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命尚藥局劉奉禦去把那洪真人找來,要試一試他的本事,看看是否真的如劉奉禦之言。
那時也沒有電話,這通知人來往頗為費時,看看午餐以前自然是到不了。李隆基便留他與高力士等一起午餐。
由於現在興慶宮要戒嚴,其服侍的人員也降了很多,這飯菜的種類倒也比平日少了不少。當然這是請示過李隆基同意的,以待疫情過去後再恢複。
因為早朝也已經暫時取消,今日楊慎矜、楊國忠等朝廷重臣並未上朝,陪他午餐的,隻有高力士、楊遊、陳玄禮三人。
李隆基心情高興,胃口自然頗好。他開始還想飲酒,後來聽了楊遊的勸告,說種痘期間,飲食宜清淡,不可飲酒,就作罷了!
“愛卿任殿中少監以來,這尚食局的菜品似乎變了不少!”李隆基一邊吃,一邊問道。
“陛下,微臣在劍南、安南、文單城等地呆了幾年。前幾個月,陸續在宮內食堂引進了一些南方菜品。大部分菜品是比較正宗,宴會也常用,自然是色香味齊全。
不過也有些菜品極有特色,是隱居於鄉野、市井之人所作!微臣就給他取名‘江湖菜’!
陛下可別小看這江湖菜,他可是家傳秘技,一般人做不出來!比如陛下喜歡吃的這道菜,名叫巴川鯽魚,也叫合州鯽魚。這道菜就是鄉下漁民所作,很有特色……”
楊遊便開始給他將起“江湖菜”來。這東西以前楊遊經常在各大城市都見著,自然也吃了不少。
自從他當上了少監後,與另外一名少監李霅以及尚食局奉禦商量,就巡訪了些隱藏於民間街頭小巷的“江湖菜”。
這江湖菜的口味自然頗有不同,做法豪放,味道重,吃起來自然極其有特色。
沒想到李隆基還非常喜歡!其實誰都一樣,都喜歡吃新鮮!天天吃一樣菜,誰都會討厭!何況人家是皇帝。
“江湖菜!愛卿這名字取得好,頗有氣勢!看來事在人為,這尚食奉禦一樣可以幹出名堂來!”
……
吃完飯,那劉奉禦與洪煉師還沒有進殿來。幾人到一邊側殿休息聊天。
楊遊卻接著剛才的話題道:“陛下剛所言極是!這天下事,就怕認真二字,隻要什麽事情都認真起來,萬事皆可做好!
例如微臣前幾日檢查了宮內各司的食堂以及茅廁。感覺好多都是肮髒汙穢不堪!
這些地方都極易滋生病毒,如今宮內天花傳播,就定然與這宮內有些地方汙穢肮髒有關!”
“嗯!朕也有此想法!那愛卿說說如何辦呢!”
“陛下,就說這食堂,微臣以為,既然是公家的食堂,就要按照一定的標準來辦!
這標準就是幹淨、明亮、有序六個字!隻要做到這六個字就行!至於茅廁,必須要整潔!
微臣建議,對宮內的各司的食堂由各司按照一定標準進行改造,改造完成以後,定期和不定期的對其檢查!
至於茅廁,同樣要改造。除了保持幹淨以外,糞便等可以集中處理,比如建沼氣池,除了冬天以外,其餘時間倒是也可以燒氣做飯!”
“燒氣做飯?愛卿說來聽聽!”李隆基一聽,很是驚訝!
“陛下!就是那茅廁裏麵的糞便,通過儲存發酵以後會產生可以燃燒的氣體!
陛下可能沒有看到過鄉村糞坑燃燒。微臣倒是見過!就是在鄉下,農民大多會在田地野外建設糞坑。
那糞坑裏麵的糞便儲藏久了,就會產生一些可燃氣體,用火折子可以將其引燃!
這氣體燃燒後溫度很高,可以集中起來燒水做飯!用此法可是能夠節約大量的木材木炭!”
楊遊前世在鄉下的親戚很多,以前迴家時經常見到農村修建的沼氣池!那時農村修建沼氣池,國家還有補助。
不過後來鄉下人口大量外出,家裏就剩餘些老弱病殘,養豬、養羊人漸少,大部分家用沼氣池已經廢掉,因為原料不足。
至於那沼氣的性質,自然初中化學老師就講過,沒有什麽稀奇。楊遊現在有能力,在宮裏麵進行試驗。
這東西關鍵是要有足夠的原材料,而宮裏麵正好具備這個條件。
因為宮裏麵有上千的馬匹,這些馬匹的馬糞和人糞集中起來,可以建立數個大型沼氣池!
這些沼氣應該足夠禦廚房裏麵用了!
“哦?既然有如此好事,愛卿何不在宮內建設幾個池子!把這可以燃燒的氣收集起來供給禦廚房使用?”李隆基的想法倒是與楊遊一樣。
因為禦廚房人多,比較集中,可以使用內六閑馬匹所產生的糞便。
而各司的廚房一般隻有幾十百把人,而單單那人糞所產生的氣體,不足以保證其各司食堂廚房用氣!
“微臣遵命!臣明日就把屬下宮內使判官以及宮苑監、匠作監、工部、司農等寺監相關人員召集到一起,研究這廚房和茅廁改建事宜!
屆時待方案出來以後,再一並上報陛下審批!依微臣估計,隻要放出兩千宮人,再把食堂、茅廁等改建,宮內衛生條件必定大變樣!到時候還請陛下驗收!”
楊遊當然高興,自己在宮裏麵呆了這許久,最不滿意的就是茅廁!原因很簡單,不但沒有衝水馬桶,連擦屁股的紙都沒有!一般人就是用竹片刮一下!
這東西楊遊都隻是幼時在鄉下窮人家偶爾見過。稍微大一些,農村再窮的人家也都用衛生紙了!
當然,此時紙價太過昂貴,一般人擦屁股也用不起!當然,大富大貴之人除外!
楊遊又與李隆基以及高力士講了些這如何修建池子收集糞便,如何存儲引氣的想法。
他二人聽得雲裏霧裏!高力士道:“楊侍郎多才多藝,精通百工技藝,可堪比那諸葛亮啊!”
“卑職不敢!那諸葛亮可是丞相!其不出茅廬便三分天下。後來又輔佐幼主,治理蜀郡,以疲弱的蜀郡小國之力,六出岐山,抵抗強大的魏國,非常人所及!卑職更是萬萬不及也!”
李隆基不太高興:“楊愛卿此言差矣!愛卿乃是我大唐中流砥柱,又豈是那西蜀小郡的諸葛亮可比的?”
那時也沒有電話,這通知人來往頗為費時,看看午餐以前自然是到不了。李隆基便留他與高力士等一起午餐。
由於現在興慶宮要戒嚴,其服侍的人員也降了很多,這飯菜的種類倒也比平日少了不少。當然這是請示過李隆基同意的,以待疫情過去後再恢複。
因為早朝也已經暫時取消,今日楊慎矜、楊國忠等朝廷重臣並未上朝,陪他午餐的,隻有高力士、楊遊、陳玄禮三人。
李隆基心情高興,胃口自然頗好。他開始還想飲酒,後來聽了楊遊的勸告,說種痘期間,飲食宜清淡,不可飲酒,就作罷了!
“愛卿任殿中少監以來,這尚食局的菜品似乎變了不少!”李隆基一邊吃,一邊問道。
“陛下,微臣在劍南、安南、文單城等地呆了幾年。前幾個月,陸續在宮內食堂引進了一些南方菜品。大部分菜品是比較正宗,宴會也常用,自然是色香味齊全。
不過也有些菜品極有特色,是隱居於鄉野、市井之人所作!微臣就給他取名‘江湖菜’!
陛下可別小看這江湖菜,他可是家傳秘技,一般人做不出來!比如陛下喜歡吃的這道菜,名叫巴川鯽魚,也叫合州鯽魚。這道菜就是鄉下漁民所作,很有特色……”
楊遊便開始給他將起“江湖菜”來。這東西以前楊遊經常在各大城市都見著,自然也吃了不少。
自從他當上了少監後,與另外一名少監李霅以及尚食局奉禦商量,就巡訪了些隱藏於民間街頭小巷的“江湖菜”。
這江湖菜的口味自然頗有不同,做法豪放,味道重,吃起來自然極其有特色。
沒想到李隆基還非常喜歡!其實誰都一樣,都喜歡吃新鮮!天天吃一樣菜,誰都會討厭!何況人家是皇帝。
“江湖菜!愛卿這名字取得好,頗有氣勢!看來事在人為,這尚食奉禦一樣可以幹出名堂來!”
……
吃完飯,那劉奉禦與洪煉師還沒有進殿來。幾人到一邊側殿休息聊天。
楊遊卻接著剛才的話題道:“陛下剛所言極是!這天下事,就怕認真二字,隻要什麽事情都認真起來,萬事皆可做好!
例如微臣前幾日檢查了宮內各司的食堂以及茅廁。感覺好多都是肮髒汙穢不堪!
這些地方都極易滋生病毒,如今宮內天花傳播,就定然與這宮內有些地方汙穢肮髒有關!”
“嗯!朕也有此想法!那愛卿說說如何辦呢!”
“陛下,就說這食堂,微臣以為,既然是公家的食堂,就要按照一定的標準來辦!
這標準就是幹淨、明亮、有序六個字!隻要做到這六個字就行!至於茅廁,必須要整潔!
微臣建議,對宮內的各司的食堂由各司按照一定標準進行改造,改造完成以後,定期和不定期的對其檢查!
至於茅廁,同樣要改造。除了保持幹淨以外,糞便等可以集中處理,比如建沼氣池,除了冬天以外,其餘時間倒是也可以燒氣做飯!”
“燒氣做飯?愛卿說來聽聽!”李隆基一聽,很是驚訝!
“陛下!就是那茅廁裏麵的糞便,通過儲存發酵以後會產生可以燃燒的氣體!
陛下可能沒有看到過鄉村糞坑燃燒。微臣倒是見過!就是在鄉下,農民大多會在田地野外建設糞坑。
那糞坑裏麵的糞便儲藏久了,就會產生一些可燃氣體,用火折子可以將其引燃!
這氣體燃燒後溫度很高,可以集中起來燒水做飯!用此法可是能夠節約大量的木材木炭!”
楊遊前世在鄉下的親戚很多,以前迴家時經常見到農村修建的沼氣池!那時農村修建沼氣池,國家還有補助。
不過後來鄉下人口大量外出,家裏就剩餘些老弱病殘,養豬、養羊人漸少,大部分家用沼氣池已經廢掉,因為原料不足。
至於那沼氣的性質,自然初中化學老師就講過,沒有什麽稀奇。楊遊現在有能力,在宮裏麵進行試驗。
這東西關鍵是要有足夠的原材料,而宮裏麵正好具備這個條件。
因為宮裏麵有上千的馬匹,這些馬匹的馬糞和人糞集中起來,可以建立數個大型沼氣池!
這些沼氣應該足夠禦廚房裏麵用了!
“哦?既然有如此好事,愛卿何不在宮內建設幾個池子!把這可以燃燒的氣收集起來供給禦廚房使用?”李隆基的想法倒是與楊遊一樣。
因為禦廚房人多,比較集中,可以使用內六閑馬匹所產生的糞便。
而各司的廚房一般隻有幾十百把人,而單單那人糞所產生的氣體,不足以保證其各司食堂廚房用氣!
“微臣遵命!臣明日就把屬下宮內使判官以及宮苑監、匠作監、工部、司農等寺監相關人員召集到一起,研究這廚房和茅廁改建事宜!
屆時待方案出來以後,再一並上報陛下審批!依微臣估計,隻要放出兩千宮人,再把食堂、茅廁等改建,宮內衛生條件必定大變樣!到時候還請陛下驗收!”
楊遊當然高興,自己在宮裏麵呆了這許久,最不滿意的就是茅廁!原因很簡單,不但沒有衝水馬桶,連擦屁股的紙都沒有!一般人就是用竹片刮一下!
這東西楊遊都隻是幼時在鄉下窮人家偶爾見過。稍微大一些,農村再窮的人家也都用衛生紙了!
當然,此時紙價太過昂貴,一般人擦屁股也用不起!當然,大富大貴之人除外!
楊遊又與李隆基以及高力士講了些這如何修建池子收集糞便,如何存儲引氣的想法。
他二人聽得雲裏霧裏!高力士道:“楊侍郎多才多藝,精通百工技藝,可堪比那諸葛亮啊!”
“卑職不敢!那諸葛亮可是丞相!其不出茅廬便三分天下。後來又輔佐幼主,治理蜀郡,以疲弱的蜀郡小國之力,六出岐山,抵抗強大的魏國,非常人所及!卑職更是萬萬不及也!”
李隆基不太高興:“楊愛卿此言差矣!愛卿乃是我大唐中流砥柱,又豈是那西蜀小郡的諸葛亮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