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說:“南瓜燉土豆,咱們的正常菜吧?你說好吃不?”
小偉點頭說:“好吃啊,我愛吃,咋了?”
小劉也點了根煙,說:“南方人看見扭頭就吐,說是耙耙一樣,我給好幾個南方人弄過了,沒一個吃的,別說見,聽都沒聽說過。這很正常。你這就是第一次出門不適應,以後沒事長出來走走就明白了,中國太大了,那地區差異大的有時候都不像同一個國家。”
嘎子在一邊吃的滿頭冒汗,插話說:“不至於吧?”
小劉說:“不至於?你們就是走地方太少了跟你們講。咱不說別的,就說打架,都打過架吧?”
小紅舉手:“我沒打過。”
嘎子笑著說:“她都是看著我們打,反正盯著看誰敢打著小偉。我記著是二雙還是誰來著,有一次把小偉鼻子打出血了,讓小紅堵到豬圈那頭給罵哭了,從那以後見著她都繞著走。”
小劉看向小紅:“這麽厲害?”
嘎子說:“得看什麽時候。見著過母雞護崽子沒?從小她就是那狀態,隻要沾著小偉就炸毛。”
小紅有點不好意思,說:“那不是,那不是小偉長的小嘛。”
嘎子說:“你可拉倒吧,他比我還有勁呢。”
小偉對小劉說:“你接著跟我講,不聽他們的。”
小劉說:“咱東北打架,劈嚓啪嚓打起來了,打完了,可能看熱鬧的都沒反應過來擁護什麽呢,甚至有時候打架的都沒弄明白到底為啥打的。對吧?手快不**。滬海羊城那邊打架,就是擼胳膊挽袖子然後互相噴,臉都要貼一起那種,就是不動手,看熱鬧的都著急了也打不起來。
這邊呢,動手,動刀動槍的都有,但是程序性比較強,先噴,等圍觀群眾把事情理得順順溜溜內情都搞懂了再動手,一般打的也不激烈,這就是地域差異,明白吧?不管是吃穿說話還是打架,每個地區都自己的風格特點,你不能用自己的習慣去看別的地方。”
小偉說:“就是越往南越溫柔唄?”
小劉說:“從老百姓這角度看確實是這樣,越往南人的性格越緩和,生活節奏也慢。”
小紅說:“為什麽這裏人說話咱們就能聽懂?反正能明白說啥。”
小劉說:“巴渝這地方算是移民城市,事實上城裏本地血統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口,知道三七年大撤退吧?大部分人都是那時候跑來的,北方人居多。然後咱們建國以後支援南方工業,從東北搬了好些廠子過來,連人搬,所以這邊說話不是地道的川話了,更貼進北方一些,稍慢點就聽得懂。”
小紅說:“好像到處都有從東北搬出來的廠子一樣,咱東北得罪誰啦?”
小劉笑著說:“那是沒辦法的事,那會兒就東北工業基礎厚啊,過了山海關,基本上電業治金銅鋁金銀這些工礦企業都和東北多少有點關係。那會兒是連人帶設備一起遷。”
“啷個嘛,你媽買媽皮。”邊上一桌忽然吵了起來,四個人扭頭看過去,那張桌上坐了七個年輕人,四男三女,年紀都不大,二十多歲的樣子,一個男的站了起來盯著正對麵那男的在罵,邊上一個女的在勸。
對麵那男的也不是嚇大的:“啷個嘛?啷個嘛?你娃兇的很唆,黑我喲。”
啪一聲,站起來那個把手裏的玻璃酒杯迎麵朝對麵那男的砸了過去,擦著他耳邊飛過在地上摔得粉碎,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第二隻酒杯已經砸到了,正悶在那男的腦門上,馬上血就下來了。
小紅低聲說:“這程序也不對呀,不是先吵嗎?”
嘎子沒忍住嘿嘿笑起來。
“做哈子做哈子?你們搞哈子?一群瘟腦殼。”一個飯店裏的大媽罵著走過來。在東北這時候是沒有人敢上前的,肯定是能躲多遠躲多遠那種。小紅耽心的看著那大媽。
大媽過來掄起巴掌照著幾個人腦袋上就是一輪如來神掌:“能耐,能耐,一個兩個得行了撒。”去看了看那個出血的,問:“要不要去醫院頭?”
那哥們搖了搖頭,拿桌上的衛生紙捂著腦門。大媽扭頭吼:“都給老子滾。等老子報警唆?”
幾個男男女女起來往外走,大媽又是一嗓子:“把杯杯賠老。”看了看桌上:“三郭。”
打人那個扭頭說:“老子隻飛老兩個好吧?”
大媽理都沒理他,去邊上拿笤帚過來打掃。
經理走過來看了看,問:“沒啥子問題撒?”
大媽搖搖頭說:“沒得,啥子問題嘛,喝麻了的瓜娃子。要是是我兒子早就大巴掌上去老。仙人。”
掃到小偉他們這邊,大媽抬頭笑著說:“不好意思啊,你們慢慢吃。”
小紅問:“大媽你和那幾個人認識啊?”
大媽搖了搖頭說:“曉得是哪裏的瓜娃兒。”
小紅說:“不認識?不認識你就敢上去動手攆人?大媽你太牛了。”
大媽說:“怕哈子嘛,他還敢打老子唆?”
小劉說:“看嘛,這就是地域差異了,這大媽就知道他們的反應,你看邊上這些人也都沒覺得有啥奇怪的,在東北你能想像出這樣嗎?”
嘎子正埋頭在一盤辣子雞丁裏奮鬥,說:“要是在咱那塊兒這大媽已經壯烈犧牲去醫院了,打紅眼了親爹也攔不住啊,別說一個不認識的人了。”
川菜辣子雞丁是幹煸菜,好大一盤子辣椒,然後雞丁隻有手指肚大小,不是大拇指。吃的時候就得慢慢用筷子在辣椒裏翻找,這是個考驗耐心的菜,吃和沒吃看上去都是一盤紅豔豔的辣椒,並沒有什麽差別。
小紅說:“那男的真慫,腦袋都砸破了竟然沒掀桌子上去拚命。”
小偉點了點頭說:“確實不一樣,長見識了。你怎麽懂這麽些?”他問小劉。
小劉說:“聽別人說的唄,在派出所一天沒事的時候大夥坐那聽老人吹牛逼,聽的多了就都知道一點兒。”
番茄炒蛋上來了,小偉吃了一筷子說:“油放太多了,不好吃了。”川渝兩地的人確實不太會炒雞蛋。這邊做菜都是一盤菜半盤油,可是有些菜油大了真沒法吃。
這又是地域上的差異,東北人吃豆油,全靠買,用起來就能省就省。川渝這邊吃菜籽油,農村就能種油菜,自己榨,用起來就有點大手大腳。
小偉點頭說:“好吃啊,我愛吃,咋了?”
小劉也點了根煙,說:“南方人看見扭頭就吐,說是耙耙一樣,我給好幾個南方人弄過了,沒一個吃的,別說見,聽都沒聽說過。這很正常。你這就是第一次出門不適應,以後沒事長出來走走就明白了,中國太大了,那地區差異大的有時候都不像同一個國家。”
嘎子在一邊吃的滿頭冒汗,插話說:“不至於吧?”
小劉說:“不至於?你們就是走地方太少了跟你們講。咱不說別的,就說打架,都打過架吧?”
小紅舉手:“我沒打過。”
嘎子笑著說:“她都是看著我們打,反正盯著看誰敢打著小偉。我記著是二雙還是誰來著,有一次把小偉鼻子打出血了,讓小紅堵到豬圈那頭給罵哭了,從那以後見著她都繞著走。”
小劉看向小紅:“這麽厲害?”
嘎子說:“得看什麽時候。見著過母雞護崽子沒?從小她就是那狀態,隻要沾著小偉就炸毛。”
小紅有點不好意思,說:“那不是,那不是小偉長的小嘛。”
嘎子說:“你可拉倒吧,他比我還有勁呢。”
小偉對小劉說:“你接著跟我講,不聽他們的。”
小劉說:“咱東北打架,劈嚓啪嚓打起來了,打完了,可能看熱鬧的都沒反應過來擁護什麽呢,甚至有時候打架的都沒弄明白到底為啥打的。對吧?手快不**。滬海羊城那邊打架,就是擼胳膊挽袖子然後互相噴,臉都要貼一起那種,就是不動手,看熱鬧的都著急了也打不起來。
這邊呢,動手,動刀動槍的都有,但是程序性比較強,先噴,等圍觀群眾把事情理得順順溜溜內情都搞懂了再動手,一般打的也不激烈,這就是地域差異,明白吧?不管是吃穿說話還是打架,每個地區都自己的風格特點,你不能用自己的習慣去看別的地方。”
小偉說:“就是越往南越溫柔唄?”
小劉說:“從老百姓這角度看確實是這樣,越往南人的性格越緩和,生活節奏也慢。”
小紅說:“為什麽這裏人說話咱們就能聽懂?反正能明白說啥。”
小劉說:“巴渝這地方算是移民城市,事實上城裏本地血統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口,知道三七年大撤退吧?大部分人都是那時候跑來的,北方人居多。然後咱們建國以後支援南方工業,從東北搬了好些廠子過來,連人搬,所以這邊說話不是地道的川話了,更貼進北方一些,稍慢點就聽得懂。”
小紅說:“好像到處都有從東北搬出來的廠子一樣,咱東北得罪誰啦?”
小劉笑著說:“那是沒辦法的事,那會兒就東北工業基礎厚啊,過了山海關,基本上電業治金銅鋁金銀這些工礦企業都和東北多少有點關係。那會兒是連人帶設備一起遷。”
“啷個嘛,你媽買媽皮。”邊上一桌忽然吵了起來,四個人扭頭看過去,那張桌上坐了七個年輕人,四男三女,年紀都不大,二十多歲的樣子,一個男的站了起來盯著正對麵那男的在罵,邊上一個女的在勸。
對麵那男的也不是嚇大的:“啷個嘛?啷個嘛?你娃兇的很唆,黑我喲。”
啪一聲,站起來那個把手裏的玻璃酒杯迎麵朝對麵那男的砸了過去,擦著他耳邊飛過在地上摔得粉碎,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第二隻酒杯已經砸到了,正悶在那男的腦門上,馬上血就下來了。
小紅低聲說:“這程序也不對呀,不是先吵嗎?”
嘎子沒忍住嘿嘿笑起來。
“做哈子做哈子?你們搞哈子?一群瘟腦殼。”一個飯店裏的大媽罵著走過來。在東北這時候是沒有人敢上前的,肯定是能躲多遠躲多遠那種。小紅耽心的看著那大媽。
大媽過來掄起巴掌照著幾個人腦袋上就是一輪如來神掌:“能耐,能耐,一個兩個得行了撒。”去看了看那個出血的,問:“要不要去醫院頭?”
那哥們搖了搖頭,拿桌上的衛生紙捂著腦門。大媽扭頭吼:“都給老子滾。等老子報警唆?”
幾個男男女女起來往外走,大媽又是一嗓子:“把杯杯賠老。”看了看桌上:“三郭。”
打人那個扭頭說:“老子隻飛老兩個好吧?”
大媽理都沒理他,去邊上拿笤帚過來打掃。
經理走過來看了看,問:“沒啥子問題撒?”
大媽搖搖頭說:“沒得,啥子問題嘛,喝麻了的瓜娃子。要是是我兒子早就大巴掌上去老。仙人。”
掃到小偉他們這邊,大媽抬頭笑著說:“不好意思啊,你們慢慢吃。”
小紅問:“大媽你和那幾個人認識啊?”
大媽搖了搖頭說:“曉得是哪裏的瓜娃兒。”
小紅說:“不認識?不認識你就敢上去動手攆人?大媽你太牛了。”
大媽說:“怕哈子嘛,他還敢打老子唆?”
小劉說:“看嘛,這就是地域差異了,這大媽就知道他們的反應,你看邊上這些人也都沒覺得有啥奇怪的,在東北你能想像出這樣嗎?”
嘎子正埋頭在一盤辣子雞丁裏奮鬥,說:“要是在咱那塊兒這大媽已經壯烈犧牲去醫院了,打紅眼了親爹也攔不住啊,別說一個不認識的人了。”
川菜辣子雞丁是幹煸菜,好大一盤子辣椒,然後雞丁隻有手指肚大小,不是大拇指。吃的時候就得慢慢用筷子在辣椒裏翻找,這是個考驗耐心的菜,吃和沒吃看上去都是一盤紅豔豔的辣椒,並沒有什麽差別。
小紅說:“那男的真慫,腦袋都砸破了竟然沒掀桌子上去拚命。”
小偉點了點頭說:“確實不一樣,長見識了。你怎麽懂這麽些?”他問小劉。
小劉說:“聽別人說的唄,在派出所一天沒事的時候大夥坐那聽老人吹牛逼,聽的多了就都知道一點兒。”
番茄炒蛋上來了,小偉吃了一筷子說:“油放太多了,不好吃了。”川渝兩地的人確實不太會炒雞蛋。這邊做菜都是一盤菜半盤油,可是有些菜油大了真沒法吃。
這又是地域上的差異,東北人吃豆油,全靠買,用起來就能省就省。川渝這邊吃菜籽油,農村就能種油菜,自己榨,用起來就有點大手大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