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是……人口數量嚴重不足!


    就目前而言,人口,又成了最大的阻礙因素!


    對於人口這個幾乎無解的問題,於易峰真的非常頭疼,他和各種專家進行了討論,實際上也討論不出結果。


    土著蜥蜴的開發工作要人,北極地區挖礦要人,探索文明廢墟也要人。哪來的這麽多人啊?


    現在距離地球爆炸九年多的時間,諾亞號總人口已經達到八萬多人,其中有將近三萬千名小孩子!


    在新政府不斷鼓勵生育,並且不斷完善社會公共福利的情況下,許多家庭終於生了二胎甚至第三胎、第四胎!人口的增長率幾乎達到了極限。


    小孩子的撫養需要精力,生的太多,這些家庭再怎麽鼓勵也不肯再生了。人不可能像豬一樣年年生一個。


    這些孩子,最大的也不過八歲,還處於特別麻煩的階段,大量的嬰兒更是帶來了沉重的社會撫養負擔。


    就算機器人全麵普及的今天,也不可能所有的活都讓機器人做,許多小孩的撫養工作必須要人類自己進行。


    所以了,這些孩子拖住大量的人口。如果調遣下來的開荒人數太多,諾亞號社會便不能圓潤運行。


    諾亞號畢竟是人類真正的家,必須要保證其穩定,這樣前方的開荒人員才能夠安心工作。


    或許其中的某位開荒者,正是兩三個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他們在這裏奮鬥,就是為了下一代更美好的未來。


    所以了,諾亞號絕對不能出事,甚至不能有一點安全隱患。


    於易峰仔細計算了一番,手中可以真正任意調遣的也就……八千,最多最多一萬就頂天了!


    真的不能再多了!


    超過一萬,就超出了諾亞號的承受能力!


    總不能大人全都下來開荒,諾亞號全部留著一群小孩吧?


    於易峰歎了一口氣,真心懷念那段沒有小孩子的時光啊……五萬人口全是單身漢,可以隨意調遣,一人吃飽,全家不愁。


    現在總人口增多,可用人口反而少了,也真的是沒有辦法。


    這樣的人口陣痛期,忍一忍總會過去。這個時間可能需要一二十年,到時候人口結構逐漸合理,大家才能解放……


    就這樣,就算是缺少人口,動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於易峰以還是咬著牙請教了大量專家,召開了大量會議,將最終方案製定了出來……


    他們抽取了相對不重要的崗位,將所有可用人口都用在了刀刃處!


    新人類文明開始了接下來的大挖掘時代……


    挖礦,還有挖城市!


    在大量機械的幫助下,短短一個月時間,狂熱的人類就將埋藏在泥土下方的地底城市清理了出來。


    人們終於可以開心地撿垃圾了。


    這可是一座真正的城市啊,可不是土著蜥蜴的原始村落可以比擬的。它有著各種各樣的建築物,還有大量的機械殘留。


    在挖掘的過程中,人們甚至發現了該文明個體的殘骸,也就是……一些生物骨骼化石!


    這座城市占地大約7.6平方公裏,看上去並不大,它是依靠下邊的死火山建造的,可以說建立在火山口上。


    它和人類的城市不一樣,隻有一小部分是地表結構,絕大部分深埋於地下,以抵禦尼克斯星的嚴寒天氣。


    而蜥蜴口中的禁忌之地,原先是核電站存在的位置,它位於城市最邊緣的地表地區,為原先的城市供電。


    因為核電站被戰爭破壞之後,裏邊的核廢料大幅泄露,所以才經久不衰地輻射了這麽久的時間……


    城市是立體結構,底下部分大概有一千米的深度,在最下邊,還有著各式各樣的管道設施以及機械設備。


    科學家們猜測,這座小型城市可以通過這些裝置,利用整個火山的熱量為城市供能。


    當然了,這座火山曾經是休眠火山或者死火山,噴發的概率不是非常高。如果運氣不好真的噴發了,這些居民隻好通過緊急設備集體逃命,火山噴發有一些的預兆,可以帶來一定的逃命時間。


    不過現在裏邊大多數的房子已經倒塌,原本的設備也已經損壞,看不出原本的盛況。


    許多東西都和泥巴、石頭融合到了一起,就連分辨也是相當困難。特別是其中露天的金屬,在微生物、氧氣的作用下,基本不可能留存到現在。


    “我們根據地質學分析,認為這座城市的建造年代在……一千一百萬年前!誤差不會超過兩百萬年。所以,距離尼克斯文明滅絕的時間也應該是那個年代。”


    一位地質學家從計算機中得出了最終地報告,望著這個結果,他有些震驚地說道。這個時間對於人類來說太過遙遠了,足以證明,這個未知文明已經沒落在了無盡的時光中。


    而他手中拿著的,正是一塊生物化石,尼克斯人的頭骨化石!


    也正是根據這些化石,人們才能計算出最終結論。


    聽到這個數字,於易峰心中也是一震,他不得不感歎宇宙的滄海桑田……一千一百萬年啊!


    一千一百萬年,簡直就是人類難以想象的時間,放在宇宙尺度,也是一段還算得上久遠的時間了……


    距離“尼克斯文明”的沒落已經過了一千一百萬年,實在是太久太久。直到今天因為人類的挖掘,這座城市才重見天日。


    一千一百萬年,核汙染依舊存在……足以證明核廢料的汙染之大!{核廢料眾多放射性元素都擁有數以萬年計的半衰期,長的約為210萬年,短的也有近500年。需要10個半衰期,也就是2100萬年才能徹底安全。}


    不得不提一句,這個已經滅絕的未知文明,被人類稱作“尼克斯文明”!


    它們才是尼克斯星真正的食物鏈頂端。


    而後邊的土著蜥蜴,被稱作“土著蜥蜴文明”。這樣一來,兩者就能很簡單的區分開。


    “從挖掘出的頭骨化石上看,尼克斯文明和地底下方的土著蜥蜴文明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物種。”這位地質學家一邊帶領於易峰參觀挖掘出的各種物品,一邊解釋著。


    尼克斯文明的個體,看上去也非常像爬行類生物,但它們比土著蜥蜴更大也更為強壯,它們生有六條腿,平均身高1.6米,腦袋和人類一般大小。它們後邊有著兩三米長的尖細尾巴,似乎有著其他的功能。


    而從化石上看,它們的身體結構以及提取出的dna也和土著蜥蜴完全不一樣。


    所以,這兩個物種實際上是不同的。


    土著蜥蜴,很可能是尼克斯文明滅絕後,進化而來的本土物種……一顆星球,竟然前後出現了兩個不同的智慧文明!


    這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特別是……這顆星球的生存環境並不算非常好,和地球對比這裏的生物隻是勉強能過日子罷了。


    但是……兩個前後的智慧文明,這是讓許多聰明人極度恐懼的一件事,這說明……智慧,在這個宇宙中並不罕見!


    甚至,文明也並不罕見!


    有些人甚至揣測,在人類文明以前,地球上是否也存在過超古代文明?然後它們滅絕了之後才有人類?


    至少,在以前的地球上,確實有著古代文明的蛛絲馬跡……種種未解之謎。


    宇宙真是殘酷啊,既然文明不罕見……那麽,為何如此多的文明被困守在了自己的星球中?為何成為星際文明如此困難?


    隻能說明……


    人類有極大的概率,將麵對還未跨越的,幾乎難以逾越的生命大濾鬥!


    就連蘭波博士這樣的樂觀派,都不得不承認,生命大濾鬥在人類前方的概率極大……


    不過這個生命大濾鬥究竟是什麽,人類還不知道,或許在挖掘尼克斯文明遺跡的時候,能發現某些蛛絲馬跡……


    人類暫時還是樂觀的,不可能被還未出現的東西嚇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空之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終永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終永恆並收藏深空之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