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趴在橋欄上看水,陳小輝說水裏有魚,王燕說沒有,兩個小家夥就弊著勁兒在那瞅。
麻三媳婦兒護在兩個孩子身邊。
麻三媳婦兒過來以後感覺自己也沒幹什麽還拿那麽多工資,已經幾次和陳曉說加點兒活了,可是院子裏幹什麽的都有,連掃院子都輪不上她,廚房更是不經批準不能入內,再說也沒什麽需要她幹的。
本來找她過來也不是為了幹活,說白了就是有個人盯著孩子找份心安。她現在空了就織毛衣,給孩子織,手織的比買的厚實暖和。
小偉幾個就站在邊上說話。
站在這裏就能看到陳曉的蒙味館門臉。整個裝修都是按照正規的蒙族風格來的,遠遠看過去非常醒目。
陳輝說:“其實隔遠了瞅,蒙族和藏族挺多東西挺像的。”
小紅說:“本來就差不多,蒙族信的就是藏傳佛教,和那邊一樣是宗教治族,管理者都是活佛。”
小偉點頭說:“最大的區別就是住了,藏族是定居,蒙族是遊牧,其他方麵差異不大,包括飲食。現在差異更小了,對咱們來說確實差不多。”
臧元偉對陳曉說:“蒙族最有特點的應該是燒烤吧?烤全羊,烤肉串,你這邊弄了嗎?”
陳曉點點頭:“弄了。這邊隻要蒙族有的能上的都有,而且肯定是正宗的。包括所有的材料調料都是那邊過來的。對了,小偉,我想讓大哥幫我把那邊這個牛肉幹和奶酪廠買下來,你覺得能行不?”
小偉想了想說:“也行,不愁賣,質量抓住就行。牛肉幹,奶豆腐,奶製品,還有奶酒。嘶,這東西,需要原料啊,要是辦廠的話是不是得搞牧場?牛場羊場。”
陳曉愣了一下:“就收不行嗎?”
陳輝把手搭在陳曉肩膀上:“不明白了吧?你這廠完全是靠牛羊活著,你自己不養全掐在別人手裏,以後你還怎麽混?到時候什麽都是人家養牛養羊的說了算了。”
小偉點了點頭:“對,源頭要把在自己手裏才能幹。以前都是國營,國家說的算。現在都搞個體了,誰養誰說了算。今天肉漲點,明天奶漲點,再出來幾個競爭對手你這廠也就差不多了。”
陳曉愣了半天:“我就這麽個想法弄出這麽大個事來?養牛養羊那就還得買牧場唄?還得種牧草,得有人管著伺弄,媽呀,可得了,就這麽幹著吧。”
小紅說:“你不是想找事兒幹嗎?怎麽這,有事兒了就退了呢?一切都是花架子,你就是紙上談兵。”
陳曉嘟著嘴看著小紅:“我不是不懂嘛。”
小偉想了想說:“我感覺能行。咱們超市裏奶製品也不少,銷量不低。現在稍微有點兒條件的人家都實興喝牛奶了,不是說啥一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嗎?”
小紅說:“那是日本人說的,咱們拿來用了。日本學生都吃食堂,國家立法強製配給牛奶,不要錢的。”
陳曉搖了搖頭:“國家小人口少真好。咱們人太多了,根本不可能。九年義務還收費呢。”
小紅扭頭看向小偉:“你說,”
小偉搖搖頭:“我不說。不現實,你就不用想了,起碼這會兒不現實的事兒。”
陳輝對小紅說:“事兒得慢慢的,一點兒一點兒來,你把標準弄高了不是好事兒。”
陳曉來迴瞅了瞅三個人:“你們說什麽呢?”
小紅抱住陳曉:“他倆欺負我。”
小偉扭頭看向湖麵:“這事能幹。我在想咱們超市裏應該不斷的加入咱們自己的商品,由其是這些快消品。”
“魚,魚,好大的魚呀。”陳小輝和王燕拍著橋欄跳著喊起來,麻三媳婦兒一臉緊張的伸手扯住倆孩子:“別跳別跳,扶好。”
陳小輝一臉得意的看向王燕:“大魚。你說,它們在水裏吃什麽?”
王燕說:“它們媽媽給做飯唄,在水裏也沒地方買呀。”
陳小輝瞪大眼睛想了一會兒:“那,那它們錢放哪呀?都沒有兜。它們不穿衣服。”
王燕說:“放嘴裏唄,嘴那麽大。姥姥說大魚怕別人欺負小魚,就把小魚在嘴裏藏著保護它們,錢肯定也是放嘴裏頭唄。
哎呀,魚魚,不花錢。東西都是自己去找。挖。它們上哪掙錢哪?你給班啊?”
陳輝點了點頭:“我看行。針織品這塊米樂弄了,麵包蛋糕生肉菜這些咱們有,海產也好弄,以後在大聯和海南建幾個養殖場就行。那就弄吧,辦個牧場。”
小偉說:“我想讓洪亮把龍城的豬場關了挪走。那原來也是床單廠,把它再搞起來,你不可能隻賣一個品牌。”
陳輝點頭:“也行。那邊現在都是供奉天,運輸費一年也不少,關了遷奉天來還省錢。牧場可不是小事兒,讓誰去呀?沒人手。現在這些人也沒個懂的。”
陳曉說:“讓大哥幫忙不行嗎?實在不行,和部隊共建唄,還穩當。”
小紅說:“去姐那坐著說吧,這風挺大的。”
幾個人就過了橋牽著孩子繼續往豆角胡同走。
路邊有兩家挨著的酒吧正施工,把整個兩個門臉兒拆了,看樣是要合並。一家錄音工作室的門口掛著請勿打擾的牌子。街上有背著吉它的青年男女匆匆走過。
所有的人都在為了生活或者理想奔波忙碌著。
小偉不知道為什麽又想起了馬連道和羊紡店兒那邊的地下出租房。理想總是讓人充滿激情鬥誌,無視一切艱難困苦,而生活總是殘酷的剝離出血淋淋的現實。
成功者隻是少數,也隻能是少數,在這個世界上有能有才的人太多了,沒有人是與眾不同的。堅持的人千千萬萬,努力並不是走上巔峰的唯一路徑。運氣才是。
“他們背的是啥呀?”
“大姑姑說是琴,彈著唱歌聽。不好玩兒。”
“他們背著琴幹啥?不累呀?”
“掙錢唄,唱歌,別人聽了就給錢,沒人聽就沒錢。”
兩個小家夥小大人一樣的說著話,小偉迴過神來,笑著晃了晃腦袋。
每個人的命運選擇權都在自己手裏,別人想的再多也沒什麽用。
人生就是在不斷的選擇中前行。沒有導師沒有參考也沒有任何提示,甚至連題麵都沒有,就是讓你不停的選,未來永遠是未知的。
麻三媳婦兒護在兩個孩子身邊。
麻三媳婦兒過來以後感覺自己也沒幹什麽還拿那麽多工資,已經幾次和陳曉說加點兒活了,可是院子裏幹什麽的都有,連掃院子都輪不上她,廚房更是不經批準不能入內,再說也沒什麽需要她幹的。
本來找她過來也不是為了幹活,說白了就是有個人盯著孩子找份心安。她現在空了就織毛衣,給孩子織,手織的比買的厚實暖和。
小偉幾個就站在邊上說話。
站在這裏就能看到陳曉的蒙味館門臉。整個裝修都是按照正規的蒙族風格來的,遠遠看過去非常醒目。
陳輝說:“其實隔遠了瞅,蒙族和藏族挺多東西挺像的。”
小紅說:“本來就差不多,蒙族信的就是藏傳佛教,和那邊一樣是宗教治族,管理者都是活佛。”
小偉點頭說:“最大的區別就是住了,藏族是定居,蒙族是遊牧,其他方麵差異不大,包括飲食。現在差異更小了,對咱們來說確實差不多。”
臧元偉對陳曉說:“蒙族最有特點的應該是燒烤吧?烤全羊,烤肉串,你這邊弄了嗎?”
陳曉點點頭:“弄了。這邊隻要蒙族有的能上的都有,而且肯定是正宗的。包括所有的材料調料都是那邊過來的。對了,小偉,我想讓大哥幫我把那邊這個牛肉幹和奶酪廠買下來,你覺得能行不?”
小偉想了想說:“也行,不愁賣,質量抓住就行。牛肉幹,奶豆腐,奶製品,還有奶酒。嘶,這東西,需要原料啊,要是辦廠的話是不是得搞牧場?牛場羊場。”
陳曉愣了一下:“就收不行嗎?”
陳輝把手搭在陳曉肩膀上:“不明白了吧?你這廠完全是靠牛羊活著,你自己不養全掐在別人手裏,以後你還怎麽混?到時候什麽都是人家養牛養羊的說了算了。”
小偉點了點頭:“對,源頭要把在自己手裏才能幹。以前都是國營,國家說的算。現在都搞個體了,誰養誰說了算。今天肉漲點,明天奶漲點,再出來幾個競爭對手你這廠也就差不多了。”
陳曉愣了半天:“我就這麽個想法弄出這麽大個事來?養牛養羊那就還得買牧場唄?還得種牧草,得有人管著伺弄,媽呀,可得了,就這麽幹著吧。”
小紅說:“你不是想找事兒幹嗎?怎麽這,有事兒了就退了呢?一切都是花架子,你就是紙上談兵。”
陳曉嘟著嘴看著小紅:“我不是不懂嘛。”
小偉想了想說:“我感覺能行。咱們超市裏奶製品也不少,銷量不低。現在稍微有點兒條件的人家都實興喝牛奶了,不是說啥一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嗎?”
小紅說:“那是日本人說的,咱們拿來用了。日本學生都吃食堂,國家立法強製配給牛奶,不要錢的。”
陳曉搖了搖頭:“國家小人口少真好。咱們人太多了,根本不可能。九年義務還收費呢。”
小紅扭頭看向小偉:“你說,”
小偉搖搖頭:“我不說。不現實,你就不用想了,起碼這會兒不現實的事兒。”
陳輝對小紅說:“事兒得慢慢的,一點兒一點兒來,你把標準弄高了不是好事兒。”
陳曉來迴瞅了瞅三個人:“你們說什麽呢?”
小紅抱住陳曉:“他倆欺負我。”
小偉扭頭看向湖麵:“這事能幹。我在想咱們超市裏應該不斷的加入咱們自己的商品,由其是這些快消品。”
“魚,魚,好大的魚呀。”陳小輝和王燕拍著橋欄跳著喊起來,麻三媳婦兒一臉緊張的伸手扯住倆孩子:“別跳別跳,扶好。”
陳小輝一臉得意的看向王燕:“大魚。你說,它們在水裏吃什麽?”
王燕說:“它們媽媽給做飯唄,在水裏也沒地方買呀。”
陳小輝瞪大眼睛想了一會兒:“那,那它們錢放哪呀?都沒有兜。它們不穿衣服。”
王燕說:“放嘴裏唄,嘴那麽大。姥姥說大魚怕別人欺負小魚,就把小魚在嘴裏藏著保護它們,錢肯定也是放嘴裏頭唄。
哎呀,魚魚,不花錢。東西都是自己去找。挖。它們上哪掙錢哪?你給班啊?”
陳輝點了點頭:“我看行。針織品這塊米樂弄了,麵包蛋糕生肉菜這些咱們有,海產也好弄,以後在大聯和海南建幾個養殖場就行。那就弄吧,辦個牧場。”
小偉說:“我想讓洪亮把龍城的豬場關了挪走。那原來也是床單廠,把它再搞起來,你不可能隻賣一個品牌。”
陳輝點頭:“也行。那邊現在都是供奉天,運輸費一年也不少,關了遷奉天來還省錢。牧場可不是小事兒,讓誰去呀?沒人手。現在這些人也沒個懂的。”
陳曉說:“讓大哥幫忙不行嗎?實在不行,和部隊共建唄,還穩當。”
小紅說:“去姐那坐著說吧,這風挺大的。”
幾個人就過了橋牽著孩子繼續往豆角胡同走。
路邊有兩家挨著的酒吧正施工,把整個兩個門臉兒拆了,看樣是要合並。一家錄音工作室的門口掛著請勿打擾的牌子。街上有背著吉它的青年男女匆匆走過。
所有的人都在為了生活或者理想奔波忙碌著。
小偉不知道為什麽又想起了馬連道和羊紡店兒那邊的地下出租房。理想總是讓人充滿激情鬥誌,無視一切艱難困苦,而生活總是殘酷的剝離出血淋淋的現實。
成功者隻是少數,也隻能是少數,在這個世界上有能有才的人太多了,沒有人是與眾不同的。堅持的人千千萬萬,努力並不是走上巔峰的唯一路徑。運氣才是。
“他們背的是啥呀?”
“大姑姑說是琴,彈著唱歌聽。不好玩兒。”
“他們背著琴幹啥?不累呀?”
“掙錢唄,唱歌,別人聽了就給錢,沒人聽就沒錢。”
兩個小家夥小大人一樣的說著話,小偉迴過神來,笑著晃了晃腦袋。
每個人的命運選擇權都在自己手裏,別人想的再多也沒什麽用。
人生就是在不斷的選擇中前行。沒有導師沒有參考也沒有任何提示,甚至連題麵都沒有,就是讓你不停的選,未來永遠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