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築紫島上的唐人官員們在笑,他們辛苦努力終於見到成績了。想來這次的成績很快就會送到長安去,長安城會有獎勵送到倭島。


    各村頭來送貨的村長以及村內重要的人當然開心了。


    巨大的收成,代表富足的生活。


    很快,熊本城管生絲的官員在正式的價格表上用印,作為鑒證人,獨孤蘭若用了印,幾位世家族老也用了印,代表著他們鑒證並且承認這份價格表生效。


    “裝船……”碼頭上一聲高唿,碼頭工人飛奔著開始從倉庫之中將一包又一包的蠶繭開始往推車上裝,然後往船上裝。江南有無數的絲坊都在等著這批生絲,生絲到貨之時,就是江南新建的許多絲坊全力開工之時。


    在一包又一包的生絲裝船的時候,突然又有人一聲高喊:“開倉,領賞了……”


    熊本的大倉庫裏早就堆滿了從大唐運來的無數物資。


    築紫島的各村子對於錢幣並不怎麽熱,錢幣在他們眼中屬於堆在家裏感覺值錢,事實上沒什麽用的東西。


    各村子除了村公款、村長家以外,就是普通的唐人村民都不太需要錢幣。


    錢幣對於貨款的總量連一成都沒占到。


    大量的食物、布匹、日用品等等,明碼標價,說是用錢幣來買,各村卻都是以貨款的數字來換。


    這時,柳木來到了大倉前,李道彥與柳木同行。


    “兩個事,頭一個在築紫島各村,挑選最優秀的十個村子,加一份賞。而後在這優秀的十個村子當中,可推薦一戶提幹,成為新的村長,此事,十天內我要見到人。”


    李道彥在旁邊喊道:“都聽清了沒有,聽清了之後就抓緊去辦。”


    這就是大官的好處,他們隻負責說想要什麽,緊接著就會有許多人去辦這件事。


    說完這件事,柳木來到貴族們休息的區域,從大唐過來的貴族可以說基本上可以代表大唐貴族群體的七成。


    “各位,聽說江南西道的生絲出現了些小問題。”


    這個消息柳木也是剛剛知道,從李道彥這裏聽說了,李道彥作為熊本大總管,他除了要保護這裏的安全,更在意築紫島的生絲是不是能夠掙到錢,所以安排有人時刻盯著江南一帶的生絲市場。


    謝家謝嚴,倒不迴避這個話題:“蠶這小東西,天氣太熱了不吐絲,可突然又寒了沒等吐絲,或是吐了幾口就僵了,這產量影響的很大。”


    “道理沒錯,但江南西道產量下降卻與這個關係不大,這話不能隻講一麵。”當下有人站出來反對:“絲坊采購的多,許多地方隨意增加蠶房,蠶房建的不好,保暖通風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蠶房。”


    柳木笑問:“人禍?”


    謝嚴也點了點頭:“是人禍,這次襄州一帶損失尤為嚴重。最讓人無奈的是,桑葉不夠就用老葉,爛葉代替。為取葉而折桑無度,這桑樹傷了,葉子肯定不會多,這怕是秋天都會受到影響。襄州尹已經被問罪,近四十位官員待罪待查。”


    “蠢官害人。”


    “那官是誰家的子弟……”


    一眾貴族怒氣衝衝的罵著,這事雖然是百姓受損,各族內心也不好受,大唐人的貴族還不是冷血的吸血鬼,他們與百姓、佃農是共存關係。有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聯係。


    柳木打斷了這個話題:“各位叔伯、爺爺。”


    柳木要提的不是這個事,而是另一件事情:“剛才我和李大總管商量過,築紫島這邊蠶繭的成本已經可以計算出來。所以我有了一個小小的想法。”


    “別說想法,直接說決定吧。”崔源代表其他人表達。


    “好,那就說決定。我代表總舶司,準備開始賣夏天的蠶繭了。”


    看著柳木一臉的笑意,眾貴族們很不解。如果換個人這會說這個話,估計已經唾到臉上,這春蠶還在收,你就要賣夏天的蠶,那麽蠶繭在那裏?


    在大唐,北方一年蠶收兩季,江南可以達到三季。


    倭島這邊,有位老蠶農提議嚐試四季,就是從春蠶、夏蠶、秋蠶增加一季晚秋。變成早秋與晚秋兩季,這裏的氣候可以增加這一季。


    但增加這一季,需要的不是蠶紙,而是桑樹,原本都認為倭築紫島是一年收兩季蠶,眼下變成四季,那麽需要成倍增加的桑樹。


    增加桑樹,就需要大量的資金。


    柳木又說道:“夏蠶,每斤三十一文錢,現在交錢到時候隻管過來拉蠶繭。而且契約允許轉讓。”


    “這如何一個轉讓的法子?”


    眾貴族們搞不清柳木想幹什麽。


    柳木很直接的說道:“實話說,熊本城沒錢了,要擴種要發展靠著賣生絲掙的錢肯定是不夠的,從東港舶司調錢過來也不方便,眼下東港舶司的錢要用於支援千島之國以及泉州轉運司的建設,總舶司要用錢的地方更多。”


    “你,繼續。”


    “好,既然各位長輩有興趣聽,那我就再說說。”


    柳木坐了下來,開口說道:“這三十一文錢一斤,先交錢卻沒有拿到蠶繭,得到的隻有一份契約。這契約我說過允許轉讓,今天交錢,那麽一個月之後若是後悔了,不想要預購的這批蠶繭的當如何?”


    沒有開口,都聽認真的聽柳木講。


    柳木笑了:“一個月後,我手上的契約,按三十二文錢賣出,有沒有人買呢?”


    “這個……”


    柳木的話引起了貴族們的思考與討論,似乎加一文不算多,肯定有人會買。


    柳木又說道:“那麽,有人在築紫島發現,夏蠶長的非常好,桑林長勢喜人。老絲農可是能憑各種先兆推算出某個蠶房的生絲預測品級。”


    “能,老夫也能。”謝嚴站出來支持了柳木的說法。


    “那好,這個消息能不能讓這份契約再漲兩文錢一斤,咱們的契約隻說的是蠶繭,按村包買,無論什麽品級一口價。那麽這消息值不值漲兩文呢?”


    嘶……


    很有趣的一種玩法,有人已經意識到,這比販生絲更有趣,連貨都不有運,販的就是契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舅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風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風天堂並收藏唐朝好舅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