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快到中午的時候,一隻騾隊到了。


    “老趙叔,年好。”


    “好,你們還有幾個村子,要不要在村裏吃點,喝點。”


    “不用了,我們帶著幹糧,總是要趁早把各村的年賞送到,我們還想天黑前迴城裏,我家婆娘包了餃子,聽說縣令晚上準備架火堆,五十隻烤全羊,這氣勢。”


    聽這年輕人高興的說著,老趙頭用手中的木棍在年輕人頭上重重的敲了一下:“這臭嘴沒個把門的,什麽縣令。那是熊本山鹿區區管事,或叫區長,什麽縣令沒聽過。”


    年輕人輕輕在自己嘴上打了兩巴掌:“這是錯了,錯了。是區長。”


    大唐為了迷惑倭人,這裏的人都沒有大唐的官職,但內部各級吏員、小官還都是知道各位長官相對於什麽樣的官職,今個除夕一高興說錯了。


    放下年貨,這一隊人又往東邊走,還有幾個村子他們送。


    “開……大……灶!”老村長高唿一聲,來自大唐的各戶立即歡唿了起來,喜悅之情讓什麽都沒弄明白倭人也跟著大叫。


    倭人至少懂開大灶,這就是表示有好東西給大夥吃。


    往常,每個月也就是開大灶六次。


    老村長喊完之後,樂嗬嗬的再去翻看這次的年貨,這是他們頭一次在大唐之外過年。


    頭一份,紅紙、墨水、大筆。


    一看就是給帖對聯準備的,看來這區長還是有心人。


    看到這些紅紙讓大唐來的各戶心裏暖暖的。


    然後是一包印的彩畫,這彩畫大小足有上千張,有抱著魚的娃娃,也有捧著荷花的娃娃,總之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娃娃。


    “這是什麽?”有個老漢翻出兩張畫。


    好多人圍了過來,看仔細之後,有人說道:“這是門神,一定是門神。”


    “這門神怎麽和以前的不一樣?”


    “沒看這寫著,一位是咱大唐護國秦大將軍,一位是大唐勇武尉遲大將軍,咱們在外有大將軍護著,百邪不侵。來來,叫幾個婆娘過來趕緊弄漿糊給帖上。”


    “不行,不行。先讓我拜一拜……


    歡樂的笑聲越來越多。


    老村長卻發現竟然還有二十隻罐頭,還有完整的四隻殺好的羊,白菜蘿卜有十數筐。細白麵粉有十袋之多。


    “包餃子……”老村長又是一聲長長的吆喝。


    這一直忙活到申時初,也就是下午三點多,今天才開始準備吃飯。


    老村子一邊看一邊罵:“你這豬腦子,餃子能這麽包,下到鍋裏成湯麵了。”


    被罵的倭人隻是傻笑。


    真正開始吃上,又過了半個時辰還多。


    羊肉湯的香味飄的很遠,一直飄到了河對岸。


    倭人沒有大唐人過年的習俗,倭島沒有畜牧、倭人也不吃肉。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吃,事實上很早的時候,倭人是吃肉的。


    魏誌說倭島:其地無牛馬豹羊鵲。


    倭人還有訓化的野豬。


    而到了此時,因為倭島的人口劇增,那點野獸早就被吃空了,倭人又沒有養殖技術,事實上是沒肉可吃。


    曆史上真正禁止食用獸類,是在五十年之後,佛教讓倭王下令不許吃肉。


    羊肉湯的香味,讓平時就吃著在唐人眼中還不如豬食的河對岸小村又一次的開始蠢蠢欲動。可他們不敢過來,因為他們隻要過河就被打。


    不是這邊村子唐人動手,而是倭人村民去打。


    這村子的倭人跟著唐人種植桑林,吃的好,穿的好,睡有屋。體質遠高於那邊,再加上這邊還有精良的武器。就算不用守備村子的橫刀,僅靠木棍就可以十人打那邊一百人。


    村子裏的倭人感覺到河對岸那邊似乎又想過來偷吃的,立即召集人手準備防禦。


    “都把家夥放下,今個是好日子,咱們不打架。去把存下的幹糧舊團子取些出來,讓他們每家帶一隻碗過來。今個是好日子,給他們點吃食。”


    大唐原本就是過年救濟乞丐的傳統,大唐人將這個美德也保持著。


    倭人一向很聽老村長的命令。


    但這一次,他們卻沒有完全的執行。


    桑林村的倭人開始安排人挑選,團子是他們外出作工時帶的幹糧,每次製作都會作不少,冬天更多,夏天少些。


    這裏有存下的,甚至還有上次,上上次的。


    將好的挑出來重新裝在筐內,然後蓋好,將陳舊的、破碎的,甚至是有些輕味變味的挑出來,而且也不算多,數量到隻比他們每次出去桑林作事帶的一餐多了一點。


    在河邊,不允許那邊人過河,拉起一根纜索然後掛上油輪吊上一隻小筐。


    兩邊的倭人在喊什麽離的有點遠老村長也沒聽清,這裏有當地的帶著口音的土話講的慢點老村長還能聽懂些,講的快這種吵架的方式,離的近也聽不出來說的是什麽。


    給完團子,老村長又讓給些餃子,倭人們不幹了。


    一部分是他們自己包的,雖然醜的出奇,破裂的無數,但這是他們親手包的。那些唐人包的精美漂亮,更是舍不得給。


    “好了,好了。這樣吧,給他們吊過去兩筐包子,一筐豆包一筐肉包。”


    包子是熊本城大食坊批量蒸的,也是靠騾子運過來,這些東西之前桑林幹活的倭人也沒吃過,不知道是什麽,但感覺肯定不如餃子好,也就吊過去兩筐。


    河對岸,這冬天凍的冰硬的肉包,讓那些倭人吃的眼淚汪汪。


    也不知道是感動,還是感慨自己的窮苦生活。


    這邊,正如老村長所預料的那樣,倭人包的餃子下鍋之後,華麗的變成了一鍋燴麵。


    “哈哈哈,你們這些笨手笨腳的笨家夥。來,給他們每人一小碗,嚐嚐真正的餃子。”


    倭人吃的高興,這燴麵也是極美味的,唐人吃餃子是一定要用湯料的。


    當吃過蒸熱的包子,真正的餃子之後。剛才送食物給那邊的倭人開始後悔,這樣美味的東西怕是王宮裏都沒有,怎麽就給了那些家夥。


    老村長用木棍敲打了不少人,這才讓準備過河去搶過包子的倭人們安靜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舅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風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風天堂並收藏唐朝好舅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