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吩咐過,任何人不得對柳木說話,也不許迴柳木的話。但有什麽事,要及時過來匯報。


    所以小太監從柳木這裏離開就給彭海作了匯報。


    “他要紙筆?”彭海想了想,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事:“去取了給他。”


    小太監應命去了。


    話說兩邊。


    尉遲恭身為大將軍親自到柳氏大族關中總堂拜訪,柳家有頭有臉的人出迎十裏,尉遲恭也算是河東一員。


    柳家大族的發源地是在運城,尉遲恭先祖也是那裏人。


    所以柳家對尉遲恭的到來很是禮遇。


    兩方互禮之後,尉遲恭道明來意:“我想來打聽一個人,三原柳木可是在族譜當中。”


    “有。”有人族人上前:“之前,柳曆戰死,族中派人去過。他家是南朝晉廷尉卿崇之一分支,木為崇五世孫。家道中落,如他這一代再無建數,大族族譜便不再記名。”


    尉遲恭理解,五代都沒有出一個有名望的人,大族的族譜之中肯定不會再記入族譜了。


    “恩,加個名字。”


    “不解?”


    “盧國公去請了蕭公作女方大媒,是柳曆的長女。這裏有秦王妃手書一份。”尉遲恭將一封信放在桌上。


    柳家正堂內一多半人都站了起來。


    驚的。


    一位國公,一位當朝仆射。一個媒字代表不是妾。再加上秦王妃的書信,尉遲恭親自上門,這份量相當的重。


    “這男方是?”一位柳家宿老問道。


    “翼國公秦叔寶。”


    尉遲恭報出秦瓊的名字後,當場暈倒了好幾個。在這裏人聽來,實在是太離譜了,柳曆的女兒就是一個平民良子,這一躍成為國公正妻。


    “此事,我等當快馬報於族長。”在關中的這些個人沒有敢出來作主。


    “有勞。告辭。”尉遲恭不會多說,他知道把事情講清楚就足夠了,柳家人知道分寸,這關乎到三位國公的麵子問題。


    長安城,秦王府內。


    秦王妃親自過問,長史房玄齡也在作準備,以秦王妃長孫無垢的親自安排,在數日內房玄齡就會到三原柳家為秦瓊行納采與問名大禮。


    納采禮輕了,將來會記載是李績問柳木。


    所以問名之禮,秦王府相當的重視。


    接下來納吉隻是一個形勢,暗中早就推測過,上吉。


    秦王府,秦王妃正在前院一一過目禮單上的物品。


    “房公。”看房玄齡進來,長孫無垢禮貌性的問了一句。


    房玄齡示意左右退下,然後說道:“請王妃執筆手書秦王殿下,我將與秦、李、程、尉遲四位將軍的信合並封存派可靠之人送往洛陽。此次結親,柳家雖然是小門小戶,但卻是一位國公娶妻,莫不能讓長安城上下看的輕了。”


    “房公所言正是本王妃所想。”


    “迴王妃,隻觀柳家大郎,此子……耐人尋味。”


    “願聞其詳。”長孫無垢的表情認真的起來。


    “根據尉遲將軍所述,此子性情在頭部受傷後大變,自稱受仙人指點,並賜下無字天書。以臣下觀此子所作所行,善謀而詐。”


    聽完後,長孫無垢無奈的笑了笑:“木小郎君聽聞是變聰明了,可聽蘭若講人依然還是有些呆,他這份狡詐膽敢如果用在蘭若身上,二郎他必會讓這木小郎君多吃點苦頭。”


    “為人倒算是實人。”房玄齡稱讚了柳木一句。“但,在秦將軍這件事情上,臣下以為,其中依然有詐。”


    聽到房玄齡也懷疑柳木是否知道秦瓊身份之時,長孫無垢臉上一冷:“在此事上他非實人,他或是知道秦將軍非普通人,但……。”長孫無垢語氣一變:“但他救治秦將軍之事,確實全力以赴,真心以待。不可抹殺其功績。”


    “迴王妃的話,李夫人派人來也是這麽說的。”


    長孫無垢點點頭。


    戶玄齡又說道:“李夫人發現,木小郎君曾經偷偷的取出過秦將軍的弓,還有佩刀仔細觀察過很久。不過李夫人又提醒,這事發生在秦將軍與柳家大娘定情之後。”


    “你的意思是?”


    “不是我的意思,是李夫人的意思是,既然有心嫁姐,想打探一下嫁的何人卻也是人之常情,但確實讓木小郎君看出些異樣。但人心卻善,所以李夫人認為不值得計較,此事李夫人之前就告之過秦將軍。”


    長孫無垢認可這話:“聽聞幾位將軍有信給二郎,加上本王妃的信,四百裏加急送去。”


    “王妃,聖上也為此事有信給秦王。”


    “一並送去。”


    “是!”


    兩天後,洛陽。


    秦王李世民站在花園之中,手扶在梅枝上,梅花將開。


    “雪……


    李世民剛剛醞釀好,張口準備作一首詩,門口四名禁軍扶著一人飛奔入內,那人身穿紅馬甲,人還清醒卻是很疲憊。


    信使,四百裏加急!李世民立即從懷中取出自己的印章,在信使手臂上綁的簽上按下印章。信使這才將一隻布包交給了秦王李世民。


    “好生休養。”秦王李世民安慰一句後,拿著布包大步往書房走去。


    四百裏加急。換馬不換人,一日夜要跑四百裏。要象是大唐八百裏加急的話,那累死馬的時候有很多,累死人也有。這裏距離長安隻有七百多裏,兩天跑過來人隻是虛弱了些。


    來自長安的四百裏加急,讓大唐天策上將秦王李世民的眉頭皺了起來。


    布包內有木盒,木盒上加上的漆封讓李世民心中多了一絲欣喜,因為這裏有他心愛之秦王妃的,也有房玄齡的,更有秦、程、李、尉遲四位將軍的。當然讓他欣喜的卻是他的父親,大唐皇帝李淵的。


    李世民首先打開的是李淵。


    這不是聖旨,是信。


    信中的內容是告訴李世民,立即迴長安。首先有國事商議,並州屯田以及北防突厥之事宜,如可行,要考慮調兵布防之事。


    因為河北初定,兵力最少,防禦最弱。


    李世民叫人準備行裝,輕車簡從準備迴長安。


    吩咐之後,李世民接下來才是看長孫無垢的信。


    看到信中的內容,李世民臉上出現的很是溫柔的笑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舅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風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風天堂並收藏唐朝好舅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