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走後,程誌遠帶著張超迴到院子裏,喊了幾聲。
隨即,便不斷有人放下手中的活計趕過來,不一會便聚起了十幾人。
張超看這些人清一色都是男的,一個女的都沒有,再想到昨日似乎也沒見到有什麽女人,突然發現了一個事實,這程誌遠家竟似真的沒女人。
這些男子,每一個過來後,都對著程誌遠行禮,喊一聲老師。
見此,張超的心頓時哇涼哇涼的,漂亮丫鬟沒有就算了,之前他還以為這些是程家的奴仆雜役呢,如今看來,這些人竟然全部都是程誌遠的徒弟,身份跟他一樣,那日後他豈不是也要跟這些人一般?
他細細打量這些同門師兄,隻發現,大點的應該接近四十歲了,最小的也應該是二十上下,因為這年代的人比較顯老,而且張超又初來,所以,更具體的年歲就判斷不出來,不過,反正沒有小孩就對了。
雖然張超還沒弄明白如今是哪一年,不過想想太平道從創立到起義,似乎也沒多少年的時間,這麽點時間內,若是弄些小孩子來培養,根本來不及,想要及時戰力,自然是直接收一些成年人更合適,這倒是沒什麽奇怪的。
不過,由此想來,這太平道自然也不會細細培養弟子,或許,還會將一些拔苗助長的手段都用上也說不定,想到這點,張超越發覺得自己的學習生涯必然不會美好。
程誌遠自然想不到張超一個小孩會一下子想這麽多,也管不了張超的想什麽,他隻看人到齊了,就指著張超道:“這是我昨日新收的弟子張超,日後便在這與你們一起學習了,他年紀小,你們平日裏要多照顧一些,更不可欺負於他。”
那些漢子一個個都開口,說了些讓程誌遠放心,他們一定會好好關照小師弟之類的話。
本來嘛,這時代,同門之間關係還是很鐵的,太平道又還沒發跡,也沒什麽好爭的,自然沒那麽多勾心鬥角,再者,他們都知道張超的爹跟程誌遠是結拜兄弟,身份不一般,就算程誌遠不說,腦殘了他們才會欺負張超呢。
程誌遠也知道這些弟子應該不會欺負張超,隻是隨便提這麽一口,見眾人都做了保證,便也沒繼續在這問題上多說,隻又對張超道:“我之前一共收了二十八個徒弟,你是第二十九個,如今,有十二個已經學有所成,被我打發出去治病救人,積累功德去了,剩下的都在這裏了,你日後要好生跟他們親近,要當他們是兄長一般對待。還有,他們修行都早於你,皆已經入了門了,日後修行上有什麽不懂的,我不在的時候,也可問他們。”
“是!”張超乖巧的迴答了一聲。
“好了,都各自去做事去吧!”程誌遠擺擺手,便讓那十幾人散去,然後對張超道:“你隨我來。”
旋即,張超便被程誌遠帶到了書房中,程誌遠自己坐下,然後隨手一指前麵的地下,淡淡的道:“隨意坐吧。”
張超已經知道這時代的坐就是跪,雖然很不習慣,不過還是在程誌遠對麵跪坐下來。
程誌遠待張超坐下,便道:“你可聽說過大賢良師的事跡?”
張超點點頭道:“聽說過一些。”
程誌遠微微點了點頭道:“那我就隻是簡單說一說了。大賢良師本名諱張角,乃是巨鹿人,早年於山中遇到仙人,得仙人傳授了天書三卷,名喚《太平要術》。
大賢良師天縱之資,得到三卷天書後,又曉夜攻習,是以,沒幾年,便修煉了能唿風喚雨,移山倒海的本事。
而後,大賢良師行走四方,扶危濟困,散施符水,為人治病,積蓄功德。
又數年,大賢良師看漢室失德,天下百姓生活困苦,災荒連年不劫,需要解救之輩太多,他一個人,卻是照管不過來,因此,便創立了太平道,收了我們五百餘弟子,傳授我們仙法。
我們雖然資質駑鈍,學不得大賢良師萬分之一的本領,不過,卻牢記大賢良師的教導,平日裏也扶危救困,力所能及的幫助百姓,每日不敢有絲毫懈怠,如此數年下來,才有了太平道如今的氣象和名聲。”
張超雖不明白程誌遠說這些幹嘛,不過還是立刻便表態道:“弟子日後定也要如大賢良師和老師您們一般,幫助他人。”
程誌遠點點頭,然後道:“你有這心便好。不過,想要助人,你卻必須先學好本領才行。”
張超頓時又道:“弟子一定用心學習,不辜負老師的教誨。”
這時,程誌遠忽然微微歎息一聲,說道:“你資質不錯,我若是能用心教導的話,遲早應該能超過我。
不過,今年已經幾個月沒下過一滴雨了!
天氣幹燥,疫氣自生,最近生病上門求醫、求符的人特別多,我秉承大賢良師之命,卻不敢疏忽此事,每日從早到晚都要施符治病,卻沒法細細教導你了。
而且,觀這天象,此次大旱才是個開始,還需要持續很長時間,若是疫氣再漲,爆發瘟疫的話,我卻是要外出去瘟疫發出之處施符,更沒法好好教你了。”
聽了這話,張超心中不禁微微觸動,不管太平道如何,有何目的,僅憑如今這種助人之心,助人之舉,憑他們敢去瘟疫爆發之地施符,張超就很佩服他們。
而程誌遠沒時間好好教導他,對張超來說,有利有弊。
好處便是如今張平家兩口子不在身邊,程誌遠如果不怎麽管他的話,他便沒暴露的風險了,而且,還可大膽的打聽一切消息,有利於他迅速融入這世界。
壞處的話便是他其實對程誌遠那日施展的那種法術很眼饞的,程誌遠不能教導他,張超或許會因此錯失學習到這等法術的機會,這便有些遺憾。
隨即,便不斷有人放下手中的活計趕過來,不一會便聚起了十幾人。
張超看這些人清一色都是男的,一個女的都沒有,再想到昨日似乎也沒見到有什麽女人,突然發現了一個事實,這程誌遠家竟似真的沒女人。
這些男子,每一個過來後,都對著程誌遠行禮,喊一聲老師。
見此,張超的心頓時哇涼哇涼的,漂亮丫鬟沒有就算了,之前他還以為這些是程家的奴仆雜役呢,如今看來,這些人竟然全部都是程誌遠的徒弟,身份跟他一樣,那日後他豈不是也要跟這些人一般?
他細細打量這些同門師兄,隻發現,大點的應該接近四十歲了,最小的也應該是二十上下,因為這年代的人比較顯老,而且張超又初來,所以,更具體的年歲就判斷不出來,不過,反正沒有小孩就對了。
雖然張超還沒弄明白如今是哪一年,不過想想太平道從創立到起義,似乎也沒多少年的時間,這麽點時間內,若是弄些小孩子來培養,根本來不及,想要及時戰力,自然是直接收一些成年人更合適,這倒是沒什麽奇怪的。
不過,由此想來,這太平道自然也不會細細培養弟子,或許,還會將一些拔苗助長的手段都用上也說不定,想到這點,張超越發覺得自己的學習生涯必然不會美好。
程誌遠自然想不到張超一個小孩會一下子想這麽多,也管不了張超的想什麽,他隻看人到齊了,就指著張超道:“這是我昨日新收的弟子張超,日後便在這與你們一起學習了,他年紀小,你們平日裏要多照顧一些,更不可欺負於他。”
那些漢子一個個都開口,說了些讓程誌遠放心,他們一定會好好關照小師弟之類的話。
本來嘛,這時代,同門之間關係還是很鐵的,太平道又還沒發跡,也沒什麽好爭的,自然沒那麽多勾心鬥角,再者,他們都知道張超的爹跟程誌遠是結拜兄弟,身份不一般,就算程誌遠不說,腦殘了他們才會欺負張超呢。
程誌遠也知道這些弟子應該不會欺負張超,隻是隨便提這麽一口,見眾人都做了保證,便也沒繼續在這問題上多說,隻又對張超道:“我之前一共收了二十八個徒弟,你是第二十九個,如今,有十二個已經學有所成,被我打發出去治病救人,積累功德去了,剩下的都在這裏了,你日後要好生跟他們親近,要當他們是兄長一般對待。還有,他們修行都早於你,皆已經入了門了,日後修行上有什麽不懂的,我不在的時候,也可問他們。”
“是!”張超乖巧的迴答了一聲。
“好了,都各自去做事去吧!”程誌遠擺擺手,便讓那十幾人散去,然後對張超道:“你隨我來。”
旋即,張超便被程誌遠帶到了書房中,程誌遠自己坐下,然後隨手一指前麵的地下,淡淡的道:“隨意坐吧。”
張超已經知道這時代的坐就是跪,雖然很不習慣,不過還是在程誌遠對麵跪坐下來。
程誌遠待張超坐下,便道:“你可聽說過大賢良師的事跡?”
張超點點頭道:“聽說過一些。”
程誌遠微微點了點頭道:“那我就隻是簡單說一說了。大賢良師本名諱張角,乃是巨鹿人,早年於山中遇到仙人,得仙人傳授了天書三卷,名喚《太平要術》。
大賢良師天縱之資,得到三卷天書後,又曉夜攻習,是以,沒幾年,便修煉了能唿風喚雨,移山倒海的本事。
而後,大賢良師行走四方,扶危濟困,散施符水,為人治病,積蓄功德。
又數年,大賢良師看漢室失德,天下百姓生活困苦,災荒連年不劫,需要解救之輩太多,他一個人,卻是照管不過來,因此,便創立了太平道,收了我們五百餘弟子,傳授我們仙法。
我們雖然資質駑鈍,學不得大賢良師萬分之一的本領,不過,卻牢記大賢良師的教導,平日裏也扶危救困,力所能及的幫助百姓,每日不敢有絲毫懈怠,如此數年下來,才有了太平道如今的氣象和名聲。”
張超雖不明白程誌遠說這些幹嘛,不過還是立刻便表態道:“弟子日後定也要如大賢良師和老師您們一般,幫助他人。”
程誌遠點點頭,然後道:“你有這心便好。不過,想要助人,你卻必須先學好本領才行。”
張超頓時又道:“弟子一定用心學習,不辜負老師的教誨。”
這時,程誌遠忽然微微歎息一聲,說道:“你資質不錯,我若是能用心教導的話,遲早應該能超過我。
不過,今年已經幾個月沒下過一滴雨了!
天氣幹燥,疫氣自生,最近生病上門求醫、求符的人特別多,我秉承大賢良師之命,卻不敢疏忽此事,每日從早到晚都要施符治病,卻沒法細細教導你了。
而且,觀這天象,此次大旱才是個開始,還需要持續很長時間,若是疫氣再漲,爆發瘟疫的話,我卻是要外出去瘟疫發出之處施符,更沒法好好教你了。”
聽了這話,張超心中不禁微微觸動,不管太平道如何,有何目的,僅憑如今這種助人之心,助人之舉,憑他們敢去瘟疫爆發之地施符,張超就很佩服他們。
而程誌遠沒時間好好教導他,對張超來說,有利有弊。
好處便是如今張平家兩口子不在身邊,程誌遠如果不怎麽管他的話,他便沒暴露的風險了,而且,還可大膽的打聽一切消息,有利於他迅速融入這世界。
壞處的話便是他其實對程誌遠那日施展的那種法術很眼饞的,程誌遠不能教導他,張超或許會因此錯失學習到這等法術的機會,這便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