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0億元,這是真的一大筆資金,而當時全球gdp大概也就120萬億!


    幾乎所有的財團、銀行、政府、富豪都參與了這一次“賭博”行動。


    萬一真的成功了,它們能獲得天大的好處,所以這些財團都願意賭那麽一把。


    而大量的有誌之士也雄心勃勃地參與了這次行動,願意貢獻出自己的智慧。


    這位大賢者真的已經盡力了,它用完了畢生積攢的全部人脈資源,賭上自己幾乎完美的名聲,而政府對其的支持也已經到達極限。


    不得不說一句,尼克斯文明的物理學等基礎學科幾乎停滯後,生物學倒是蓬勃發展。


    後邊幾代大賢者,幾乎消滅了各種疾病,讓醫學體係空前發達……


    甚至出現了某些壽命增長技術,譬如器官克隆技術,自由基長壽藥劑等等,大幅延長了尼克斯人的壽命。巴克斯特作為自由基長壽藥劑的發明人,光是這一項專利就創造了巨大的價值。


    畢竟,長壽這種東西是每個人渴望的,也是最有經濟價值的,每個尼克斯人都會為了長壽買單。


    所以這方麵的研究,最不缺人投資,研發速度最快。


    而當時尼克斯人的平均壽命,已經增長到了一百五十歲!


    不過這隻是平均壽命,年紀最大、保養得好的已經超過兩百歲!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整個星球年出生率越來越低的情況下,人口增長依舊突飛猛進,因為死亡率更低!


    這種壽命的增長是好是壞,誰知道呢……


    一個文明在熵增的過程中,總是會有英雄出現,試圖減緩其熵增。巴克斯特毫無疑問就是英雄級別的人物,它賣掉了值錢的生物公司股份,從生物學毅然轉行成核物理,開始了新的科研生涯……


    那時候,它已經九十歲!


    可控熱核聚變本質上就是一個工程項目,存在技術困難,“看上去”並沒有不可逾越的理論盲區。因此在有高水平技術人才的前提下,尼克斯人相信,用錢砸是能夠大大加快進度、提高成功率的。


    但世界上的問題,錢並不能全部解決。


    這群尼克斯文明最後的救世主,很快就吃到了苦頭。


    它們先是采用了最成熟的、研究地最多的磁約束,也就是“托卡馬克”裝置。


    按理說,這個東西已經被先輩研究了七百年。這麽長的時間,就算是一群豬,就算在資金不夠的情況,也能研究出來一些東西。


    一群聰明的尼克斯人聚在一起瘋狂討論著,1.8萬億,這筆錢雖然看上去很多,但也得花在刀刃上。


    實際上科研就是在燒錢,燒著燒著就沒了,它們必須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方向。


    “磁約束”想法中,可控核聚變的技術難點有三個:


    第一,能量輸出要大於能量輸入,也就是說三重積要足夠高。


    第二,第一壁材料要能長時間的承受熱衝擊、14mev中子輻照、氫氦離子損傷。


    第三,氚元素生產的代價極高,必須做到氚自持(循環利用)。


    “托卡馬克”裝置在前人實驗過程中,確實解決了一些問題,比地球人的摸索透徹地多,可以點亮幾分鍾,輸出也大約輸入。但是……距離正式發電遠遠不夠!


    正式發電,需要穩定,長時間的穩定,需要至少幾個月的穩定,不是說幾個小時、幾天就夠了的那種!


    所以了,整個完成度,也就是100的進度條中,完成了1%或者2%的樣子,而且……隨時會倒退的樣子。


    真的重視起這一項工程,核聚變真的讓人叫苦不迭。


    最終成果就像吊在驢前的蘿卜,就在你的眼前晃來晃去,仿佛再往前一腳就能夠到……但就是吃不到它!


    “托卡馬克”,主要思想是利用外磁場與等離子電流產生的磁場耦合。


    如果等離子體不穩定,這個係統可能崩潰,導致儀器報廢。


    儀器報廢,相當於燒掉幾十上百億。


    那麽,等離子體能不能穩定控製呢?


    前人的答案是……很難!


    超高溫(千萬度以上),再加上超大電流(百萬安培以上)的控製讓人煞費苦心,目前沒有足夠穩定的材料與技術。


    再加上等離子特有的湍流現象,本質是一個混沌問題,是物理上幾百年都攻不下來的大山,隻能用量子計算機強行擬合。但擬合也隻是擬合,沒有精確解。


    巴克斯特等人在一段時間嚐試後,頭皮發麻,第一次感受到了問題的棘手……


    這東西用著用著就會報廢啊,怎麽辦?


    先輩們幾百年搞不出的東西,必然有其不可行性與巨大的難點。


    時間緊迫,它們這群科學家很難在短短幾十年內攻克下來,那麽就換一個:仿星器!


    或者說……托卡馬克與仿星器同時進行,反正用錢砸!


    技術人員也有的是!


    多個項目同時進行!哪個成功就用哪個!


    仿星器是另外一種核聚變裝置設計,內部的等離子電流太狂暴、麻煩、太難控製,直接不要了!


    科學家試圖通過外部複雜的線圈,在內部搞出閉合扭曲的環狀磁籠。


    也即,把等離子體電流的控製難度,轉移為三維磁場和線圈的設計、加工難度……


    整個“仿星器”裝置就像一團亂麻花,加工工藝異常複雜。


    這一年,關於核聚變的新聞也漸漸沉澱下去,沒有人再去關心……尼克斯星普通民眾依舊載歌載舞,安逸與享樂繼續成為主流,這已經是幾百年來的常態。


    這一年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請。一位著名演藝明星的意外車禍,竟然引發了幾萬人的圍觀。這個行為引發了交通大癱瘓,甚至影響了救護車,這是難得一見的大新聞……


    尼克斯人在網絡上發生了混戰,紛紛表示同情或者陰陽怪氣地幸災樂禍。


    還有某些網絡公知唿籲要保持道德等等……


    它們不知道,這個世界最後的救世主們,正在實驗室中殺紅了眼。


    這群最聰明的尼克斯科學家,迷茫而又慌亂,孤獨地麵對著這個“宇宙尺度”難以逾越的“大過濾器”……


    所有的工作,都遇到了幾乎難以逾越的巨大難關……


    湍流問題,可以用量子計算機強行擬合;輻射材料問題,需要定期更換……


    看上去眾多問題都勉強解決了,但是林林總總加起來,依舊不能發電……依舊有太多的問題,有些幾乎無解。


    大賢者巴克斯特,這個智商在220以上的尼克斯人,隻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學到了核物理的最前沿,但它無法征服這座偉岸的山峰。


    它的脾氣越來越大,對手底下的人越來越苛刻,它自己長年累積奮戰到深夜,但是……毫無成果。


    這些科研工作者感覺就像一次爬山活動。看上去目標近在咫尺,。當它們費盡心思,攀登一座又一座的山峰時,忽然遇到了一座斷崖。


    而此時它們已經筋疲力盡,這時候才發現,它們的目標,隻是海市蜃樓。


    它們爬錯了,它們完全走錯了路!


    這是真正的偉岸,一萬八千億資金,幾十年的時間,隻證明了一條道路的錯誤。


    什麽結果都沒有做出來。


    各部門負責人更換了好幾批,錢快速地燒掉了,它們麵對的……是整個世界的抱怨及懷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空之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終永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終永恆並收藏深空之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