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偉說:“按你們的規定辦,這塊我們不給你們找麻煩,而且這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兒,有什麽要求張哥你就直說。”
陳輝問:“你們通氣這麽早?”
張連旺說:“嗯,我們通氣比地方上要早一個月,開春停氣晚一個月。整個這一片不管是個人家還是單位其實都是我們在供暖,居民是三毛錢一個平方,建麵,單位是一塊二。
我上來前看你們掛著軍區的雙擁牌子,那就是兄弟單位,取暖費給你們按八毛算,能行吧?”
陳輝笑著說:“張哥,取暖費,每年,不好收吧?我感覺好像公家單位都會拖欠。”
張連旺點點頭:“你們也不是外人,我也不瞞你們,確實不好收,供暖這塊其實是年年虧本,省裏軍區裏市裏區裏到時候會給些補貼,也沒多少,說實話反正都是公家買賣,領導一句話唄。”
小偉問:“私人家裏好收不?”
張連旺說:“好收個啥呀,大部分居民都有單位,都是管單位收,隻有少部分人家是自己交,話說迴來了,他真沒錢你咋整?也不能因為這一兩家一片兒都不供了吧?”
陳輝說:“這一片兒,農民不用供暖吧?我看也沒多少樓啊。”
張連旺說:“不少呢,政府機關企業單位,廠,學校,都是我們供。現在省裏說什麽供暖改革,也不知道哪年能改造完,到時候我們這邊也是供暖公司了,那會兒估計費用就好收了。”
陳輝點頭說:“在弄,現在成立不少供暖公司了,大大小小的,我們單位也有一個。”
張連旺問:“陳總你在哪個單位?”
陳輝說:“我電力公司的。”
張連旺說:“你們電力肯定在這塊沒問題,我聽說以後這片兒都要歸熱電供暖了,也不知道真假,你知道不?”
陳輝說:“熱電確實成立了供暖公司,但具體的我還真沒問過,和那邊不熟,隻是大家都是電力係統。我們這邊單位小區都是自己的鍋爐呢。”
小偉問:“我們這邊費用是多少?”
張連旺問:“那邊樓上是住戶自己交還是你們給交?”
小偉說:“一部分是我們交。”
張連旺說:“你們這一片樓,門市,廠子,再加裏麵院子,一共是十一萬六千零點兒,一冬的。”
陳輝問小偉:“那些拆遷戶怎麽弄?咱們去收啊?”
小偉說:“有員工的就當福利了唄,也沒幾個錢,等這邊樓起來吧,咱們自己人搬過來,這邊就不管了,到時候讓他們自己交。明天讓辦公室貼個告示出去說明一下,今年因為動遷,取暖費我們公司墊付了,明年各家交自己的。”
張連旺說:“有計算器沒?算一下,我這數是按原價算的。”
陳輝在心裏算了一下,說:“七萬七。”
小偉看了陳輝一眼,說:“行,要支票還是現金?”
張連旺說:“都行,都行,這可真是感謝你們支持我工作了。”
陳輝說:“沒事兒,以後打交到的時候長著呢。到時候我們這邊氣得足啊,不熱我找你去。”
張連旺說:“行,這沒問題。”
陳輝站起來說:“走吧,我帶你去拿支票,收據帶了吧?”兩個人出去了,小偉搖了搖頭笑了幾聲,起來去繼續忙自己的。
張連旺給的錢數是民用和單位分別算又合在一起的,陳輝打折是一起折的,相當於6.7折,就相當於民用的部分沒交單位這邊還有折扣。也不知道張連旺是真沒注意還是裝不知道。
90年代之前,供暖都是福利性質的,沒有人收取暖費,大點的廠礦單位都是自己建福利房自己供暖,也沒法和員工收費,那會兒電費也才一毛多兩毛,這其實也是一種福利待遇。
而城市非職工居民基本上都是平房,不享受供暖。其實不少職工也是平房,可以從單位領一筆取暖補貼來貼補家用。從92年開始,供暖開始改革,供暖公司開始出現。
這會兒供暖都是大鍋爐,一到冬天整個城市裏都是一股煤煙味,空氣質量直線下降。
為了減少鍋爐的數量,也是降低損耗,開始劃片集中供暖,不按單位來了,單位供暖終止,也開始收取供暖費。然後就出現了各種欠賬。
可以說90年代的供暖公司都是靠各種補貼活著的。
到90年代末,98年開始,為了解決供暖欠費問題,開始改造為分戶供暖,各供暖公司在自己的分片內對管路進行改造,一戶一管,誰不交費就掐管,也就是停氣,同時又不影響別的家庭或單位,供暖公司開始盈利,同時,城市冬天的空氣質量也好了起來。
現在遼東的供暖費用已經達到了二十六塊一平方,很多人家已經不接暖氣,直接用電了。
不是交不起錢,而是大家交著同樣的錢卻享受著不一樣的溫度,離鍋爐越近的片區溫度會越高,而且暖氣溫度不穩定,一天裏溫度忽高忽低的,即然花著同樣的錢,為什麽不用電?起碼穩定。
……
剛坐下沒幾分鍾,思路還沒集中起來,門又被敲響。
小偉抬頭看過去:“請進。”
門一開,小偉的秘書石麗走進來:“董事長,有兩個印刷廠的來了,李姐說她忙,讓我帶你這來。”
小偉說:“進來吧,泡杯茶。”站起來向會客區走過去。
石麗出去,帶著一男一女兩個人進來,說:“董事長,這是印刷廠的梁廠長。梁廠長這是我們張董事長。”
小偉伸手和梁廠長握了一下,看向她一起來的那個男的,個頭有一米七八,濃眉大眼的,頭有點大,有點大頭娃娃的感覺,一笑眼睛眯在一起,向小偉伸出手來:“你好你好張董事長,我姓陳,陳雷。”梁廠長瞪了他一眼。
小偉和他握了一下:“坐吧,梁廠長,陳,陳雷。”
三個人坐下來,石麗給泡了茶端過來放在梁廠長和陳雷麵前,又去把小偉的茶杯拿過來添上水,輕輕放到小偉麵前,從沙發邊上的櫃子裏找出煙和打火機放到茶幾上,衝梁廠長和陳雷笑了一下出去帶上了門。
小偉拿起煙散給陳雷一根,問:“你們倆是一家吧?”
梁廠長點頭說:“嗯,他是我家爺們兒,我叫梁冬梅,這是我名片。”梁冬梅長的小巧玲瓏的,一米六幾的身高,不太像東北人,燙著一頭方便麵式齊耳短發,眼睛很有神,人也很漂亮。
小偉接過名片看了一眼,奉天良辰包裝製品廠,地址在沈河。
梁冬梅看著小偉說:“我們以前給你們做過東西,做過一批拎袋,過來拜訪您一下,看看有沒有別的活照顧照顧。”
陳輝問:“你們通氣這麽早?”
張連旺說:“嗯,我們通氣比地方上要早一個月,開春停氣晚一個月。整個這一片不管是個人家還是單位其實都是我們在供暖,居民是三毛錢一個平方,建麵,單位是一塊二。
我上來前看你們掛著軍區的雙擁牌子,那就是兄弟單位,取暖費給你們按八毛算,能行吧?”
陳輝笑著說:“張哥,取暖費,每年,不好收吧?我感覺好像公家單位都會拖欠。”
張連旺點點頭:“你們也不是外人,我也不瞞你們,確實不好收,供暖這塊其實是年年虧本,省裏軍區裏市裏區裏到時候會給些補貼,也沒多少,說實話反正都是公家買賣,領導一句話唄。”
小偉問:“私人家裏好收不?”
張連旺說:“好收個啥呀,大部分居民都有單位,都是管單位收,隻有少部分人家是自己交,話說迴來了,他真沒錢你咋整?也不能因為這一兩家一片兒都不供了吧?”
陳輝說:“這一片兒,農民不用供暖吧?我看也沒多少樓啊。”
張連旺說:“不少呢,政府機關企業單位,廠,學校,都是我們供。現在省裏說什麽供暖改革,也不知道哪年能改造完,到時候我們這邊也是供暖公司了,那會兒估計費用就好收了。”
陳輝點頭說:“在弄,現在成立不少供暖公司了,大大小小的,我們單位也有一個。”
張連旺問:“陳總你在哪個單位?”
陳輝說:“我電力公司的。”
張連旺說:“你們電力肯定在這塊沒問題,我聽說以後這片兒都要歸熱電供暖了,也不知道真假,你知道不?”
陳輝說:“熱電確實成立了供暖公司,但具體的我還真沒問過,和那邊不熟,隻是大家都是電力係統。我們這邊單位小區都是自己的鍋爐呢。”
小偉問:“我們這邊費用是多少?”
張連旺問:“那邊樓上是住戶自己交還是你們給交?”
小偉說:“一部分是我們交。”
張連旺說:“你們這一片樓,門市,廠子,再加裏麵院子,一共是十一萬六千零點兒,一冬的。”
陳輝問小偉:“那些拆遷戶怎麽弄?咱們去收啊?”
小偉說:“有員工的就當福利了唄,也沒幾個錢,等這邊樓起來吧,咱們自己人搬過來,這邊就不管了,到時候讓他們自己交。明天讓辦公室貼個告示出去說明一下,今年因為動遷,取暖費我們公司墊付了,明年各家交自己的。”
張連旺說:“有計算器沒?算一下,我這數是按原價算的。”
陳輝在心裏算了一下,說:“七萬七。”
小偉看了陳輝一眼,說:“行,要支票還是現金?”
張連旺說:“都行,都行,這可真是感謝你們支持我工作了。”
陳輝說:“沒事兒,以後打交到的時候長著呢。到時候我們這邊氣得足啊,不熱我找你去。”
張連旺說:“行,這沒問題。”
陳輝站起來說:“走吧,我帶你去拿支票,收據帶了吧?”兩個人出去了,小偉搖了搖頭笑了幾聲,起來去繼續忙自己的。
張連旺給的錢數是民用和單位分別算又合在一起的,陳輝打折是一起折的,相當於6.7折,就相當於民用的部分沒交單位這邊還有折扣。也不知道張連旺是真沒注意還是裝不知道。
90年代之前,供暖都是福利性質的,沒有人收取暖費,大點的廠礦單位都是自己建福利房自己供暖,也沒法和員工收費,那會兒電費也才一毛多兩毛,這其實也是一種福利待遇。
而城市非職工居民基本上都是平房,不享受供暖。其實不少職工也是平房,可以從單位領一筆取暖補貼來貼補家用。從92年開始,供暖開始改革,供暖公司開始出現。
這會兒供暖都是大鍋爐,一到冬天整個城市裏都是一股煤煙味,空氣質量直線下降。
為了減少鍋爐的數量,也是降低損耗,開始劃片集中供暖,不按單位來了,單位供暖終止,也開始收取供暖費。然後就出現了各種欠賬。
可以說90年代的供暖公司都是靠各種補貼活著的。
到90年代末,98年開始,為了解決供暖欠費問題,開始改造為分戶供暖,各供暖公司在自己的分片內對管路進行改造,一戶一管,誰不交費就掐管,也就是停氣,同時又不影響別的家庭或單位,供暖公司開始盈利,同時,城市冬天的空氣質量也好了起來。
現在遼東的供暖費用已經達到了二十六塊一平方,很多人家已經不接暖氣,直接用電了。
不是交不起錢,而是大家交著同樣的錢卻享受著不一樣的溫度,離鍋爐越近的片區溫度會越高,而且暖氣溫度不穩定,一天裏溫度忽高忽低的,即然花著同樣的錢,為什麽不用電?起碼穩定。
……
剛坐下沒幾分鍾,思路還沒集中起來,門又被敲響。
小偉抬頭看過去:“請進。”
門一開,小偉的秘書石麗走進來:“董事長,有兩個印刷廠的來了,李姐說她忙,讓我帶你這來。”
小偉說:“進來吧,泡杯茶。”站起來向會客區走過去。
石麗出去,帶著一男一女兩個人進來,說:“董事長,這是印刷廠的梁廠長。梁廠長這是我們張董事長。”
小偉伸手和梁廠長握了一下,看向她一起來的那個男的,個頭有一米七八,濃眉大眼的,頭有點大,有點大頭娃娃的感覺,一笑眼睛眯在一起,向小偉伸出手來:“你好你好張董事長,我姓陳,陳雷。”梁廠長瞪了他一眼。
小偉和他握了一下:“坐吧,梁廠長,陳,陳雷。”
三個人坐下來,石麗給泡了茶端過來放在梁廠長和陳雷麵前,又去把小偉的茶杯拿過來添上水,輕輕放到小偉麵前,從沙發邊上的櫃子裏找出煙和打火機放到茶幾上,衝梁廠長和陳雷笑了一下出去帶上了門。
小偉拿起煙散給陳雷一根,問:“你們倆是一家吧?”
梁廠長點頭說:“嗯,他是我家爺們兒,我叫梁冬梅,這是我名片。”梁冬梅長的小巧玲瓏的,一米六幾的身高,不太像東北人,燙著一頭方便麵式齊耳短發,眼睛很有神,人也很漂亮。
小偉接過名片看了一眼,奉天良辰包裝製品廠,地址在沈河。
梁冬梅看著小偉說:“我們以前給你們做過東西,做過一批拎袋,過來拜訪您一下,看看有沒有別的活照顧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