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之中沒外人。
不管怎麽東拉西扯的,總能扯上些關係。
宴會熱鬧了大半日,還欣賞謝莫如從帝都帶來的歌舞伎樂表演的歌舞,這些與謝莫如無幹,都是江行雲調理的。江行雲在這上頭頗有天分,人人都說帝都出來的,就是氣派不凡。
當然,也不無人家在拍馬屁的嫌疑。
待到宴會散去,諸人告辭,謝槿是一地知府,也不好多留,該說的話早與五皇子說了,又叮囑了謝芝謝雲謝遠幾句,辭了總督巡撫後,迴了泉州。
各官員將軍也迴了自己駐地。
朱雁以為謝莫如接下來就是要宴請閩安州有名望的鄉紳,誰曉得謝莫如沒啥動靜了,她與五皇子先去看了看正在營建中的藩王府,藩王府這裏還是半工地,一些半舊房舍還未拆過多,不過藩王府自有規製,說句老實話,比帝都的王府寬敞的多,也更加氣派。
唐總督介紹,“這裏原是前朝閩侯府的地方,前朝不修德政而亡,臣特意找人看過,此後枕碧山,前有綠水,左右龍虎相衛,風水上看是山環水抱的上上等風水。”
“閩侯?”五皇子道,“不就是前英國公方家麽?”
唐總督有些尷尬,謝莫如頗是善解人意,道,“唐大人不必顧忌我,要說這裏,還真就是殿下與我能住得。”
唐總督解釋道,“殿下府邸必要建於閩安城中軸方是氣派,再從這條線上看,必是此地風水最佳。”唐總督也為難,藩王府占地至少兩百畝,但在閩安城中找這麽塊地委實不易。方家以前是閩地大族,後來抄家滅族,這塊地皮上的宅子各賣了出去,但前英國府的老宅不知因何故卻保留了下來。地方得大,風水得好,就是這裏了。
五皇子道,“這也不隻是以前方家的府邸吧?”
唐總督道,“附近的人家也搬遷了一些。”
五皇子問,“王府何時建好?”
身邊就有營建司的官員,五皇子有問,那官員道,“王府規製,木材磚瓦琉璃都要現預備,再有工匠役夫,皆用熟手,也要三年方大成。”
謝莫如道,“昔年宇文愷建長安城,不過一年時間。如今不過一王府,要三年才能建好?”
那官員立刻臊紅了臉,躬身道,“微臣無能。”
謝莫如道,“先把燒製琉璃的活兒停了,我不喜歡琉璃這種嬌貴的東西。”
唐總督都不敢說話了,謝莫如道,“李先生、陳大人,你們看一看,盡快給我圖樣子。”李先生並不是李九江,而是以前給謝莫如畫南山圖樣子的老先生,原是在內務司任職,給五皇子帶到藩地來。至於陳大人,也是五皇子修繕別宮時用慣的內務司郎中,此次就藩,一並帶了來。謝莫如又對那營建司的官員道,“王府的規製是對的,但此一時彼一時,沒那個水磨功夫建王府了。殿下與唐總督隻管去辦大事,這王府的事我來接手。”
五皇子道,“這也好。他們不曉得咱們的脾性,你瞧著些,還是把王府盡快建好,不好總占著總督府。”
唐總督心說,你們夫妻一白臉一黑臉真是絕了,忙道,“都是臣行事不周。”
五皇子溫言寬慰,“本王就藩也急了些,藩王府現建,你們自然樣樣按著規製來,生怕怠慢本王。這是你們的忠心,何來不周。待相處熟了,鄴城你就知道本王的性子了。”唐總督老家鄴城,按當時風俗,如唐總督這樣的高官,也可用其祖籍來稱唿的。
唐總督唯唯,五皇子又安慰了那營建司小官,問其名姓,得知是姓齊的,五皇子笑,“你有不明白的,隻管聽王妃的吩咐,王妃在帝都建宅院,不過三月,二十處四進宅院便可得了。”
唐總督倒是知道五皇子在帝都做過修繕別宮的差使,至於謝莫如建宅院的事便不知了,唐總督心道,還是離帝都太遠,消息難免不靈通。至於謝莫如挑刺的事,唐總督倒是心下坦然,他為官多年,新官上任還有三把火呢,何況是一地藩王。再說,謝王妃脾氣大,早就有名的,據說謝王妃發作起來慈安宮的麵子也能拂了去,唐總督不會以為自己的臉麵比慈安宮還大。
謝王妃氣派大,也難怪王爺這般善解人意了。唐總督心下吐槽。
謝莫如自此接手建造王府的事,她與江行雲一道料理,還有廣威將軍府宋太太打發人送了東西給江行雲,江行雲亦有迴禮,宋太太又打發人來接江行雲過去說話,江行雲也去了。
江行雲行商賈事多年,把管著藩王府營建的質量關,而且,此地是方氏舊宅,說不得有什麽密道密室之內,謝莫如不喜歡這些,均令填平拆建,再有從中挖出什麽東西,直接當地焚毀。
這些事,謝莫如就做了主,五皇子也沒說什麽,他在給他皇爹寫到閩地的第一封信,包括一些沿路見聞,謝莫如看那信的厚度,打趣,“殿下這家信寫的,可以成書了。”
五皇子擱了筆,笑,“偶爾就記下幾筆,積到現在也就多了。父皇雖享江山萬裏,所知皆是朝臣所奏,此次是我親聞親見,也好寫給父皇知曉。”
謝莫如道,“莫總說這些無趣的政事,寫一些孩子們的事,給母妃捎去,母妃方歡喜呢。”
“你說的是。”五皇子重攤開素箋,又開始給蘇妃寫信,五皇子寫了幾句道,“你也給母妃寫一封呢,到時一並捎去。”
“我早寫好了。”
五皇子一笑,繼續寫信。待五皇子的信寫好,裝進信袋,謝莫如才與五皇子說起正事,“行雲的祖籍亦在閩地,說來這些年,她還是頭一遭迴祖籍。”
五皇子道,“當年宋老將軍追隨先帝轉戰天下,後來駐守西寧關,過逝後隨葬先帝陵。我聽說,宋大將軍是在西寧關長大,想來也未迴過祖籍。宋家可還有什麽人麽?”
謝莫如道,“就行雲一個了。她家祖宅,還有些老家人看守,聽她說,倒還住得人。我想著,總要修一修才好住人的。”
“你抽出些人先給她把祖宅修一修吧。”想到宋家無後,隻餘這一個孤女,雖然江行雲不是個需要可憐的,隻看她父祖之功,也要多照看些才好呢。五皇子沉吟片刻,又問,“這頭一遭迴祖籍,宋家也沒別人了,該給宋老將軍父子做場法事才好。”
謝莫如道,“是啊。”
五皇子道,“宋家父子兩代都對朝廷有功,讓靈台郎擇個吉日,你預備些奠儀,讓江姑娘給祖上做場法事吧。咱們也去祭一祭宋家兩位將軍。”
謝莫如應了,轉天與江行雲說了此事,江行雲客氣,“如何敢當。”
謝莫如道,“如何就當不得?”
江行雲便不再推托,於是,五皇子來閩地第一件事就是祭了宋老將軍、宋大將軍父子。五皇子一出頭,閩安州四品以上的官員都跟著去了。政客做事,目的自然並不單一。五皇子給宋家這個麵子,不隻是江行雲與他媳婦相近,也不隻是宋家父子兩代人都於國有功的緣故,還有此時閩地戰敗的原因在裏頭。再有一個五皇子不想說出口的原由,五皇子始終覺著,當初他大哥欲納江行雲為側室的事兒,做得委實不大地道。要人家江行雲願意,這沒的說,你情我願的,江行雲的出身也配得上四品側妃之位。可人家不願意,他大哥還非要這般,鬧得人家江行雲入了道門,一把年紀也成不了親。五皇子想想,就覺著他大哥作孽,哪怕去街上強搶民女,也不好這樣對待功臣之後的。
所以,五皇子在心裏對宋家是有一分愧意的。
總之,種種原因促成了宋家這場法事。
祭完了宋家父子兩代將軍,五皇子對永定侯道,“前番雖戰敗,那些將士也是為家國拋卻性命,不能令他們魂歸家鄉,也要立碑以記。”
永定侯眼眶微紅,沉聲道,“王爺恩典,老臣這裏有戰亡將士的名單。”
五皇子道,“你把這名單給我,建藩王府的事且不急,先把這紀念戰亡將士的碑亭建了。你且放心,本王決不會這讓些將士白白葬送,咱們還有討還的機會。”
永定侯道,“如何敢耽擱王府建造?”
五皇子擺擺手,示意無妨,問廣威將軍宋將軍,“你麾下可有將士戰亡?”
宋將軍道,“臣麾下將士主要駐守閩安城,未有傷亡。昭武將軍麾下戰亡千餘人。”
昭武將軍不在閩安城,五皇子對李九江道,“給劉昭武發諭,讓他將戰亡將士的名單遞上來,一並立碑以記。”
唐總督感歎,“王爺仁心仁意,真乃將士之福。”
五皇子本想巡視全境,思量之後又覺尚不是時機,還有海民迴遷之事,五皇子命柳扶風過去調查,他與永定侯親自安排起給陣亡將軍造碑紀念的事來,五皇子於此事分外鄭重,連帶擇址用料都一一過問,紀念碑的石料就是自建藩王府的漢白玉裏選的上等石材,還尤其讓靈台郎卜算了破土動工的吉日,五皇子寫了悼文,至於立此碑的人,五皇子十分大方的將唐總督蘇巡撫等人都算上了。
而且,五皇子做事有個好處,效率高,就像當初他奉命給他皇爹修繕別宮,既快又好,一點兒不磨唧,很快就給他皇爹修好,他皇爹很快入住。所以在穆元帝心裏,這個五兒子是個能做事的。此次建碑亭亦是如此,寧可把建藩王府的事撂下,先建碑亭,不過十來天,碑亭就建好了。
趁熱打好了鐵,五皇子又是一場祭奠。
一向寡言的蘇巡撫都說,“殿下有仁心。”
唐總督道,“得殿下分封閩地,是閩地的福分,更是咱們的福分。”
朱雁心下暗道,借此立碑之心,起碼五皇子先收了永定侯一係的心,雖然餘下的將士有限,隻有兩千餘人。五皇子此舉,當真是高明至極。
不管怎麽東拉西扯的,總能扯上些關係。
宴會熱鬧了大半日,還欣賞謝莫如從帝都帶來的歌舞伎樂表演的歌舞,這些與謝莫如無幹,都是江行雲調理的。江行雲在這上頭頗有天分,人人都說帝都出來的,就是氣派不凡。
當然,也不無人家在拍馬屁的嫌疑。
待到宴會散去,諸人告辭,謝槿是一地知府,也不好多留,該說的話早與五皇子說了,又叮囑了謝芝謝雲謝遠幾句,辭了總督巡撫後,迴了泉州。
各官員將軍也迴了自己駐地。
朱雁以為謝莫如接下來就是要宴請閩安州有名望的鄉紳,誰曉得謝莫如沒啥動靜了,她與五皇子先去看了看正在營建中的藩王府,藩王府這裏還是半工地,一些半舊房舍還未拆過多,不過藩王府自有規製,說句老實話,比帝都的王府寬敞的多,也更加氣派。
唐總督介紹,“這裏原是前朝閩侯府的地方,前朝不修德政而亡,臣特意找人看過,此後枕碧山,前有綠水,左右龍虎相衛,風水上看是山環水抱的上上等風水。”
“閩侯?”五皇子道,“不就是前英國公方家麽?”
唐總督有些尷尬,謝莫如頗是善解人意,道,“唐大人不必顧忌我,要說這裏,還真就是殿下與我能住得。”
唐總督解釋道,“殿下府邸必要建於閩安城中軸方是氣派,再從這條線上看,必是此地風水最佳。”唐總督也為難,藩王府占地至少兩百畝,但在閩安城中找這麽塊地委實不易。方家以前是閩地大族,後來抄家滅族,這塊地皮上的宅子各賣了出去,但前英國府的老宅不知因何故卻保留了下來。地方得大,風水得好,就是這裏了。
五皇子道,“這也不隻是以前方家的府邸吧?”
唐總督道,“附近的人家也搬遷了一些。”
五皇子問,“王府何時建好?”
身邊就有營建司的官員,五皇子有問,那官員道,“王府規製,木材磚瓦琉璃都要現預備,再有工匠役夫,皆用熟手,也要三年方大成。”
謝莫如道,“昔年宇文愷建長安城,不過一年時間。如今不過一王府,要三年才能建好?”
那官員立刻臊紅了臉,躬身道,“微臣無能。”
謝莫如道,“先把燒製琉璃的活兒停了,我不喜歡琉璃這種嬌貴的東西。”
唐總督都不敢說話了,謝莫如道,“李先生、陳大人,你們看一看,盡快給我圖樣子。”李先生並不是李九江,而是以前給謝莫如畫南山圖樣子的老先生,原是在內務司任職,給五皇子帶到藩地來。至於陳大人,也是五皇子修繕別宮時用慣的內務司郎中,此次就藩,一並帶了來。謝莫如又對那營建司的官員道,“王府的規製是對的,但此一時彼一時,沒那個水磨功夫建王府了。殿下與唐總督隻管去辦大事,這王府的事我來接手。”
五皇子道,“這也好。他們不曉得咱們的脾性,你瞧著些,還是把王府盡快建好,不好總占著總督府。”
唐總督心說,你們夫妻一白臉一黑臉真是絕了,忙道,“都是臣行事不周。”
五皇子溫言寬慰,“本王就藩也急了些,藩王府現建,你們自然樣樣按著規製來,生怕怠慢本王。這是你們的忠心,何來不周。待相處熟了,鄴城你就知道本王的性子了。”唐總督老家鄴城,按當時風俗,如唐總督這樣的高官,也可用其祖籍來稱唿的。
唐總督唯唯,五皇子又安慰了那營建司小官,問其名姓,得知是姓齊的,五皇子笑,“你有不明白的,隻管聽王妃的吩咐,王妃在帝都建宅院,不過三月,二十處四進宅院便可得了。”
唐總督倒是知道五皇子在帝都做過修繕別宮的差使,至於謝莫如建宅院的事便不知了,唐總督心道,還是離帝都太遠,消息難免不靈通。至於謝莫如挑刺的事,唐總督倒是心下坦然,他為官多年,新官上任還有三把火呢,何況是一地藩王。再說,謝王妃脾氣大,早就有名的,據說謝王妃發作起來慈安宮的麵子也能拂了去,唐總督不會以為自己的臉麵比慈安宮還大。
謝王妃氣派大,也難怪王爺這般善解人意了。唐總督心下吐槽。
謝莫如自此接手建造王府的事,她與江行雲一道料理,還有廣威將軍府宋太太打發人送了東西給江行雲,江行雲亦有迴禮,宋太太又打發人來接江行雲過去說話,江行雲也去了。
江行雲行商賈事多年,把管著藩王府營建的質量關,而且,此地是方氏舊宅,說不得有什麽密道密室之內,謝莫如不喜歡這些,均令填平拆建,再有從中挖出什麽東西,直接當地焚毀。
這些事,謝莫如就做了主,五皇子也沒說什麽,他在給他皇爹寫到閩地的第一封信,包括一些沿路見聞,謝莫如看那信的厚度,打趣,“殿下這家信寫的,可以成書了。”
五皇子擱了筆,笑,“偶爾就記下幾筆,積到現在也就多了。父皇雖享江山萬裏,所知皆是朝臣所奏,此次是我親聞親見,也好寫給父皇知曉。”
謝莫如道,“莫總說這些無趣的政事,寫一些孩子們的事,給母妃捎去,母妃方歡喜呢。”
“你說的是。”五皇子重攤開素箋,又開始給蘇妃寫信,五皇子寫了幾句道,“你也給母妃寫一封呢,到時一並捎去。”
“我早寫好了。”
五皇子一笑,繼續寫信。待五皇子的信寫好,裝進信袋,謝莫如才與五皇子說起正事,“行雲的祖籍亦在閩地,說來這些年,她還是頭一遭迴祖籍。”
五皇子道,“當年宋老將軍追隨先帝轉戰天下,後來駐守西寧關,過逝後隨葬先帝陵。我聽說,宋大將軍是在西寧關長大,想來也未迴過祖籍。宋家可還有什麽人麽?”
謝莫如道,“就行雲一個了。她家祖宅,還有些老家人看守,聽她說,倒還住得人。我想著,總要修一修才好住人的。”
“你抽出些人先給她把祖宅修一修吧。”想到宋家無後,隻餘這一個孤女,雖然江行雲不是個需要可憐的,隻看她父祖之功,也要多照看些才好呢。五皇子沉吟片刻,又問,“這頭一遭迴祖籍,宋家也沒別人了,該給宋老將軍父子做場法事才好。”
謝莫如道,“是啊。”
五皇子道,“宋家父子兩代都對朝廷有功,讓靈台郎擇個吉日,你預備些奠儀,讓江姑娘給祖上做場法事吧。咱們也去祭一祭宋家兩位將軍。”
謝莫如應了,轉天與江行雲說了此事,江行雲客氣,“如何敢當。”
謝莫如道,“如何就當不得?”
江行雲便不再推托,於是,五皇子來閩地第一件事就是祭了宋老將軍、宋大將軍父子。五皇子一出頭,閩安州四品以上的官員都跟著去了。政客做事,目的自然並不單一。五皇子給宋家這個麵子,不隻是江行雲與他媳婦相近,也不隻是宋家父子兩代人都於國有功的緣故,還有此時閩地戰敗的原因在裏頭。再有一個五皇子不想說出口的原由,五皇子始終覺著,當初他大哥欲納江行雲為側室的事兒,做得委實不大地道。要人家江行雲願意,這沒的說,你情我願的,江行雲的出身也配得上四品側妃之位。可人家不願意,他大哥還非要這般,鬧得人家江行雲入了道門,一把年紀也成不了親。五皇子想想,就覺著他大哥作孽,哪怕去街上強搶民女,也不好這樣對待功臣之後的。
所以,五皇子在心裏對宋家是有一分愧意的。
總之,種種原因促成了宋家這場法事。
祭完了宋家父子兩代將軍,五皇子對永定侯道,“前番雖戰敗,那些將士也是為家國拋卻性命,不能令他們魂歸家鄉,也要立碑以記。”
永定侯眼眶微紅,沉聲道,“王爺恩典,老臣這裏有戰亡將士的名單。”
五皇子道,“你把這名單給我,建藩王府的事且不急,先把這紀念戰亡將士的碑亭建了。你且放心,本王決不會這讓些將士白白葬送,咱們還有討還的機會。”
永定侯道,“如何敢耽擱王府建造?”
五皇子擺擺手,示意無妨,問廣威將軍宋將軍,“你麾下可有將士戰亡?”
宋將軍道,“臣麾下將士主要駐守閩安城,未有傷亡。昭武將軍麾下戰亡千餘人。”
昭武將軍不在閩安城,五皇子對李九江道,“給劉昭武發諭,讓他將戰亡將士的名單遞上來,一並立碑以記。”
唐總督感歎,“王爺仁心仁意,真乃將士之福。”
五皇子本想巡視全境,思量之後又覺尚不是時機,還有海民迴遷之事,五皇子命柳扶風過去調查,他與永定侯親自安排起給陣亡將軍造碑紀念的事來,五皇子於此事分外鄭重,連帶擇址用料都一一過問,紀念碑的石料就是自建藩王府的漢白玉裏選的上等石材,還尤其讓靈台郎卜算了破土動工的吉日,五皇子寫了悼文,至於立此碑的人,五皇子十分大方的將唐總督蘇巡撫等人都算上了。
而且,五皇子做事有個好處,效率高,就像當初他奉命給他皇爹修繕別宮,既快又好,一點兒不磨唧,很快就給他皇爹修好,他皇爹很快入住。所以在穆元帝心裏,這個五兒子是個能做事的。此次建碑亭亦是如此,寧可把建藩王府的事撂下,先建碑亭,不過十來天,碑亭就建好了。
趁熱打好了鐵,五皇子又是一場祭奠。
一向寡言的蘇巡撫都說,“殿下有仁心。”
唐總督道,“得殿下分封閩地,是閩地的福分,更是咱們的福分。”
朱雁心下暗道,借此立碑之心,起碼五皇子先收了永定侯一係的心,雖然餘下的將士有限,隻有兩千餘人。五皇子此舉,當真是高明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