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而過,眨眼已到八月初五。


    今天是李隆基生日,也稱為千秋節。楊遊提著他給李隆基準備的生日禮物,心裏倒很是高興。原因很簡單,他在京城待膩了,要出去北巡。


    領導出巡,相當於一邊旅遊,一邊辦事這當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十日前,聖上與三位宰相,已經專門找他和楊國忠談了話,安排出巡事宜,這出巡是早就安排好的。


    重要的出巡,一般是五品以上高官擔任。這出巡也是升官的前兆!隻要外出辦事得力,一般迴來都會加階晉升。楊國忠主要是出巡河南、江南諸地,往南邊走。


    楊遊的臨時職務是京畿關內、隴右道黜陟使,往北走。不過楊遊還兼著若幹使職,要說起來事務很多,不過他一般都交給判官處理!


    再說這皇帝的生日,百官自然都要送禮。這禮物就各自隨便,送什麽都是可以的。


    外地的節度使,貢獻金銀珠寶也是有的。不過一般人,也就是寫上幾句祝賀皇帝壽辰的詩句,相當於賀卡。當然都是些肉麻的“功蓋寰宇、萬壽無疆”之內


    楊遊自然早就準備好了禮物,提著他的時鍾來送禮!當然,他另外取了一個名字“玄天報時儀”。否則“送鍾”有“送終”之意,那還不得被砍頭?


    ......


    這送禮也得分級別,一般七品八品官員送的東西,不通過一定的關係,皇帝未必看得見!早就不知道扔到何處了!他哪有心思來看普通臣子寫的什麽詩詞!


    前麵若幹三品以上官員把禮物送完以後,就很快輪到楊遊了!畢竟排在楊遊前麵的正四品上階官員極少。


    李隆基看見楊遊提著一個大大的盒子,笑著問道:“愛卿,這是何物啊?”


    楊遊行禮道:“陛下,這是臣精心準備一件東西,名叫‘玄天報時儀’,他可是會自動報時呢!請陛下過目!”


    旁邊眾位高官以及貴妃一聽,都滿臉疑惑,不知道這“玄天報時儀”為何物!都睜大了眼睛,看著楊遊慢慢地拆開禮盒!


    頃刻間,一隻金光閃閃的大鍾呈現在李隆基和眾人麵前!


    這大鍾的外殼以及大部分配件是用純金製作,倒是花了十多斤黃金!反正皇帝賞賜一次就賞賜了幾十斤黃金,正好拿來做這東西,也不會有人說東道西,什麽與收入不匹配之內!


    當然核心零件並非黃金,原因還是黃金太軟,不適合做傳動部件。


    “楊愛卿,這玄天報時儀是怎麽用的?”李隆基看著金光閃閃的大鍾,極為驚喜。


    “陛下請看,這報時儀盤上有十二個刻度,每個刻度代表一個時辰!這旁邊有兩個機關,靠左邊的一個調整時間。


    又邊的這個是提供初始動力。隻要扭動一次這機關,就可以三天不用管他!”說完,楊遊開始扭動那發條。瞬間,報時儀開始轉動起來!


    喬德製作的這東西很是精致,楊遊記得以前的普通手表,還要經常扭動發條,一天扭動好幾次。


    而喬德剛剛製作的這大鍾,上一次條就可以管三天。據喬德說,這報時儀目前的精度可以達到沙漏的精度,甚至還要略高!


    不過時間太緊,這第一個倒是很有些粗糙。接下來,他會慢慢改進。


    可是這東西在楊遊看來,已經非常精致了!


    “王公,現在是何時?讓楊愛卿把時間調準!”李隆基問一旁的秘書省大監。


    “啟稟陛下,現在剛好是辰時四刻!”王監道。


    楊遊把時間調準,然後遞給李隆基:“陛下,這報時儀每到一個時辰正中,就會報時,很是方便,倒是比沙漏還要準確很多呢!”


    說完,他把時間調整到八點整,那鍾果然開始“鐺、鐺”地敲起來!李隆基細數,剛好敲了八下!這其實就是辰時中。


    “陛下,微臣有一事上奏!”楊遊突然道。


    “哦!愛卿請講!”李隆基正看著這報時儀欣喜不已,楊遊有事要奏。


    “陛下!如今一天是十二時辰計時,然而又複加以一百刻計時。微臣以為,這頗是不便!


    微臣懇請改為一個時辰八刻,一天九十六刻計時!如此會更加簡便!”楊遊道。


    這裏要講一下,古代計時,是“時”、“刻”並用!清代以前,每天一直是十二個時辰,一百刻。這樣,一刻不到十五分鍾!楊遊這鍾是按九十六刻來的,一刻剛好是十五分鍾。


    為此事,他還找了秘書省王監、太史局張令!要求把時間調整過來!那王監不敢做主,要楊遊上奏!


    李隆基一聽,扭頭問王監:“王公,楊愛卿說的此事可行嗎?”


    這調整時間是大事!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可行!隻不過這一百刻已經是很多年的傳統,必須下旨各地才行!”王監也不敢反對楊遊的提議。


    “你們幾位宰相呢!”李隆基哦又轉頭問三位宰相。幾人也都認為楊遊的建議沒有什麽不對!


    “那好!既然諸位都不反對,那麽就請太史局將刻稍作些調整,以便刻、時辰相對應!”李隆基說完,又開始看那報時儀!


    過了一會兒,他道:“既然此物比沙漏簡便、準確,朕想,今後就請太史局與少府監,一起加工這報時儀,普天之下都要用起來!


    朕覺得,這東西似乎比魏時諸葛亮那木牛流馬還要管用!那木牛流馬是傳說之物,未必有用!這件東西可極其實用!


    關鍵是方便,任何地方都可以用!就是百姓家裏,也可以擺放一個這東西!


    楊愛卿,這東西是愛卿發明的嗎?”


    “此物是微臣偶然翻閱古書,發現了一個思路,然後請別人加工製作的!目前普天之下僅此一隻而已!”他倒也不敢說自己做的,這東西壞了,自己可是修不了。


    “嗯!朕明白了!能有此發現,證明楊愛卿讀書用功!有此天分。比如那幾年前你送朕的眼鏡,除了愛卿,誰能發明?”


    “多謝陛下褒獎!”楊遊道


    不過皇帝說的百姓家裏都要一擺一個,也倒是很不容易。這鍾就是用鐵來做,價格也是很昂貴,窮人家也未必用得起!何況為防止生鏽,還要用銅及其他合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三司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寶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寶神並收藏大唐三司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