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後壽宴的當天,弘治帝給了朝臣當頭一棒。


    弘治帝繞過內閣直接下中旨,令跪在大明門的禦史前往江南清查田畝。原本沒有內閣的票擬,禦史們可以抗旨。但下中旨時占著天時、地利、人和,四周有許多看熱鬧的百姓,也有熱血的士子虎視眈眈瞅著他們。為了名聲,他們不敢抗旨不遵。


    一旦抗旨,證明了傳單的真實性。林廷玉等人還想‘留得清白在人間’。


    藩王們高高興興的吃宴席,朝臣們心驚膽戰地打探消息。無論是太子故意引起的輿論,還是弘治帝清查田畝的聖旨,都讓他們坐立不安。


    “首輔大人,北方災情嚴重,陛下豈能在此刻清查田畝。萬一民變,後果不堪設想。”


    “李閣老,太子從何得到禦史們的家產數目?西廠會不會是披著物流皮的東廠?是不是西廠的物流能力被限製,太子試圖讓西廠做迴老本行?”


    “謝閣老,陛下交代先從餘姚開始清查田畝。您事先得知嗎?準備如何應對?”


    三位閣老為了清淨,躲進文淵閣。文淵閣隻有閣臣和弘治帝授權的官員可以進入。


    謝遷此刻顧不得清查田畝的事。“陛下繞開我等下旨,這不是個好兆頭。”


    不被約束的皇權很可怕,內閣和皇權相互製約是一切根本。若弘治帝開了口子,等太子殿下登基,隻怕內閣會被他棄之敝履。


    李東陽眉心攏起:“陝西巡撫許大人為何還不上奏?馬大人攻打哈密也沒了音訊。陛下很看重哈密的收複,可陛下一次都沒詢問過兵部。在下懷疑陛下已經收到兩位大人的奏章。奏章沒有交到通政司轉呈,而是繞開我等直接密奏。”


    “京師通往北方的道路封閉。我等此刻是聾子瞎子。”謝遷的心像油煎一般焦急。他已經嗅到危險正在接近。


    “別自亂陣腳。”劉健渾濁的雙眼閃過一縷精光,“我們此番的目的是教育太子。通往河套的道路阻斷、內行廠大規模從民間購糧,陛下連清查田畝的招數都使出來。看來河套危矣。”


    一語驚醒夢中人。


    李東陽微微一笑,浮躁的心靜下來。隨處從案頭拿起《大學衍義補》翻閱。被缺糧困擾的小太子會如何脫困?


    謝遷表麵恢複平靜,心思飄到皇後的肚子。皇後快生了吧?


    藩王們是一群隻能吃喝的豬。隻要大明不倒,皇帝和百官打起來他們都不能出麵。出皇宮的時候沒見到禦史和士子的影子,他們還是裝著不知道發生什麽。他們從進天津開始,入眼京師一出出的好戲,迴去可以讓他們迴味很久。


    參加完太皇太後的壽宴,藩王們發現弘治帝並沒有趕他們走。他們出來一趟不容易,都想在京師多逗留些時日。


    弘治帝沒有驅趕親戚,朝臣忙著轉移名下的資產,勳貴們老實的比藩王更像旁觀者。藩王們得到意料之外的假期。


    雖然官員百姓批判皇家宗室奢靡的生活,但總忍不住效仿他們的行為。藩王逗留京師,引領京師追捧美食的風潮。


    藩王們酷愛玉露春,玉露春成了上等宴席必備的美酒。2000石一壇,內行廠咬定每月隻能提供十壇。一時間玉露春價比黃金。


    藩王們為了搶玉露春差點打起來。弘治帝在萬般無奈之下,命令內行廠加大釀製力度。內行廠的劉孝哭哭啼啼麵聖,賭咒發誓內行廠每月真的隻能生產十壇玉露春。


    劉孝又說內行廠能批量生產玉米酒,玉米酒的口味也是不錯的。於是弘治帝禦筆提名‘太子酒’,令內行廠釀製。


    朱壽為了推廣玉米無所不用其極。後世明朝傳入的玉米、土豆,因為百姓固守的觀念,直到清朝才被推廣到全國。


    這次北方也隻有衛所軍屯種植三者,高產的糧食讓衛所軍官們大賺一筆。吃虧的北方百姓緩過神一定會主動種植這三樣。江南的推廣會難一些。棉花和桑樹擠壓糧食的種植麵積,在地少人多的局麵下,百姓們不會輕易嚐試新物種。


    除了酒,藩王們還把味精傳入千萬家。藩王們換了京師多家酒樓,沒有一家能做出宮裏的味道。某一天宮裏的禦廚偷偷告訴在酒樓當大廚的師弟,宮裏的菜喜歡放味精。


    於是味精迅速躥紅,和薑醋茶一樣,成為百姓家中的常用的味調料。一斤味精換十斤糧食,小小的味精為朱壽籌得不少糧食。


    “小爺,玉露春已經裝上寶船。希望能讓占城國接受用酒支付糧食的。”黃偉從京師繞道喜峰口,從哈倫告魯方向進入雲中。


    朱壽摸摸下巴:“寶船需要去更遠的地方。找找鄭和下西洋留下的航線圖,讓西廠效仿三寶太監下西洋。開辟新的貿易點。本宮要養活35萬人,江南對本宮禁售。本宮隻能從其它地方想辦法。”


    “小爺,江南並不是鐵板一塊。有很多辦法能把江南分而化之。”黃偉冷著臉提議。


    朱壽搖搖頭:“本宮現在缺糧、不缺銀子。缺銀子的是父皇。父皇打算從江南割一刀充實國庫。江南的水太深,本宮一頭紮進去容易淹死。本宮更喜歡草原,直接武力解決問題多爽!”


    黃偉腹誹:您是爽了,可您問過楊大人接管遊商部落的滋味嗎?


    “大寧城金銀礦剛開采半年,除了送給太皇太後的999兩黃金,其餘5000兩黃金和兩萬兩銀子已經送到雲中。”黃偉把賬本遞給朱壽。


    朱壽收好賬本,讓人把金銀搬到河套戶部官衙。


    “李郎中,俸祿如何發你看著辦。”朱壽瀟灑離去。


    李兆先手裏掂量五斤一塊的金磚、銀磚發愁。太子殿下是逼他在雲中推廣塑料幣嗎?


    剛出去的朱壽又折迴,讓穀大用提了兩塊金磚離去。今晚要參加族叔朱俊杭的婚宴,他身邊能拿得出手的也隻有金磚。


    婚宴上,一幫人被朱壽出手的沉甸甸禮金閃瞎眼。張侖等未成親不約而同給朱壽敬酒。希望他們將來也能收到如此紮實的賀禮。


    朱壽豪爽的接下他們的敬酒,一碗下肚才記起原主年幼,他很榮幸的一碗倒。


    都說人品如酒品,朱壽的酒品……有待商榷。


    “老師,”朱壽迷離著雙眼拽著楊廷和的袖子不放手,“宋太祖因為陳橋兵變上位,所以和士大夫約定共天下。而得國正者莫過於大明,為何還需要和士大夫共天下?”


    熱鬧的婚宴刹那間安靜下來。


    “惡念值+1……”


    新郎朱俊杭差點崩潰。他成個婚曆經波折,就不能讓他順順利利辦場婚宴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禍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俗人喝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俗人喝茶並收藏大明第一禍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