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熱鬧的內室又一次恢複了寂靜,不知由何處開始的輕微的恥笑聲間或傳來。隨著那笑聲,室內漸漸流動起了一種異樣的氛圍。其中透露出的絲絲縷縷的譏諷,似乎那無形的聲音與目光都帶上了能灼傷人的溫度,刺痛人的皮膚。
李瑾此時可以說是有怨念的,為什麽自己要遭受這樣的不公待遇?自己並未主動傷害過任何一個人。
隻是這樣的情緒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向。唯一有據可循的,也僅止於自己官家出身的身份,隻是自己也隻是千千萬萬這樣的人中的一個。
微微閉了閉眼睛,沉悶的氣氛讓李瑾喘不過氣來,而身旁母親那自責又沉痛的眼神,更是讓李瑾的精神幾乎處於瀕臨崩潰的邊緣。
原本能做到的從容不迫,此時也早已化為了雲煙,消散不見。
李瑾霍然站立而起,唇角掛著從不曾展現的尖銳笑意,輕輕道:“李瑾鬥膽借王妃待客的盛宴,公布一件事情,占用眾位少許時間。”
李瑾幾乎沒給任何人插嘴的時間,笑容漸漸擴大後,快意說道。
“怕是眾位中還有人不知,近日城中有則布告,京中一位侍郎千金要遠嫁塞北參事為妻,年內便會在京舉行正禮。而那新娘正是李瑾。此番決定緣由僅僅因我聽聞,塞北大雪眾將士饑寒交迫,甚至一些少年軍官還不曾有家有室,便在邊地為國捐軀。李瑾小小一介女流,手無縛雞之力,身後無千萬家資。卻也想借自己這不輕不重的一個小小身份堪為表率,鼓舞邊疆戰士堅守城門,拒敵國門之外,隻要國在便會有家。雖然此刻,由我本人說出口來,顯得倨傲無禮。倘在座眾位,若能於皇榜應招之下,慨然捐贈一絲一毫囊中玩物,怕是邊疆戰士也能得數頓飽飯或禦寒之物。望大家三思。”
一番話語本是全無腹稿,信馬由韁全憑李瑾一時激憤,倒也算是滔滔不絕,將胸中不愉宣之於口。隻是這想法,倒是早已在李瑾腦中成型。平日裏從不曾對國家大事感興趣的李瑾,也是在這次遭受池魚之殃後,才認真思考起這些問題,夜不成寐時這些想法,就一直盤桓在李瑾腦中經久不散。
也許有時候,沒有反應的迴應比有反應,更能表現出人們的受到刺激後的震驚,一如此時。
廳中此時可算是落針可聞,李瑾從未見過的寂靜,甚至連唿吸聲都消失的幹淨徹底。原因無他,驚愕與不敢置信,也許還有那麽一絲的惱羞成怒,獨獨沒有的就是羞愧。但眾人的反應並不在李瑾想要的結果中,無論在座眾人做出何種反應,對她來說都無所謂。
李瑾唯一不想看到的,就是那些無聲的譏諷,混雜著同情與慶幸的眼神集中在自己與母親身上。此時即使是憤怒與憎恨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李瑾覺得也比之前的好上千萬倍。
短暫的寂靜過後,眾人似乎終於恢複了反應的能力。李瑾的話對於有些人算是深深的刺痛了她們的神經,一時驚詫過後臉上的表情難得漏出了偽裝笑容後的真實恨意。
而讓李瑾不曾想到的是,這場宴會最應該生氣,最應該表達對李瑾憤慨的人,此時竟是整個廳堂中最風輕雲淡的。那位剛剛還在誇讚食物,應該如何精雕細琢來滿足自己口福的主人,竟是唯一沒有露出攻擊神情的人。
李瑾深深看著那雙平靜的眼睛,並十分確定這平靜的表情並非偽裝,而確是這位老王妃此時真正的心緒。李瑾不明白,自己剛剛的話算是對所有在座的人的指責與聲討了,對於宴會的主人更是如此,而此時作為最大‘受害者’的人竟是這樣平靜的就接受了這個指責。
眾人因為老王妃並未說話,一時都踟躕在原地。大多數人都不知自己是應該表達大度,不與李瑾這樣一個黃口小兒理論,還是要‘據理力爭’維護宴會主人的麵子。
誰知老王妃竟突然極溫和的笑著對眾人道:“我等雖為婦孺,卻也是讀過聖賢書,識字知禮的人,且不問‘苟利國家生死以,企因利害趨避之。’皇帝發榜募捐這事兒,我還真是第一次耳聞,雖無巨臂擎天,卻也能盡自己的一絲心意。”
這一段話,直讓眾人大跌眼鏡,卻不敢表現的過於明顯,一些功力不深的人,表情中都或多或少的露出了難以理解的表情,看著上首的老王妃,呆立在原地。
眾人不明白,對於如此針對貴族的‘侮辱’,身為大家千金,千頃封地的主母的老王妃如何能咽下這口氣。且竟將這黃毛丫頭的話聽進了耳中,並由此而決定支持皇帝。
可即使不明白,眾人中也沒誰敢站出來反對老王妃說的話。
因此一時倒又一番萬籟俱寂,一如李瑾剛剛說完話時的反應。一時有人心中暗想,老王妃怕是被李瑾說的話壓住了氣勢,不想輸了大家風範因此才有此一幕。而更多的人在心底則覺得,果然是大家出身且經曆了數年朝廷變換的風雨,城府真非常人能比。
李瑾卻移不開看著的那雙靈動的眼睛,那其中有許多未明的情緒,但李瑾卻清晰的辨認出那裏的一種,一片激蕩著愛國情懷的赤誠之心。
就在眾人覺得這一幕劇變,此時就要拉下帷幕。正想著下一個話題會是什麽,而自己又該如何贏得主動,挑起一個足夠引起老王妃注意的話頭時。下一刻,老王妃就招手讓自己的心腹紫瑞上前,吩咐道:“去,把我年輕時,先皇賞賜的,外族朝貢的錦匣拿來。”
之後轉頭對身邊的眾人道:“大家若是想捐東西的,就隨手放到裏麵,不放也無所謂的,隻等一會兒紫瑞走過一圈,便將這錦匣封了直接送去陛下那裏算是我們這些閨閣中人為國家出的一份綿薄之力了。”
此時聽聞老王妃如此說,再次驚愕的差點掉了下巴的眾人,哪個還敢遲疑,紛紛拿出自己的荷包或者手中,頭上的首飾來。
一時屋內叮叮咚咚,環佩撞擊的聲音不絕於耳。
李瑾此時可以說是有怨念的,為什麽自己要遭受這樣的不公待遇?自己並未主動傷害過任何一個人。
隻是這樣的情緒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向。唯一有據可循的,也僅止於自己官家出身的身份,隻是自己也隻是千千萬萬這樣的人中的一個。
微微閉了閉眼睛,沉悶的氣氛讓李瑾喘不過氣來,而身旁母親那自責又沉痛的眼神,更是讓李瑾的精神幾乎處於瀕臨崩潰的邊緣。
原本能做到的從容不迫,此時也早已化為了雲煙,消散不見。
李瑾霍然站立而起,唇角掛著從不曾展現的尖銳笑意,輕輕道:“李瑾鬥膽借王妃待客的盛宴,公布一件事情,占用眾位少許時間。”
李瑾幾乎沒給任何人插嘴的時間,笑容漸漸擴大後,快意說道。
“怕是眾位中還有人不知,近日城中有則布告,京中一位侍郎千金要遠嫁塞北參事為妻,年內便會在京舉行正禮。而那新娘正是李瑾。此番決定緣由僅僅因我聽聞,塞北大雪眾將士饑寒交迫,甚至一些少年軍官還不曾有家有室,便在邊地為國捐軀。李瑾小小一介女流,手無縛雞之力,身後無千萬家資。卻也想借自己這不輕不重的一個小小身份堪為表率,鼓舞邊疆戰士堅守城門,拒敵國門之外,隻要國在便會有家。雖然此刻,由我本人說出口來,顯得倨傲無禮。倘在座眾位,若能於皇榜應招之下,慨然捐贈一絲一毫囊中玩物,怕是邊疆戰士也能得數頓飽飯或禦寒之物。望大家三思。”
一番話語本是全無腹稿,信馬由韁全憑李瑾一時激憤,倒也算是滔滔不絕,將胸中不愉宣之於口。隻是這想法,倒是早已在李瑾腦中成型。平日裏從不曾對國家大事感興趣的李瑾,也是在這次遭受池魚之殃後,才認真思考起這些問題,夜不成寐時這些想法,就一直盤桓在李瑾腦中經久不散。
也許有時候,沒有反應的迴應比有反應,更能表現出人們的受到刺激後的震驚,一如此時。
廳中此時可算是落針可聞,李瑾從未見過的寂靜,甚至連唿吸聲都消失的幹淨徹底。原因無他,驚愕與不敢置信,也許還有那麽一絲的惱羞成怒,獨獨沒有的就是羞愧。但眾人的反應並不在李瑾想要的結果中,無論在座眾人做出何種反應,對她來說都無所謂。
李瑾唯一不想看到的,就是那些無聲的譏諷,混雜著同情與慶幸的眼神集中在自己與母親身上。此時即使是憤怒與憎恨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李瑾覺得也比之前的好上千萬倍。
短暫的寂靜過後,眾人似乎終於恢複了反應的能力。李瑾的話對於有些人算是深深的刺痛了她們的神經,一時驚詫過後臉上的表情難得漏出了偽裝笑容後的真實恨意。
而讓李瑾不曾想到的是,這場宴會最應該生氣,最應該表達對李瑾憤慨的人,此時竟是整個廳堂中最風輕雲淡的。那位剛剛還在誇讚食物,應該如何精雕細琢來滿足自己口福的主人,竟是唯一沒有露出攻擊神情的人。
李瑾深深看著那雙平靜的眼睛,並十分確定這平靜的表情並非偽裝,而確是這位老王妃此時真正的心緒。李瑾不明白,自己剛剛的話算是對所有在座的人的指責與聲討了,對於宴會的主人更是如此,而此時作為最大‘受害者’的人竟是這樣平靜的就接受了這個指責。
眾人因為老王妃並未說話,一時都踟躕在原地。大多數人都不知自己是應該表達大度,不與李瑾這樣一個黃口小兒理論,還是要‘據理力爭’維護宴會主人的麵子。
誰知老王妃竟突然極溫和的笑著對眾人道:“我等雖為婦孺,卻也是讀過聖賢書,識字知禮的人,且不問‘苟利國家生死以,企因利害趨避之。’皇帝發榜募捐這事兒,我還真是第一次耳聞,雖無巨臂擎天,卻也能盡自己的一絲心意。”
這一段話,直讓眾人大跌眼鏡,卻不敢表現的過於明顯,一些功力不深的人,表情中都或多或少的露出了難以理解的表情,看著上首的老王妃,呆立在原地。
眾人不明白,對於如此針對貴族的‘侮辱’,身為大家千金,千頃封地的主母的老王妃如何能咽下這口氣。且竟將這黃毛丫頭的話聽進了耳中,並由此而決定支持皇帝。
可即使不明白,眾人中也沒誰敢站出來反對老王妃說的話。
因此一時倒又一番萬籟俱寂,一如李瑾剛剛說完話時的反應。一時有人心中暗想,老王妃怕是被李瑾說的話壓住了氣勢,不想輸了大家風範因此才有此一幕。而更多的人在心底則覺得,果然是大家出身且經曆了數年朝廷變換的風雨,城府真非常人能比。
李瑾卻移不開看著的那雙靈動的眼睛,那其中有許多未明的情緒,但李瑾卻清晰的辨認出那裏的一種,一片激蕩著愛國情懷的赤誠之心。
就在眾人覺得這一幕劇變,此時就要拉下帷幕。正想著下一個話題會是什麽,而自己又該如何贏得主動,挑起一個足夠引起老王妃注意的話頭時。下一刻,老王妃就招手讓自己的心腹紫瑞上前,吩咐道:“去,把我年輕時,先皇賞賜的,外族朝貢的錦匣拿來。”
之後轉頭對身邊的眾人道:“大家若是想捐東西的,就隨手放到裏麵,不放也無所謂的,隻等一會兒紫瑞走過一圈,便將這錦匣封了直接送去陛下那裏算是我們這些閨閣中人為國家出的一份綿薄之力了。”
此時聽聞老王妃如此說,再次驚愕的差點掉了下巴的眾人,哪個還敢遲疑,紛紛拿出自己的荷包或者手中,頭上的首飾來。
一時屋內叮叮咚咚,環佩撞擊的聲音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