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開山的這個計劃一開始的進展並不是很順利。當坑道開始挖掘後,山腿內的日軍要塞守備隊倒是真的再也沉不住氣了。在原來並未出現日軍火力點的山腿,甚至山根下麵突然一下子又冒出幾十個新的火力點。
在坑道掘進到山根之下時,為了搗毀已經挖到眼皮子甚至從幾個隱蔽的坑道中,出動部分兵力發起反擊,試圖炸毀掘進速度極快的坑道。隻是被掩護部隊一頓輕重機槍外加迫擊炮又給炸了迴去而已。
反擊的日軍被炸迴去,但山腿上幾十個交叉射擊的火力點打出來的擲彈筒和射擊角度極刁的步兵炮,卻也給坑道掘進部隊帶來了不少的傷亡。鬼子打過來的擲彈筒角度又刁又準,而還擊的迫擊炮彈砸到這些工事上卻是連撓癢癢都算不上。
日軍指揮官很精明,明顯看出這些坑道的危害,想盡了一切辦法破壞。坑道掘進到山根下時,日軍還派出了士兵,以單兵的方式,渾身捆上炸藥包實施自殺性人肉攻擊,試圖炸毀坑道。
若不是炮兵打出的燃燒彈,將山腿上茂密的灌木叢點燃,阻礙了日軍的射擊視線。同時將三七速射炮冒著山上日軍打來的炮火,直接推到山腳下進行點對點打擊,炸毀了日軍火力最猛,也是位置最重要的幾個暗堡。同時掩護部隊以重機槍損失近半的代價,死死壓製住了日軍反擊的兵力,幾乎幾次被日軍得手。
好在坑道的掘進距離並不是太遠,雖說付出了一定的傷亡但終歸還是挖到了山腳之下。在團屬三七速射炮群、平射的七五野炮,以及大量火箭筒手冒著重大傷亡,采取抵近射擊方式,將日軍山腿部位暴露出來的十幾個暗堡群一點點的清除幹淨後,步兵便發起全線的攻擊。
在坑道掘進完成後,倒黴的可就是日軍了。伴隨著三發紅色的信號彈,攻擊部隊以班為建製,或是推著裝滿已經攪拌好水泥的汽油桶,或是背著燃燒瓶和集束手榴彈,或是從坑道中一躍而起撲向日軍暗堡。或是利用打通的汽油桶為簡易掩體,在火力的掩護之下衝向日軍暗堡群。
杜開山將山腳下殘餘的幾個暗堡**給了速射炮,而將步兵的攻擊線劃在了山腿以上的直瞄火炮夠不著,而山炮等彈道彎曲度足夠的火炮,威力又不足以炸開的暗堡部位。同時利用火箭筒的輕便和靈活性,配合手榴彈和水泥外加火焰噴射器對整個山腿部位的暗堡群實施攻擊。
秦則生在製定攻擊計劃的時候還是很謹慎,利用火箭筒的輕便性和隨機性,先消滅日軍永備工事周圍的掩護火力點。然後利用永備工事的射擊死角,使用大量的炸藥包、集束手榴彈、燃燒瓶,甚至是水泥對那些除非直接打中射擊孔之外,火箭筒也無能為力的永備工事實施定向爆破或是直接用大量的水泥將其射擊孔堵死的戰術。
很顯然日軍在設計以及修建工事的時候,並沒有預料到這世上還有火箭筒這種輕便,幾乎可以在任何地形下使用的直瞄武器。雖然這種武器的穿透力並沒有辦法對付那些澆築了厚度達到一兩米混凝土的永備工事,但是敲掉這些永備工事周邊土木構築的掩護火力點卻不成問題。
日軍的永備數量雖然大,但是畢竟沒有覆蓋整個山體。除了部分的永備火力點之外,大部分的工事還是土木修建的。隻不過很多工事上麵以鋼板覆蓋,以便對防禦力進行加強而已。雖然對垂直火力增大了防禦力,但是對於正麵的防禦,還是與那些鋼筋混凝土修建的永備工事相比。
這些土木修建的側翼掩護火力點與那些永備工事形成互相依賴,相互掩護之勢。在日軍開來,那些堅固,可以防止一百毫米火炮直接命中的永備工事作為支撐點,可掩護這些土木工事。而這些土木工事寬闊的多的射界,又可以保護那些支撐點的側翼。
不過日軍恐怕更沒有想過對手會在敲到掩護的火力點後,對那些即便是小口徑直瞄火炮也無能為力的永備工事,除了采取向內強行塞燃燒瓶的做法之外,甚至直接幹脆采取了動用裝滿了攪拌完事的混凝土直接堵塞射擊孔的方法。
整個山體上的日軍的暗堡群,在這種多種戰法配合之下,一個小時之內便被打垮了三分之二。而位於山腰部作為整個山體防禦支撐點的兩個永備工事群,則或是被對手的火焰噴射器給燒了一個裏外盡透,或是幹脆就被大量的水泥堵死了射擊孔,而失去了壓製作用。
看著後續進展順利的攻擊行動,秦則生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對杜開山道:“司令員,你這一手弄的精妙啊。雖說第一次采取這種戰法,多少有些生疏,但這傷亡比預計的要小的很多。尤其那種使用火箭筒和火焰噴射器清除掩護火力後,使用洋灰直接堵住日軍射擊孔的戰術,簡直太異想天開了。小鬼子這下非堵死在裏麵不可。”
“鬼子修建的那些厚重的烏龜殼,咱們沒有重炮幾乎奈何不了他們。單存的用炸藥,也很吃力。一個火力點,一百公斤炸藥炸完了基本上沒有出現大的破壞。就算裏麵的日軍被震死,但他們卻依舊可以通過地下通道快速的調兵支援。咱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徹底的破壞這些烏龜殼。”
“可用洋灰堵死他們的射擊孔就不一樣了。小鬼子即便增援再多的兵力,沒有了射擊孔,那些增援上來的日軍也無法對我軍進行打擊。沒有了射擊孔,他們的機槍就算再多,工事修的再堅固,也沒有了任何用處。”
聽到秦則生的稱讚,杜開山老臉一紅的道:“這哪是我想出來的,我要是有這個本事就用不著為了這幫縮頭烏龜腦袋疼了。這個辦法是一號想出來的,那些洋灰和那些汽油桶也是他從在東安繳獲的物資中特批的。這個攻擊戰術是一號親自擬定的,我們隻不過是首先試用而已。”
杜開山在與秦則生說話的時候,手中的望遠鏡並沒有放下。而是一直在緊密的觀察著山上的戰鬥。對於山腰部的激戰他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對於攻擊棱線位置的那個連幾次打進日軍炮兵工事後,又被趕了出來卻是很不滿意。
在坑道掘進到山根之下時,為了搗毀已經挖到眼皮子甚至從幾個隱蔽的坑道中,出動部分兵力發起反擊,試圖炸毀掘進速度極快的坑道。隻是被掩護部隊一頓輕重機槍外加迫擊炮又給炸了迴去而已。
反擊的日軍被炸迴去,但山腿上幾十個交叉射擊的火力點打出來的擲彈筒和射擊角度極刁的步兵炮,卻也給坑道掘進部隊帶來了不少的傷亡。鬼子打過來的擲彈筒角度又刁又準,而還擊的迫擊炮彈砸到這些工事上卻是連撓癢癢都算不上。
日軍指揮官很精明,明顯看出這些坑道的危害,想盡了一切辦法破壞。坑道掘進到山根下時,日軍還派出了士兵,以單兵的方式,渾身捆上炸藥包實施自殺性人肉攻擊,試圖炸毀坑道。
若不是炮兵打出的燃燒彈,將山腿上茂密的灌木叢點燃,阻礙了日軍的射擊視線。同時將三七速射炮冒著山上日軍打來的炮火,直接推到山腳下進行點對點打擊,炸毀了日軍火力最猛,也是位置最重要的幾個暗堡。同時掩護部隊以重機槍損失近半的代價,死死壓製住了日軍反擊的兵力,幾乎幾次被日軍得手。
好在坑道的掘進距離並不是太遠,雖說付出了一定的傷亡但終歸還是挖到了山腳之下。在團屬三七速射炮群、平射的七五野炮,以及大量火箭筒手冒著重大傷亡,采取抵近射擊方式,將日軍山腿部位暴露出來的十幾個暗堡群一點點的清除幹淨後,步兵便發起全線的攻擊。
在坑道掘進完成後,倒黴的可就是日軍了。伴隨著三發紅色的信號彈,攻擊部隊以班為建製,或是推著裝滿已經攪拌好水泥的汽油桶,或是背著燃燒瓶和集束手榴彈,或是從坑道中一躍而起撲向日軍暗堡。或是利用打通的汽油桶為簡易掩體,在火力的掩護之下衝向日軍暗堡群。
杜開山將山腳下殘餘的幾個暗堡**給了速射炮,而將步兵的攻擊線劃在了山腿以上的直瞄火炮夠不著,而山炮等彈道彎曲度足夠的火炮,威力又不足以炸開的暗堡部位。同時利用火箭筒的輕便和靈活性,配合手榴彈和水泥外加火焰噴射器對整個山腿部位的暗堡群實施攻擊。
秦則生在製定攻擊計劃的時候還是很謹慎,利用火箭筒的輕便性和隨機性,先消滅日軍永備工事周圍的掩護火力點。然後利用永備工事的射擊死角,使用大量的炸藥包、集束手榴彈、燃燒瓶,甚至是水泥對那些除非直接打中射擊孔之外,火箭筒也無能為力的永備工事實施定向爆破或是直接用大量的水泥將其射擊孔堵死的戰術。
很顯然日軍在設計以及修建工事的時候,並沒有預料到這世上還有火箭筒這種輕便,幾乎可以在任何地形下使用的直瞄武器。雖然這種武器的穿透力並沒有辦法對付那些澆築了厚度達到一兩米混凝土的永備工事,但是敲掉這些永備工事周邊土木構築的掩護火力點卻不成問題。
日軍的永備數量雖然大,但是畢竟沒有覆蓋整個山體。除了部分的永備火力點之外,大部分的工事還是土木修建的。隻不過很多工事上麵以鋼板覆蓋,以便對防禦力進行加強而已。雖然對垂直火力增大了防禦力,但是對於正麵的防禦,還是與那些鋼筋混凝土修建的永備工事相比。
這些土木修建的側翼掩護火力點與那些永備工事形成互相依賴,相互掩護之勢。在日軍開來,那些堅固,可以防止一百毫米火炮直接命中的永備工事作為支撐點,可掩護這些土木工事。而這些土木工事寬闊的多的射界,又可以保護那些支撐點的側翼。
不過日軍恐怕更沒有想過對手會在敲到掩護的火力點後,對那些即便是小口徑直瞄火炮也無能為力的永備工事,除了采取向內強行塞燃燒瓶的做法之外,甚至直接幹脆采取了動用裝滿了攪拌完事的混凝土直接堵塞射擊孔的方法。
整個山體上的日軍的暗堡群,在這種多種戰法配合之下,一個小時之內便被打垮了三分之二。而位於山腰部作為整個山體防禦支撐點的兩個永備工事群,則或是被對手的火焰噴射器給燒了一個裏外盡透,或是幹脆就被大量的水泥堵死了射擊孔,而失去了壓製作用。
看著後續進展順利的攻擊行動,秦則生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對杜開山道:“司令員,你這一手弄的精妙啊。雖說第一次采取這種戰法,多少有些生疏,但這傷亡比預計的要小的很多。尤其那種使用火箭筒和火焰噴射器清除掩護火力後,使用洋灰直接堵住日軍射擊孔的戰術,簡直太異想天開了。小鬼子這下非堵死在裏麵不可。”
“鬼子修建的那些厚重的烏龜殼,咱們沒有重炮幾乎奈何不了他們。單存的用炸藥,也很吃力。一個火力點,一百公斤炸藥炸完了基本上沒有出現大的破壞。就算裏麵的日軍被震死,但他們卻依舊可以通過地下通道快速的調兵支援。咱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徹底的破壞這些烏龜殼。”
“可用洋灰堵死他們的射擊孔就不一樣了。小鬼子即便增援再多的兵力,沒有了射擊孔,那些增援上來的日軍也無法對我軍進行打擊。沒有了射擊孔,他們的機槍就算再多,工事修的再堅固,也沒有了任何用處。”
聽到秦則生的稱讚,杜開山老臉一紅的道:“這哪是我想出來的,我要是有這個本事就用不著為了這幫縮頭烏龜腦袋疼了。這個辦法是一號想出來的,那些洋灰和那些汽油桶也是他從在東安繳獲的物資中特批的。這個攻擊戰術是一號親自擬定的,我們隻不過是首先試用而已。”
杜開山在與秦則生說話的時候,手中的望遠鏡並沒有放下。而是一直在緊密的觀察著山上的戰鬥。對於山腰部的激戰他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對於攻擊棱線位置的那個連幾次打進日軍炮兵工事後,又被趕了出來卻是很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