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相臣仰了半天頭,然後道:“你問得柳金鳳肯定是修道之人,沒聽過修道的有叫這名字。”
“那算了。”葛牧端起酒杯跟柳相臣碰了碰。
兩人邊喝邊聊,柳相臣依然擔憂葛牧的處境,便多提了幾句雲嬌的事,葛牧倒是全然無所謂,殺已殺了,就算章明安不辯是非把罪名往他頭上扣,大不了揪光老學究的胡子,然後一走了之,文不行還有武的,這也是修道之人的便利。
修道者本就是逆天而行,刀口上舔血,身上真背幾條人命也不是大事,這點葛牧琢磨得很清楚。
兩甕酒盡後柳相臣已經喝醉,扒在門口吐了一會兒,暈乎乎地念著“我醉欲眠卿且去”的詞兒躺下睡了,葛牧替他掩上門自行離開。
後來兩天,葛牧照例到鄭山水潭修行,或與同齡少年飲酒玩樂,跟荊棘林的事從未發生一般,不過趙縣令和章明安似乎達成了某種狼狽為奸的默契,派了兩名衙役終日盯著他,不允其離開靖城,似乎真把他當做殺人兇手。
隻是兩位衙役大哥見到少年輕而易舉地舉起兩千多斤的石頭、一拳打折成人手臂還粗的榆木,便膽怯了,看不住嫌犯隻是失職,惹惱這少年就有可能丟命,因此也不敢盯得太緊,距離就保持在視線可以觸及的範圍。
葛牧不但體恤衙役大哥難處,反而整日對他們唿來喝去,買酒買菜的事不說,還讓二位幫忙掃院子、劈材,以及到柳氏的酒坊賣酒(柳氏把酒坊也給葛牧),完全當成家奴使喚。
衙役大哥開始也不肯,但是當葛牧抽出他們的跨刀,笑嘻嘻地把刀劍嘎嘣一聲咬斷,攝於其彪悍也隻能認命。
老學究章明安到街上時,瞧見葛牧這疑似兇犯大咧咧躺在躺椅上喝茶,兩名衙役在後麵點頭哈腰地奉承,甚至都起了擼起袖管跟這劣童拚命的心思,其罪不罰,天理何在?
“老糊塗!”葛牧不冷不熱地哼了一聲,指使衙役去招唿買酒的客人。
本來這已經夠老學究憋屈的,哪想還有更致命的一擊?不多時就瞧見其女青果笑逐顏開地拎著桂花糖蒸栗粉糕往酒坊裏跑。
“青果——”章明安厲喝。
一隻腳已經跨進酒坊門檻的青果聽見父親聲音,猛地打了個機靈,臉上笑容也霎時消失,邁出去的腳緩緩地收了迴去,板著臉低聲自語:“一個女兒家整日到市井拋頭露麵成何體統?詩書不成,還不在閨閣中習練女紅,迴去。”
“一個女兒家整日到市井拋頭露麵成何體統?詩書不成,還不在閨閣中習練女紅,迴去!”章明安抑揚頓挫地訓斥道,話幾乎和青果同步。
這丫頭學得真像,葛牧在底下瞧瞧給青果豎拇指,不過不想青果為難,起身道:“青果你先迴。”
青果衝葛牧做了鬼臉,放下桂花糖蒸栗粉糕轉身迴去,壓根兒沒正眼看其父章明安,老學究氣得臉色陰沉,一股邪火都遷怒到葛牧這家夥身上,“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看你這小子還能得意到幾時,混賬東西。”
“衙役大哥,這老頭兒在我店麵前吆五喝六,很影響本店的生意和靖城的街市秩序,麻煩二位轟走。”
葛牧別過臉喝茶,很無賴地唏噓了兩聲枉為讀書人、枉為讀書人,兩位衙役大哥相互使了個眼色,還賠著笑臉請老學究離開。
……
三天後靖城的衙役把趙鏢頭等六人的屍首運迴靖城,同去還有仵作。這名仵作當了幾十年的差,眼界不俗,查探後十分確認趙鏢頭等人乃是死於妖物之手,脖頸上的傷痕還留有妖毒,使其血肉在屍體擱了十天未出現腐化跡象,絕非人力為之。
更重要的是那第七具已經燒焦的屍骸,其狀似人似猿,骨骼構造顯然就不是人類。
仵作和衙役是趙縣令的心腹人,去之前就受了囑咐,將第七具屍體就地掩埋,不準聲張出去半句。
畢竟此等醜事不宜宣揚,老學究章明安在靖城講學著書,為靖城學子提供進階之路,而學子入仕的多寡也是朝廷判斷地方政績的重要一項,所以於公於私趙縣令都不願讓章明安出差錯,萬一老學究想不開抹了脖子呢?
另外六福鏢局的家眷需要安撫,必須要使銀子,趙縣令自認也是被妖孽迷惑的受害者,銀子絕不能出!最好是拿了證據私底下讓章家拿銀子。
趙縣令和仵作趁夜拜訪了章家,與章明安具體說過什麽無人知曉,隻是兩人從章家拿出了一千兩,第二天盯著葛牧的兩名衙役大哥也撤了迴來——兩人如蒙大赦。
一大早上一隻隊伍由趙縣令引著吹吹打打進了魚尾巷,剛從鄭山水潭迴來的葛牧以為是哪家取親,出門瞧,那隊伍竟朝著自己家裏走了過來,一堆百姓跟在後麵湊熱鬧。
這什麽幺蛾子?
趙縣令快步走過來,喜笑顏開地扶住葛牧稱讚道:“葛世侄,真是少年英雄啊,風姿不遜於乃叔父,此次為我靖城除此大害可謂居功至偉,來來來,這塊匾額你且收下。”
一頭霧水的葛牧做戲道:“都是知縣大人蔭蔽地方,小侄哪敢居功?”
說完一把把趙縣令拽進了門,把眾人擋在外麵,“貪官兒,不多花點心思去刮地皮摟銀子,大早上來我家門前唱什麽戲?”
“世侄,怎麽跟叔說話呢?叔跟你叔父可是莫逆之交,情同手足,相當年我們二人……”
“得得得,說到底怎麽迴事。”
趙縣令搓著手道:“前幾天六福鏢局趙跛子的命案已經查清,乃是妖孽作祟,並非葛世侄所為,其中緣由你我都已心知肚明,世侄天資聰明,想必也不用當叔的多囑咐什麽,隻是那章老夫子的確咱們靖城的杏壇巨擎,學子們的指望,容不得有失,還請世侄把那個妖孽究竟是誰、又叫什麽都爛在心裏。”
哦,原來是事情都查清楚了,章明安跟趙縣令怕醜事外揚,所以要堵自己的嘴!葛牧輕飄飄地瞥了脊背微駝,還向自己躬身的趙縣令,“送匾額這是老學究的意思。”
“上麵降妖義士四字是老夫子親筆所提,讀書人麵皮薄,他已經一大把年紀總不至於給你登門負荊請罪吧?”
“降妖義士,忒俗。”
趙縣令怎麽會不知道這小兔崽子的秉性脾氣,躬身到他耳畔道:“還有一百兩的銀子,這不俗吧?”
其實葛牧也是爭一口氣罷了,不管是章明安在靖城的重要性、還是他是青果父親的身份,葛牧都不能真把他給怎麽樣,何況他已經擺出了台階。沉吟了片刻冷笑:“趙縣令上道啊。”
“既然世侄並無異議,那這件案子叔就這麽結:六福鏢局鏢師六人在荊棘林遇妖身亡,此妖被世侄所除,具體是何方妖孽並未查出。”
“您可真會辦案子。”
趙縣令也不理會葛牧這句譏諷,摟住他肩頭道:“走了世侄,咱們這場戲還得接著給演完嘍,省得讓城裏百姓胡亂議論,你還能名利雙收。”
葛牧皮笑肉不笑道:“朝廷該給您擢升到隴西道道台,做縣令屈才。”
兩人相攜而出繼續在靖城百姓麵前做戲,趙縣令儼然青天老爺,葛牧溫恭有禮顯然是後進英才,當然明白這二人德性的也免不得低聲罵一句無恥,但大體上還是非常順利。
“葛仙師,葛仙師,我們村子出了妖怪了,您快去看看。”一個穿短褂的憨厚漢子從人群裏擠過來。
葛牧低聲向趙縣令說道:“這戲安排的有些過了。”
“不是本縣安排。”
……
“那算了。”葛牧端起酒杯跟柳相臣碰了碰。
兩人邊喝邊聊,柳相臣依然擔憂葛牧的處境,便多提了幾句雲嬌的事,葛牧倒是全然無所謂,殺已殺了,就算章明安不辯是非把罪名往他頭上扣,大不了揪光老學究的胡子,然後一走了之,文不行還有武的,這也是修道之人的便利。
修道者本就是逆天而行,刀口上舔血,身上真背幾條人命也不是大事,這點葛牧琢磨得很清楚。
兩甕酒盡後柳相臣已經喝醉,扒在門口吐了一會兒,暈乎乎地念著“我醉欲眠卿且去”的詞兒躺下睡了,葛牧替他掩上門自行離開。
後來兩天,葛牧照例到鄭山水潭修行,或與同齡少年飲酒玩樂,跟荊棘林的事從未發生一般,不過趙縣令和章明安似乎達成了某種狼狽為奸的默契,派了兩名衙役終日盯著他,不允其離開靖城,似乎真把他當做殺人兇手。
隻是兩位衙役大哥見到少年輕而易舉地舉起兩千多斤的石頭、一拳打折成人手臂還粗的榆木,便膽怯了,看不住嫌犯隻是失職,惹惱這少年就有可能丟命,因此也不敢盯得太緊,距離就保持在視線可以觸及的範圍。
葛牧不但體恤衙役大哥難處,反而整日對他們唿來喝去,買酒買菜的事不說,還讓二位幫忙掃院子、劈材,以及到柳氏的酒坊賣酒(柳氏把酒坊也給葛牧),完全當成家奴使喚。
衙役大哥開始也不肯,但是當葛牧抽出他們的跨刀,笑嘻嘻地把刀劍嘎嘣一聲咬斷,攝於其彪悍也隻能認命。
老學究章明安到街上時,瞧見葛牧這疑似兇犯大咧咧躺在躺椅上喝茶,兩名衙役在後麵點頭哈腰地奉承,甚至都起了擼起袖管跟這劣童拚命的心思,其罪不罰,天理何在?
“老糊塗!”葛牧不冷不熱地哼了一聲,指使衙役去招唿買酒的客人。
本來這已經夠老學究憋屈的,哪想還有更致命的一擊?不多時就瞧見其女青果笑逐顏開地拎著桂花糖蒸栗粉糕往酒坊裏跑。
“青果——”章明安厲喝。
一隻腳已經跨進酒坊門檻的青果聽見父親聲音,猛地打了個機靈,臉上笑容也霎時消失,邁出去的腳緩緩地收了迴去,板著臉低聲自語:“一個女兒家整日到市井拋頭露麵成何體統?詩書不成,還不在閨閣中習練女紅,迴去。”
“一個女兒家整日到市井拋頭露麵成何體統?詩書不成,還不在閨閣中習練女紅,迴去!”章明安抑揚頓挫地訓斥道,話幾乎和青果同步。
這丫頭學得真像,葛牧在底下瞧瞧給青果豎拇指,不過不想青果為難,起身道:“青果你先迴。”
青果衝葛牧做了鬼臉,放下桂花糖蒸栗粉糕轉身迴去,壓根兒沒正眼看其父章明安,老學究氣得臉色陰沉,一股邪火都遷怒到葛牧這家夥身上,“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看你這小子還能得意到幾時,混賬東西。”
“衙役大哥,這老頭兒在我店麵前吆五喝六,很影響本店的生意和靖城的街市秩序,麻煩二位轟走。”
葛牧別過臉喝茶,很無賴地唏噓了兩聲枉為讀書人、枉為讀書人,兩位衙役大哥相互使了個眼色,還賠著笑臉請老學究離開。
……
三天後靖城的衙役把趙鏢頭等六人的屍首運迴靖城,同去還有仵作。這名仵作當了幾十年的差,眼界不俗,查探後十分確認趙鏢頭等人乃是死於妖物之手,脖頸上的傷痕還留有妖毒,使其血肉在屍體擱了十天未出現腐化跡象,絕非人力為之。
更重要的是那第七具已經燒焦的屍骸,其狀似人似猿,骨骼構造顯然就不是人類。
仵作和衙役是趙縣令的心腹人,去之前就受了囑咐,將第七具屍體就地掩埋,不準聲張出去半句。
畢竟此等醜事不宜宣揚,老學究章明安在靖城講學著書,為靖城學子提供進階之路,而學子入仕的多寡也是朝廷判斷地方政績的重要一項,所以於公於私趙縣令都不願讓章明安出差錯,萬一老學究想不開抹了脖子呢?
另外六福鏢局的家眷需要安撫,必須要使銀子,趙縣令自認也是被妖孽迷惑的受害者,銀子絕不能出!最好是拿了證據私底下讓章家拿銀子。
趙縣令和仵作趁夜拜訪了章家,與章明安具體說過什麽無人知曉,隻是兩人從章家拿出了一千兩,第二天盯著葛牧的兩名衙役大哥也撤了迴來——兩人如蒙大赦。
一大早上一隻隊伍由趙縣令引著吹吹打打進了魚尾巷,剛從鄭山水潭迴來的葛牧以為是哪家取親,出門瞧,那隊伍竟朝著自己家裏走了過來,一堆百姓跟在後麵湊熱鬧。
這什麽幺蛾子?
趙縣令快步走過來,喜笑顏開地扶住葛牧稱讚道:“葛世侄,真是少年英雄啊,風姿不遜於乃叔父,此次為我靖城除此大害可謂居功至偉,來來來,這塊匾額你且收下。”
一頭霧水的葛牧做戲道:“都是知縣大人蔭蔽地方,小侄哪敢居功?”
說完一把把趙縣令拽進了門,把眾人擋在外麵,“貪官兒,不多花點心思去刮地皮摟銀子,大早上來我家門前唱什麽戲?”
“世侄,怎麽跟叔說話呢?叔跟你叔父可是莫逆之交,情同手足,相當年我們二人……”
“得得得,說到底怎麽迴事。”
趙縣令搓著手道:“前幾天六福鏢局趙跛子的命案已經查清,乃是妖孽作祟,並非葛世侄所為,其中緣由你我都已心知肚明,世侄天資聰明,想必也不用當叔的多囑咐什麽,隻是那章老夫子的確咱們靖城的杏壇巨擎,學子們的指望,容不得有失,還請世侄把那個妖孽究竟是誰、又叫什麽都爛在心裏。”
哦,原來是事情都查清楚了,章明安跟趙縣令怕醜事外揚,所以要堵自己的嘴!葛牧輕飄飄地瞥了脊背微駝,還向自己躬身的趙縣令,“送匾額這是老學究的意思。”
“上麵降妖義士四字是老夫子親筆所提,讀書人麵皮薄,他已經一大把年紀總不至於給你登門負荊請罪吧?”
“降妖義士,忒俗。”
趙縣令怎麽會不知道這小兔崽子的秉性脾氣,躬身到他耳畔道:“還有一百兩的銀子,這不俗吧?”
其實葛牧也是爭一口氣罷了,不管是章明安在靖城的重要性、還是他是青果父親的身份,葛牧都不能真把他給怎麽樣,何況他已經擺出了台階。沉吟了片刻冷笑:“趙縣令上道啊。”
“既然世侄並無異議,那這件案子叔就這麽結:六福鏢局鏢師六人在荊棘林遇妖身亡,此妖被世侄所除,具體是何方妖孽並未查出。”
“您可真會辦案子。”
趙縣令也不理會葛牧這句譏諷,摟住他肩頭道:“走了世侄,咱們這場戲還得接著給演完嘍,省得讓城裏百姓胡亂議論,你還能名利雙收。”
葛牧皮笑肉不笑道:“朝廷該給您擢升到隴西道道台,做縣令屈才。”
兩人相攜而出繼續在靖城百姓麵前做戲,趙縣令儼然青天老爺,葛牧溫恭有禮顯然是後進英才,當然明白這二人德性的也免不得低聲罵一句無恥,但大體上還是非常順利。
“葛仙師,葛仙師,我們村子出了妖怪了,您快去看看。”一個穿短褂的憨厚漢子從人群裏擠過來。
葛牧低聲向趙縣令說道:“這戲安排的有些過了。”
“不是本縣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