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太平鎮當地城隍廟的廟祝一泓,按著城隍爺玉墨的吩咐,把禪房那幹裂到就快要風化的木門給關上後,盧羽和城隍玉墨,麵對麵的坐到了禪房最裏麵的兩片黃色緞麵的蒲團上。


    剛坐穩,盧羽就小心翼翼的開口問城隍玉墨道:“敢問城隍大人找在下有何事呀?”


    問這句話時,盧羽調動腦力,開始迴憶自己記憶深處那有關城隍的信息,一瞬間後,盧羽微微蹙了蹙眉,顯然,關於城隍爺,盧羽能迴憶起的資料太少了,少到幾乎沒有。


    盧羽唯一知道的就是,城隍這尊神,是冥界派駐在人間的最基礎的地方官,其官位,大概相當於人界的縣令。


    顧名思義,既然這尊神被命名為城隍,那麽,他們的主要職責,肯定就是守護城市了,至於他們用什麽方式來守護,盧羽就完全不清楚了。


    “盧少爺不必這麽客氣,我玉墨雖為城隍,卻隻是名小縣城裏的小神而已,我位低權小,不是什麽大神,所以,我覺得,你我之間對話,不用太過客套,互相不必用尊稱,就當是朋友間在閑聊即可……”盡管城隍玉墨是冥界中人,但是,他不愧也是在官場混的角色,他打起官腔來,也是有板有眼的。


    “是您客氣了,您乃是守護咱們太平鎮的大神,小子我隻是一介凡夫俗子,我怎敢與您平起平坐呢……”一聽城隍玉墨跟自己打官腔,也是此中老手的盧羽,立刻配合著玉墨,也開始了。


    “嗬嗬……”聽完盧羽那老到的官話後,覺得挺神奇的城隍玉墨,微微挑了挑眉,在輕輕一笑後,他開口誇盧羽道:“盧少爺可不是凡夫俗子,你小小年紀,就有了如此了得的修為,著實了不起,再說了,盧少爺你一身功德,將來必也是神仙中人,想來,咱們以後肯定也是同朝為官的同僚呀……”


    “大人您過獎了……”點頭朝著城隍玉墨作了一揖後,盧羽低聲客氣了一句。


    “這次,我找盧少爺你過來,是有兩件事要跟你商量商量……”微微頷首迴了盧羽一禮後,打完官腔的城隍玉墨,終於開始說正事了。


    “您講……”一聽城隍玉墨終於不再囉嗦後,盧羽趕緊迴了他一句,並直起耳朵,準備認真聽他說什麽。


    “第一件事兒呢,是這樣的,”先眯起了雙眼後,城隍玉墨才接著說道:“我身為咱們太平鎮的城隍,我的職責就是守護咱們太平鎮不被汙邪之氣侵蝕,可是,最近,咱們這裏正被一股邪氣襲擾,那邪氣,已經鬧出好幾宗命案了,弄得太平鎮人心惶惶的,所以,我想讓盧少爺和我一起,攜手驅逐那入侵咱們太平鎮的邪氣,說實話,那股邪氣十分強悍,我一人……再說了,若是真能除掉那邪魔,那真是功德無量啊……”


    “這件事我知道,我也知道弄出命案的兇手是誰,他是廣安軍護軍常燁的兒子常華,我想,您不必考慮驅逐他了,因為,咱們果州前任知州周彥辰的獨子周放,正準備動手殺了常華,為民除害呢,所以……”聽到“功德無量”四個字,略有點兒動心的盧羽,在輕輕搖了搖頭後,迴應了一句。


    可沒等盧羽把話說完呢,城隍玉墨就把盧羽打斷了,並一臉擔憂的歎息道:“盧少爺,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呀……”


    “此話怎樣……”從城隍的歎息之言中聽出一點兒“詭譎”之音後,盧羽好奇的迴問道。


    “那些命案雖然都是常華做的,但是,殺人這事並不是出自常華的本意,那常華……已被邪氣控製了……”對於盧羽提出的問題,城隍玉墨迴答了一個讓盧羽徹底驚呆的答案。


    “大人您所說的邪氣,到底是何物……”驚到雙眼巨瞪的盧羽,大聲迴問城隍玉墨道。


    “惡鬼!我說的邪氣就是惡鬼!那常華,被惡鬼附身了!”垂目猶豫了一瞬間後,城隍玉墨抬眼跟盧羽解釋道:“而纏住常華的惡鬼,是李順!”


    “李順……他是誰……哦……是他!”聽到“李順”二字後,盧羽原以為自己的記憶中是沒有這人的,然而,在靈光一閃後,盧羽猛然想起李順是誰了。


    大概在一百三十多年前的太宗淳化年間,也就是大宋朝建立的三十多年後,某月,蜀地大旱,青城縣的茶農王小波,在受旱災影響破產後,無力上交賦稅,受到了稅吏的懲罰以及迫害。


    於是乎,王小波以“均貧富”為口號,短短幾日內,收納因旱災而破產的農民和小商人幾百人,發起了一場小小的農民起義。


    隨後,在大宋廂軍的圍剿之下,不到一年,起義軍的老大王小波就戰死了。


    老大雖然死了,但其領導的起義軍並沒有徹底被擊潰,這時的起義軍,在規模上,已經“積攢”到萬餘人了,並在打砸搶燒了好幾座縣城後,起義軍羽翼漸豐。


    就在起義軍因失去首領,而人心惶惶之時,前首領王小波的妻弟李順站了出來,接管了王小波留下的起義軍。


    比起茶農王小波來,小商販出身的李順,更有頭腦些,在他的領導下,起義軍的人數再次膨脹,很快就達到十萬人的規模了,而這時,整個蜀地的總人口,還不到兩百萬。


    由於人數的增加,起義軍的戰力也就變得更猛了,於是乎,隔年,李順領導的起義軍,就攻下了蜀州。


    這時,隻打下一州之地的李順,內心膨脹了,他在自己剛剛占領的蜀州內,建國了,國號為“蜀”,年號為“應運”,他還自稱為大蜀王,這名號,聽著很像“大鼠王”,就是那老鼠裏的大王。


    果然,“大鼠王”李順就是隻跳梁小醜而已,在宋太宗動真格的,派出禁軍後,不到四個月,剛剛建立的“蜀國”,就被大宋禁軍給攻滅了,而“大鼠王”李順,也就落了個淩遲處死的下場。


    更慘的是,跟著李順混的那幫起義軍,全都被禁軍給屠殺了,不少人還是族滅,總共死了十幾萬人。


    除了那幫起義軍外,還有不少人,受到那場禍事牽連,冤死了,而冤死之人的數量,也有個十來萬的。


    對於宋朝初年人口隻有不到兩百萬的蜀地來說,一次性死亡三十多萬人,就相當於六個人裏死一個了,這簡直就是末日般的浩劫。


    而蜀地百姓把這場浩劫的罪責,全都怪在了李順身上,稱其為鬼夜叉。


    迴憶了一下李順“禍害”蜀地的故事後,眉頭緊鎖的盧羽,微微撇嘴問城隍玉墨道:“李順都死了超過一百年了,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啊啊融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啊啊融融並收藏魂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