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安慶緒的禁衛軍將領把安心緒綁在馬背上,連夜從西門逃出!這王思禮的騎兵隻顧在城內燒殺搶掠奪,也沒想到去追擊安慶緒。
湯陰。
李歸仁正在指揮部下連夜攻城!
他周圍圍著數百名親兵,萬支火把閃爍。遠處,喊殺聲震天。
李歸仁以前主要還是指揮騎兵部隊突襲,這攻城倒是很少指揮。他看著時間已經過了醜時,還沒有多大的進展,心裏很是焦急不已。
哎!沒想到這攻城和騎兵的進攻果然不一樣!自己原想著兩個時辰就可以把城攻下來,看來是過於托大了!
沒想到城內的騎兵守城,也有如此大的決心!
“大帥,請看,城樓上好多人都是百姓呢!他們已經把百姓都發動起來了!這今晚怕是未必攻得下來呢!”
今晚要是攻擊不下來,那麽明日肯定要撤退迴鄴城了!因為楊遊的主力距離湯陰不到七十裏了!
“給我傳令,誰先攻上城樓,獎賞五百貫,升三級!”李歸仁道。
“是!”部下立刻去傳令去了。
這要是攻擊不下來,損兵折將,搞不定喜怒無常的安慶緒會如何收拾自己呢!
李歸仁很是煩躁!他本想殺幾個組織攻城的副將,可是這個想法在心裏麵縈繞了半天,終究沒有下定決心!
就在他焦急萬分之時,遠處兩名遊哨打著火把,疾馳而來!
“稟告大帥,大事不好,鄴城已經被唐軍偷襲攻下!”遊哨匯報道。
李歸仁一聽,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
接著便是沉默!
旁邊的中軍將領等人,誰也不敢開腔!
過了好一會兒,李歸仁才慢慢抬起頭,有氣無力地衝衙牙將道:“速速鳴金收兵,退迴去!”
“遵命!”
話音剛落,巨大的鑼聲敲響了!
那些疲憊的士兵一聽到鑼聲,自然欣喜無比!
“大帥!我們要往哪裏退卻呢?如今鄴城已失,怕是隻有北返範陽了!”衙將問道。
“退迴哪裏?是啊,退到哪裏去呢?”
史思明帶領七八萬主力,在河北還在與郭子儀、李光弼等人鏖戰,不過據說已經處於下風!似乎那史思明本人也早已經有投降的意思!
自己也跟他不熟,怕是不好混呢!
“大帥!卑職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衙將道。
“哦?你有什麽好的建議,盡管講就是!”李歸仁一看大事已去,還有什麽不能講的呢!
這衙將也是跟了自己十多年之人!
“大帥,如今形勢非常明顯,唐軍勢如破竹,占領河北是遲早的事情!我們不如現在投降唐軍,爭取主動!將軍也不失為大將!”
投降?你歸仁乍一聽,不覺一愣!
自己倒是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主帥也投降?
“大帥!聽說史思明都準備降唐,我等勢力哪裏能夠與之相比?如今北返,必定會被李光弼劫殺無疑!
那李光弼用兵果敢,似乎比郭子儀還要厲害!我們這幾萬人,如果沒有後援,搞不好會全軍覆沒!到時候就是投降,也沒有了資本!
不若趁現在還有幾萬人馬在手,向楊相公投降,可以換取高官厚祿!那楊相公可是大唐首相,將軍跟著他,定然不會吃虧的!”
“哦?容我再想一想!”李歸仁心裏很亂!
在他心裏,隻有被打敗的將軍,哪裏來投降的將軍?
可是形勢逼人,也容不得他有什麽其他的考慮!
……
迴到中軍帳。
那衙將又帶了幾名大將來勸說李歸仁。
“大帥!機不可失!要是楊相公的主力趕了上來,雙方一接觸,肯定就是大戰!不如現在就派人聯絡楊相公!
以將軍的才能,將來依然是兵馬使無疑!這鄴城一破,安慶緒生死未卜!就是他沒有被殺死,又如何?
大帥迴去,搞不好那安慶緒還會遷怒於大帥,後果不堪設想!”
李歸仁見眾人紛紛勸說,終於下定了決心:“既然如此,我馬上派人寫投降書!不過立即吩咐下去!要跟隨安慶緒的人,任其自便。不可強求!”
“遵命!”一聽李歸仁答應投降,眾人喜不自勝!
……
鄴城,天明。
經過一夜的燒殺和搶劫,到了早上,局勢終於平靜下來。因為王思禮有令,過了卯時以後,如果還有人搶劫,將就地正法!
並且,他還派了五百人的親兵護衛執行紀律。
“都頭,根據抓到的侍者透露,安慶緒已經逃出城去,不知去向!我等抓到了偽燕官員四百多人!”衙將稟告道。
“嗯!他是逃不掉的!”
“大帥,卑職等昨夜在安慶緒府內,搜得些金銀玉器,請都頭……”
王思禮點點頭道:“東西可以拾一些。不過從現在起,不準任何人再進行搶劫!你也知道,楊相公治軍很嚴格的!
如今這鄴城,已經光複,成為了我大唐的一個郡!所以要立即恢複城內秩序!你親自再去城內巡視!我估計楊相公三日後就會抵達鄴城!”
“卑職遵命!”
……
長安,興慶宮。
李隆基心情很好,正在與高力士、楊貴妃等人玩麻將。
“哎呀!我這牌可是不錯,你們可要當心喲!”李隆基看著手裏麵,缺兩張就是清一色的麻將,很是興奮!
旁邊那虢國夫人道:“就是,這一把,肯定是陛下和了!高將軍,你準備好輸六百貫吧!”
“哎呀!陛下今日這手氣如此之好,老奴連五年後俸祿可都輸完了!”高力士道。
虢國夫人等人一聽,暗自道:“再輸五百年,你的錢也輸不完吧!”
“無妨!高將軍陪朕打牌,也是有功的,待會兒朕獎賞他一些就是!”李隆基笑道。
“老奴多謝陛下!”高力士依舊是一副非常謙卑的表情!
在他看來,皇帝高興了,自己的任務幾完成了!至於錢不錢的,他已經倒是不太在意!
因為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家財,七八十萬貫還是有的!這在大唐,雖然不合適首富,不過也非常可觀了!
就在這時,外邊有侍者進來稟報:“啟稟陛下!韋相公求見!”
“哦?請進!”
“遵旨!”
不一會兒,韋見素走了進來,邊走邊大聲叫道:“恭喜陛下!大喜訊!”
眾人一聽,這韋見素平日裏也是沉得住氣的,怎麽今日到阿斯手舞足蹈起來,完全沒有了一個宰相的模樣?
“何事如此高興?”李隆基問道。
“陛下,楊相公已經攻取鄴城,安慶緒已經逃亡!另外,李光弼河北緊急牒報,那史思明已經投降!河北局勢已經初定!”韋見素急匆匆地把兩個大喜訊說了出來!
李隆基一聽,果然喜出望外道:“嗯!這楊遊果然有一套!不像那高仙芝和封常清!”
“微臣恭喜陛下!不知這接下來該如何處置?”韋見素道。
“哦?如何處置?這朕都倒是還沒有細想!主要是沒有想到居然如此快,他就攻下鄴城!待朕好好想一想!”李隆基說罷,瞬間變陷入了沉思。
旁邊的人自然大氣都不敢出!
過了約莫半刻鍾,李隆基抬起頭道:“就加楊遊鄴城郡王、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少師,賞金百斤,賜莊園一座,賜田五百頃,食實封六百戶!一子三品!”
“遵旨!”
“至於這職務,就任命郭子儀為範陽節度使兼盧龍節度使!免去楊遊範陽、盧龍、河南節度使之職!
撤銷太子的兵馬大元帥,撤銷副大元帥行營!任命王思禮為隴右節度使!暫時管理隴右、河西諸軍!神威軍、天策軍迴京駐防!
命楊相公急速返京,主持中書門下事務!”
“遵旨!”
李隆基宣布完成任命,旁邊的高力士和楊貴妃、三位國夫人,都起身向李隆基道喜:“恭喜陛下討平逆賊!”
“也有高將軍舉薦的功勞!給高將軍賞宅一座!絹二千匹!”
“老奴多謝陛下!”
“至於河北的投降叛軍將領和偽燕官員,如何處置,就等楊相公迴來後再作定奪!”
……
三月末,長安,興慶宮。
大同殿。
李隆基昨日已經給楊遊舉行了大型的宴會,今日卻要聽聽他對河北局勢的看法。
參加的人有高力士、韋見素、楊遊。
韋見素道:“陛下!微臣以為,對於河北投降叛軍將領,應該進行調整!這蕃將雖然勇猛,不過比例過大不太好!
史思雖然人作戰勇猛,不過其人狡詐,應該讓其道京城擔任文職!”
“嗯!有理!楊愛卿呢?”李隆扭頭,滿臉微笑地看著楊遊。
“陛下,微臣就河北局勢有本奏!”楊遊掏出了早已經準備好的奏折!
“哦?念!”
“遵旨!陛下!微臣以為,這河北局勢,不能分割來看!造成這種局麵,其實與募兵製度有很大關係!
這募兵製度下,軍官與士兵有天然的聯係!其關係非常緊密!如今河北的士兵,絕大部分都是靠著當兵來減免賦稅和養家糊口!
所以,要穩定河北局勢,首先要從兵製改革入手!”
“兵製改革?愛卿之見,是如何改法?”李隆基一聽,很感興趣!
“陛下!對於當兵之人,不可輕易讓其歸農!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了職業兵,倒是不適應務農的生活。
一旦將其放歸,其容易聚集鬧事!微臣以為,正好利用這次機會,重新確定全國兵員數量!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分級管理!”
“軍隊如何分級管理?”
“陛下!微臣建議,全國軍隊數量就依照以前的,控製在四十五萬左右。禁軍二十萬,廂軍二十五萬!
禁軍平日就駐紮在京畿以及周圍險要之處。河北和隴右等地也要駐紮一部分。其主要任務是保衛京畿和征伐!這是軍隊建設重頭戲!
至於廂軍,其訓練、裝備、士兵的待遇,肯定要低於禁軍!廂軍駐紮邊境各郡,負責防衛異族騷擾。”
“嗯!不過禁軍數量過於龐大,如何管理倒是難題!”李隆基一聽,要增加禁軍數量如此之多,倒是很意外。
“陛下!這如何管理禁軍之法,微臣早就想好了!就是用文官管理武將!”
“哦?這倒是很新鮮!怎麽管法?”
“陛下!就是建立樞密院,任用文官來專門管理全國的軍隊!由文官負責監督對軍官的考核!
禁軍設立幹營,以十將統領各營。高級的軍官全部集中於樞密院,由他們負責製定戰略和帶兵出征!不過,他們不能直接管理軍隊。
再由高級文官,也就是樞密使來管理高級軍官。可以提高軍官的待遇,但是不能讓其直接帶兵!”
楊遊說罷,李隆基沉默半響,點點頭:“這個主意好!相當於每個營不過一千人,再怎麽也不會有人造反!那對於廂軍的管理呢?”
“廂軍也是一樣,不能讓各道管理!同時,微臣建議,逐步取消節度使,防止其擁兵自重!
將全國的道分為三十個左右。每個道設立觀察使、布政使、轉運使!觀察使主管刑獄和對官員的監察。其品級可高可低!
布政使就按照現在的太守品級即可!布政使的職責,主要是監督官員的履職情況和國家法令的落實情況。相當於太守,不過管轄範圍要大很多。
轉運使,專門負責各地租稅的運輸、儲藏!這轉運使可以幾個道用一個人也可以!其品級也是可高可低!
當然,這三使下麵,肯定要配備一些專職的低階官員和胥吏、雜職等!”
其實,楊遊這一套,都是根據宋代軍事和地方政治製度來的!當然,也略微作了些改變!
那高力士一聽,不住點頭:“有理!這樣,就不會出現地方勢力坐大了!”
楊遊接著又道:“不僅如此,如今使職過多,過雜!微臣建議,應該將鹽鐵、度支、戶部以及利錢使、鑄錢使、邊稅使等從新組合!成立專門管理財經的‘三司使!’”
楊遊一下子把自己這政治、軍事、經濟改革的藍圖搬了出來!李隆基聽後,頻頻點頭:“很好!這樞密使就暫時由韋相公兼任!這三司使,就暫時由楊相公兼任,待機構組織起來以後,再調整人員!”
湯陰。
李歸仁正在指揮部下連夜攻城!
他周圍圍著數百名親兵,萬支火把閃爍。遠處,喊殺聲震天。
李歸仁以前主要還是指揮騎兵部隊突襲,這攻城倒是很少指揮。他看著時間已經過了醜時,還沒有多大的進展,心裏很是焦急不已。
哎!沒想到這攻城和騎兵的進攻果然不一樣!自己原想著兩個時辰就可以把城攻下來,看來是過於托大了!
沒想到城內的騎兵守城,也有如此大的決心!
“大帥,請看,城樓上好多人都是百姓呢!他們已經把百姓都發動起來了!這今晚怕是未必攻得下來呢!”
今晚要是攻擊不下來,那麽明日肯定要撤退迴鄴城了!因為楊遊的主力距離湯陰不到七十裏了!
“給我傳令,誰先攻上城樓,獎賞五百貫,升三級!”李歸仁道。
“是!”部下立刻去傳令去了。
這要是攻擊不下來,損兵折將,搞不定喜怒無常的安慶緒會如何收拾自己呢!
李歸仁很是煩躁!他本想殺幾個組織攻城的副將,可是這個想法在心裏麵縈繞了半天,終究沒有下定決心!
就在他焦急萬分之時,遠處兩名遊哨打著火把,疾馳而來!
“稟告大帥,大事不好,鄴城已經被唐軍偷襲攻下!”遊哨匯報道。
李歸仁一聽,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
接著便是沉默!
旁邊的中軍將領等人,誰也不敢開腔!
過了好一會兒,李歸仁才慢慢抬起頭,有氣無力地衝衙牙將道:“速速鳴金收兵,退迴去!”
“遵命!”
話音剛落,巨大的鑼聲敲響了!
那些疲憊的士兵一聽到鑼聲,自然欣喜無比!
“大帥!我們要往哪裏退卻呢?如今鄴城已失,怕是隻有北返範陽了!”衙將問道。
“退迴哪裏?是啊,退到哪裏去呢?”
史思明帶領七八萬主力,在河北還在與郭子儀、李光弼等人鏖戰,不過據說已經處於下風!似乎那史思明本人也早已經有投降的意思!
自己也跟他不熟,怕是不好混呢!
“大帥!卑職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衙將道。
“哦?你有什麽好的建議,盡管講就是!”李歸仁一看大事已去,還有什麽不能講的呢!
這衙將也是跟了自己十多年之人!
“大帥,如今形勢非常明顯,唐軍勢如破竹,占領河北是遲早的事情!我們不如現在投降唐軍,爭取主動!將軍也不失為大將!”
投降?你歸仁乍一聽,不覺一愣!
自己倒是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主帥也投降?
“大帥!聽說史思明都準備降唐,我等勢力哪裏能夠與之相比?如今北返,必定會被李光弼劫殺無疑!
那李光弼用兵果敢,似乎比郭子儀還要厲害!我們這幾萬人,如果沒有後援,搞不好會全軍覆沒!到時候就是投降,也沒有了資本!
不若趁現在還有幾萬人馬在手,向楊相公投降,可以換取高官厚祿!那楊相公可是大唐首相,將軍跟著他,定然不會吃虧的!”
“哦?容我再想一想!”李歸仁心裏很亂!
在他心裏,隻有被打敗的將軍,哪裏來投降的將軍?
可是形勢逼人,也容不得他有什麽其他的考慮!
……
迴到中軍帳。
那衙將又帶了幾名大將來勸說李歸仁。
“大帥!機不可失!要是楊相公的主力趕了上來,雙方一接觸,肯定就是大戰!不如現在就派人聯絡楊相公!
以將軍的才能,將來依然是兵馬使無疑!這鄴城一破,安慶緒生死未卜!就是他沒有被殺死,又如何?
大帥迴去,搞不好那安慶緒還會遷怒於大帥,後果不堪設想!”
李歸仁見眾人紛紛勸說,終於下定了決心:“既然如此,我馬上派人寫投降書!不過立即吩咐下去!要跟隨安慶緒的人,任其自便。不可強求!”
“遵命!”一聽李歸仁答應投降,眾人喜不自勝!
……
鄴城,天明。
經過一夜的燒殺和搶劫,到了早上,局勢終於平靜下來。因為王思禮有令,過了卯時以後,如果還有人搶劫,將就地正法!
並且,他還派了五百人的親兵護衛執行紀律。
“都頭,根據抓到的侍者透露,安慶緒已經逃出城去,不知去向!我等抓到了偽燕官員四百多人!”衙將稟告道。
“嗯!他是逃不掉的!”
“大帥,卑職等昨夜在安慶緒府內,搜得些金銀玉器,請都頭……”
王思禮點點頭道:“東西可以拾一些。不過從現在起,不準任何人再進行搶劫!你也知道,楊相公治軍很嚴格的!
如今這鄴城,已經光複,成為了我大唐的一個郡!所以要立即恢複城內秩序!你親自再去城內巡視!我估計楊相公三日後就會抵達鄴城!”
“卑職遵命!”
……
長安,興慶宮。
李隆基心情很好,正在與高力士、楊貴妃等人玩麻將。
“哎呀!我這牌可是不錯,你們可要當心喲!”李隆基看著手裏麵,缺兩張就是清一色的麻將,很是興奮!
旁邊那虢國夫人道:“就是,這一把,肯定是陛下和了!高將軍,你準備好輸六百貫吧!”
“哎呀!陛下今日這手氣如此之好,老奴連五年後俸祿可都輸完了!”高力士道。
虢國夫人等人一聽,暗自道:“再輸五百年,你的錢也輸不完吧!”
“無妨!高將軍陪朕打牌,也是有功的,待會兒朕獎賞他一些就是!”李隆基笑道。
“老奴多謝陛下!”高力士依舊是一副非常謙卑的表情!
在他看來,皇帝高興了,自己的任務幾完成了!至於錢不錢的,他已經倒是不太在意!
因為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家財,七八十萬貫還是有的!這在大唐,雖然不合適首富,不過也非常可觀了!
就在這時,外邊有侍者進來稟報:“啟稟陛下!韋相公求見!”
“哦?請進!”
“遵旨!”
不一會兒,韋見素走了進來,邊走邊大聲叫道:“恭喜陛下!大喜訊!”
眾人一聽,這韋見素平日裏也是沉得住氣的,怎麽今日到阿斯手舞足蹈起來,完全沒有了一個宰相的模樣?
“何事如此高興?”李隆基問道。
“陛下,楊相公已經攻取鄴城,安慶緒已經逃亡!另外,李光弼河北緊急牒報,那史思明已經投降!河北局勢已經初定!”韋見素急匆匆地把兩個大喜訊說了出來!
李隆基一聽,果然喜出望外道:“嗯!這楊遊果然有一套!不像那高仙芝和封常清!”
“微臣恭喜陛下!不知這接下來該如何處置?”韋見素道。
“哦?如何處置?這朕都倒是還沒有細想!主要是沒有想到居然如此快,他就攻下鄴城!待朕好好想一想!”李隆基說罷,瞬間變陷入了沉思。
旁邊的人自然大氣都不敢出!
過了約莫半刻鍾,李隆基抬起頭道:“就加楊遊鄴城郡王、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少師,賞金百斤,賜莊園一座,賜田五百頃,食實封六百戶!一子三品!”
“遵旨!”
“至於這職務,就任命郭子儀為範陽節度使兼盧龍節度使!免去楊遊範陽、盧龍、河南節度使之職!
撤銷太子的兵馬大元帥,撤銷副大元帥行營!任命王思禮為隴右節度使!暫時管理隴右、河西諸軍!神威軍、天策軍迴京駐防!
命楊相公急速返京,主持中書門下事務!”
“遵旨!”
李隆基宣布完成任命,旁邊的高力士和楊貴妃、三位國夫人,都起身向李隆基道喜:“恭喜陛下討平逆賊!”
“也有高將軍舉薦的功勞!給高將軍賞宅一座!絹二千匹!”
“老奴多謝陛下!”
“至於河北的投降叛軍將領和偽燕官員,如何處置,就等楊相公迴來後再作定奪!”
……
三月末,長安,興慶宮。
大同殿。
李隆基昨日已經給楊遊舉行了大型的宴會,今日卻要聽聽他對河北局勢的看法。
參加的人有高力士、韋見素、楊遊。
韋見素道:“陛下!微臣以為,對於河北投降叛軍將領,應該進行調整!這蕃將雖然勇猛,不過比例過大不太好!
史思雖然人作戰勇猛,不過其人狡詐,應該讓其道京城擔任文職!”
“嗯!有理!楊愛卿呢?”李隆扭頭,滿臉微笑地看著楊遊。
“陛下,微臣就河北局勢有本奏!”楊遊掏出了早已經準備好的奏折!
“哦?念!”
“遵旨!陛下!微臣以為,這河北局勢,不能分割來看!造成這種局麵,其實與募兵製度有很大關係!
這募兵製度下,軍官與士兵有天然的聯係!其關係非常緊密!如今河北的士兵,絕大部分都是靠著當兵來減免賦稅和養家糊口!
所以,要穩定河北局勢,首先要從兵製改革入手!”
“兵製改革?愛卿之見,是如何改法?”李隆基一聽,很感興趣!
“陛下!對於當兵之人,不可輕易讓其歸農!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了職業兵,倒是不適應務農的生活。
一旦將其放歸,其容易聚集鬧事!微臣以為,正好利用這次機會,重新確定全國兵員數量!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分級管理!”
“軍隊如何分級管理?”
“陛下!微臣建議,全國軍隊數量就依照以前的,控製在四十五萬左右。禁軍二十萬,廂軍二十五萬!
禁軍平日就駐紮在京畿以及周圍險要之處。河北和隴右等地也要駐紮一部分。其主要任務是保衛京畿和征伐!這是軍隊建設重頭戲!
至於廂軍,其訓練、裝備、士兵的待遇,肯定要低於禁軍!廂軍駐紮邊境各郡,負責防衛異族騷擾。”
“嗯!不過禁軍數量過於龐大,如何管理倒是難題!”李隆基一聽,要增加禁軍數量如此之多,倒是很意外。
“陛下!這如何管理禁軍之法,微臣早就想好了!就是用文官管理武將!”
“哦?這倒是很新鮮!怎麽管法?”
“陛下!就是建立樞密院,任用文官來專門管理全國的軍隊!由文官負責監督對軍官的考核!
禁軍設立幹營,以十將統領各營。高級的軍官全部集中於樞密院,由他們負責製定戰略和帶兵出征!不過,他們不能直接管理軍隊。
再由高級文官,也就是樞密使來管理高級軍官。可以提高軍官的待遇,但是不能讓其直接帶兵!”
楊遊說罷,李隆基沉默半響,點點頭:“這個主意好!相當於每個營不過一千人,再怎麽也不會有人造反!那對於廂軍的管理呢?”
“廂軍也是一樣,不能讓各道管理!同時,微臣建議,逐步取消節度使,防止其擁兵自重!
將全國的道分為三十個左右。每個道設立觀察使、布政使、轉運使!觀察使主管刑獄和對官員的監察。其品級可高可低!
布政使就按照現在的太守品級即可!布政使的職責,主要是監督官員的履職情況和國家法令的落實情況。相當於太守,不過管轄範圍要大很多。
轉運使,專門負責各地租稅的運輸、儲藏!這轉運使可以幾個道用一個人也可以!其品級也是可高可低!
當然,這三使下麵,肯定要配備一些專職的低階官員和胥吏、雜職等!”
其實,楊遊這一套,都是根據宋代軍事和地方政治製度來的!當然,也略微作了些改變!
那高力士一聽,不住點頭:“有理!這樣,就不會出現地方勢力坐大了!”
楊遊接著又道:“不僅如此,如今使職過多,過雜!微臣建議,應該將鹽鐵、度支、戶部以及利錢使、鑄錢使、邊稅使等從新組合!成立專門管理財經的‘三司使!’”
楊遊一下子把自己這政治、軍事、經濟改革的藍圖搬了出來!李隆基聽後,頻頻點頭:“很好!這樞密使就暫時由韋相公兼任!這三司使,就暫時由楊相公兼任,待機構組織起來以後,再調整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