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能源充沛、鈾礦易開采時,沒有人願意掏錢,去花大力氣研究不知道什麽時候用得上的核聚變技術。


    當能源變得窘迫,整個經濟大廈岌岌可危的時候,尼克斯文明才忽然發現……“可控核聚變”距離自己依然太遠太遠,甚至,從來都沒有進步過!


    這項工程,需要用到的能源以及資源太多太多了,已經是整個文明難以承受的了!甚至全世界上加起來的全部都沒辦法完成這項工程,怎麽辦?


    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甚至,尼克斯文明致死也不知道“可控核聚變技術”這個工程到底能不能完成……


    “可控核聚變技術”到底存不存在?


    這不僅僅是最後一代尼克斯人的疑問,也是在座每個人類心中的疑問。


    人類見識過星際文明,每個人下意識認為它們有聚變反應堆,但是……從來沒有人真正見到過,誰知道呢?


    會場上極度寂靜,連一絲一毫的討論都沒有……


    這就是大過濾器的真相嗎?


    每個人都沉默著,鐵青著臉,人類自己也沒有任何答案!


    這裏是24攝氏度標準氣溫,但每個人心中都感受到了無盡的、難以抵擋的刺骨寒意……


    許多人都開始小聲地交頭接耳起來,特別是一些核物理學家,麵對眾人的詢問時,紛紛陰沉著臉。


    “如果可控核聚變是沒有辦法完成的,那麽對於未來的工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星際航行將成為遙遠的夢。”


    按照人類曆史,1952年實現氫彈爆炸,1954年建成第一個磁約束裝置,也就是說,20世紀50年代就有了“磁約束聚變”的設想!


    但迄今為止,人類研究這項工程也快要一百年,就連最基本的收支平衡都達不到,更別說穩定燃燒了。


    50年前人們就說,50年後能實現聚變發電,結果50年過去了,聚變界還是那句話:還得再等50年。


    這就是所謂的“永遠的50年”……


    一項靠譜的工程,怎會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


    是不是它本身就是不靠譜的?


    縱觀整個人類曆史,核聚變工程也是人類遇到的最難工程,比什麽阿波羅計劃、月球基地建造計劃更加困難!


    以往的許多高難度工程,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逐步攻克,譬如說發射衛星,譬如說登月,人們總是會慢慢積累經驗技術,然後將困難克服。


    從來沒有這樣一項工程,花了將近一百年的時間,連個屁都沒有放出來……


    這可是一百年啊!


    接近一百年的時間,人們的技術進度條,前進了百分之一嗎?


    麵對眾人疑惑的目光,丁一東教授頹廢地搖了搖頭。


    他作為核物理學家,對這種問題最清楚不過。


    從本質上說,對於可控核聚變,人類並沒有太大的進步。


    事實上,丁一東到現在還不敢相信,“可控核聚變技術”竟然成為了宇宙中的大過濾器!


    這簡直莫名其妙!


    它真的沒有工程可行性嗎?


    丁一東下意識地認為,隻是投入的資金不夠而已……是啊,隻是錢不夠。


    但是,捫心自問,人類的核聚變工程真的有進展嗎?


    丁點都沒有!


    或者說,有一丁點實驗數據,0.1%的進程吧……丁一東教授非常沮喪地搖了搖頭。


    天上的兩顆主星漸漸隱去,注定是一個漆黑的夜晚……


    同樣是一個漆黑的晚上。


    尼克斯星當代的“大賢者”巴克斯特和它的妻子,數學家朱迪斯,正在家中款待八十餘名客人。


    其中半數是科學家,半數是私人關係不錯的富豪,還有少部分政府高層。


    它們吃著喝著,喝著吃著,這是一場高級宴會。


    食物非常精致,是高級廚師製作的,就連一些平時胃口很小的客人也吃了不少。


    現在……距離質能方程式的提出者,尤太頓大賢者的逝世,已經七百多年。


    七百年了,尤太頓的後輩們,到現在也沒有發明“可控核聚變”技術。


    資源的消耗速度太快了,尼克斯人口的數量達到前所未有的50億!按照這樣的速度,100年後,所有鈾資源將被耗得一幹二淨,它們將麵臨巨大的能源危機!


    如果失去了核能,除了一些建立在火山口的特大城市,絕大部分地區將失去電力供應。


    沒有了核能,尼克斯人將迴歸隻有岩漿能的時代,90%以上的人口將活活餓死!因為光靠岩漿能不可能養活龐大的50億人口。


    這是"chi luo"裸的生死危機!


    然而,這樣的危機是以溫水煮青蛙的形式發生的。


    每個人都知道它會發生,但是……一切都還比較遙遠。在整個社會沒有真正做出反應之前,尼克斯人都認為這樣的生活將一直持續下去。


    這是一個資本的時代,一個娛樂的時代,卻不是一個科學的時代,賢者階級的沒落已經成為事實。


    在七百多年前的尤太頓時期,百分之80以上的小學生、中學生甚至大學生,都有當一位“賢者”的誌向。那時候的尼克斯人,對科學有一種瘋狂的崇拜心理。


    然而世界和平了七百年……


    一種名叫“惰性”或者“享樂”的思想已經在社會中彌漫了太久太久。


    科學家?能賺錢嗎?


    不能賺錢,誰去當!


    當科學家難度高,耗費精力又大,不如當一名老板、明星來得實在。


    明星唱一首歌,比得上科學家奮鬥一輩子。


    這樣的社會變遷是一股洪流,是一股大勢。


    在這種大勢麵前,沒有人能夠阻攔。


    “我不懂核能……我隻懂生物學。”


    尼克斯文明的“大賢者”巴克斯特憂心忡忡地說道:“但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能想想辦法,也希望政府能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麵對即將到來的能源危機,我們不能再拖下去了。”


    “已經很久沒有探明新的鈾礦了,這說明……地表可供開采的已經不多。”


    作為最聰明的一批尼克斯人,它們敏銳地感受到了一個世紀後即將到來的能源危機。


    巴克斯特認為,必須需要提前做出反應,省的真的被溫水煮青蛙煮死。


    作者菌卡文卡的厲害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空之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終永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終永恆並收藏深空之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