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迴到屋中,神魂迴歸肉身。
他暗暗思索今夜神魂出遊所見所聞,隻發現現在隨著程遠誌的加入,他這隊伍卻是越發不好帶了。
首先便是待遇問題,目前,他手下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自然是常山眾,這是最早跟隨他的,忠誠度最高,也是他的班底,這些人若是不優待,不重用,卻也說不過去。
第二部分便是張牛角的部眾,這些人因為貪圖他手中的功法才投奔過來,想要借雞生蛋,實力最弱,也最不可信。
不過,同是黃巾軍一脈,張牛角又是第一個主動帶著人馬底盤投靠過來的渠帥,若是不善待他們,日後,傳揚出去,怕是誰都不敢投奔他了。
張超是打算拋棄這黃巾軍,追求長生大道,可是他從來沒想過要完全拋棄,一個人閉門苦修。
這世界兇險,他也不敢保證什麽事情都自己搞定,他也需要幫手,需要夥伴扶持。
修行途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老師他是靠不上了,這需要有人討論道法,指點他的不足,至不濟也要有人在他遇到瓶頸的時候能夠給他啟發,而且他還需要有人搜集資源,處理俗物,這些都需要人。
所以,在他計劃中,黃巾軍必須放棄,不過走的時候,他不會是一個人走,卻要從中吸取精華,選出一批有才能的,可靠的人,私下建立個勢力,幫他搜集功法典籍,天材地寶,搜集情報,處理些俗物。
這組織,規模可以不用太大,也沒必要在明處,張超覺得卻是可以按照火影忍者中的曉組織為模板來建立這種組織。
先以太平道的精英把架子構造起來,然後,可以邀請一些大家族不受重視的天才,那些門派中有本事,又可說服的叛徒加入。
當然,這世界的水很深,張超見識過墨門那巨大的能變形的飛鳥,覺得這世界的技術其實也不是那麽落後。
他覺得,這世界應該是有技術打造煉製出飛船來的,至不濟弄出可以遠航的海船出來是不成問題的。
張超還計劃著,想辦法弄出這麽一艘船來,到時候可以乘著到處遊,一路收些可靠的夥伴,就像海賊王裏那般,肯定也會很有意思。
不過,不管怎麽建立勢力,怎麽獲得夥伴,越是人才,精英,就越有想法考量,追隨別人,肯定要多方考慮。
若沒有有不俗的本事,沒有有不錯的名聲,想要吸引人卻是很難的。
沒有本事,沒有個好名聲,你縱然再吹的天花亂墜,前途光明,別人也難以信你。
劉備屢屢失敗,可是就因為有個好名聲,所以不斷有人收留,最後一把年紀了卻創業成功。
而呂布,就是名聲臭了,曹操雖然愛才,也不敢留他,咖嚓一刀便英年早逝了。
所以,作為最先投靠之人,便是千金買馬骨,張牛角和他的一幹部眾,張超卻也不能虧待了。
而第三程遠誌等一幹人了,這一群人,如今夜趙應發說的,他們實力最強,而且身份特殊,很多都是張超的師兄弟,就算不是師兄弟的,大半都是他的“老鄉”,以這時代的鄉土觀念,張超也沒理由不關照,不優待。
不過,蛋糕就這麽大,人人關照哪裏關照得過來?
其次,便是接下來如何整編這些人馬的問題,該如何傳授他們功法,傳授什麽功法,如何訓練他們的問題。
其次便是留守問題,原本張超真的隻是打算來幫忙,沒搶地盤的意思,想著打下薊城後,得些好處便離開了,幽州的防守和其餘種種事情自然有程遠誌去考慮。
不過,現在,這事卻是由不得他不考慮了。
如今,幽州大半被他們占了,薊城也拿下了,說他們得了幽州也不錯,不過,幽州北邊的幾個郡還沒被掌控,接下來必須分出人去占領。
隻有將那幾個郡占了,幽州才算完整。
更何況異族勢大,張超比誰都清楚,而且知道日後的慘劇,他真心不願意放任何一個胡人進來。
想要防住胡人,讓胡人不能乘著內戰的時候進來,那便最少要把上穀、漁陽、北平等幾郡占了,並且留下足夠的兵力防守。
張超肯定是要盡快往南去支援張角的,那不論是攻取剩下幾郡,還是防備異族都隻能假他人之手,不留下幾個厲害的人物是不行的。
他手下人才就少,能夠擔此重任的,或許便隻有程遠誌、褚燕和張牛角三人。
以他對程遠誌的了解,肯定不願意留下,必然會跟他去支援張角,張牛角則忠誠不足,能力其實也還待考證,張超是萬萬不敢將他留下的,所以,思來想去,卻隻有留下褚燕了。
而留下褚燕,張超軍中,便拿不出夠分量,又可靠的人製衡程遠誌和張牛角,日後,他也沒法再繼續當甩手掌櫃了。
想想,便都是一堆問題。
“算了,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也不能期望一下子就把所有問題解決。
而且,事情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說不定,我今夜想這些,明天就都不是事了。
我現在想太多也沒用,還是好好修煉,別讓這些事情亂了心,影響了修行才是。”
張超心念一轉,把種種繁雜念頭紛紛鎮定之後,又才重新開始思考修行上的事情來。
他首先便想到程遠誌所說的,隨著修煉那金鍾罩,道法會退步,後來直接連最基本的符都畫不出來,而進入先天後,精神被固化到了肉身,沒法凝聚起來,無法朝著陰神修煉的事情來。
早在修行之初,他便知道,武功和道法煉氣階段共通,可是一但進入先天境,煉氣化神階段便沒法共存了。
因為,進入先天境後,修行之人便進入煉氣化神階段,不過,練武和修道所化之神卻是不同的。
張超讀了不少典籍,又得了道清記憶,已經知道,人的精神卻是也分種類的,這種分類就是魂魄。
人的魂有三,一為天魂,二為地魂,三為命魂。魄有七,一魄天衝,二魄靈慧,三魄為氣,四魄為力,五魄中樞,六魄為精,七魄為英。
魂為陰,魄為陽。其中三魂和七魄當中,又各另分陰陽。
三魂之中,天魂為陽,地魂為陰,命魂又為陽。
七魄中天衝靈慧二魄為陰為天魄,氣魄力魄中樞魄為陽為人魄,精英二魄為陽為地魄。
三魂當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獨住身,天地命三魂並不常相聚首。
七魄中兩個天魄兩個地魄和三個人魄,則陰陽相應,從不分開,並常附於人體之上。
而進入先天境後,修道煉氣化神,凝煉的神是魂神,練武所化的則是魄神。
實際上,人之陰神陽神元神皆早就存在了,便是天地命三魂。
修士凝煉陰神,首要便是感應溝通在外的地魂,將地魂找到便引入體內,才是修煉陰神的第一步。
同樣的,找到天魂,溝通天魂,納天魂入體也是凝煉陽神的第一步。
正因為要溝通在身外的兩魂,才能修煉出陰神和陽神,而隻有進入先天境,身體的桎梏才能被打破,才能溝通內外,所以,隻有進入先天境後,才能凝煉陰神和陽神。
天地二魂雖然都常伴身旁,可是,想要感應溝通卻是不易,往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感應不輟,才能感應並且溝通。
所以,便是進入先天境,十個人裏也未必有一個人能修煉到陰神境,十個陰神真人,也沒有一個能修煉到陽神境。
而進入先天境後,若是繼續習武的話,煉氣化神所煉的是魄神,想要突破,第一步便是溝通七魄。
七魄在自身,天衝魄在頂,靈慧魄在眉心,氣魄在喉,力魄在心輪,並同時與雙手心和雙腳心相連,中樞魄在臍,精魄在生殖器,英魄在海底,位置固定,所以感應溝通卻相對容易些。
而且,每凝煉一魄,便都會有較大的進步,在進入先天境後,習武比修道要快得多,突破到更高境界的高手也要多得多。
不過,人體的七魄都被命魂掌握,再接下來則不論習武還是修道,都必須凝煉命魂。
命魂又稱元魂,也稱人魂,所以,一但命魂凝煉成功,修道便成就元神,而習武則成就人仙之體,都稱人仙境。
接下來,則反過來,習武者,需要感應天地二魂,修道者則需要打熬肉身,壯大七魄。
一但三魂七魄都凝煉完一便,三魂七魄歸一,不但可以過得不可思議的強大力量,還對自身有非同一般的掌控,徹底超脫人的範圍,打破固有命運,壽命幾乎無窮無盡,便稱地仙了。
修道者,三魂已聚,命魂又是七魄的中樞,凝煉起來更快,而武者在精神外,感應外界方麵不占優勢,此時才來溝通天地二魂,卻要艱難的多,走武道突破到地仙境的便極少了。
同為地仙,雖然魂魄都凝煉了,武道一路走上來的,三分命,七分性,體魄自然更強;而修道走上來的,則三分性七分命,神魂更強。
不過,地仙有三災九難,渡過了才能成就天仙。
修道者更能發揮出種種法器的威力,道法也更豐富,手段更多,若是不順,改換合適的身體,或者投胎轉世,還能很快修上來。
武者肉身檔災劫,便沒那麽容易了,一但出了意外,肉身被毀,改換肉身也艱難,投胎的話,抵擋不住胎中之謎。
所以,到了這階段,修道上來的卻是占了便宜的,以元神成就天仙的更多,而以肉身渡劫成功,成就天仙的就寥寥了。
張超未入先天境就誤打誤撞修煉出陰神,然後才入先天境,卻是武道同修,後來還通過陰陽轉化,讓兩者能夠共通快進,之後便沒在意這事了。
今夜聽程遠誌提起,他才發現,他修行順序改變,修行之路和一般人有很大不同,看似武道雙修,實際上,卻也不是沒問題,而且問題很大。
其實人類的七魄,實際上就是藏密所說的人類生命就是從此命魂住胎而產生的。命魂住胎之後,將能量分布於人體中脈的七個脈輪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為人的肉身所獨有,人死之後,七魄隨之消散,而命魂也自離去,生命即以此告終。
若是不梳理源頭,或許他神肉合一,煉神返虛,煉假為真這一步上必然會出大問題,也表示他要進入元神境,卻會大有阻礙。
他暗暗思索今夜神魂出遊所見所聞,隻發現現在隨著程遠誌的加入,他這隊伍卻是越發不好帶了。
首先便是待遇問題,目前,他手下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自然是常山眾,這是最早跟隨他的,忠誠度最高,也是他的班底,這些人若是不優待,不重用,卻也說不過去。
第二部分便是張牛角的部眾,這些人因為貪圖他手中的功法才投奔過來,想要借雞生蛋,實力最弱,也最不可信。
不過,同是黃巾軍一脈,張牛角又是第一個主動帶著人馬底盤投靠過來的渠帥,若是不善待他們,日後,傳揚出去,怕是誰都不敢投奔他了。
張超是打算拋棄這黃巾軍,追求長生大道,可是他從來沒想過要完全拋棄,一個人閉門苦修。
這世界兇險,他也不敢保證什麽事情都自己搞定,他也需要幫手,需要夥伴扶持。
修行途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老師他是靠不上了,這需要有人討論道法,指點他的不足,至不濟也要有人在他遇到瓶頸的時候能夠給他啟發,而且他還需要有人搜集資源,處理俗物,這些都需要人。
所以,在他計劃中,黃巾軍必須放棄,不過走的時候,他不會是一個人走,卻要從中吸取精華,選出一批有才能的,可靠的人,私下建立個勢力,幫他搜集功法典籍,天材地寶,搜集情報,處理些俗物。
這組織,規模可以不用太大,也沒必要在明處,張超覺得卻是可以按照火影忍者中的曉組織為模板來建立這種組織。
先以太平道的精英把架子構造起來,然後,可以邀請一些大家族不受重視的天才,那些門派中有本事,又可說服的叛徒加入。
當然,這世界的水很深,張超見識過墨門那巨大的能變形的飛鳥,覺得這世界的技術其實也不是那麽落後。
他覺得,這世界應該是有技術打造煉製出飛船來的,至不濟弄出可以遠航的海船出來是不成問題的。
張超還計劃著,想辦法弄出這麽一艘船來,到時候可以乘著到處遊,一路收些可靠的夥伴,就像海賊王裏那般,肯定也會很有意思。
不過,不管怎麽建立勢力,怎麽獲得夥伴,越是人才,精英,就越有想法考量,追隨別人,肯定要多方考慮。
若沒有有不俗的本事,沒有有不錯的名聲,想要吸引人卻是很難的。
沒有本事,沒有個好名聲,你縱然再吹的天花亂墜,前途光明,別人也難以信你。
劉備屢屢失敗,可是就因為有個好名聲,所以不斷有人收留,最後一把年紀了卻創業成功。
而呂布,就是名聲臭了,曹操雖然愛才,也不敢留他,咖嚓一刀便英年早逝了。
所以,作為最先投靠之人,便是千金買馬骨,張牛角和他的一幹部眾,張超卻也不能虧待了。
而第三程遠誌等一幹人了,這一群人,如今夜趙應發說的,他們實力最強,而且身份特殊,很多都是張超的師兄弟,就算不是師兄弟的,大半都是他的“老鄉”,以這時代的鄉土觀念,張超也沒理由不關照,不優待。
不過,蛋糕就這麽大,人人關照哪裏關照得過來?
其次,便是接下來如何整編這些人馬的問題,該如何傳授他們功法,傳授什麽功法,如何訓練他們的問題。
其次便是留守問題,原本張超真的隻是打算來幫忙,沒搶地盤的意思,想著打下薊城後,得些好處便離開了,幽州的防守和其餘種種事情自然有程遠誌去考慮。
不過,現在,這事卻是由不得他不考慮了。
如今,幽州大半被他們占了,薊城也拿下了,說他們得了幽州也不錯,不過,幽州北邊的幾個郡還沒被掌控,接下來必須分出人去占領。
隻有將那幾個郡占了,幽州才算完整。
更何況異族勢大,張超比誰都清楚,而且知道日後的慘劇,他真心不願意放任何一個胡人進來。
想要防住胡人,讓胡人不能乘著內戰的時候進來,那便最少要把上穀、漁陽、北平等幾郡占了,並且留下足夠的兵力防守。
張超肯定是要盡快往南去支援張角的,那不論是攻取剩下幾郡,還是防備異族都隻能假他人之手,不留下幾個厲害的人物是不行的。
他手下人才就少,能夠擔此重任的,或許便隻有程遠誌、褚燕和張牛角三人。
以他對程遠誌的了解,肯定不願意留下,必然會跟他去支援張角,張牛角則忠誠不足,能力其實也還待考證,張超是萬萬不敢將他留下的,所以,思來想去,卻隻有留下褚燕了。
而留下褚燕,張超軍中,便拿不出夠分量,又可靠的人製衡程遠誌和張牛角,日後,他也沒法再繼續當甩手掌櫃了。
想想,便都是一堆問題。
“算了,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也不能期望一下子就把所有問題解決。
而且,事情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說不定,我今夜想這些,明天就都不是事了。
我現在想太多也沒用,還是好好修煉,別讓這些事情亂了心,影響了修行才是。”
張超心念一轉,把種種繁雜念頭紛紛鎮定之後,又才重新開始思考修行上的事情來。
他首先便想到程遠誌所說的,隨著修煉那金鍾罩,道法會退步,後來直接連最基本的符都畫不出來,而進入先天後,精神被固化到了肉身,沒法凝聚起來,無法朝著陰神修煉的事情來。
早在修行之初,他便知道,武功和道法煉氣階段共通,可是一但進入先天境,煉氣化神階段便沒法共存了。
因為,進入先天境後,修行之人便進入煉氣化神階段,不過,練武和修道所化之神卻是不同的。
張超讀了不少典籍,又得了道清記憶,已經知道,人的精神卻是也分種類的,這種分類就是魂魄。
人的魂有三,一為天魂,二為地魂,三為命魂。魄有七,一魄天衝,二魄靈慧,三魄為氣,四魄為力,五魄中樞,六魄為精,七魄為英。
魂為陰,魄為陽。其中三魂和七魄當中,又各另分陰陽。
三魂之中,天魂為陽,地魂為陰,命魂又為陽。
七魄中天衝靈慧二魄為陰為天魄,氣魄力魄中樞魄為陽為人魄,精英二魄為陽為地魄。
三魂當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獨住身,天地命三魂並不常相聚首。
七魄中兩個天魄兩個地魄和三個人魄,則陰陽相應,從不分開,並常附於人體之上。
而進入先天境後,修道煉氣化神,凝煉的神是魂神,練武所化的則是魄神。
實際上,人之陰神陽神元神皆早就存在了,便是天地命三魂。
修士凝煉陰神,首要便是感應溝通在外的地魂,將地魂找到便引入體內,才是修煉陰神的第一步。
同樣的,找到天魂,溝通天魂,納天魂入體也是凝煉陽神的第一步。
正因為要溝通在身外的兩魂,才能修煉出陰神和陽神,而隻有進入先天境,身體的桎梏才能被打破,才能溝通內外,所以,隻有進入先天境後,才能凝煉陰神和陽神。
天地二魂雖然都常伴身旁,可是,想要感應溝通卻是不易,往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感應不輟,才能感應並且溝通。
所以,便是進入先天境,十個人裏也未必有一個人能修煉到陰神境,十個陰神真人,也沒有一個能修煉到陽神境。
而進入先天境後,若是繼續習武的話,煉氣化神所煉的是魄神,想要突破,第一步便是溝通七魄。
七魄在自身,天衝魄在頂,靈慧魄在眉心,氣魄在喉,力魄在心輪,並同時與雙手心和雙腳心相連,中樞魄在臍,精魄在生殖器,英魄在海底,位置固定,所以感應溝通卻相對容易些。
而且,每凝煉一魄,便都會有較大的進步,在進入先天境後,習武比修道要快得多,突破到更高境界的高手也要多得多。
不過,人體的七魄都被命魂掌握,再接下來則不論習武還是修道,都必須凝煉命魂。
命魂又稱元魂,也稱人魂,所以,一但命魂凝煉成功,修道便成就元神,而習武則成就人仙之體,都稱人仙境。
接下來,則反過來,習武者,需要感應天地二魂,修道者則需要打熬肉身,壯大七魄。
一但三魂七魄都凝煉完一便,三魂七魄歸一,不但可以過得不可思議的強大力量,還對自身有非同一般的掌控,徹底超脫人的範圍,打破固有命運,壽命幾乎無窮無盡,便稱地仙了。
修道者,三魂已聚,命魂又是七魄的中樞,凝煉起來更快,而武者在精神外,感應外界方麵不占優勢,此時才來溝通天地二魂,卻要艱難的多,走武道突破到地仙境的便極少了。
同為地仙,雖然魂魄都凝煉了,武道一路走上來的,三分命,七分性,體魄自然更強;而修道走上來的,則三分性七分命,神魂更強。
不過,地仙有三災九難,渡過了才能成就天仙。
修道者更能發揮出種種法器的威力,道法也更豐富,手段更多,若是不順,改換合適的身體,或者投胎轉世,還能很快修上來。
武者肉身檔災劫,便沒那麽容易了,一但出了意外,肉身被毀,改換肉身也艱難,投胎的話,抵擋不住胎中之謎。
所以,到了這階段,修道上來的卻是占了便宜的,以元神成就天仙的更多,而以肉身渡劫成功,成就天仙的就寥寥了。
張超未入先天境就誤打誤撞修煉出陰神,然後才入先天境,卻是武道同修,後來還通過陰陽轉化,讓兩者能夠共通快進,之後便沒在意這事了。
今夜聽程遠誌提起,他才發現,他修行順序改變,修行之路和一般人有很大不同,看似武道雙修,實際上,卻也不是沒問題,而且問題很大。
其實人類的七魄,實際上就是藏密所說的人類生命就是從此命魂住胎而產生的。命魂住胎之後,將能量分布於人體中脈的七個脈輪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為人的肉身所獨有,人死之後,七魄隨之消散,而命魂也自離去,生命即以此告終。
若是不梳理源頭,或許他神肉合一,煉神返虛,煉假為真這一步上必然會出大問題,也表示他要進入元神境,卻會大有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