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深空號靜靜地停留在“禦夫4”的同步軌道上,與行星的自轉速度保持一致。


    工程師們忙裏忙外,一個個細細長長的太空電梯開始鋪設。


    人們當然不會愚蠢到把“深空號”直接停在行星表麵,那樣做,隻會造成這艘老式飛船因自身重力的關係而垮塌。


    一艘“深空號”的價值,可是一個低級文明一年gdp的幾百倍。好不容易造出來的大型飛船,不可能直接搞成破銅爛鐵,那樣就太浪費了。


    此時此刻,於易峰以及許多工程師、科學家,正在研討室中討論下一步的進展。


    “雖然深空號年齡比較大,馬上就要退役,依舊可以充當一個大型的太空平台……維護工作還是得做好。”


    “它可以停留各種小型飛船,充當一艘飛在天上的航母。我們估計要在這裏發展好久好久,這個太空平台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地表建立更多的工業基地,然後將“深空號”與“諾亞號”漸漸剝離,為將來打造新一代母艦做好基礎。


    “……以前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這一點了。所以相關剝離工作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在新的母艦完成大半之前,這項工作還不能開始,我們得隨時準備逃跑啊。安全問題還是最重要的!”一位科學家說道。


    於易峰也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緊接著,丁一東教授上台,講述他們研究組近年來設計的新飛船。


    “……我們設計了一種收集氣態燃料的中型運輸飛船,模型機已經進入建造程序當中。它可以進入氣態星球的淺表大氣層,收集核燃料,同時擁有有較高的運載能力。


    “我把它稱作……飛翔的酒桶號!大家看看具體參數以及模擬機型……”


    將近三百年的航行時間,人們當然不是閑著,而是將各種前期準備工作做了個遍,各種機器人、飛船也已經保養就緒。


    麵對海量的資源,人們手底下的各種機器人早就迫不及待了!


    聽到“飛翔的酒桶”這個名字的時候,會場中瞬間熱鬧了一陣,大家有說有笑,好不歡快,丁教授在一片嘈雜中分析了各種參數數據。


    “丁教授,這是你的特有情趣嗎?”


    很顯然,大家的情緒都非常不錯,士氣高漲。


    於易峰挑了挑眉毛,並沒有說話,他仔細看著電腦上的3d模擬圖像,又用手指劃了幾下,觀察具體細節。


    這艘飛船看上去確實有點像圓柱形的酒桶,有四個空氣收集帆可以展開。但這樣的粗獷設計是有道理的,能讓內部容積最大化,裝載更多的燃料。


    而且,這樣的古怪命名,更是給他帶來一種……大航海時代的粗獷感覺。


    “波瀾壯闊,雄心壯誌啊,是啊,我們將在這裏展開新的征程!”


    或許,丁教授的意圖也就是如此吧……作為主要負責人,他還是有自己的命名權利的。


    這一段熱鬧很快就過去,介紹完這種飛船後,於易峰又站起來發問道。


    “那麽,我們的新一代母艦呢,你們認為應該叫什麽?”


    新一代母艦的工程量,是其他東西加起來的好多倍,不由得人們不重視。雖然新的母艦八字還沒一瞥,但事先商量一下,可以增加人們的鬥誌,何樂而不為呢?


    麵對這個問題,人們議論紛紛。


    這一次倒沒有像“深空號”那樣特別的一致意見了,亂七八糟的“鑽石王者號”、“巨烏龜號”,還有什麽“地球帝國號”……


    幾乎什麽樣的名字都有。


    於易峰幹脆挑選了唿籲聲最高的幾個名字,然後發起了一次全民投票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進來,自己來選擇。


    “好了,關於新一代的母艦名稱,等投票結果出來後就能知曉了!沒什麽事了就散會!”


    這次簡短的普通會議很快結束,於易峰已經迫不及待地趕往天文台,因為他剛剛收到了一則重要消息:關於禦夫2的探測有了新的結果。


    工業上的事情沒什麽可以說的,都已經這麽多次了,人類已經熟門熟路,各種安全程序、工業程序都已經十分完善,也有相關的專家負責。


    “大家都熱情高漲,很不錯,很不錯。”


    “禦夫4”是人們精挑細選的星球,各項指標非常適合工業,已經發現了不少優秀的礦脈。而且星球表麵隻有稀薄的大氣,常年溫度在零下兩百多度,並沒有找到生命的痕跡。


    如果再排查幾遍無誤後,基本上就可以開工幹活了。


    “湯姆遜教授,怎麽樣?有什麽結果嗎?”於易峰來帶天文台,敲了幾下門,開門見山道。


    近些天來,天文台一直是最熱鬧的地方,人們的觀測對象,當然是充滿了生命的“禦夫2”!


    這些土著或許永遠想不到,星空之外,來了一個星際文明,正在默默地,充滿了好奇地觀察它們。


    如果說,播種者文明認為,這裏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收獲,那麽大概率還是“禦夫2”了。


    天文學家湯姆遜教授並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地翻出了一份報告,遞到於易峰麵前。


    他低頭一看:“大氣成分如下:氮、氧、氬、水汽、二氧化碳……”


    “重力環境:1.09倍地球重力……”


    看到這一係列數據,於易峰心中一喜,立馬又是一驚。


    一個富含氧氣的星球啊,22%的氧氣含量,這意味著如果能解決微生物環境,人類甚至可以正常唿吸其中的空氣!


    但驚喜之後,他立馬就發現了其中的問題:重力環境以及空氣濕度等等,與地球太像太像了……


    像地……令人毛骨悚然,如同仿造著捏造出一個星球一般!


    幾乎是99%的相似!


    這樣的星球,再加上類似的生存環境……不禁讓人暗暗疑惑播種者文明的最終意圖。


    “它想要讓人類,在這裏收獲到什麽呢?”於易峰默默想道。


    “你知道嗎,我們觀測到了正常工作的人造衛星……說明這裏應該有一個土著文明的存在,科技發展地還不錯。”湯姆遜教授開口,苦笑著說道。


    “這樣麽?”


    麵對低級土著,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於易峰倒也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我們的人造衛星已經悄悄偽裝成隕石,算起來應該快到了吧,有什麽發現?”


    站在一邊的生物學家羅曼博士接話道:“我們的一些機器墜入海洋後,觀察到了一些海洋生命,有點像魚類……唉,是羰基生命,沒有什麽超出常規的遺傳物質結構。”


    “很奇怪啊,為何我們遇到的生命都是這樣呢,為何生命普遍全都是羰基呢?難道……也是一個高級文明隨手弄出的結果嗎?”羅曼博士非常疑惑。


    這些生物學家實在是想見識一下,與眾不同的矽基生命或者硫基生命……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當然了,這樣的長相一致性也有解釋,那就是“趨同進化”。扁平型的魚類構造,畢竟能夠遊得夠快,可以更好地適應海洋環境。人們想象中,各種亂七八雜的外星生物,估計連遊泳都不能,更何況在海洋中生存下去了。


    於易峰想了想,說道:“沒有矽基生命啊……看來矽基生物還是宇宙中的少數。我們的見識依舊太少……或許一百萬個生命星球中,隻有一個是矽基類的,我們沒有遇到也正常。”


    “而且目前看來,科技樹的分叉似乎也不多……或許到了上層之後,才會出現大量的分叉,形成自己的獨特科學。”


    湯姆遜教授笑道:“想要另找一套基層理論,另外開辟一顆科技樹,難度無疑與登天……像什麽不發展現代科學,專門發展生物科技,這不是異想天開嗎……”


    於易峰點了點頭,問道:“對了,還有其他的發現嗎?土著人呢?”


    “有。”湯姆遜教授愣了愣,略帶一絲古怪地說道:“你翻到後邊就是了。千萬不要懷疑是我們作假,是真實拍攝到的東西!”


    聽他這麽一說,於易峰更是饒有興趣地翻到後一頁……在那一瞬間,他呆住了,雙眼突然間瞪得渾圓。


    這是……什麽?


    世界上竟然有這樣的事情……這簡直匪夷所思啊……類似的星球,類似的環境……類似的……生物?!


    他看到了什麽……


    人類!


    不,一種和人類長得一模一樣的生物,生活在這顆星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空之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終永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終永恆並收藏深空之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