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是秦皇島市轄區,曆史上叫興隆山,54年始稱北戴河。


    北戴河曆史上就是旅遊避暑勝地,始於清光緒帝,是史上為數不多的允許中外人士混居的地方,許多洋人和各地富商都紛紛到這裏置辦產業。


    建國以後,這裏先後有多位國家領導人在此避暑辦公,成為當時國內最負盛名的景區,各省以及許多大型國企先後跑到這裏興建自己的療養院。


    在90年代及以前,國內沒有一個景區能和這裏相提並論,在這裏誕生了國內許多第一,第一條旅遊專列,第一條旅遊航線,國內第一家高爾夫球場,是現代旅遊業的搖藍,聖地。


    從龍之地,在中國必定就是大興之地。


    91年北戴河還沒有飛機場,飛機是落在山海關機場,再從這裏乘大巴到秦皇島市區。


    不過對於慕名而來到這裏遊玩的幾個人來說這就不是問題了,山海關也是必來之處嘛,天下第一雄關啊,漢族抵抗外族入侵的最後屏障,保衛了京城近百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說的就是這裏。


    中國人喜歡什麽都加點傳說神說,特別是唐代,隻講文辭華藻不講具實意義,至此形成了浮誇的文風,什麽都往美了好了說,要多誇張有多誇張。


    韓愈這個人大家都知道,他一生不得誌,空有才華不得施展,就是因為他拒絕這麽寫東西,並且向皇上上表說這種文風不對,咱們應該講事實,結果被皇上不喜,蹉跎一生。


    從唐代開始的文章咱們看的時候要學會擠水。


    秦皇島這裏的傳說是秦皇東巡到了這個地方,那會兒這裏還是一座四麵環水的海上孤山,秦始皇上山看到了荊條,就下馬拜了一下,嚇的荊條趕緊伏地反拜,從那以後這裏的荊條就趴著長了,一直到現在也沒起來。沒弄明白一個皇帝突然下馬拜荊條幹什麽,懷疑是下馬的時候絆了一下。


    這裏曆史上來過不少名人,包括唐王李世民東征的時候也來過,聽說這裏是秦皇使人出海求仙的地方,荊條都被嚇的趴著長,就特意到山上住了幾天。


    曆史上說秦皇來過這裏四次,這事有點不好說,那會兒秦宮在長安,來這邊一趟得多長時間?他統一六國以後總共在位多少年哪,全扔道上啦?


    不過來肯定是來過的,秦皇,唐宗,確實都來過,漢武帝劉徹也來過,不過更被世人所熟知的應該是曹操。


    曹操有首詩咱們都學過,初中課文,《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那會兒老師和我們講,說曹操往東走,爬上一塊大石頭,看到了滄海。


    事實是,在那個時代,這裏地名就叫碣石,秦始皇曾刻碑在這裏,叫碣石門辭,這個地名最早是《尚書》裏記載的,在尚書的禹貢篇,是專門記錄各地山川河流地名的古代文字地圖冊。


    那會兒這裏還是孤竹國的地盤,後來齊國把孤竹國滅了。孤竹國雖然名不見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但是它在曆史上可是傳了一千一百多年,比所有有記錄的朝代時間都長出一半多。


    這裏也是傳說中孟薑女哭長城的地方,有孟薑女廟,這裏還有老龍頭,是萬裏長城入海的地方,形如長龍飲水,確實壯觀,是長城的盡頭。還有秦皇入海求仙處,也不知道是怎麽定位的,嗬嗬。


    91年這會兒,可看的景點不多,還沒有那麽多人造景區,欣賞的就是古跡和自然景觀。小偉幾個人轉了一圈照了相就打車往北戴河走。


    北戴河這裏沒有高樓,其實整個秦皇島在這個時候都沒有高樓。


    這裏有許許多多的療養院和賓館,人不多,就是到了二零一幾年這裏也不過七萬人口,大部分地方都被療養院幹休所賓館這些單位占去了,民居不是很多。


    小偉四個人聽出租車司機的勸,找了家民居住了進去,這地方應該是國內最早的民宿了。


    屋子不小,收拾的幹幹淨淨的,還是火炕,一晚上五十塊錢管飯,到00年的時候漲到了七十不管飯了,這邊的經濟發展的很慢,可以說是極慢,當地老百姓頗多怨言,因為國家領導經常來,所以限製特別多,發展不起來。估計這也是領導們想不到的事情。


    這家人總共就三間空房,小偉幹脆就包下來了。


    放下東西,幾個人拿著相機往海邊跑,幾百米,拐個彎就到了。海灘上光禿禿的,沒什麽東西,問過本地人才知道,這邊不允許上什麽遊樂設施,要玩的話要去南戴河那邊,那邊不去大領導,沒有限製。本地人在說的時候滿臉的羨慕,就隔著一道海灣,那邊人都富起來了。


    在海灘上玩了一會兒,天漸漸暗下來了,海風開始變得清冷,小偉喊了幾個人往迴走,都穿的不多,感冒了就不美了。往迴走的時候就看到路上多了許多黑西裝,目光森然的打量著行人,看的人心裏發毛。


    迴到民宿,老板娘站在門口往海邊這邊看,見他們迴來了笑著招唿:“迴來啦?我就在這望你們呢,趕緊進屋,冷了。這幾天晚上就不要出去了,天一擦黑就迴來,聽著沒?”


    小紅問:“為什麽?”


    老板娘一邊關門一邊說:“經常這樣,來大領導了,晚上是要戒嚴的,被抓了麻煩。餓了不?餓了我就做飯。”這裏住可以在這吃,也可以出去自己買海鮮迴來加工,都不要錢,還是很淳樸的,後來就收加工費了,吃飯也要另外算錢。


    老板娘開始做飯,就在院子的小天井裏,小偉四個沒事幹就坐在這看著。


    老板娘說:“早上能起早的話,四點半五點去碼頭接船,海鮮全是活的也便宜,等天亮了到了岸上市場就貴了,要翻幾翻出來。”


    小紅問:“不是戒嚴嗎?”


    老板娘拍了拍頭,不好意思的笑了,說:“你們還是不要出去了,要是想買我幫你們去吧。”


    小紅說:“我想吃蝦爬子,母的。”


    小偉笑著說:“讓嬸看著給買吧,她比咱們懂。”老板娘就趕緊答應,真的很熱情。


    晚飯就是大米飯,四個炒菜,韭菜雞蛋蜆子,燉小黃魚,鹵肉香腸,炒肉片,再加個海帶排骨湯,家常味,談不上精美但很可口。


    第二天清早四個人起床,老板已經把蝦爬子買迴來了,還買了幾條海魚和八爪魚迴來,蝦爬子全是活的,扣在盆裏子裏亂跳,把盆子敲得梆梆響,這東西那個小榔頭可是重型武器,可以輕鬆砸碎蚌殼的。


    早飯是煎餅合子,麻醬燒餅和粥,小鹹菜,老板娘還給煮了幾個雞蛋放在那裏,小紅說:“我在這住一陣兒估計能胖。”


    小劉看了看嘎子,小聲對小偉說:“我估計嘎子在這住一段時間老板能哭。”


    小偉和小紅哈哈笑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風二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溪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溪南並收藏春風二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