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種大型建築如何經營這個問題小偉陳輝和夏茂盛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興城那邊已經在建了,這已經是一個必然問題,所以大概的思路以及運營方式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方案。


    米市長點了點頭,說:“關於建築這部分可以寫到合同裏嗎?”


    小偉說:“可以,不過,希望關於後麵我們買樓置地這塊也能在合同上體現出來,還有相關政策價格以及服務這些,必竟我們過來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事,大家心裏都有數才好。”


    米市長點了點頭,說:“這是應該的,我們喜都也是滿懷誠意歡迎你們來投資的,各個方麵肯定會盡量讓你們滿意,有了問題你就找我。


    還有,如果需要貸款的話,要求是必須自有資金達到投資額的三成,而且要落地,項目建設達到一定程度才可以,這個你們要提前心裏有個數。


    這麽大的項目,完全可以找個合作方嘛,一是資金壓力就沒有那麽大,一個好漢三個幫嘛,二是,本地人對這邊必竟要熟悉一些,許多事情就要好辦的多,如果你們有這個想法我到是能幫忙。”


    小偉說:“這點不用考慮,我們不需要喜都提供關於貸款方麵的任何服務,米市長你就放心吧。”


    米市長有點意外,這個年代投資不貸款的簡直是稀缺物種,包括國外投資者,進來就先談地方貸款,這是項目落地的首要條件。一般都是用你本地的錢建設,然後產生利潤了再慢慢清還。


    還有一些幹脆就是來騙貸款的,貸款到手找個借口人就沒了,項目爛尾扔在那等著銀行迴收。


    而且,米市長眨了眨眼睛,這個人聽不懂我是什麽意思嗎?都說的挺明白的了。


    陳輝在邊上皺了下眉頭,點了根煙,吐出個煙圈慢聲說:“我爸是東北電業常務副局長,我媽是人行東北金融管理局副局長。貸款的事就不用麻煩你們了,隻要地價和政策實惠點就行,我們不會跑也不會半路斷資,至於別的事,我和我兄弟跟軍方關係都不錯,一般的麵子他們都能給。”


    米市長愣了一下,馬上擠出張笑臉:“你是,陳局長和孟局長的孩子?哎喲,沒想到他們兩個是一家人哪,哈哈哈,這事整的,我和你爸你媽都是老熟人了,結果還真是不知道他們是一家。


    唉呀,說明我的工作不到位呀,行,這就沒問題了,你們放心,喜都對投資商是報著極大的誠意的,我們的政策肯定讓你們滿意。”


    陳輝說:“那就真是感謝了,還得米市長你們各位領導多多費心多多支持,我們做事,向來是有一就是一,有二就是二,絕對不會說一套做一套,這個項目肯定會做好。


    另外呢,具體的經營問題現在說什麽還是為時過早,等建起來了咱們可以找個地方坐下來慢慢說嘛,到時候還是少不得需要米市長你多多指導。”


    米市長扶了下眼鏡,哈哈笑著說:“好,好,到時候我們交流交流。”側頭想了一下,問:“這個項目從規模和高度上來講,在東北能排到多少?”他扭頭看了一眼規劃局的幹部。


    規劃局的幹部說:“咱們吉北是沒有這麽大規模的建築的。”


    小偉說:“建築規模上目前來看應該是東北最大的,高度我說不好,我不知道冰城有沒有高的建築,反正從奉天和喜都來說,應該能排到前五吧,或者前三。”


    米市長拍了下手掌,說:“好好,好。喜都因為曆史原因建的比較散亂,大多數都是低層建築,這和喜都的政治地位不符。


    下一步,我們的計劃就是拓寬道路,建設現代化城市,要向沿海城市學習,向深鎮和滬海看齊,打造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出來。


    要高,要大,要先進,要建出特色和氣勢來。現在下麵部門正在緊鑼密鼓的在進行規劃設計,到時候歡迎你們兄弟集團參與進來,給你們一路綠燈,喜都的發展還是要靠你們才行。”


    小偉說:“米市長你客氣了,這話說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反正,如果有能盡到力的地方,我們肯定不退,到時候咱們再商量吧。你看,這個事什麽時候能定下來?”


    米市長想了想,說:“還是有許多工作要做的,這樣吧,後天下午,後天下午咱們在市府禮堂把合同簽了,你們覺得怎麽樣?”


    小偉點頭說:“行,正好我們倆這兩天把喜都好好逛逛。”


    米市長站起來衝陳輝伸出右手,說:“那就這麽定了,後天下午我派車來接你們過去。你們就好好休息,有什麽事情就和賓館反映,需要車什麽的都可以,我一會打個招唿。”


    陳輝也站起來,伸手和米市握了握,說:“那就謝謝你了。”


    米市長又把手伸向小偉,小偉也站起來和他握了握,米市長說:“告辭,好好休息。”


    小偉和陳輝把米市長一行送到樓下。等他們倆迴到房間,李衛兵和王剛已經從臥室裏出來,正坐在沙發上抽煙。王剛問:“怎麽樣?”


    陳輝坐下說:“能怎麽樣?這市長有點意思,我還是頭一次遇到這樣的,明著要啊?我真是服了。”


    李衛兵愣了一下說:“要什麽了?不可能吧?他這個人喜歡搞建設,看那個勁兒是恨不得把喜都整個拆一遍全蓋上高樓大廈,別的方麵沒發現哪。”


    90年代初其實全國的地方領導都喜歡搞大建設,因為這個直接,顯眼,體量又大,不管是政績還是什麽別的東西都能很快的具現出來。


    所以這會兒全國就是一個大工地,到處都在建,到了90年代末的時候,全國名地各種爛尾工程簡直遍地都是,有的甚至一斷就是十幾二十年。


    於是90年代末的領導們又不得不花盡了心思去解決這些城市汙點,開始了又一輪建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風二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溪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溪南並收藏春風二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