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魏征走到書房的時候,正好聽到房玄齡在講:“聖人,一切所需來自桐柏山。 樂文移動網”


    聽到桐柏山的地名後,魏征心頭一緊。


    卻聽房玄齡繼續說道:“聖人,請下旨桐柏山為皇家賜萬民。”


    嘶……


    魏征感覺到一絲不妙。


    但魏征此時隻是一個太子府洗馬,他還沒有膽量、沒有資格在房玄齡說話的時候敢去插嘴說話,隻是默默的站在下首的位置等待房玄齡匯報完畢。


    李淵心中明白,這名為堿晶的東西來自柳木。


    製造香洗的原料叫堿洗、還有叫堿燒的用於讓羊毛更柔軟的。這些全是從桐柏山取來的原料用不同的方式加工而成。


    如堿洗用於和麵,那麽人吃了輕則腹瀉,重則傷人,極重則會有性命之危。


    “此事,卿可有細則表奏上。”


    “迴聖人,臣有表。”房玄齡這才從袖子中取了表章雙手捧上。


    房玄齡的表章卻是雙份。


    一份是以造福百姓為理由的上書,要求堿晶與鹽同為官辦。理由充足,合情合理。另一份則是近一個月來,從有桐柏山傳聞開始,各豪門圈占桐柏山的調查報告。


    李淵臉上流露出一絲笑意:“朕知曉了。”


    隻說自己知道,沒有半句點評。


    房玄齡卻是明白,自己想達到了目的已經達到,房玄齡要說的意思就是,豪門的存在永遠都是對皇家的一種影響,眼下五姓七望根本就看不起李氏皇族。


    至少圈占的地皮,房玄齡卻不放在眼中,想來李淵也不會放在眼中。


    房玄齡又拿出一份表章:“聖人,有一塊小地方,臣懇請萬歲下旨,讓兩縣合一,改下縣為上縣,可造福百姓。”


    “準了。”李淵很滿意房玄齡作事的風格,抓住最緊要的部分,其餘的部分不爭。


    魏征已經在流汗了,他很清楚這是秦王府與太子府又一次的大爭鬥的開端。


    秦王府代表著新興權貴,都是大唐打天下的時候以謀士、文臣、武將為首受到大封賞的貴族。


    太子府,當年李建成迎娶滎陽鄭氏嫡女,在大唐征戰的時候,也是太子李建成聯係五姓七望為首的舊貴族從財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


    桐柏山!


    卻是眼下新交兩大貴族勢力真正開始交手的地方。


    房玄齡退離書房前,走到魏征側麵,拱手施禮,這是房玄齡的禮貌。可魏征此時,心中有事,而且房玄齡在側麵,魏征也沒有留意到所以沒有迴禮。


    房玄齡施禮之後,徑直離開。


    這一幕卻讓李淵很不高興,依官位,房玄齡身為秦王府長史,比一個小小的太子洗馬高出太多,主動施禮卻被無視,房玄齡可以大度不計較,李淵也可以不去管這等小事,但不代表心裏沒有一點點反應。


    這個坑有點深。


    房玄齡是故意的,可以他的高明,這個受害者的身份卻實實在在的座實了。


    “卿有何奏?”李淵開口問道,語氣之中已經帶有一絲不快。


    五姓七望暗中嘲笑李氏皇族是蠻荒,這一點李淵是知道的。


    但眼下,李氏皇族是天下的皇族,是最尊貴的家族,這不知禮卻是李淵最容忍不了的事,表麵上不發作,可語氣上還是受了影響。


    “聖人。”魏征這會心思還在桐柏上,沒留意李淵的語氣變化,聽到問話立即上奏:“臣觀那千裏目,似是巧匠所製,臣以為當賞。臣推薦三原柳木入職工部,為司工掌固。其迎娶長平公主後,可聖恩升為司令史。”


    李淵怒了。


    先不說那千裏目是什麽東西,也不說他已經知道千裏目的大半細節。也不說柳木既將迎娶長平公主獨孤蘭若。僅憑他挺喜歡柳木這個人,魏征的進言就讓他一百個不高興。


    掌固是什麽官?


    流外七等。


    流外就是九品之外的官員,這個流外七等實在是低的可笑,而且還要讓柳木拿千裏目的製作工藝來換。


    然後大婚了才加了一點點,成為了流外三等的官員。


    這也是堂嚐的駙馬。


    不對!


    李淵突然冷靜下來了,這其中肯定有什麽古怪,當下問道:“卿以為,千裏目為國有用?”李淵這話問的巧,魏征迴話:“是,臣正想上奏聖人,正因為有用,所以才要國製,但正因為有用,所以才不能讓人在意。對木小郎君而言,這官小了,正因為官小,才不顯得千裏目的價值。”


    這話聽起來挺有理。


    但,感覺不怎麽好。


    “朕,知道了。”李淵沒給答案,隻說自己知道了。


    魏征施禮,退著離開了李淵的書房。


    當書房的門關上之後,李淵側頭看了一眼彭海,此時彭海眼睛微閉,雙手低垂。但就是李淵側目這一眼,閉著眼睛的彭海立即就有了反應,身體前傾:“聖人。”


    李淵心中一樂,不愧大內第一監。


    “彭海,朕以為你與木的關係很親近?”李淵笑問。


    彭海上前兩步:“聖人說的是,老奴與木小郎君確實是親近,老奴很是看好木小郎君。”


    彭海幾句話說的毫無避諱,李淵聽完爽朗的笑了。


    緊接著,彭海語氣一變,變的有幾分恭敬,幾分嚴肅:“能有心於聖人,真心於聖人的,老奴甘願交好,縱然牽馬也樂意。”


    “好,好。”李淵連說了兩個好之後問道:“彭海,剛才的事情你當如何?”


    “老奴不敢論政事,卻是知道,千裏目本就是聖人您的,聖人既大唐。”


    李淵品味了一下彭海的話後,很是鄭重的點了點頭:“幸好,有彭海你在朕身旁,差一點被那小小洗馬給說動了。”


    “聖人英明。”彭海說完這一句後,退後兩步又保持了剛才的姿勢。


    李淵拿起一本表章,在看之前伸手去拿那老花鏡。


    看著老花鏡,李淵再一次說道:“彭海,你講的有理,木這孩子朕喜歡,不喜爭鬥,也不貪圖財貨。有才華,製作了一些東西卻是有用,無論是為長平還是為朕,那黃金羊絨,還有這清目鏡,甚好,甚好。”


    彭海微微欠身:“聖人,長安城中有一傳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舅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風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風天堂並收藏唐朝好舅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