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查完近一千米的城牆,楊遊看著手下的弟兄們都還算恪盡職守,心裏有了底。
“石將軍,你立刻通知兵馬使以上將領,連夜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我要部署本次戰爭的戰略!”楊遊對石雲山道。
“遵命!”
……
晚,戌時四刻。
楊遊府。
二十餘名兵馬使以上將領,齊聚府衙,按照楊遊的計劃,商量作戰計劃。
楊遊看看人已經到齊,五米多長的大案之上,已經擺好沙盤。雖然這個沙盤比較簡陋,不過主要的河流、山地、城市、關隘都還齊全。
當然,這沙盤也是按照楊遊指令作一些改變的。以前更加粗陋,楊遊看著很不舒服,因為不僅沒有按照楊遊很熟悉的“上北下南”的方位,而且製作太過粗鄙。
“諸位,在開始講解這方案之前,某要送給各位一樣東西!這是某令少府監工匠剛剛趕製出來的,數量不多,隻有兵馬使以上才有!”
說罷,他大手一揮,有人把一個大木箱子抬了出來。
打開箱子,裏麵卻是眾人從未見過的東西!
“各位將軍,這東西是某發明的,以前曾經給聖上送過幾支!此物名叫‘千裏鏡’,可以看得很遠,對於臨場作戰十分有用!來,給他們一人發一副!”
“遵命!”
旁邊的參謀開始分發。
這些高級將領裏麵,有些京城來的將領,倒是聽說或者是見到皇帝使用過,但是並未親手試用。其餘人則當然聽都沒聽說過!
於是每個人都拿著它,在府內隨便張望,很感興趣!
“這東西剛剛運到,所以就急著發給諸位!現在是夜間,也無法使用。明日早上,諸位在城樓上好好看吧!現在請把千裏鏡收好!某開始部署作戰計劃。”
那些人便遵命放下手中新奇的東西千裏鏡,開始聆聽楊遊的計劃。
“諸位,明日一早,叛軍必定會開始進攻我潼關!我等堅決要給予其迎頭痛擊!打得他們越慘越好!
某猜測,由於叛軍比我軍人數少。因此他們再進攻一兩次之後,如果不能得手,應該不會再強攻,或許會暫時先撤退,以求良策!
還有,我等久守潼關不出,時間一久,關中必定缺糧!對我大唐損失極大!因為天下三大糧倉,已經失去河北河南兩個!那江南的糧食除了被叛軍劫掠的,如今天寒地凍,也暫時運不進關內!
所以,聖上必定會要求我們早日奪迴洛陽。我前些天也給諸位說過,二十日內要兵出洛陽!下麵,我就說說敵人撤退後,我們的進攻策略!”
他說得口幹舌燥,喝了一口旁邊參謀遞過來的白開水,然後繼續道:
“當然,叛軍也想早日入關!依某估計,其撤退之後,必定會示弱以引誘我等出關!我們就將計就計,率兵直出潼關,全殲叛軍。
諸位請看!某料定,他們要設伏,以引誘我等出關,其地點必定會在靈寶西原!
此處南靠肴山,北臨黃河,地勢險要,道路狹窄!如果被人堵住狹窄的通道,難以前進。不僅如此,諸位請看:這肴山西,有一段平坦的原地,名叫白石原,此處可以埋伏騎兵!
如果其待到我等前部被阻,趁亂以精騎從我軍背後殺出,我軍必定全軍覆沒!”
前麵講過,楊遊以前的畢業論文就與安史之亂有關。所以,他已經對埋伏的地點一清二楚!對哥舒翰兵敗的經過一清二楚!
當然,退一說,自己已經知道對方設防埋伏,又怎麽可能往口袋裏鑽?即便敵方不再那裏設防又如何?
自己隊伍已經整頓好,軍隊已經發動起來。利用步騎掩護,就是那一百二十迫擊炮,也讓敵人灰飛煙滅!
眾人一聽他的分析,倒是都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因為其他的地方不太合適設防!
講罷敵方可能的部署,楊遊又開始講自己軍隊的部署:“某估計,他攻擊不成,肯定要及時撤退,此時天寒地凍,萬萬不可能屯兵堅城之下!
某這炮兵移動速度太慢,在防守時或者擺好陣形之時,才會發生最大的威力。所以也無法有效追擊。
有鑒於此,某決定等他撤退到預定的埋伏地點之時,再大軍擺好陣形徐徐而出,緩慢推進!利用火槍兵兩千人、兩個迫擊炮營、兩個大炮營、弓弩手三千人、五千長槍盾牌兵為第一方陣!
利用三萬騎兵為第二方陣!作為第一方陣的後援!第三方陣就是所有的步兵。
我方前出至白石原後,以第一方陣之右翼一個大炮營,一個迫擊炮營及火槍兵一部,埋伏在白石原東側!以第二方陣之右翼騎兵兩萬人作為後援掩護,埋伏在白石原西側!待騎兵出來後,給予其全殲!
然後以騎兵兩萬人,出肴山背後埋伏,突襲攻擊敵人的後翼!地點就在曲沃、平店附近,爭取全殲其主力!
正麵攻擊部隊以盾牌長槍兵為掩護部隊,利用神威軍三個營和三千弓弩手,攻擊敵方前方突擊部隊!不可輕易冒進,防止敵人火攻!”
聽罷楊遊的安排,眾人點頭稱是!
“大帥!萬一敵人沒有在靈寶設伏,而是集中主力,在曲沃一線與我對攻呢?”李承光問道。
“當然有可能!那他更是自取滅亡!我依然以一萬騎兵,出肴山埋伏。在戰鬥中途,襲擊其側翼和後翼!其餘的兩萬騎兵配置在正麵,在敵人撤退時加以攻擊!因為任何部隊,也不可能阻擋我一百五十門炮的和兩千火槍兵的正麵攻擊!”
“大帥計劃天衣無縫!”、“此計可行,陝郡和洛陽光複就在眼前!”……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見眾人沒有不同意見,楊遊又道:“既然大家同意此計劃,我就把計劃於杜將軍商量後,即刻上報聖上!出關日期暫定在四日後,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七,今年倒數第四天!
我等爭取在除夕那天攻下陝郡,在陝郡過元正節,修整一天!初二進攻洛陽!爭取初六進洛陽城!”
“石將軍,你立刻通知兵馬使以上將領,連夜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我要部署本次戰爭的戰略!”楊遊對石雲山道。
“遵命!”
……
晚,戌時四刻。
楊遊府。
二十餘名兵馬使以上將領,齊聚府衙,按照楊遊的計劃,商量作戰計劃。
楊遊看看人已經到齊,五米多長的大案之上,已經擺好沙盤。雖然這個沙盤比較簡陋,不過主要的河流、山地、城市、關隘都還齊全。
當然,這沙盤也是按照楊遊指令作一些改變的。以前更加粗陋,楊遊看著很不舒服,因為不僅沒有按照楊遊很熟悉的“上北下南”的方位,而且製作太過粗鄙。
“諸位,在開始講解這方案之前,某要送給各位一樣東西!這是某令少府監工匠剛剛趕製出來的,數量不多,隻有兵馬使以上才有!”
說罷,他大手一揮,有人把一個大木箱子抬了出來。
打開箱子,裏麵卻是眾人從未見過的東西!
“各位將軍,這東西是某發明的,以前曾經給聖上送過幾支!此物名叫‘千裏鏡’,可以看得很遠,對於臨場作戰十分有用!來,給他們一人發一副!”
“遵命!”
旁邊的參謀開始分發。
這些高級將領裏麵,有些京城來的將領,倒是聽說或者是見到皇帝使用過,但是並未親手試用。其餘人則當然聽都沒聽說過!
於是每個人都拿著它,在府內隨便張望,很感興趣!
“這東西剛剛運到,所以就急著發給諸位!現在是夜間,也無法使用。明日早上,諸位在城樓上好好看吧!現在請把千裏鏡收好!某開始部署作戰計劃。”
那些人便遵命放下手中新奇的東西千裏鏡,開始聆聽楊遊的計劃。
“諸位,明日一早,叛軍必定會開始進攻我潼關!我等堅決要給予其迎頭痛擊!打得他們越慘越好!
某猜測,由於叛軍比我軍人數少。因此他們再進攻一兩次之後,如果不能得手,應該不會再強攻,或許會暫時先撤退,以求良策!
還有,我等久守潼關不出,時間一久,關中必定缺糧!對我大唐損失極大!因為天下三大糧倉,已經失去河北河南兩個!那江南的糧食除了被叛軍劫掠的,如今天寒地凍,也暫時運不進關內!
所以,聖上必定會要求我們早日奪迴洛陽。我前些天也給諸位說過,二十日內要兵出洛陽!下麵,我就說說敵人撤退後,我們的進攻策略!”
他說得口幹舌燥,喝了一口旁邊參謀遞過來的白開水,然後繼續道:
“當然,叛軍也想早日入關!依某估計,其撤退之後,必定會示弱以引誘我等出關!我們就將計就計,率兵直出潼關,全殲叛軍。
諸位請看!某料定,他們要設伏,以引誘我等出關,其地點必定會在靈寶西原!
此處南靠肴山,北臨黃河,地勢險要,道路狹窄!如果被人堵住狹窄的通道,難以前進。不僅如此,諸位請看:這肴山西,有一段平坦的原地,名叫白石原,此處可以埋伏騎兵!
如果其待到我等前部被阻,趁亂以精騎從我軍背後殺出,我軍必定全軍覆沒!”
前麵講過,楊遊以前的畢業論文就與安史之亂有關。所以,他已經對埋伏的地點一清二楚!對哥舒翰兵敗的經過一清二楚!
當然,退一說,自己已經知道對方設防埋伏,又怎麽可能往口袋裏鑽?即便敵方不再那裏設防又如何?
自己隊伍已經整頓好,軍隊已經發動起來。利用步騎掩護,就是那一百二十迫擊炮,也讓敵人灰飛煙滅!
眾人一聽他的分析,倒是都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因為其他的地方不太合適設防!
講罷敵方可能的部署,楊遊又開始講自己軍隊的部署:“某估計,他攻擊不成,肯定要及時撤退,此時天寒地凍,萬萬不可能屯兵堅城之下!
某這炮兵移動速度太慢,在防守時或者擺好陣形之時,才會發生最大的威力。所以也無法有效追擊。
有鑒於此,某決定等他撤退到預定的埋伏地點之時,再大軍擺好陣形徐徐而出,緩慢推進!利用火槍兵兩千人、兩個迫擊炮營、兩個大炮營、弓弩手三千人、五千長槍盾牌兵為第一方陣!
利用三萬騎兵為第二方陣!作為第一方陣的後援!第三方陣就是所有的步兵。
我方前出至白石原後,以第一方陣之右翼一個大炮營,一個迫擊炮營及火槍兵一部,埋伏在白石原東側!以第二方陣之右翼騎兵兩萬人作為後援掩護,埋伏在白石原西側!待騎兵出來後,給予其全殲!
然後以騎兵兩萬人,出肴山背後埋伏,突襲攻擊敵人的後翼!地點就在曲沃、平店附近,爭取全殲其主力!
正麵攻擊部隊以盾牌長槍兵為掩護部隊,利用神威軍三個營和三千弓弩手,攻擊敵方前方突擊部隊!不可輕易冒進,防止敵人火攻!”
聽罷楊遊的安排,眾人點頭稱是!
“大帥!萬一敵人沒有在靈寶設伏,而是集中主力,在曲沃一線與我對攻呢?”李承光問道。
“當然有可能!那他更是自取滅亡!我依然以一萬騎兵,出肴山埋伏。在戰鬥中途,襲擊其側翼和後翼!其餘的兩萬騎兵配置在正麵,在敵人撤退時加以攻擊!因為任何部隊,也不可能阻擋我一百五十門炮的和兩千火槍兵的正麵攻擊!”
“大帥計劃天衣無縫!”、“此計可行,陝郡和洛陽光複就在眼前!”……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見眾人沒有不同意見,楊遊又道:“既然大家同意此計劃,我就把計劃於杜將軍商量後,即刻上報聖上!出關日期暫定在四日後,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七,今年倒數第四天!
我等爭取在除夕那天攻下陝郡,在陝郡過元正節,修整一天!初二進攻洛陽!爭取初六進洛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