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線反擊打響之前,對日軍在作戰不利時候經常玩的這一手,明顯記性不錯的海敬清。針對川並密很可能會來的無差別炮擊,可以說已經做了相當的準備。在反擊打響之前,就已經著手做了一定的部署。


    在幫統窩堡的那個營殺出,徹底打亂日軍撤退順序之後。海敬清在幫統窩堡一線圍殲鬼武五一所部殘部的時候,隻留下一個連配合幫統窩堡部隊出擊的部隊,圍殲此時當麵日軍殘存的多半個大隊兵力。


    他命令配屬給自己的一個坦克連,加上自己在路北作戰的,原來堅守孔家窩堡的兩個主力營不僅不要停留繼續向前衝。而且是政委帶領之下脫離公路,以連為建製單位盡可能的向兩翼分散,迂迴衝過幫統窩堡一線的激戰地域,在潘家窯與高家窯之間重新集結。


    對日軍這一手有了準備的海敬清明確的告訴部隊,如果日軍實施炮火攔截,也要不管不顧的衝過去。而且為了減少可能性極大的日軍來這一手帶來的傷亡,海敬清並未將兵力全部集中到之前孔家窩堡一線主戰場的路北。


    按照他的部署,路北的部隊沿著日軍潰退的路線一直向前衝,一定要搶在城內日軍反應過來之前,不顧日軍可能的炮火攔截,迅速的搶占潘家窯、東窪子、巴家圍子一線,並以一部兵力搶占小街基。為下一步的攻城,在以通遼城牆為外圍最後一道防線的通遼縣城周邊戰場,打下一個堅固的楔子。


    這四地緊鄰通遼城牆,都是通遼東、東北方向的要點。尤其是東窪子、巴家圍子,緊貼著通遼的城牆。至於小街基,更是與通遼縣城隻相隔一華裏。站在小街基,通遼縣城的東北門就在麵前。


    拿下這三個要點,就相當於在通遼城下占據三個攻城的出發陣地。同時也為炮兵,對通遼城內縱深目標開火,找到了最佳的展開陣地。而部隊在攻城的時候,不用暴露在光禿禿的城東平原上。


    路南發起反擊的一個營配屬師偵察營的兩個連,在加強的一個坦克連,團屬重迫擊炮營的兩門一百二十毫米重迫擊炮,一門雙二十三高射炮,繳獲的兩門九二式步兵炮。組成快速縱隊的配合之下,搶占清河、積善屯一線,並相機以一部兵力搶占前坨子,直指通遼火車站。


    如果進展順利,他的五十四團就可以同時在東、東南、東北三個方向,全麵突破通遼城外圍防線,直插通遼城內。因為隻要拿下這幾個要點,也是日軍在通遼縣城外最後幾個防禦陣地,取得了向城內進攻出發陣地,剩下的攻破城牆也就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了。


    在海敬清看來,眼下通遼這道眼下殘破不堪的城牆,根本就無法作為一道完整的防線使用。通遼的確有城牆這不假,但是通遼的城牆並非是關內那些夯土外包磚石的城牆。隻不過是用夯土堆成的不到十餘米高的,連半拉子都比不上的土圍子。


    通遼雖說因為地處遏東北與華北之咽喉,聯京津冀與遼吉黑樞紐,以及位於鬆遼平原向蒙古高原之間大興安嶺與燕山、七老圖山、努魯爾虎山交匯地帶少見的平原地形的戰略咽喉要地,號稱七省通衢。


    但整個通遼縣城的曆史,卻是並不長。一九一八年,才設置為縣城。雖說因為其交通位置,而使得縣城發展很快。但是多年的軍閥混亂造成的財力匱乏,又使得這裏的城牆一直未能完全修建起來。勉強修建起來的所謂夯土城牆,其堅固程度遠非關內的那些城牆可以相比的。


    而且通遼的城牆不僅修建的相當簡單,也並沒有關內城牆那些城門樓以及城門。這裏所說的城門,隻不過是夯土圍牆上有意識留下的幾個缺口而已。別說城門樓,就連所謂的城門都沒有。


    即便是這道簡易的,自修建之後從來沒有維修過的城牆。多年在西、北兩個方向的遼河水衝刷之下,已經破損不堪多出坍塌。尤其是在西、北兩個方向,城牆大半坍塌,根本已經不能算是城牆。與緊鄰的開魯縣城相比,通遼的城牆破敗不堪。


    位於西遼河轉彎處,西、北兩個方向緊鄰西遼河的通遼城,的確借助西遼河的水勢在西、北兩個麵對蒙古族傳統遊牧地區的方向,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但就在通遼城邊上的西遼河以及周邊水係,對通遼修建的本就簡易的城牆,多年累積下來破壞的也相當大。


    在加上日軍當初在攻占通遼的時候,雖說沒有發生激烈戰鬥。但是為了炫耀武力,向通遼城幾麵城牆打了幾十發的炮彈,更加造成了通遼城牆的破損。而在日軍在通遼境內大勢修建工事的時候,卻沒有想過維修城牆。


    因為日本人認為,在熱兵器時代城牆已經失去了其防禦的作用。反倒是限製了部隊在整個戰場的運動,同時狹窄的城門也阻擋了現代化裝備的通行。支那內地那麽多外表看著堅固的城牆,無論是南京、北平、太原、正定,還是默默無名的小城市,沒有一處城牆能夠阻擋日軍的戰車。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在某些方麵全盤西化。即學到了西方的現代化軍事理論,但是也拋棄了東方軍事謀略之中一些精華的內容。雖說將西方的先進軍事理論,與日本本土的軍事理論,以及本國國情相結合,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自己軍事理念。


    其中精華的,可供中國人學習的地方固然很多。但是糟粕的東西,也不能算少。尤其是在對西方的軍事理論理解和發展上,因為對手不同,出現了相當的偏差。對現代化作戰理論,可謂是一知半解不說,還抱著傳統一些已經陳舊的觀念不放。


    日軍在全麵防禦的時候,更加注重的是要塞型防禦。這也是為何其在中蘇邊境上,按照地形的走向,修建了那麽多的要塞群。至於城牆在更重視進攻的日軍眼中,可以說是一種落後的軍事防禦手段,也是一種無能和懦弱的表現。


    所以在當初構造通遼地區防禦體係的時候,關東軍在通遼外圍周邊,大勢修建了那麽多的築壘地域,永備、半永備工事群的同時。非但沒有對通遼城牆進行修補,反倒是因為修工事大量的取土反倒是還拆毀了不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我為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雪雲中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雪雲中路並收藏抗日之我為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