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國一直都不滿於大西軍偏安一隅,樂得自滿的態度。
細數一數,曆史上偏安巴蜀的政權有哪個最終落得善終了?
蜀道再難也能被攻破,如果大西政權真的隻盯著巴蜀這一畝三分地那就真的完了。
對大西政權來說要想擴張無外乎三個方向。
往北是陝西漢中,往東是湖廣,往南是雲貴。
湖廣自然是最為富庶的,可惜明軍在此囤積重兵,大西軍即便傾巢而出也不一定能夠占到便宜。
再說漢中。
漢中是由巴蜀通往關中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如今漢中被清軍占據,又有劉進忠這個投敵者的策應,要想拿下也非易事。
這麽看來隻有雲貴可取了。
因重慶尚在明軍手中,大西軍要攻打貴州還得繞道十分不便。
而如果要去打雲南就方便的多了。
從成都府南下,過嘉定州,取道大涼山便來到了建昌。
渡過金沙江便進入了雲南。
如今的雲南亂作一團,正是大西軍大展宏圖的好時機。
所幸他的奏請得到了張獻忠的準許,如今張定國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去建昌了。
當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出兵打仗糧秣是第一位的。
而這屬於後勤的範疇,歸張可望管。
張定國倒是不怎麽在乎麵子,大大咧咧的找上門去。
他對大哥一直很敬重,張可望也是除了義父之外最親的人。
隻不過大哥有時的一些做法他感到有些難以理解。不過這並不會影響兄弟二人之間的感情。
張可望得知了張定國的來意,沉吟了片刻便拍著胸脯道:“既然此事父皇已經降旨,本王自然會全力支持。不過定國,你真的覺得大西軍有希望拿下雲南嗎?”
張定國一聽打仗頓時來了勁頭,侃侃而談道:“大哥,你就放心好了。我已經看準了,雲南勢必大亂,我們趁此時機出兵準沒有錯。”
張可望輕點了點頭。
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雲南越亂越有利於大西軍的發揮。
“如此甚好。本王可以給你準備三個月的糧食,不知定國覺得夠否?”
“足矣!”
張定國信心滿滿的保證道:“三個月我必拿下昆明。”
“好!那本王便等著你的好消息!”
張可望頓了一頓繼而接道:“對了,建昌那邊你最好也推行軍屯,這樣多少還能收獲一些糧食。”
建昌位於四川行都司,原本就是衛所軍隊駐紮地。
此地有大量的軍屯,雖然荒廢了不少,但底子還在,張定國若是順著這個模式發展下去,建昌將成為僅次於成都的第二大產糧地。
這樣即便沒能拿下雲南,對於大西軍來說也是多了一樁好事。
張定國對此事卻是沒有太大的興趣,他隻在意打仗,至於軍屯這種事情他認為是文人該做的。
“大哥,咱不擅長這個啊。”
張定國撓了撓頭道:“要不,你派個人來建昌主持軍屯?”
“哎,不擅長可以練嘛,有誰是天生就擅長的?便是本王也是經過幾十次的錘煉,才練出來的嘛。再說,你領兵去建昌是父皇的旨意,我派人去恐怕不妥吧。”
張可望輕捋著胡須道。
張定國聽罷清了清嗓子道:“也好,不過我若做的不好,大哥可別笑話我。”
張可望半開玩笑的說道:“你看看你,還沒做呢就先給自己找退路了,這可不像那個天不怕地不怕,敢把皇帝老兒拉下馬的張定國。”
張定國撓了撓頭道:“說正經的大哥,我走了之後軍務就全靠文秀、能奇了。父皇若是有什麽衝動的地方,大哥你也多勸著點。”
有些話不能明說,點到為止。
張可望也明白,微微頷首道:“你放心好了,成都有本王在,天塌不了。”
......
......
秦良玉在神策軍的護衛下經由湖廣進入重慶。
重新迴到石柱宣撫司,秦良玉老淚縱橫。
她已經七十一歲了,本以為將會老死在南京,誰曾想還能再次踏上家鄉的土地。
有人說將領就該是死在馬背上的。
所謂馬革裹屍,這是武人的歸宿。
秦良玉覺得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既然朝廷需要她,陛下需要她,她就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
天下興亡,並非君父一人之事,是千千萬萬人之事。
不管別人怎麽做,但至少在秦良玉這裏,在秦家、馬家子侄這裏會為朝廷流盡最後一滴血。
秦良玉在石柱宣撫司乃至整個重慶府境內的號召力、威望都是驚人的。
得知她來到重慶,大大小小的土司都前來拜會,還有不少土司帶來了子弟兵。
少的帶幾百人,多的帶一千來人,湊在一起也有一萬人了。
秦良玉感到很欣慰。
看來大明還是得人心的啊。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隻要民心仍在,大明就有中興的希望。
為了做出表率,秦良玉親自前往石柱宣撫司征募士兵。
石柱宣撫司的子弟沒有一個不敬仰秦良玉的,紛紛踴躍應募。
最終秦良玉招募到了一萬人,比預想的還要好。
文安之又給秦良玉湊了八千人,由曾英統率,這樣秦良玉麾下的軍隊便有了三萬人。
三萬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在文安之看來,如此大軍前去討伐一個謀反叛亂的土司足夠了。
沙定洲再強能強過朝廷官軍?
他們不過是占了一個突然襲擊的優勢罷了。
若是擺開了陣仗對決,黔國公沐天波都不可能輸。
文安之又分出了一大筆糧食,充作秦良玉大軍的軍糧。
他要駐守重慶,嚴防張獻忠偷襲,能夠給秦良玉的支持隻有這些了。
不過他會在內心深處默默的支持秦良玉,等著她得勝歸來。
文安之在巴縣設下酒宴為秦良玉踐行。
秦良玉也是感慨萬千,在酒宴之上賦詩一首以壯聲勢。
文安之感動到無以複加,強忍著眼淚沒有流下來。
什麽是忠良?忠良不是那種靠犯言直諫博取名聲的腐儒,而是在朝廷有需要時毫不猶豫站出來的人。
秦良玉確實當得起忠良二字。
......
......
細數一數,曆史上偏安巴蜀的政權有哪個最終落得善終了?
蜀道再難也能被攻破,如果大西政權真的隻盯著巴蜀這一畝三分地那就真的完了。
對大西政權來說要想擴張無外乎三個方向。
往北是陝西漢中,往東是湖廣,往南是雲貴。
湖廣自然是最為富庶的,可惜明軍在此囤積重兵,大西軍即便傾巢而出也不一定能夠占到便宜。
再說漢中。
漢中是由巴蜀通往關中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如今漢中被清軍占據,又有劉進忠這個投敵者的策應,要想拿下也非易事。
這麽看來隻有雲貴可取了。
因重慶尚在明軍手中,大西軍要攻打貴州還得繞道十分不便。
而如果要去打雲南就方便的多了。
從成都府南下,過嘉定州,取道大涼山便來到了建昌。
渡過金沙江便進入了雲南。
如今的雲南亂作一團,正是大西軍大展宏圖的好時機。
所幸他的奏請得到了張獻忠的準許,如今張定國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去建昌了。
當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出兵打仗糧秣是第一位的。
而這屬於後勤的範疇,歸張可望管。
張定國倒是不怎麽在乎麵子,大大咧咧的找上門去。
他對大哥一直很敬重,張可望也是除了義父之外最親的人。
隻不過大哥有時的一些做法他感到有些難以理解。不過這並不會影響兄弟二人之間的感情。
張可望得知了張定國的來意,沉吟了片刻便拍著胸脯道:“既然此事父皇已經降旨,本王自然會全力支持。不過定國,你真的覺得大西軍有希望拿下雲南嗎?”
張定國一聽打仗頓時來了勁頭,侃侃而談道:“大哥,你就放心好了。我已經看準了,雲南勢必大亂,我們趁此時機出兵準沒有錯。”
張可望輕點了點頭。
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雲南越亂越有利於大西軍的發揮。
“如此甚好。本王可以給你準備三個月的糧食,不知定國覺得夠否?”
“足矣!”
張定國信心滿滿的保證道:“三個月我必拿下昆明。”
“好!那本王便等著你的好消息!”
張可望頓了一頓繼而接道:“對了,建昌那邊你最好也推行軍屯,這樣多少還能收獲一些糧食。”
建昌位於四川行都司,原本就是衛所軍隊駐紮地。
此地有大量的軍屯,雖然荒廢了不少,但底子還在,張定國若是順著這個模式發展下去,建昌將成為僅次於成都的第二大產糧地。
這樣即便沒能拿下雲南,對於大西軍來說也是多了一樁好事。
張定國對此事卻是沒有太大的興趣,他隻在意打仗,至於軍屯這種事情他認為是文人該做的。
“大哥,咱不擅長這個啊。”
張定國撓了撓頭道:“要不,你派個人來建昌主持軍屯?”
“哎,不擅長可以練嘛,有誰是天生就擅長的?便是本王也是經過幾十次的錘煉,才練出來的嘛。再說,你領兵去建昌是父皇的旨意,我派人去恐怕不妥吧。”
張可望輕捋著胡須道。
張定國聽罷清了清嗓子道:“也好,不過我若做的不好,大哥可別笑話我。”
張可望半開玩笑的說道:“你看看你,還沒做呢就先給自己找退路了,這可不像那個天不怕地不怕,敢把皇帝老兒拉下馬的張定國。”
張定國撓了撓頭道:“說正經的大哥,我走了之後軍務就全靠文秀、能奇了。父皇若是有什麽衝動的地方,大哥你也多勸著點。”
有些話不能明說,點到為止。
張可望也明白,微微頷首道:“你放心好了,成都有本王在,天塌不了。”
......
......
秦良玉在神策軍的護衛下經由湖廣進入重慶。
重新迴到石柱宣撫司,秦良玉老淚縱橫。
她已經七十一歲了,本以為將會老死在南京,誰曾想還能再次踏上家鄉的土地。
有人說將領就該是死在馬背上的。
所謂馬革裹屍,這是武人的歸宿。
秦良玉覺得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既然朝廷需要她,陛下需要她,她就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
天下興亡,並非君父一人之事,是千千萬萬人之事。
不管別人怎麽做,但至少在秦良玉這裏,在秦家、馬家子侄這裏會為朝廷流盡最後一滴血。
秦良玉在石柱宣撫司乃至整個重慶府境內的號召力、威望都是驚人的。
得知她來到重慶,大大小小的土司都前來拜會,還有不少土司帶來了子弟兵。
少的帶幾百人,多的帶一千來人,湊在一起也有一萬人了。
秦良玉感到很欣慰。
看來大明還是得人心的啊。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隻要民心仍在,大明就有中興的希望。
為了做出表率,秦良玉親自前往石柱宣撫司征募士兵。
石柱宣撫司的子弟沒有一個不敬仰秦良玉的,紛紛踴躍應募。
最終秦良玉招募到了一萬人,比預想的還要好。
文安之又給秦良玉湊了八千人,由曾英統率,這樣秦良玉麾下的軍隊便有了三萬人。
三萬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在文安之看來,如此大軍前去討伐一個謀反叛亂的土司足夠了。
沙定洲再強能強過朝廷官軍?
他們不過是占了一個突然襲擊的優勢罷了。
若是擺開了陣仗對決,黔國公沐天波都不可能輸。
文安之又分出了一大筆糧食,充作秦良玉大軍的軍糧。
他要駐守重慶,嚴防張獻忠偷襲,能夠給秦良玉的支持隻有這些了。
不過他會在內心深處默默的支持秦良玉,等著她得勝歸來。
文安之在巴縣設下酒宴為秦良玉踐行。
秦良玉也是感慨萬千,在酒宴之上賦詩一首以壯聲勢。
文安之感動到無以複加,強忍著眼淚沒有流下來。
什麽是忠良?忠良不是那種靠犯言直諫博取名聲的腐儒,而是在朝廷有需要時毫不猶豫站出來的人。
秦良玉確實當得起忠良二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