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頭捧著蘋果揚臉小臉對王桂芳說:“媽,寶貝也有爺爺奶奶啦。”
王桂芳點了點頭,伸手抹掉沾在孩子臉上的蘋果渣。
丫頭姥姥說:“明兒個算算,去把欠人的賬還了吧。這錢呢,記著,咱們當借的,慢慢還吧,一輩子呢。好賴這日子能過上溜了,丫頭好好的就好,別的在心裏記著就行了。你將來。”
王桂芳皺了一下眉頭:“媽。”
老太太巴嗒巴嗒嘴,還是沒接著說下去,歎了口氣。過了一會兒說:“親認下了,孩子叫一聲爺爺奶奶,那也就是你的爸媽,逢年過節的多走動走動,別讓人說咱們不懂禮。”
……
汽車頂著風雪前進,卷起的雪霧弄的車像飄起來了一樣,遠遠看去就像是在雪地上滑過。
張兵扳著車座靠背和小偉商量:“二哥,你看,那是你幹閨女吧?我兜裏就那五十,全給出去了,是給你長臉不?是吧?那給報銷點兒唄?一半就行。”
小偉媽說:“你磕磣不磕磣?錢給出去了轉個圈兒還帶往迴要的呀?”
張兵痛苦的坐直身體,看著窗外說:“我現在對我的人生充滿了懷疑。我五十塊錢都得讓你盯上,都不想給我,給人家一出手就是一大撂。我一天兜裏比臉都幹淨。”
小偉問:“那你這五十是從哪來的呀?”
王嬸說:“昨天說出門,我看是小輝給的,好像給幾百是不?結果小兵沒敢要,就拿了五十。”
張兵說:“我那是不敢要嗎?我那是懶得轉道手,還是給我小輝哥省點吧。”
小偉媽在張兵頭上拍了一巴掌。小偉說:“行,看你表現。你這次期末要是考的好以後零花錢我給你,保證我媽不沒收,行吧?”
小偉媽眼睛一棱瞪,小偉說:“媽,現在和以前不一樣啦,又是在奉天,哪個孩子兜裏沒幾塊錢啊?我保證不多給。小兵,給你零錢兒是應急的,不興亂來聽著沒?別感覺能行了。”
張兵問:“給多少?我肯定不亂花,都買有用的。”
小偉媽說:“你說那有用的不就是亂花嗎?是啥?”
小偉說:“考試啊,門門90分兒以上,一個月二十塊,這是基礎。要是能在班級排前十,一個月加十塊,前五加二十,前三加五十,行吧?”
張兵皺著眉頭想了想,問:“咱們基礎分兒定八十行不?”
小紅倒在王嬸兒身上開始樂。
張兵說:“不是,是九十真高了,像幾何和物理,有時候年組最高分都達不到九十。不信你去學校問。有時候那老師出題可難了。”
小偉說:“也行,那咱們就按排名來吧,打底是班級前十五,行吧?二十塊。別的不變。”
張兵想了想問:“那,逢年過節的,有獎金不?你給你們工人發年獎發好幾百萬,你親弟弟這連二百也沒有啊?”
小偉笑著說:“給工人發獎是因為他們幫我掙錢了,你有啥貢獻了?”
張兵說:“你一天到晚在外麵忙,我在家陪著我爸我媽算貢獻不?你看看,來縣城兩天,我陪著我媽和王嬸吧?你陪啦?”
小紅點點頭:“說的有道理。”
開車的王繼偉說:“張兵這嘴,太厲害了,將來看樣也是個能行的。什麽話都能接上,還能跟上。”
小偉媽說:“我這三個崽啊,一人一個脾氣,老大大氣,老二心眼多,這個老三就是滑,能白話。”在張兵頭上搓了搓。
小偉笑著說:“要不小兵,你以後在家也算上班得了,我給你發工資,行不?”
張兵來了興趣:“咋發?”
小偉說:“不耽誤學習是前提。你幫家裏幹活就算錢,行吧?掃地,收拾屋,刷碗,給爸媽跑腿,喂狗喂雞這些,幹不?不能惹爸媽生氣,惹一次扣一個禮拜的。”
張兵伸出右手握了握拳頭:“這些算個啥?不幹。”
小紅問:“為什麽不幹啊?掙錢不好啊?”
張兵說:“我還是個孩子,得學習,不能因為別的影響學習。”
小偉媽說:“你是怕惹我生氣錢扣光了白幹活吧?”
張兵無奈的說:“主要是你老人家這脾氣,實在是神鬼莫測呀,防不勝防。”
車拐個彎進了村子。
冬天,路河田地已經混成一片,根本分辯不出來,一片蒼茫。房子像一坨一坨的發麵饅頭,被大雪蓋在下麵,家家戶戶的煙囪上都冒著青煙,絲絲嫋嫋的。
山上的林子沒了枝葉,樹幹筆直的站在山坡上。
小偉媽看著外麵說:“沒變樣,還是那個樣。”
王嬸說:“你再過十年迴來也就這樣,能怎麽變?也就是這幾家人這幾塊地唄。”
王繼偉問:“咱們怎麽走?”
小偉指著前麵說:“那,看見院門口有個牛棚那家沒?”
小偉媽看過去:“癩子家呀?不先去你四叔那?”
小偉說:“先去把癩子救出來吧,正好你和我嬸教育教育癩子爹媽。這叫什麽事兒呢。”
王繼偉一邊開車一邊說:“你們村不大。”
小偉說:“一共就幾十戶,能大哪去。”
小偉媽說:“原來早的時候這就小偉家一家,別的都是佃戶啥的,後來慢慢人家才多了。58年建公社大隊的時候才過來不少外姓。”
小紅看著小偉說:“原來你家是土豪啊。”
小偉媽說:“那可不,整個這山和地全是他家的,後來,這不就鬧土改給分了。早時候地契我都見過。那時候啊,不講理喲。
癩子的爺爺大爺那會兒,就是去縣裏賣點雞蛋菜葉子,你說怎麽了?不偷不搶的,結果活生生的人就沒了。”
小紅問:“那俺家是後來的還是佃戶?”
王嬸說:“咱家外來的,來的時候我都挺大了。”
小紅問:“那咱家原來是哪的呀?”
王嬸說:“原來在市裏,城邊上,那會兒一刀切,無業勞力全都下來種地,你爺家,你姥,都是全家過來的。
不來不行,戶口直接給你遷過來了,不來沒飯吃。後來你爸當兵,咱家算是熬出去了。”
王桂芳點了點頭,伸手抹掉沾在孩子臉上的蘋果渣。
丫頭姥姥說:“明兒個算算,去把欠人的賬還了吧。這錢呢,記著,咱們當借的,慢慢還吧,一輩子呢。好賴這日子能過上溜了,丫頭好好的就好,別的在心裏記著就行了。你將來。”
王桂芳皺了一下眉頭:“媽。”
老太太巴嗒巴嗒嘴,還是沒接著說下去,歎了口氣。過了一會兒說:“親認下了,孩子叫一聲爺爺奶奶,那也就是你的爸媽,逢年過節的多走動走動,別讓人說咱們不懂禮。”
……
汽車頂著風雪前進,卷起的雪霧弄的車像飄起來了一樣,遠遠看去就像是在雪地上滑過。
張兵扳著車座靠背和小偉商量:“二哥,你看,那是你幹閨女吧?我兜裏就那五十,全給出去了,是給你長臉不?是吧?那給報銷點兒唄?一半就行。”
小偉媽說:“你磕磣不磕磣?錢給出去了轉個圈兒還帶往迴要的呀?”
張兵痛苦的坐直身體,看著窗外說:“我現在對我的人生充滿了懷疑。我五十塊錢都得讓你盯上,都不想給我,給人家一出手就是一大撂。我一天兜裏比臉都幹淨。”
小偉問:“那你這五十是從哪來的呀?”
王嬸說:“昨天說出門,我看是小輝給的,好像給幾百是不?結果小兵沒敢要,就拿了五十。”
張兵說:“我那是不敢要嗎?我那是懶得轉道手,還是給我小輝哥省點吧。”
小偉媽在張兵頭上拍了一巴掌。小偉說:“行,看你表現。你這次期末要是考的好以後零花錢我給你,保證我媽不沒收,行吧?”
小偉媽眼睛一棱瞪,小偉說:“媽,現在和以前不一樣啦,又是在奉天,哪個孩子兜裏沒幾塊錢啊?我保證不多給。小兵,給你零錢兒是應急的,不興亂來聽著沒?別感覺能行了。”
張兵問:“給多少?我肯定不亂花,都買有用的。”
小偉媽說:“你說那有用的不就是亂花嗎?是啥?”
小偉說:“考試啊,門門90分兒以上,一個月二十塊,這是基礎。要是能在班級排前十,一個月加十塊,前五加二十,前三加五十,行吧?”
張兵皺著眉頭想了想,問:“咱們基礎分兒定八十行不?”
小紅倒在王嬸兒身上開始樂。
張兵說:“不是,是九十真高了,像幾何和物理,有時候年組最高分都達不到九十。不信你去學校問。有時候那老師出題可難了。”
小偉說:“也行,那咱們就按排名來吧,打底是班級前十五,行吧?二十塊。別的不變。”
張兵想了想問:“那,逢年過節的,有獎金不?你給你們工人發年獎發好幾百萬,你親弟弟這連二百也沒有啊?”
小偉笑著說:“給工人發獎是因為他們幫我掙錢了,你有啥貢獻了?”
張兵說:“你一天到晚在外麵忙,我在家陪著我爸我媽算貢獻不?你看看,來縣城兩天,我陪著我媽和王嬸吧?你陪啦?”
小紅點點頭:“說的有道理。”
開車的王繼偉說:“張兵這嘴,太厲害了,將來看樣也是個能行的。什麽話都能接上,還能跟上。”
小偉媽說:“我這三個崽啊,一人一個脾氣,老大大氣,老二心眼多,這個老三就是滑,能白話。”在張兵頭上搓了搓。
小偉笑著說:“要不小兵,你以後在家也算上班得了,我給你發工資,行不?”
張兵來了興趣:“咋發?”
小偉說:“不耽誤學習是前提。你幫家裏幹活就算錢,行吧?掃地,收拾屋,刷碗,給爸媽跑腿,喂狗喂雞這些,幹不?不能惹爸媽生氣,惹一次扣一個禮拜的。”
張兵伸出右手握了握拳頭:“這些算個啥?不幹。”
小紅問:“為什麽不幹啊?掙錢不好啊?”
張兵說:“我還是個孩子,得學習,不能因為別的影響學習。”
小偉媽說:“你是怕惹我生氣錢扣光了白幹活吧?”
張兵無奈的說:“主要是你老人家這脾氣,實在是神鬼莫測呀,防不勝防。”
車拐個彎進了村子。
冬天,路河田地已經混成一片,根本分辯不出來,一片蒼茫。房子像一坨一坨的發麵饅頭,被大雪蓋在下麵,家家戶戶的煙囪上都冒著青煙,絲絲嫋嫋的。
山上的林子沒了枝葉,樹幹筆直的站在山坡上。
小偉媽看著外麵說:“沒變樣,還是那個樣。”
王嬸說:“你再過十年迴來也就這樣,能怎麽變?也就是這幾家人這幾塊地唄。”
王繼偉問:“咱們怎麽走?”
小偉指著前麵說:“那,看見院門口有個牛棚那家沒?”
小偉媽看過去:“癩子家呀?不先去你四叔那?”
小偉說:“先去把癩子救出來吧,正好你和我嬸教育教育癩子爹媽。這叫什麽事兒呢。”
王繼偉一邊開車一邊說:“你們村不大。”
小偉說:“一共就幾十戶,能大哪去。”
小偉媽說:“原來早的時候這就小偉家一家,別的都是佃戶啥的,後來慢慢人家才多了。58年建公社大隊的時候才過來不少外姓。”
小紅看著小偉說:“原來你家是土豪啊。”
小偉媽說:“那可不,整個這山和地全是他家的,後來,這不就鬧土改給分了。早時候地契我都見過。那時候啊,不講理喲。
癩子的爺爺大爺那會兒,就是去縣裏賣點雞蛋菜葉子,你說怎麽了?不偷不搶的,結果活生生的人就沒了。”
小紅問:“那俺家是後來的還是佃戶?”
王嬸說:“咱家外來的,來的時候我都挺大了。”
小紅問:“那咱家原來是哪的呀?”
王嬸說:“原來在市裏,城邊上,那會兒一刀切,無業勞力全都下來種地,你爺家,你姥,都是全家過來的。
不來不行,戶口直接給你遷過來了,不來沒飯吃。後來你爸當兵,咱家算是熬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