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張超如此推心置腹的說這些話,鄧茂也是感動。
而且,他知道,張超都把話說到這地步了,他若是不推薦個合適的人選,就這麽強硬的逼著張超把他換了也不合適。
不過,另外推薦一人的話,張超把幽州說的這麽重要,又把他抬得這麽高,感覺不能隨便推薦一人,要換也必須換能力和可靠性都超過他的。
鄧茂其實有點小自負的,他的那些師弟,他卻不認為除開張超,有誰比得過他。
而且,他對門戶之見看得極重,所以,不是同出一門的,他內心也是覺得不可靠。
所以,他自己想了一會,卻是自己都反倒覺得推薦誰都不合適。
這時候,下麵的人正好上了茶來。
鄧茂接過下人奉上的杯盞,喝了一大口,這才說道“好吧!既然小師弟如此看得起為兄,那這幽州將軍,為兄便先受著。
不過,人馬上,師弟是否可再多留下一些?”
張超聽了這話,便麵露為難之色,說道“大師兄是清楚的,天公將軍在廣宗對盧植,本就戰事不利,被壓在了城裏。
而黃埔嵩他們打敗了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後,卻還會帶數十萬大軍前往廣宗支援。
我便是把薊城所有黃巾軍和兩萬多烏丸軍帶走,加上我留在在冀州的人馬,拚湊起來,也不到五萬人。
這點人手,想要化解天公將軍之危,卻是都遠遠不夠,哪裏還能再多分大師兄?
其實,我本來還想著,大師兄征兵五萬,訓練一番後,若是可能得話,希望能夠調二萬千萬冀州支援呢。”
鄧茂本來聽著張超說到難處,也是覺得為難,可聽他竟然還想從幽州再調走兩萬大軍,頓時就直接跳了起來。
“遼東公孫家掌握數郡,還有好幾萬大軍,北邊烏丸人也不知道會不會再起大軍前來報複,而且除開烏丸,還有好多支胡人也是很強大,指不定便南下了。
薊城這點人,若是分開,連防守城池都不夠,師弟還要調走兩萬。
這幽州,我真的實在沒法守,師弟還是另外指派他人吧!”鄧茂有些激動的說著。
張超看他如此激動,自然知道卻是為了什麽,所以連忙道“我自然也知道這難處,所以,也沒跟師兄提出要抽兩萬大軍的要求,還咬牙從朱雀軍裏留下兩千精兵,又任由大師兄挑三千烏丸精兵留下。也不是我不願多留,烏丸人若是再多留,就怕師兄這鎮壓不住,反倒要多生事端。”
鄧茂被張超帶了節奏,朝著這方向想,頓時覺得張超也是夠意思了,隻道“的確不能再多留了!”
張超點點頭,然後道“師兄若還是擔心,那我倒是有個辦法,可保幽州無恙。”
“什麽辦法?”鄧茂頓時問著。
“北伐!”張超頓時吐出兩個字來。
“這不是找死嗎?”鄧茂差點驚唿出來,本來還以為張超會出什麽好主意,沒想到竟然是這個,實在大失所望。
“師兄北伐,不是讓師兄和他們硬碰硬的打,也不求有多大戰果。
師兄隻找些遼東的邊角城池郡縣打一打即可。
遼東幾郡之前戰亂不嚴重,不比幽州其餘郡縣殘破,即便隻是邊角小城,公孫家也沒法完全放棄不救援。
如此一來,師兄不斷逼著他們應戰,不斷打斷他們的準備,不斷消耗他們。
他們就沒法做好準備,集中力量來打你。
草原上胡人看烏丸大敗的如此慘,一時半會應該是不敢來了。
而且,他們肯定優先消化烏丸留下的財富和勢力,壯大自己。
如今薊城也不是沒戰馬,訓練一支騎兵出來,卻也可挑些小部落打一打,搶了他們的牛羊牲口和女人小孩,迴來哺育幽州。
這種事情,胡人對我們漢人做得,我們漢人對胡人自然也是做得的。
以其讓胡人大部落去吞並這些小部落壯大了,來打我們,還不如我們蠶食他們,借助他們來恢複壯大自己。
而且,隻要對外開戰,內部的一些矛盾就會被轉移。
還不服我們黃巾軍統治的,師兄用著不順手的人也可送到戰場上去消耗了。
不久以後,師兄這裏的統治便穩固了。”
“真的?”鄧茂有些狐疑的問著。
張超肯定的道“自然是真的。”
張超這也不是胡說,曆史上也是有這方麵的例子的。
就說三國時期,劉備死後,諸葛亮和薑維的北伐。
當時,任誰都看得出,國力上,乃是魏國最強,吳國其次,蜀國最弱。
古代打仗很多時候是比哪個人多,誰的兵精,其次就是糧草問題,曆史上也有不少有名以少勝多的戰役,然而以少戰多,更多的時候是輸,隻是沒有被大家所熟知而已。
魏國人口遠比蜀國多,土地遠比蜀國大,兵馬更多,更精銳,諸葛亮和薑維自然不會看不出,可他們為何一定要不斷北伐,難道真的隻為自己心中的執念或對自己的能力太過自信?
其實不然,張超認為,他們都是迫不得已為形勢所逼。
如果大家一起修生養息,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和蜀國的差距隻會越來越大,一但任由魏國準備好,主動來攻,就隻能任人宰割,所以諸葛亮要不斷北伐,不讓魏國好好的休養生息。
再者,蜀國內部,早在劉備在時,就不怎麽團結,隱患極多。
劉璋能力雖然不行,但是對屬下還是不錯的,他執政的時候,益州的家族其實過得還是不錯的,所以,除開張鬆等少數幾人反骨仔,大多數人卻沒有換了他的想法。
而且,劉璋隻是跟張魯菜雞互啄,並沒太大的戰役,百姓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百姓都沒有造劉璋的反的想法。
劉備順拿了益州,然後連年大戰,益州的大部分人可是不怎麽開心的,劉備當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對益州那幫子土著格外留心,很少讓益州本土的官員帶兵。
原本,劉備有著一路走來,在他成長中一點點挖掘和收編的如諸關張趙馬光諸葛亮等,還有收獲的荊州派係的人才不少,這些人能力也很強,倒是還可製衡益州本土勢力,把益州土著壓得不敢有任何動作。
不過,關羽丟了荊州,劉備又夷陵之敗後,劉備一路收編成長的舊部和荊州係勢力幾乎喪盡,頓時壓製不住益州本土勢力。
當時若是不給這些益州土著搞點事做做,他們必然要自己搞事,諸葛亮便選擇北伐,把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去,以此穩定益州內部。
而且,當時,連吃這麽幾個大敗戰,荊州也丟了,蜀國明顯在走下坡路,難免不會有很多人有想法,不解決,必然出現很多投降派和張鬆一樣的帶路黨。
就算益州天險,也難保益州安穩,所以諸葛亮也隻有不斷南征北伐,製造蜀國還是很強的假象。
哪怕弄些不太重要的勝利,也要表現出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景象,以此穩住益州那浮動的人心。
雖然,他幾次北伐都失敗了,讓蜀國國力越來越虛,不過卻很好的穩定了益州內部。
而薑維乃是降將,威信和權力就更不如諸葛亮了,他他若不是不斷征北伐,那恐怕都不能獨掌軍權。
到時候,一但被益州本土勢力掌控了軍權,說不定立馬引路就放魏國進來了。
就算不勾結魏國,一但益州本土勢力再掌了兵權,估計也會發動不少內亂奪權。
劉禪應該也不是真蠢,知道這點,也不斷支持北伐。
所以,總體來說,諸葛亮和薑維北伐,雖然是勞民傷財,不斷消耗國力,卻是卻穩定了內部,也擾亂了敵人,讓魏國一直準備不好,飲鴆止渴,還是延續了蜀國的。
而黃皓得勢,薑維失勢,不在被支持北伐,轉而防守後不久,魏國就進行了反攻,蜀國也很快就被滅了,也證明了這點。
如今幽州張超他們掌控這一片殘破,黃巾軍如今又不大得人心,若正常的好好修養生息,幾十年內肯定都比不過遼西公孫家,更比不得草原部落壯大的快。
不開戰,好好休養生息,說不定,很快就會被趕出幽州,還不如以守代攻,打打小戰呢。
至於張超這些想法是錯誤的,鄧茂以守代攻不成功,讓幽州更加守不住,那也沒什麽。
張超現在隻不過是看之前鄧茂喜歡爭權挑事,所以給他點大權讓他一邊玩,他也好讓自己麾下短期內少點事。
鄧茂發展的好,也要幾年後才能給冀州黃巾軍支持,那時候,張超也許都脫離黃巾軍了。
鄧茂發展不好,守不住幽州,那這麽殘破的幽州就給公孫家也沒什麽,鄧茂帶著殘軍去冀州就是了,對張超實際上影響不大。
“嗯,師兄莫非忘了老師的事了?那《金鍾罩》你也可在軍中廣傳啊,然後借助戰爭,士兵實力增長挺快的,對付公孫家,還不簡單!”看鄧茂還是擔心,張超又隨意的說了一句。
鄧茂聽了,點點頭,道“我試試吧!”
張超頓時又跟鄧茂畫大餅,吹了幾句,才把被說得暈暈乎乎的鄧茂送了出去。
鄧茂出了門,走了幾步才想起,他來原本主要是想討要點神兵利器,功法丹藥什麽的,剛才竟然忘了說了。
他看了看後麵張超已經關上的屋門,也不好再迴去,隻長歎一聲離開了。
。
而且,他知道,張超都把話說到這地步了,他若是不推薦個合適的人選,就這麽強硬的逼著張超把他換了也不合適。
不過,另外推薦一人的話,張超把幽州說的這麽重要,又把他抬得這麽高,感覺不能隨便推薦一人,要換也必須換能力和可靠性都超過他的。
鄧茂其實有點小自負的,他的那些師弟,他卻不認為除開張超,有誰比得過他。
而且,他對門戶之見看得極重,所以,不是同出一門的,他內心也是覺得不可靠。
所以,他自己想了一會,卻是自己都反倒覺得推薦誰都不合適。
這時候,下麵的人正好上了茶來。
鄧茂接過下人奉上的杯盞,喝了一大口,這才說道“好吧!既然小師弟如此看得起為兄,那這幽州將軍,為兄便先受著。
不過,人馬上,師弟是否可再多留下一些?”
張超聽了這話,便麵露為難之色,說道“大師兄是清楚的,天公將軍在廣宗對盧植,本就戰事不利,被壓在了城裏。
而黃埔嵩他們打敗了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後,卻還會帶數十萬大軍前往廣宗支援。
我便是把薊城所有黃巾軍和兩萬多烏丸軍帶走,加上我留在在冀州的人馬,拚湊起來,也不到五萬人。
這點人手,想要化解天公將軍之危,卻是都遠遠不夠,哪裏還能再多分大師兄?
其實,我本來還想著,大師兄征兵五萬,訓練一番後,若是可能得話,希望能夠調二萬千萬冀州支援呢。”
鄧茂本來聽著張超說到難處,也是覺得為難,可聽他竟然還想從幽州再調走兩萬大軍,頓時就直接跳了起來。
“遼東公孫家掌握數郡,還有好幾萬大軍,北邊烏丸人也不知道會不會再起大軍前來報複,而且除開烏丸,還有好多支胡人也是很強大,指不定便南下了。
薊城這點人,若是分開,連防守城池都不夠,師弟還要調走兩萬。
這幽州,我真的實在沒法守,師弟還是另外指派他人吧!”鄧茂有些激動的說著。
張超看他如此激動,自然知道卻是為了什麽,所以連忙道“我自然也知道這難處,所以,也沒跟師兄提出要抽兩萬大軍的要求,還咬牙從朱雀軍裏留下兩千精兵,又任由大師兄挑三千烏丸精兵留下。也不是我不願多留,烏丸人若是再多留,就怕師兄這鎮壓不住,反倒要多生事端。”
鄧茂被張超帶了節奏,朝著這方向想,頓時覺得張超也是夠意思了,隻道“的確不能再多留了!”
張超點點頭,然後道“師兄若還是擔心,那我倒是有個辦法,可保幽州無恙。”
“什麽辦法?”鄧茂頓時問著。
“北伐!”張超頓時吐出兩個字來。
“這不是找死嗎?”鄧茂差點驚唿出來,本來還以為張超會出什麽好主意,沒想到竟然是這個,實在大失所望。
“師兄北伐,不是讓師兄和他們硬碰硬的打,也不求有多大戰果。
師兄隻找些遼東的邊角城池郡縣打一打即可。
遼東幾郡之前戰亂不嚴重,不比幽州其餘郡縣殘破,即便隻是邊角小城,公孫家也沒法完全放棄不救援。
如此一來,師兄不斷逼著他們應戰,不斷打斷他們的準備,不斷消耗他們。
他們就沒法做好準備,集中力量來打你。
草原上胡人看烏丸大敗的如此慘,一時半會應該是不敢來了。
而且,他們肯定優先消化烏丸留下的財富和勢力,壯大自己。
如今薊城也不是沒戰馬,訓練一支騎兵出來,卻也可挑些小部落打一打,搶了他們的牛羊牲口和女人小孩,迴來哺育幽州。
這種事情,胡人對我們漢人做得,我們漢人對胡人自然也是做得的。
以其讓胡人大部落去吞並這些小部落壯大了,來打我們,還不如我們蠶食他們,借助他們來恢複壯大自己。
而且,隻要對外開戰,內部的一些矛盾就會被轉移。
還不服我們黃巾軍統治的,師兄用著不順手的人也可送到戰場上去消耗了。
不久以後,師兄這裏的統治便穩固了。”
“真的?”鄧茂有些狐疑的問著。
張超肯定的道“自然是真的。”
張超這也不是胡說,曆史上也是有這方麵的例子的。
就說三國時期,劉備死後,諸葛亮和薑維的北伐。
當時,任誰都看得出,國力上,乃是魏國最強,吳國其次,蜀國最弱。
古代打仗很多時候是比哪個人多,誰的兵精,其次就是糧草問題,曆史上也有不少有名以少勝多的戰役,然而以少戰多,更多的時候是輸,隻是沒有被大家所熟知而已。
魏國人口遠比蜀國多,土地遠比蜀國大,兵馬更多,更精銳,諸葛亮和薑維自然不會看不出,可他們為何一定要不斷北伐,難道真的隻為自己心中的執念或對自己的能力太過自信?
其實不然,張超認為,他們都是迫不得已為形勢所逼。
如果大家一起修生養息,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和蜀國的差距隻會越來越大,一但任由魏國準備好,主動來攻,就隻能任人宰割,所以諸葛亮要不斷北伐,不讓魏國好好的休養生息。
再者,蜀國內部,早在劉備在時,就不怎麽團結,隱患極多。
劉璋能力雖然不行,但是對屬下還是不錯的,他執政的時候,益州的家族其實過得還是不錯的,所以,除開張鬆等少數幾人反骨仔,大多數人卻沒有換了他的想法。
而且,劉璋隻是跟張魯菜雞互啄,並沒太大的戰役,百姓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百姓都沒有造劉璋的反的想法。
劉備順拿了益州,然後連年大戰,益州的大部分人可是不怎麽開心的,劉備當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對益州那幫子土著格外留心,很少讓益州本土的官員帶兵。
原本,劉備有著一路走來,在他成長中一點點挖掘和收編的如諸關張趙馬光諸葛亮等,還有收獲的荊州派係的人才不少,這些人能力也很強,倒是還可製衡益州本土勢力,把益州土著壓得不敢有任何動作。
不過,關羽丟了荊州,劉備又夷陵之敗後,劉備一路收編成長的舊部和荊州係勢力幾乎喪盡,頓時壓製不住益州本土勢力。
當時若是不給這些益州土著搞點事做做,他們必然要自己搞事,諸葛亮便選擇北伐,把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去,以此穩定益州內部。
而且,當時,連吃這麽幾個大敗戰,荊州也丟了,蜀國明顯在走下坡路,難免不會有很多人有想法,不解決,必然出現很多投降派和張鬆一樣的帶路黨。
就算益州天險,也難保益州安穩,所以諸葛亮也隻有不斷南征北伐,製造蜀國還是很強的假象。
哪怕弄些不太重要的勝利,也要表現出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景象,以此穩住益州那浮動的人心。
雖然,他幾次北伐都失敗了,讓蜀國國力越來越虛,不過卻很好的穩定了益州內部。
而薑維乃是降將,威信和權力就更不如諸葛亮了,他他若不是不斷征北伐,那恐怕都不能獨掌軍權。
到時候,一但被益州本土勢力掌控了軍權,說不定立馬引路就放魏國進來了。
就算不勾結魏國,一但益州本土勢力再掌了兵權,估計也會發動不少內亂奪權。
劉禪應該也不是真蠢,知道這點,也不斷支持北伐。
所以,總體來說,諸葛亮和薑維北伐,雖然是勞民傷財,不斷消耗國力,卻是卻穩定了內部,也擾亂了敵人,讓魏國一直準備不好,飲鴆止渴,還是延續了蜀國的。
而黃皓得勢,薑維失勢,不在被支持北伐,轉而防守後不久,魏國就進行了反攻,蜀國也很快就被滅了,也證明了這點。
如今幽州張超他們掌控這一片殘破,黃巾軍如今又不大得人心,若正常的好好修養生息,幾十年內肯定都比不過遼西公孫家,更比不得草原部落壯大的快。
不開戰,好好休養生息,說不定,很快就會被趕出幽州,還不如以守代攻,打打小戰呢。
至於張超這些想法是錯誤的,鄧茂以守代攻不成功,讓幽州更加守不住,那也沒什麽。
張超現在隻不過是看之前鄧茂喜歡爭權挑事,所以給他點大權讓他一邊玩,他也好讓自己麾下短期內少點事。
鄧茂發展的好,也要幾年後才能給冀州黃巾軍支持,那時候,張超也許都脫離黃巾軍了。
鄧茂發展不好,守不住幽州,那這麽殘破的幽州就給公孫家也沒什麽,鄧茂帶著殘軍去冀州就是了,對張超實際上影響不大。
“嗯,師兄莫非忘了老師的事了?那《金鍾罩》你也可在軍中廣傳啊,然後借助戰爭,士兵實力增長挺快的,對付公孫家,還不簡單!”看鄧茂還是擔心,張超又隨意的說了一句。
鄧茂聽了,點點頭,道“我試試吧!”
張超頓時又跟鄧茂畫大餅,吹了幾句,才把被說得暈暈乎乎的鄧茂送了出去。
鄧茂出了門,走了幾步才想起,他來原本主要是想討要點神兵利器,功法丹藥什麽的,剛才竟然忘了說了。
他看了看後麵張超已經關上的屋門,也不好再迴去,隻長歎一聲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