學家甚至興奮地討論起來,他們在研究,是否可以直接丟一根超導電線到閃電的集中區,直接吸收裏邊的電能。


    “為什麽不行呢?這可是現成的電能啊,超高電壓,用來當做反物質的能源再好不過了,還用得著什麽核聚變?我認為可行!”一位專家滿臉的激動,顯然對自己的奇思妙想非常滿意。


    還有一群科學家正在討論,是否可以發射探測器進入到氣態巨行星的內部,窺測其內核到底是怎麽樣的。


    “……探測器要穿越五萬度以上的高溫,比恆星表麵還熱,有點困難啊。還有超高的壓強……”


    “……裏邊應該有一個岩漿組成的內核,表麵可能會看到一望無際的液態金屬氫、液態氦,類似於海洋一樣。但是這個海洋的溫度是幾萬度!”


    於易峰暗地裏擦了把冷汗,但他也有點兒好奇。


    隨他們搞吧……一點物資而已,到時候真的拍到了什麽照片,還可以開開眼界。


    或許,正因為這樣寬鬆大方的科研環境,新人類文明的科學技術才會爆破式的發展,人們不會被固有思想約束,做自己想知道的科研項目……


    這時候,飛船已經降到了四個大氣壓的區域,某些裸露在外邊的裝置已經微微有些形變,內部的人工智能發出大量警報,已經不敢再往下降了。


    一位工作人員正在詢問於易峰,是否還要強製命令,繼續下降。


    “艦長,極限應該在六個大氣壓左右,再下去,飛船動力係統可能就不夠了,遇到高速氣旋可能會被卷進去,難以掙脫。”


    於易峰想了想,搖了搖頭。


    還是算了吧,新人類文明雖然家大業大,也不想白白丟失一艘飛船。


    而且這種飛船的體積比較大,現在又裝了些貨物,爆發出的動力肯定不強。


    畢竟它隻是一個氣體收集裝置,並不是那種皮糙肉厚的專業科考飛船,這一次的行動,已經充分證明了自己的穩定性,可以勝任燃料收集任務。


    深入到大氣中,收集燃料的速度的確快了許多。等飛船再次引擎爆發,從氣旋中掙脫出來的時候,又用了兩個多小時,裏邊已經裝載了將近三萬噸的核燃料。


    看到飛船掙脫,穩當當地再次進入平靜區域,在坐的所有工作人員都發出了一陣小小的歡唿聲。


    連於易峰也是長鬆一口氣:“就在這個高度收集燃料吧。迴來後檢測一下本次實驗的具體參數,看看是否有可以調整的地方……然後將具體數據匯報給工業部。如果沒什麽問題的話,可以批量生產了。”


    就這樣,有了收集飛船之後,整個氣態行星的開發工程得以順利實施。


    整個開發工程估計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才能順利完成,其中還有大量的配套設施要做。


    “基本上,所有的計劃都在持續進行……勢頭非常好。”


    這項事情解決,於易峰頓時心裏滿心歡喜,因為它意味著又有資源可以進賬了,而且是大量的能源!


    無論氫氣還是氦,都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氦就不用多說,氫氣可以用來還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生成有機物。


    這種守財奴般的感覺,真的不錯。


    “無論工業、軍事,還是其他發麵,都在蓬勃發展……”他一邊走路,一邊細細思索著,還有什麽東西是可以補充的。


    迴到自己的辦公室後,他發現一份報告出現在了自己的電腦桌上。


    “民眾之中,出現了想要異星旅遊的唿聲?他們正在學習土著人的語言。”


    “有這麽一顆美麗的星球,想體驗一下異星風光,很正常……”


    “這倒是要關心一下開荒小隊的進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空之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終永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終永恆並收藏深空之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