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策衛與邊軍最精銳的部隊是純火器部隊。


    次等精銳部隊使用的是純鋼重甲部隊。


    眼下隻在大唐軍械司解決了雨雪天氣火藥防水的難題,那麽大唐就會放棄重甲部隊,全部轉為火器部隊。


    火器部隊的殺傷力李世民不用實戰也能計算出來,五千人殺敵十萬也不會死傷超過一千。


    想來一千多年之後,這火器的發展進程肯定會更可怕。


    所以李世民關心的是民生,民生代表國力,打仗打的還是國力,有錢幣都有精銳,才有足夠的軍械。


    當聽到中南半島在後世僅大米一項就是每年一億石的出口量之時,李世民笑了。


    糧食就是民生,民生就是國力。


    入夜,獨孤蘭若坐在床邊問柳木:“你為何之前沒有告訴我?”


    “你讓我說什麽,說我是借什麽還魂。”柳木不願意承認借屍還魂這個詞。


    獨孤蘭若聽完後沒說話,柳木講的也不能說沒有道理,這種怪力亂神的事情確實不好講,輕則讓人以為是瘋子,重則可能丟了性命。


    柳木坐在獨孤蘭若身旁:“其實我以前想說來著,那個時候也不知道怎麽開口,慢慢的反而找不到開口的機會。這個秘密其實也算不得什麽,真正說出去也沒人信,我倒是打算這一生都不說的。”


    獨孤蘭若白了柳木一眼後問道:“史書上可有我,如何寫的?”


    這一問,問的柳木整個人都一激冷。


    “怎麽?”獨孤蘭若看到柳木的反應後很感覺很奇怪。


    柳木說道:“沒有,絲毫沒有半點記載,照常理說,至少也會在平陽公主傳中提及幾句。而且真實的曆史上謝映登在立唐之後就歸隱山林。還有就是……”


    柳木沒再說下去,內心倒是想通了。


    “這就是我最早說的時空軸線的理論,這與我所在的時空不是同一個大唐,隻能說相似,但並不完全相同,就這樣。”


    柳木倒是想明白了,如果沒有獨孤蘭若,也就沒有自己參與到玄武門事件的契機。


    獨孤蘭若聽不明白什麽叫時空軸線,又問道:“那麽大姐夫這邊?”


    “他,他有專門的列傳,曆史上記載的非常清楚。”


    “果真!”獨孤蘭若說話之時伸手在柳木腰上狠狠的一擰,擰的同時說道:“那麽你告訴你,你有沒有想過找機會娶一個真正的公主,或是門閥家的……


    這話題是送命題。


    不是智慧層麵可以解決的。


    李世民、柳木等四人在三原小莊住了幾天,倒是聊了許多。


    幾天後,四人迴到長安城的當天,大唐皇帝李世民就給尚書省遞了一份議案,要求在秋季內閣大議的事情討論。


    尚書省當值的是杜如晦,工部尚書、內閣本年度五閣老之一的姚思廉。


    兩人一看李世民的這份議案就嚇了一跳。


    “這……”


    姚思廉一臉震驚的將李世民的議案拿到了杜如晦麵前。


    杜如晦一看也大吃一驚:“家有未成年雙丁者,免十五畝田稅,雙女為一丁。家中每增加一丁,增加十畝免田稅,百畝為上限。工匠依月俸計算,每畝折算七十五文,京兆、各道州府縣依當地收入增減。”


    杜如晦念完之後抬著看著姚思廉。


    姚思廉說道:“雖然你我非戶部作事,可這賬卻也能算一算。依這麽算,按每戶未成年平均三丁計,每年在人丁稅上的國庫收入會減少上千萬貫。”


    杜如晦點了點頭,這個數字相當的驚人。


    “來人。”杜如晦一聲吩咐立即有兩個書吏上前。


    杜如晦將這份議案加了封條然後遞了過去:“送到戶部,讓戶部兩位侍郎看過不要外傳,過幾天我與姚公和他們討論一二。”


    “是!”


    書吏退離,杜如晦對姚思廉說道:“戶部肯定能算出來這每年會少多少稅收。不過若是千萬貫的國庫收入大唐倒也撐得起,想一想若是平均一戶三丁,那麽每十年大唐的人口就會增加三成半,每二十年大唐的人口增加七成之多。”


    姚思廉點點頭:“這已經是大唐立國以來第五次為增加人口而定國策。”


    “前四次加起來也沒有這一次厲害。”


    杜如晦又提筆寫了一份文書,文書的內容是請戶部再慎重計算一下,若是將人口增加的免稅變成遞增式,那麽怎麽樣一個遞增法更合適,更合理。


    同樣加封,派人再往過送。


    大唐皇帝李世民的這份議案並沒有外傳,僅僅是在尚書省、六部、內閣高層範圍內小規模流傳。


    這已經是大國策的範疇了,重臣們連續數日在私下討論這項國策的可行性,可靠性,利國性,利民性等等細節問題。


    李世民也在皇宮之中和柳木在討論這個話題。


    “二哥,這事我講的非常清楚,商稅非常完善的情況下,國有重點工坊經營良好的情況下,才真正免去了糧稅。甚至給許多種植戶,還有國家需要的工坊拿錢補貼。眼下免糧稅,我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柳木的話是大實話,時代不同,糧稅不敢輕免。


    李世民倒是信心十足:“這事也就是一個提案,想必內閣肯定已經在私下討論著。是否可行,無論是反對還是支持,都需要有一個詳細的分析與計劃。不說生一丁免十畝,那怕減免一畝,也功績,也是民心。”


    “這倒是!”柳木非常認可李世民的話。


    這時,有人進來報。


    “報,禮部派人前來,高句麗使節淵淨土以海路到萊州,經齊州走陸路赴長安而來,此時已經到了華州。聞月閣也派人上報,聞月閣派駐高句麗分部送上淵淨土卷宗一份。”


    李世民示意留下卷宗,然後揮手示意退下。


    卷宗李世民沒看,順手推到了柳木麵前。


    柳木打開卷宗翻看之後說道:“二哥,聞月閣分析淵氏已經開始有些懷疑了,這淵淨土前來估計是為了試探什麽,聞月閣在那邊的人分析,一是百濟、二是茂山、三是遼城。”


    “遼城?”李世民有些意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舅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風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風天堂並收藏唐朝好舅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