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楊震頓了一下後道:“作為一名高級指揮員,就連自己作戰區域內孰重孰輕,哪一個方向是重點都沒有看出來,我要他幹什麽?眼光的開闊與否,是決定一名指揮員最終成長軌跡的關鍵所在。他杜開山眼光這麽狹窄和偏執,我怎麽還能交給他更重的擔子?”
“我們現在對手的確隻是一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恐怕已經蹦躂不了幾年的軍隊。戰略眼光的長遠與否,短時間之內這並不是一個太過於關鍵與急迫的事情。隻是兩位老總,很多東西都是要一點點的去積累和體驗、累積的。”
“但我們未來還會有新對手的,甚至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的新對手也許會比日本人更加強大。作為一名指揮員,尤其是高級指揮員,視線如果不夠開闊,隻盯著眼睛裏麵的那盤菜,考慮的不夠全麵那是要誤大事的。”
“兩位老總,他杜開山是一個縱隊司令員,或是一個師長這麽做我不會生氣。因為這是所處的位置,決定他們的戰略眼光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站多高、望多遠,這不是一句空話,不是說屁股決定腦袋嘛。”
“但是他杜開山是抗聯僅有的幾名兵團級,甚至在重慶方麵可以說戰區一級的軍事指揮員,這麽做他就是不合格。戰術上一些的失誤我可以接受,但是作為一名高級指揮員,在戰略部署上眼光出現了問題,那我就無法原諒他。”
“的確,抗聯目前雖說組建了縱隊一級作為管理機構,但是還是以師為主要作戰建製單位,也是以師一級為合成作戰基礎單位。這是比較符合我國的大部分國土的地形,以及周邊國家地形作戰特點的。”
“師一級的部隊作戰能力強,整個部隊應變以及靈活性,遠比將合成部隊的基礎放在軍一級,我認為更適合一些。所以我們組建的縱隊一級並非是作戰指揮機構,隻是部隊管理機構,更沒有明確設立兵團一級的建製。”
“我們現在采取的是在戰時組建方向指揮部,戰後便即撤銷的指揮體係。這樣部隊的指揮機構靈活多變,應對複雜局麵的能力大大的加強。同時部隊的編製,也可以根據形勢的發展與變化隨時進行調整。”
“也就是平時的部隊管理和訓練,與戰時的指揮體係分開的辦法。在訓練和裝備上,則采取一視同仁,部隊素質盡可能的拉平。到了戰時還是以師為建製,分別配備給各個方向指揮部作戰。”
“原來的縱隊司令員和政委,在戰時則直接成為指揮部的黨委和編製成員。如果戰時某一方向,需要兩個或是更多的師協同作戰,那麽會單獨派出原來縱隊的軍政指揮員,負責該方向協調、指揮作戰。”
“之所以設置如此的作戰指揮模式,因為我很討厭重慶的那種機構重疊,將本應該層次簡單的指揮體係,反倒是搞的異常複雜。更討厭那種因人設位的做法,幾個派係就設置幾個副司令長官。”
“蘇軍的指揮體係我也不是很讚同,現在他們的體係看起來還是可以,但是並不符合未來軍事發展的潮流。而且蘇軍的指揮體係,在某些方麵因為過於固定,也有些過於僵化、靈活性不足。”
“不過蘇軍的整個指揮體係,還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我們眼下設立的指揮與部隊管理兩條線的模式,就是吸取了蘇軍、日軍以及多個國家軍隊管理、指揮模式之後,根據我這支軍隊的性質以及我國的國情,未來軍事發展的軌跡而建立的。”
“在戰時各級指揮機構應該盡可能的簡單,以保證上下政令通達。雖上級盡可能的不要指揮到師,管的太死。但也要不要設立過多的指揮層次。機構繁瑣、層層疊疊,反倒是更造成了指揮上的顧此失彼,以及在戰場上反應遲緩。”
“我認為指揮層次越簡單化,才越有利於戰場的指揮。所以盡管部隊的規模一直在擴大,但是從來沒有設置過兵團,或是更高一級的指揮層次。而是在戰時組建戰場派出指揮機構,戰後便撤銷的做法。就是盡可能的減少指揮層次複雜化,壓縮機關編製。”
“不過這種做法雖說減少了不必要的指揮層次,但我也知道這其中有些弊病所在。那就是對部隊平均作戰素質的要求,各級的通訊聯絡能力,作戰參謀的軍事素養的要求,都是相當的高。尤其是對各級指揮員的獨立作戰能力,以及戰略眼光水準的要求更是高。”
“兩位老總,您二位都是軍事大家。有些事情不用我說,您二位都是能看出來的。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作戰指揮與管理體係,部隊管理機構與指揮機構分開,對一支軍隊能不能服從上級意誌,保證軍隊能不能服從上級意誌的優點所在。”
“的確,這種部隊的管理體係對部隊的素質,以及指揮員的素質要求比較高。兩種體係配合的效率,要求也更高。但優點,要遠遠大於缺點。隻要能夠克服這其中的缺點,我想將對我軍的未來發展,可以形成一個合理、高效的體係。”
“避免指揮以及各級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現象出現。從我在構思這種管理模式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這一點。除了不斷的想方設法提高部隊的各種軍事素養,以及在部隊的心態上不斷的調整之外。對高級幹部的培養上,尤其注重這些方麵。”
“對於他們在戰略眼光上,我的要求一向都是走一步、看三步。不斷再三提醒他們,在戰場上一定要有全局觀。不要眼睛隻盯著眼前的那盤菜,無論哪個方麵,都要盡可能的從全局通盤考慮。”
“戰場如棋局,眼光不遠,就無法掌握真正的戰略主動權。作為一名高級指揮員,沒有養成獨立作戰能力,如果事事都依靠上級的決心和部署才能作戰,那麽就是我們這支軍隊的悲哀。這樣的軍隊隻能被動防禦,是永遠無法打進攻作戰的。”
“他杜開山雖說沒有掛上兵團司令官的職務,但是實際上是眼下抗聯僅有的,負責戰略方向指揮的五名兵團一級指揮員。眼光這麽狹窄,視線的距離這麽短,他還能不能擔起上級賦予他們的責任和重擔,這一點我看我要重新考慮一下了。”
“我們現在對手的確隻是一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恐怕已經蹦躂不了幾年的軍隊。戰略眼光的長遠與否,短時間之內這並不是一個太過於關鍵與急迫的事情。隻是兩位老總,很多東西都是要一點點的去積累和體驗、累積的。”
“但我們未來還會有新對手的,甚至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的新對手也許會比日本人更加強大。作為一名指揮員,尤其是高級指揮員,視線如果不夠開闊,隻盯著眼睛裏麵的那盤菜,考慮的不夠全麵那是要誤大事的。”
“兩位老總,他杜開山是一個縱隊司令員,或是一個師長這麽做我不會生氣。因為這是所處的位置,決定他們的戰略眼光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站多高、望多遠,這不是一句空話,不是說屁股決定腦袋嘛。”
“但是他杜開山是抗聯僅有的幾名兵團級,甚至在重慶方麵可以說戰區一級的軍事指揮員,這麽做他就是不合格。戰術上一些的失誤我可以接受,但是作為一名高級指揮員,在戰略部署上眼光出現了問題,那我就無法原諒他。”
“的確,抗聯目前雖說組建了縱隊一級作為管理機構,但是還是以師為主要作戰建製單位,也是以師一級為合成作戰基礎單位。這是比較符合我國的大部分國土的地形,以及周邊國家地形作戰特點的。”
“師一級的部隊作戰能力強,整個部隊應變以及靈活性,遠比將合成部隊的基礎放在軍一級,我認為更適合一些。所以我們組建的縱隊一級並非是作戰指揮機構,隻是部隊管理機構,更沒有明確設立兵團一級的建製。”
“我們現在采取的是在戰時組建方向指揮部,戰後便即撤銷的指揮體係。這樣部隊的指揮機構靈活多變,應對複雜局麵的能力大大的加強。同時部隊的編製,也可以根據形勢的發展與變化隨時進行調整。”
“也就是平時的部隊管理和訓練,與戰時的指揮體係分開的辦法。在訓練和裝備上,則采取一視同仁,部隊素質盡可能的拉平。到了戰時還是以師為建製,分別配備給各個方向指揮部作戰。”
“原來的縱隊司令員和政委,在戰時則直接成為指揮部的黨委和編製成員。如果戰時某一方向,需要兩個或是更多的師協同作戰,那麽會單獨派出原來縱隊的軍政指揮員,負責該方向協調、指揮作戰。”
“之所以設置如此的作戰指揮模式,因為我很討厭重慶的那種機構重疊,將本應該層次簡單的指揮體係,反倒是搞的異常複雜。更討厭那種因人設位的做法,幾個派係就設置幾個副司令長官。”
“蘇軍的指揮體係我也不是很讚同,現在他們的體係看起來還是可以,但是並不符合未來軍事發展的潮流。而且蘇軍的指揮體係,在某些方麵因為過於固定,也有些過於僵化、靈活性不足。”
“不過蘇軍的整個指揮體係,還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我們眼下設立的指揮與部隊管理兩條線的模式,就是吸取了蘇軍、日軍以及多個國家軍隊管理、指揮模式之後,根據我這支軍隊的性質以及我國的國情,未來軍事發展的軌跡而建立的。”
“在戰時各級指揮機構應該盡可能的簡單,以保證上下政令通達。雖上級盡可能的不要指揮到師,管的太死。但也要不要設立過多的指揮層次。機構繁瑣、層層疊疊,反倒是更造成了指揮上的顧此失彼,以及在戰場上反應遲緩。”
“我認為指揮層次越簡單化,才越有利於戰場的指揮。所以盡管部隊的規模一直在擴大,但是從來沒有設置過兵團,或是更高一級的指揮層次。而是在戰時組建戰場派出指揮機構,戰後便撤銷的做法。就是盡可能的減少指揮層次複雜化,壓縮機關編製。”
“不過這種做法雖說減少了不必要的指揮層次,但我也知道這其中有些弊病所在。那就是對部隊平均作戰素質的要求,各級的通訊聯絡能力,作戰參謀的軍事素養的要求,都是相當的高。尤其是對各級指揮員的獨立作戰能力,以及戰略眼光水準的要求更是高。”
“兩位老總,您二位都是軍事大家。有些事情不用我說,您二位都是能看出來的。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作戰指揮與管理體係,部隊管理機構與指揮機構分開,對一支軍隊能不能服從上級意誌,保證軍隊能不能服從上級意誌的優點所在。”
“的確,這種部隊的管理體係對部隊的素質,以及指揮員的素質要求比較高。兩種體係配合的效率,要求也更高。但優點,要遠遠大於缺點。隻要能夠克服這其中的缺點,我想將對我軍的未來發展,可以形成一個合理、高效的體係。”
“避免指揮以及各級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現象出現。從我在構思這種管理模式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這一點。除了不斷的想方設法提高部隊的各種軍事素養,以及在部隊的心態上不斷的調整之外。對高級幹部的培養上,尤其注重這些方麵。”
“對於他們在戰略眼光上,我的要求一向都是走一步、看三步。不斷再三提醒他們,在戰場上一定要有全局觀。不要眼睛隻盯著眼前的那盤菜,無論哪個方麵,都要盡可能的從全局通盤考慮。”
“戰場如棋局,眼光不遠,就無法掌握真正的戰略主動權。作為一名高級指揮員,沒有養成獨立作戰能力,如果事事都依靠上級的決心和部署才能作戰,那麽就是我們這支軍隊的悲哀。這樣的軍隊隻能被動防禦,是永遠無法打進攻作戰的。”
“他杜開山雖說沒有掛上兵團司令官的職務,但是實際上是眼下抗聯僅有的,負責戰略方向指揮的五名兵團一級指揮員。眼光這麽狹窄,視線的距離這麽短,他還能不能擔起上級賦予他們的責任和重擔,這一點我看我要重新考慮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