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木卻沒留,他不準備給任何一種茶留牌子。


    這時,留牌最多的,兩種茶不分上下,一種是秦嶺霧毫,這種茶在清晨的時候要采茶的少女含在口中,而後再取出殺青。色澤,茶湯,口感再加上這神奇的采茶之法,許多人都留了牌。


    另一種,真正實力派。


    柳木也是萬萬沒想到,大唐這個時代空氣好,水質好,再加上特別的地理位置。西湖龍井從數百種茶中光芒四射。


    李淵這才來到龍井的茶棚前。


    那茶商深伏一禮:“聖人,這茶一年隻有不足五斤。采自倒春寒之時的綠芽尖,小民請聖人品嚐。”


    柳木愣住了。他在後世隻聽過明前龍井,雨前龍井。


    眼前這是什麽?


    一口茶就讓柳木服了,後世他買過明前龍井,不敢買最貴的,一兩千的還是能品嚐一下,這茶的味道柳木已經找不出詞來形容。


    雪前龍井,後世的現代對於愛喝茶的人來說,隻在傳說中的東西。


    產量少,少到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沒有倒春寒就沒有這茶,錯過時機也同樣沒有這茶。


    這時,柳木拿出一塊金色的小木牌扔在桌上,這牌子與投票的牌不同,這是柳木獨有的。


    柳木說道:“明年,禦茶貢品,要你一斤。”


    茶商向李淵長身一禮:“小民歡喜至極,大唐萬年,聖人萬康!”


    貢品這東西,在此時有資格能被選中,這是莫大的榮幸。


    柳木也並非不公道,這龍井的茶棚那投票牌的數量已經擺在那裏,至少是前二。


    “好,很好。”李淵稱讚了柳木一句,至少柳木沒有把那五斤產量都占了。李淵對那茶商說道:“這等好茶,依規矩在隆慶坊拍賣,價高者得。”


    “記得上稅,奢侈品稅是五成。”柳木笑著補充了一句。


    奢侈品稅,大唐最新的稅種。


    各商人們巴不得自己的東西被能收這種稅,奢侈品稅還有另一個說法,叫稀貴稅。


    取物以稀為貴。這個貴不是價錢貴,而是珍貴的貴。


    梧桐坊。


    已經快到中午,梧桐坊有超過一半的店鋪依然被布幔擋著,每個店鋪外都有數人守著四周。


    萬貴妃與宮中這次幸運抽到出宮機會的嬪妃與宮女從梧桐坊北方那還沒有完成的通道進入梧桐坊,而後下等宮女由專人帶到了貴族區與平民區的月洞門處。


    這裏有一處名為富貴莊的小區域,一多半為交費區,然後一少半有錢莊的櫃台。


    錢莊的櫃台負責兌換舊錢,銀換錢,銅錢換更小麵額的鐵錢。最後就是錢條換錢,這錢條隻出現在宮中,長安北四縣吏員、各工坊管事等。


    他們每月領的就是一張類似工資條的東西,然後在各錢莊去領錢幣。


    宮女、太監們平時在宮裏沒有花錢的機會,所以都存了許多錢條,她們在這裏換成錢,或者換成存單吃利息。


    長孫無垢陪著萬貴妃在錢莊小坐了一會,萬貴妃隻是想看一看這新法子,就是圖個新鮮。


    “無垢,本宮有些不解。”


    “無垢當言無不盡。”長孫無垢在一旁迴答道。


    “以本宮對柳駙馬的了解,他是一個很有才的人,而且辦事有條理。花了近一年時間準備了這梧桐坊,卻有許多店鋪似乎是沒準備好。”


    長孫無垢沒在這裏解釋,隻是請萬貴妃移步。


    一個寫的江南西道茶商總會、杭州分會的店鋪處,這裏的店員打開圍幔請長孫無垢與萬貴妃入******部裝修的極是雅致,而且店員將那玻璃的櫃台擦的明亮。萬貴妃仔細的看過這店鋪後問長孫無垢:“似乎是準備好了。”


    “一切都準備好了,沒開店的原因是。她們在等茶葉的最終定價。”


    “噢?”


    “依新成立的大唐茶商總會與現加入的六個各地總會共同定立規矩,茶分六類、七等二十一級。而後按這六類七等二十一級,除最頂尖的超等三級之外,其餘的六等十八級定下基本價,再根據茶類大比的名次乘以倍數,作為未來三年的最終定價。”


    長孫無垢講完,示意茶女獻茶。


    茶女捧上三隻小碟,長孫無垢介紹道:“這分別是西湖龍井、雨白茶、劍雀舌。”


    “看起來不錯。”萬貴妃更喜歡劍雀舌,因為這茶的外形特別好看,飽滿的綠芽茶。


    這時,隻見一背上印有杭州茶商字樣的少女飛奔而至,衝到帽帳前的時候長孫無垢示意自己的護衛不用擋,那少女扶著店鋪的柱子用力的喘息,卻是喜極而泣。她眼中隻看到了這店鋪,甚至沒看到有貴客在此。


    少女用力的喘息幾聲之後,用力的高喊著:“開店,江南西道杭州西湖龍井奪茶魁……”


    一聲聲高喊連綿不絕從四麵八方傳來。


    每家店鋪都在高喊著她們所得到的名次。


    第二名,洞庭碧螺春。以一票之差險勝第三名的秦嶺霧毫。


    關內道拿到前十的兩個名次,其中一種並不屬於後世的頂尖名茶,隻能算是二流茶,唐茯茶。


    茯茶是一種磚茶,卻是大唐人喝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茶,縱然是為了情懷,他們也會投上一票。


    後世的十大名茶在大唐的評選之中占了六個。


    這時,有一隊背後有梧桐坊字樣的女子用銅喇叭開始在貴族區高喊:“兩刻鍾之後,珍寶樓拍賣。瓷器、茶前十名次的超等品開始拍賣。


    萬貴婦側頭問自己的貼身侍女:“剛才沒聽清,她們喊的有些亂,瓷魁是那一家?”


    “是鄭州一不知名小窯的展品,名為鏡瓷。聽聞是柳駙馬一次與滎陽鄭氏族長閑聊之中提及,滎陽鄭低投入巨資資助一不知名瓷窯。”


    “好!”長孫無垢不由的拍手叫好。


    萬貴妃追問:“如何個好法?”


    “人要爭口氣。前隋三大窯,他們怕是沒想到天下間還有能超過他們的,如果有些骨氣當痛定思痛,三年之後再來一爭高下。”


    長孫無垢說完後又問:“邢窯與越窯呢?”


    “越窯排第四,耀窯排第五,邢窯第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舅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風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風天堂並收藏唐朝好舅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