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見親兵入內,立即吩咐道:
“傳本將令,倭島所有的異邦人全部抓捕,反抗者殺無赦。無反抗者,不打,不綁,不傷,財貨保全。封禁所有碼頭,任何非我大唐船隻其餘不得出港,所有船員接受審察。還有,將蘇我淩所屬親族所有的住宅、船隻、馬車等全部封存,那怕一片紙也不能丟失。”
“是!”親衛一抱拳,立即下去傳令。
下過命令之後劉仁軌這才開口安慰柳如眉:“夫人莫擔心,想刺殺兄長絕無可能,隻是眼下就怕有什麽陰謀其中,這要細查。夫人迴去休息,我去與裴公商議。”
柳如眉點點頭,又看了一眼那擺放整齊的人頭,這才轉身離去。
柳木被刺殺的消息並沒有刻意保密。在柳木北上石見銀山路過小琉球的時候就已經派人往長安送信。
在杭州城,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柳家四娘、五娘,一共寫了二十多封信分別往長安,西受降城方向派人送去。
四娘、五娘的信寫給了她們能夠找到的所有能夠提供幫助的人。
其中還有大唐太上皇李淵。
當然,肯定少不了她們的大姐夫秦瓊、二姐夫李道宗。
柳木並不知道四娘、五娘這些信帶來的影響,他這會還在石見山上看銀礦呢。
大量挖來礦石正在粉碎,這完全是靠人力在勞作。
負責這處煉銀坊的是戶部派來的一位專業人士,這裏原本的計劃隻是用於鑒定礦石質量,但新計劃卻讓這裏成為了一處重要的銀粗煉坊。
“柳駙馬,聽聞華原有一架鐵驢,每天可以將數以千石的礦石變成碎粉。”
“有,碎石機他們造了。”柳木沒打算瞞,因為蒸汽機就是為礦山服務的。
這位戶部官員說道:“這裏的礦石不太相同,最好的礦石每百石礦石,有銀約二十五兩,這是下官見過的極富礦,伴生有銅、鋅、鉛、錫等,也是品質極高。請恕下官多嘴,這礦石拉迴去再煉製,不如在這裏煉製。”
“你的建議挺好,殺光這裏所有會威脅到咱們的人之後,安心煉。倒是這麽久了,探明這裏有多少銀礦了嗎?”
“下官慚愧,這裏確實是連綿不決的銀山,數量太多無法測算。”
柳木再問:“產量,告訴我每年的產量。”
“今年下官保證,銀不會低於三十萬兩。明年要看這裏是否會增加更多的人手,或是給下官幾架鐵驢。”
柳木記得戶部崔君肅告訴過自己,大唐眼下每年的銀隻有四萬兩。
柳木問道:“我記得崔尚書告訴我,去年戶部統計全國產銀約有四萬兩?”
“是,是約為,實際隻有三萬九千多兩。”
“很好,什麽時候這裏的產量達到了每年三百萬兩的時候,本駙馬保你一個正四品,鐵驢、礦工什麽的,你要學會自己去想辦法。我隻教你一個招,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就憑今年三十萬兩的產量,你可以放開了哭。”
戶部這位官員張大嘴巴好半天才迴過神來,趕緊長身一禮:“謝柳駙馬指點。”
“去忙吧。”
“是!”
傍晚的時候,柳木抓著一塊足有兩斤重的銀塊迴到了海邊的駐地,這裏一處風景如畫有著海、山、瀑布、湖的區域又一處園林正在建設之中。
這裏依柳木的意思,叫渡假村。
李孝察聽說柳木迴來了,趕緊迎了出來。
“送你的。”柳木將那塊銀子扔給了李孝察。
李孝察接過一看:“成色很差,這有什麽特別之處?”
“粗煉正式第一爐,第一塊銀,當然是雜質多了。這一塊卻有紀念意義,你找個手藝好的人在這銀塊上壓出石見山、出雲的風景,再刻上字,獻給聖人。”
“妙。”李孝察眼睛一亮:“怪不得你能娶到公主,平步青雲,果真比我們這些粗人強。”
柳木衝著李孝察翻了個白眼:“行,你說你是粗人,那麽粗活準備的如何?”
“安心,若有意外我親自去幹活。”
“莫留一個。”柳木低聲強調了一句。
李孝察收起笑容很嚴肅的迴了一句:“此事不容有失,依大唐律,這等任務出了差子輕則降爵重則問罪,利害得失我已經給部下們講的清楚。”
“恩。”柳木重重的點了點頭。
李孝察臉上又恢複了笑容,將那塊銀子在手上掂了兩下:“話說這銀子,送迴去邀功不怕泄密?”
“我沒錢了。”
“這和這塊銀子有什麽關係,銀山在那裏咱們放開了挖,銀子就是錢。”
柳木搖了搖頭:“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我真的沒有錢了。我手上能動用的錢幣不足二百萬貫,可我有一個計劃需要至少五百萬貫,而且還要給華原明年再準備百萬貫,你說我有沒有錢。”
聽想來二百萬貫是一個巨額,但真正用到這麽多地方,這點錢真不多。
柳木再說道:“整個倭島都占下了,大開發需要無數的錢,這些也都罷了。但波斯人要弄死我,這事必須要有一個態度。這不是我的臉麵,這是大唐的臉麵。”
李孝察不解的問道:“你想幹什麽?”
柳木迴答:“就這樣的銀錠,按一斤一塊,就這種雜銀。給我整上至少一千塊,然後壓上石見銀山的風景,還有石見山的字樣,這一千塊銀子,我要從長安弄迴來……”
說到這裏柳木停下了,搖了搖頭:“別,這銀山估計聖人不會答應讓我賣掉。我還是去打伊予之二名島的上那些銅礦、金礦、小銀礦的主意好了。那些估計輕鬆可以賣出百萬貫,然後……”
柳木按著額頭似乎忘記李孝察還在這裏,徑直往那瀑布走去。
李孝察揮手示意自己的親衛在柳木的遠處護衛。
對於柳木這種無禮的舉動李孝察沒有絲毫的不高興,他認為柳木看似很閑,可實際上卻是辛苦無比。
就拿打仗來說,帶兵殺陣的將軍很辛苦,每天都很累。
可元帥更累,這動腦子的活很累人,特別是這樣的大計劃。
“傳本將令,倭島所有的異邦人全部抓捕,反抗者殺無赦。無反抗者,不打,不綁,不傷,財貨保全。封禁所有碼頭,任何非我大唐船隻其餘不得出港,所有船員接受審察。還有,將蘇我淩所屬親族所有的住宅、船隻、馬車等全部封存,那怕一片紙也不能丟失。”
“是!”親衛一抱拳,立即下去傳令。
下過命令之後劉仁軌這才開口安慰柳如眉:“夫人莫擔心,想刺殺兄長絕無可能,隻是眼下就怕有什麽陰謀其中,這要細查。夫人迴去休息,我去與裴公商議。”
柳如眉點點頭,又看了一眼那擺放整齊的人頭,這才轉身離去。
柳木被刺殺的消息並沒有刻意保密。在柳木北上石見銀山路過小琉球的時候就已經派人往長安送信。
在杭州城,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柳家四娘、五娘,一共寫了二十多封信分別往長安,西受降城方向派人送去。
四娘、五娘的信寫給了她們能夠找到的所有能夠提供幫助的人。
其中還有大唐太上皇李淵。
當然,肯定少不了她們的大姐夫秦瓊、二姐夫李道宗。
柳木並不知道四娘、五娘這些信帶來的影響,他這會還在石見山上看銀礦呢。
大量挖來礦石正在粉碎,這完全是靠人力在勞作。
負責這處煉銀坊的是戶部派來的一位專業人士,這裏原本的計劃隻是用於鑒定礦石質量,但新計劃卻讓這裏成為了一處重要的銀粗煉坊。
“柳駙馬,聽聞華原有一架鐵驢,每天可以將數以千石的礦石變成碎粉。”
“有,碎石機他們造了。”柳木沒打算瞞,因為蒸汽機就是為礦山服務的。
這位戶部官員說道:“這裏的礦石不太相同,最好的礦石每百石礦石,有銀約二十五兩,這是下官見過的極富礦,伴生有銅、鋅、鉛、錫等,也是品質極高。請恕下官多嘴,這礦石拉迴去再煉製,不如在這裏煉製。”
“你的建議挺好,殺光這裏所有會威脅到咱們的人之後,安心煉。倒是這麽久了,探明這裏有多少銀礦了嗎?”
“下官慚愧,這裏確實是連綿不決的銀山,數量太多無法測算。”
柳木再問:“產量,告訴我每年的產量。”
“今年下官保證,銀不會低於三十萬兩。明年要看這裏是否會增加更多的人手,或是給下官幾架鐵驢。”
柳木記得戶部崔君肅告訴過自己,大唐眼下每年的銀隻有四萬兩。
柳木問道:“我記得崔尚書告訴我,去年戶部統計全國產銀約有四萬兩?”
“是,是約為,實際隻有三萬九千多兩。”
“很好,什麽時候這裏的產量達到了每年三百萬兩的時候,本駙馬保你一個正四品,鐵驢、礦工什麽的,你要學會自己去想辦法。我隻教你一個招,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就憑今年三十萬兩的產量,你可以放開了哭。”
戶部這位官員張大嘴巴好半天才迴過神來,趕緊長身一禮:“謝柳駙馬指點。”
“去忙吧。”
“是!”
傍晚的時候,柳木抓著一塊足有兩斤重的銀塊迴到了海邊的駐地,這裏一處風景如畫有著海、山、瀑布、湖的區域又一處園林正在建設之中。
這裏依柳木的意思,叫渡假村。
李孝察聽說柳木迴來了,趕緊迎了出來。
“送你的。”柳木將那塊銀子扔給了李孝察。
李孝察接過一看:“成色很差,這有什麽特別之處?”
“粗煉正式第一爐,第一塊銀,當然是雜質多了。這一塊卻有紀念意義,你找個手藝好的人在這銀塊上壓出石見山、出雲的風景,再刻上字,獻給聖人。”
“妙。”李孝察眼睛一亮:“怪不得你能娶到公主,平步青雲,果真比我們這些粗人強。”
柳木衝著李孝察翻了個白眼:“行,你說你是粗人,那麽粗活準備的如何?”
“安心,若有意外我親自去幹活。”
“莫留一個。”柳木低聲強調了一句。
李孝察收起笑容很嚴肅的迴了一句:“此事不容有失,依大唐律,這等任務出了差子輕則降爵重則問罪,利害得失我已經給部下們講的清楚。”
“恩。”柳木重重的點了點頭。
李孝察臉上又恢複了笑容,將那塊銀子在手上掂了兩下:“話說這銀子,送迴去邀功不怕泄密?”
“我沒錢了。”
“這和這塊銀子有什麽關係,銀山在那裏咱們放開了挖,銀子就是錢。”
柳木搖了搖頭:“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我真的沒有錢了。我手上能動用的錢幣不足二百萬貫,可我有一個計劃需要至少五百萬貫,而且還要給華原明年再準備百萬貫,你說我有沒有錢。”
聽想來二百萬貫是一個巨額,但真正用到這麽多地方,這點錢真不多。
柳木再說道:“整個倭島都占下了,大開發需要無數的錢,這些也都罷了。但波斯人要弄死我,這事必須要有一個態度。這不是我的臉麵,這是大唐的臉麵。”
李孝察不解的問道:“你想幹什麽?”
柳木迴答:“就這樣的銀錠,按一斤一塊,就這種雜銀。給我整上至少一千塊,然後壓上石見銀山的風景,還有石見山的字樣,這一千塊銀子,我要從長安弄迴來……”
說到這裏柳木停下了,搖了搖頭:“別,這銀山估計聖人不會答應讓我賣掉。我還是去打伊予之二名島的上那些銅礦、金礦、小銀礦的主意好了。那些估計輕鬆可以賣出百萬貫,然後……”
柳木按著額頭似乎忘記李孝察還在這裏,徑直往那瀑布走去。
李孝察揮手示意自己的親衛在柳木的遠處護衛。
對於柳木這種無禮的舉動李孝察沒有絲毫的不高興,他認為柳木看似很閑,可實際上卻是辛苦無比。
就拿打仗來說,帶兵殺陣的將軍很辛苦,每天都很累。
可元帥更累,這動腦子的活很累人,特別是這樣的大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