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超導也好,超合金也好,大量新材料的出現給飛船的改造工程帶來了許多便利,也引發了一股發明潮。


    別的不說,光是那些五花八門的發明創造,就讓政府高層們撓破了頭皮。


    特別是常溫超導,帶來了太多的想象空間。


    磁懸浮列車是早就有的東西,還有磁懸浮汽車、磁懸浮電梯、磁懸浮背包、磁懸浮滑板……大量亂七八糟的小發明,無論有用沒用全都出來了。


    好吧,如果真的想要靠超導飄在天空,還不如去諾亞號上層的低重力區……


    超導材料畢竟不是鋼材,沒法一天就能煉出成千上萬噸。它的製造流程非常複雜,需要大量的能源以及資源才能生產,產能是非常有限的。


    現在每個研究室都迫切需要,有人想研究具體理論,有人在想還能不能再改造,這也造成了一個問題:供不應求。


    好吧,以目前諾亞號的生產水平,再加一條超導材料的生產線也不過是數天時間的事請,這些絲毫沒有什麽可以值得擔心的。


    對於完全實現了自動化的基諾夫工業工廠而言,製造相關的儀器根本沒有任何難度。隻要輸入相關的設定模式,然後就可以製造出相關機械,精度在0.1微米以內,可以說毫無偏差了。


    真正讓新政府為難的是,人手不足,資源不足,生產線也不是說加就能加的,涉及到許多方麵的調整。


    但超導材料的需求量真的太大了。大量的特殊工程要用上,各個實驗室也要。


    而且這一個個大科學家語氣不善,如果不立馬給他們,仿佛就要搶劫似的……


    “造這東西畢竟需要大量的物資能源,卻拿來發明小孩的玩具,是不是有點問題?”


    資源部的官員不停地發牢騷,同時不停地撥打電話,與科學家們溝通等等。


    ……


    這點小問題不是於易峰要勞心的,他把握的,向來都是全局問題。如果屁大點事也得靠他來扯皮,那麽政府其他人員幹脆撤了算了……


    目前來說,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飛船大改上麵。


    這次由生物學家提出來的生態改造計劃,真是讓於易峰等人無語得很,任何人都覺得這簡直是一種大躍進。但後來在羅曼等大科學家的強力支持下,還是被逐步實施了下去。


    到目前為止,諾亞號小規模的改造不計其數,但是大規模的改造隻有三次,這是第四次。


    第一次大改,是將月球基地搬家到諾亞號,第二次在火星上的大幅改造,而第三次,是麵對超新星,將整體居住區遷移到諾亞號中心。


    前麵幾次都是局部改造,現在的第四次,才是真正的全方位的大改。


    這一次的改造結束後,人類將有一個更加安全、穩定、舒適的生存環境。


    按照規劃,人們的居住區依舊是重力比較合適的中間層、中低重力層以及中高重力層這三層。


    目前的住宅區以及工業區位於中心地帶。新政府並不打算大幅移動,因為中心地帶永遠是最安全的地方。


    當初將住宅區設立在邊緣,其實是欠妥當的,那樣固然上下飛船比較方便,但是缺少了安全性。


    除此以外,人們根據上、中、下幾層的重力分布情況,劃定了各種作用不同的區塊。


    最上方的無重力區,依舊是少量實驗室的放置地點。部分不需要重力的實驗室將被安置在此處。


    下邊一點的低重力區將成為雲雨區、儲水區以及材料儲存區域。


    因為蜂巢結構被大幅破壞的關係,有部分地區,上中下已經相互聯通。科學家們打算在低重力區製造一個低溫環境。在這個低溫環境內,水蒸氣上浮後,容易凝結成雲朵以及雨水,產生人類夢寐以求的自然降雨!


    中間兩層是人們的居住區以及工業區,以及一些自然公園等等。


    人類的居住區是不會淋到雨的,但這些自然公園與上方的雲雨區是聯通的,雨水會降落到這裏,形成自然的湖泊、溪流等等,模擬地球的生態環境。


    再下邊是儲存區、發電區、實驗區、以及成片的自然公園區。


    再下邊已經兩倍以上重力的地方了,這一層也會利用起來,科學家們雄心勃勃地想要打造一個海洋生態係統!


    這個區域將儲備海量的水資源,同時與上方的自然公園區、雲雨區相互聯通。這裏蒸發的水蒸氣,將上升到雲雨區,同時人造海洋也是河流的最終聚集地,這樣,水循環就建立起來了。


    然後是最下方的高重力區,這裏是岩漿層,用來發電,供暖。


    如果岩漿的溫度降下來了,還可以抽出來補充資源。


    “計劃很宏偉啊!”於易峰不停地感歎,這樣的分層結構,真正構成了一個大型的生態圈。雖然還不能像地球那樣完美,至少有了不錯的調節能力。


    不錯,真的很不錯。


    當然,現在的人類根本沒有這麽多資源,也打造不出一個海洋。


    這一切都隻是計劃,但隻要人類真的得到一顆富饒的行星,計劃將成為現實!


    如果真的實現了,可以說是人造地球也不過分。雖然很迷你很小型,但至少有了類似地球的生態環境。


    不僅如此,在飛船環境大改的同時,諾亞號的防禦係統也開始全麵升級,其中包括電力安全、火力安全、信息安全等等。


    電力安全設施中,將用超導材料大規模替換原來的電線,減少電能的流失。於此同時,人們將至少準備有兩套以上的備用電站,以保證諾亞號的電力永遠保持暢通、永不斷電。


    網絡安全也是本次安全升級的重頭戲,從原先的網絡係統拆成了安全網絡、科研網絡、民用網絡三部分。


    電力係統、生態循環係統、武器庫等相關安全設施,由中央計算機直接負責監管,它們自成一個局域網,對外界網絡保持物理隔絕。


    從此以後,以中央計算機為代表的安全網絡,將不會分出計算力進行科學研究。它甚至與其他的網絡是物理隔絕的,相互之間無法訪問。


    無法訪問,被攻破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第二個網絡是以量子計算機為代表的科研網絡,它聯通了各個實驗室的資料庫、數據庫,安全級別也比較高。


    第三個網絡才是民間互通的網絡,安全級別還是與往常一樣。


    這一些列事請做下來,於易峰終於長長緩了一口氣,心中微微有些振奮。


    現在的諾亞號,安全性終於也上來了,除了資源不太充足,其他的沒什麽好挑剔的。


    如果真的能出現海洋以及森林,諾亞號完全可以改稱為諾亞方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空之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終永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終永恆並收藏深空之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