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者姓裴,楊遊喊他裴老丈,年紀已經七十多歲。不過耳不聾、眼不花,頭發雖然花白,不過精神非常好。
此人曾經作了村正三十多年,在當地德高望重。
聽見楊遊問他這幾年的日子過得如何!
他一聽,眉頭緊鎖道:“既然楊太守問起,小人就不敢欺瞞!這幾年雜稅越來越多,什麽青苗稅、腳費、水浸折庸、地稅等。
每畝地一年下來,也就剩下五六鬥。由於五成左右的人受地不足,很多人家裏地少,一年剛剛夠糊口。如果遇到收成差時,還要缺糧,有兩三個月青黃不接!日子也不好過!
這還不算,最近七八年,很多王公貴族在洛水之上引水修建碾磑。河水被其截流引走,造成很多稻田缺水。
如今秧苗正在返青,正是需水之時。可是很多人的碾磑正常每日運行磨麥!
本村有十個村民,前幾日一起去尋找水,要求附近的兩座碾磑停止運行。卻被其家奴三十多人打傷,還差點鬧出人命。
自今還有一人重傷在家,起不了床!本縣令徐勝陵,卻說是刁民惹事,不予追究那些豪強。”
那裴老丈中氣十足,卻並不怕鄧司戶和楊遊等人,一口氣說了一大堆,把心裏話全部講了。他倒是也知道楊遊是紅人,就期望其能夠幫忙!
一聽這話,那司戶參軍鄧均卻嚇得不輕!他看著楊遊,很是尷尬。
楊遊開始感覺還好,後來聽到豪強在洛水上麵修碾磑,居然還被打傷數人,徐縣令竟然連案子都不立,還幫著豪強說話!
真是豈有此理!
“多謝老丈以實相告!不知這附近的兩座碾磑是何家人的?”楊遊問道。
“是薛國公主的!”
“好!鄙人不管她是什麽公主、郡主!鄧司戶參軍,即刻與丘司法參軍聯合下牒,凡是本郡洛水上的所有碾磑,全部暫停十五天!將水重新還給洛水。待郡裏商量後,統一安排運行時間!
有膽敢不遵令者,一律拆除並處罰一千貫!有阻撓者,全部緝捕!鄙人親自審問!”楊遊怒道。
“遵令!”
眾人一聽,曉得他是來真的!當年他杖殺四品都尉,可是天下人誰都知道的。
那裴老丈站起來,向楊遊深鞠一躬,道:“小人代表馮翊鄉親,感謝楊太守!太守真的是馮翊郡百姓之父母官!”
“老丈過講,鄙人哪敢當此稱號!”
接著他又問了些收成等情況,家庭等情況。得知這裴老丈永業田、口分田倒是很足,也不過勉強溫飽而已!
楊遊一看,他還當過村正,也不過如此,要是普通百姓,那賦稅和收入比肯定就更加大了!看來今後時機成熟以後,一定得進行稅改!
……
卻說鄧司戶把楊遊的指示簡單寫了,派人送給郡衙的司法參軍丘某。
有主辦的胥吏擬好牒文並署名,丘司法作為判官(判司)簽完,再找錄事參軍勾檢後,找郡上佐簽完字,然後火速把手續送給鄧司戶補簽完字。最後由楊遊簽完後,返迴郡裏急速下發。
這就是大唐文書的四級簽名程序:主辦、判官及勾檢、通判、長官。
薛國公主看過馮翊縣轉發的郡牒文後,不禁火冒三丈:“他楊太守不敢管高力士的碾磑,倒是想拿我們的碾磑開刀!
不要管他,我等繼續對外磨麥與穀,他敢拆碾磑,我就告到皇帝哪兒去!”
薛國公主白發蒼蒼,滿臉憤怒。現在是磨麥的旺季,這停一天就損失二十來貫,停半個月就是三百貫,可不是小數目。
那枯瘦的管家卻不以為然,他接牒文時,那縣尉曾經嚴厲警告過他。如果他們不停運碾磑,那麽他就會帶人強行拆毀。
因為已經有人提醒過他,徐縣令幫薛國公主一事,已經惹惱了楊遊,他可不想重蹈覆轍。
“公主,奴才以為,此事怕是遵令而行會比較好!”周管家提醒道。
“不要多言!就按奴家說的辦!”薛國公主並不願退讓。
“……”
……
卻說楊遊出外轉遊了一圈,往郡衙趕迴。還沒有迴到郡衙,就聽見有人來報告說,薛國公主並未停止碾磑的運行。
馮翊縣尉已經派人強行拆除其碾磑引水設施,那薛國公主的手下三十餘人與馮翊縣的不良人發生衝突。兩邊各有數人被打打傷。
幸虧臨時主事的顧長史派出郡團節營增援,已經將所有人緝捕,關進了馮翊縣大牢!
楊遊一聽,這都是李太守給慣的。這些王公之家絲毫不遵法令,嚴重傷農。
那高力士的碾磑,以前也有人舉報,可是其位於不太缺水的秦嶺北坡附近,並未影響灌溉!與你薛國公主這個大不一樣。
他迴到郡衙,立即讓元晟起草一分份詔書,大意是要求對關中以及所有的碾磑登記,並進行分級管理。
這分級就是把碾磑按照對河道灌溉水的影響,分成一、二、三級。
一級為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三級為輕。一級由郡裏督查、縣裏管理。二級、三級由縣裏督查和管理。任何碾磑不得影響灌溉。否則第一次處罰五百貫,第二次加倍處罰並拆除碾磑。
對於不聽指令的薛國公主,楊遊也隻好請旨從嚴處理!
還有那徐縣令,立即革職,由縣丞代理職務。並上報吏部重新派員。
……
興慶宮,勤政樓。
楊遊把奏表遞給了高力士,自己管理碾磑的大意講了。
李隆基一邊看奏報,一邊聽楊遊匯報,表情非常嚴肅。
待楊遊說完,他道:“愛卿此議極好!要說全部關閉碾磑,百姓磨麥、穀都多有不便。
還是這分級比較好,隻要縣裏的村正、縣尉、縣令等人,真正的為民著想,試想這一個縣所轄區區幾個碾磑都管不好,還當什麽縣令?
至於薛國公主縱奴打傷捕役一事,她也有些辯解意見。不過在朕看來都是詭辯之詞!楊愛卿依律處罰就是。朕還要發製書訓斥她一番。
為了使天下人引以為戒,朕就特地讓楊愛卿去她府上宣讀訓誡的製書!至於那什麽徐縣令,就調其到安南文單擔任縣尉!”
“陛下英明!”
此人曾經作了村正三十多年,在當地德高望重。
聽見楊遊問他這幾年的日子過得如何!
他一聽,眉頭緊鎖道:“既然楊太守問起,小人就不敢欺瞞!這幾年雜稅越來越多,什麽青苗稅、腳費、水浸折庸、地稅等。
每畝地一年下來,也就剩下五六鬥。由於五成左右的人受地不足,很多人家裏地少,一年剛剛夠糊口。如果遇到收成差時,還要缺糧,有兩三個月青黃不接!日子也不好過!
這還不算,最近七八年,很多王公貴族在洛水之上引水修建碾磑。河水被其截流引走,造成很多稻田缺水。
如今秧苗正在返青,正是需水之時。可是很多人的碾磑正常每日運行磨麥!
本村有十個村民,前幾日一起去尋找水,要求附近的兩座碾磑停止運行。卻被其家奴三十多人打傷,還差點鬧出人命。
自今還有一人重傷在家,起不了床!本縣令徐勝陵,卻說是刁民惹事,不予追究那些豪強。”
那裴老丈中氣十足,卻並不怕鄧司戶和楊遊等人,一口氣說了一大堆,把心裏話全部講了。他倒是也知道楊遊是紅人,就期望其能夠幫忙!
一聽這話,那司戶參軍鄧均卻嚇得不輕!他看著楊遊,很是尷尬。
楊遊開始感覺還好,後來聽到豪強在洛水上麵修碾磑,居然還被打傷數人,徐縣令竟然連案子都不立,還幫著豪強說話!
真是豈有此理!
“多謝老丈以實相告!不知這附近的兩座碾磑是何家人的?”楊遊問道。
“是薛國公主的!”
“好!鄙人不管她是什麽公主、郡主!鄧司戶參軍,即刻與丘司法參軍聯合下牒,凡是本郡洛水上的所有碾磑,全部暫停十五天!將水重新還給洛水。待郡裏商量後,統一安排運行時間!
有膽敢不遵令者,一律拆除並處罰一千貫!有阻撓者,全部緝捕!鄙人親自審問!”楊遊怒道。
“遵令!”
眾人一聽,曉得他是來真的!當年他杖殺四品都尉,可是天下人誰都知道的。
那裴老丈站起來,向楊遊深鞠一躬,道:“小人代表馮翊鄉親,感謝楊太守!太守真的是馮翊郡百姓之父母官!”
“老丈過講,鄙人哪敢當此稱號!”
接著他又問了些收成等情況,家庭等情況。得知這裴老丈永業田、口分田倒是很足,也不過勉強溫飽而已!
楊遊一看,他還當過村正,也不過如此,要是普通百姓,那賦稅和收入比肯定就更加大了!看來今後時機成熟以後,一定得進行稅改!
……
卻說鄧司戶把楊遊的指示簡單寫了,派人送給郡衙的司法參軍丘某。
有主辦的胥吏擬好牒文並署名,丘司法作為判官(判司)簽完,再找錄事參軍勾檢後,找郡上佐簽完字,然後火速把手續送給鄧司戶補簽完字。最後由楊遊簽完後,返迴郡裏急速下發。
這就是大唐文書的四級簽名程序:主辦、判官及勾檢、通判、長官。
薛國公主看過馮翊縣轉發的郡牒文後,不禁火冒三丈:“他楊太守不敢管高力士的碾磑,倒是想拿我們的碾磑開刀!
不要管他,我等繼續對外磨麥與穀,他敢拆碾磑,我就告到皇帝哪兒去!”
薛國公主白發蒼蒼,滿臉憤怒。現在是磨麥的旺季,這停一天就損失二十來貫,停半個月就是三百貫,可不是小數目。
那枯瘦的管家卻不以為然,他接牒文時,那縣尉曾經嚴厲警告過他。如果他們不停運碾磑,那麽他就會帶人強行拆毀。
因為已經有人提醒過他,徐縣令幫薛國公主一事,已經惹惱了楊遊,他可不想重蹈覆轍。
“公主,奴才以為,此事怕是遵令而行會比較好!”周管家提醒道。
“不要多言!就按奴家說的辦!”薛國公主並不願退讓。
“……”
……
卻說楊遊出外轉遊了一圈,往郡衙趕迴。還沒有迴到郡衙,就聽見有人來報告說,薛國公主並未停止碾磑的運行。
馮翊縣尉已經派人強行拆除其碾磑引水設施,那薛國公主的手下三十餘人與馮翊縣的不良人發生衝突。兩邊各有數人被打打傷。
幸虧臨時主事的顧長史派出郡團節營增援,已經將所有人緝捕,關進了馮翊縣大牢!
楊遊一聽,這都是李太守給慣的。這些王公之家絲毫不遵法令,嚴重傷農。
那高力士的碾磑,以前也有人舉報,可是其位於不太缺水的秦嶺北坡附近,並未影響灌溉!與你薛國公主這個大不一樣。
他迴到郡衙,立即讓元晟起草一分份詔書,大意是要求對關中以及所有的碾磑登記,並進行分級管理。
這分級就是把碾磑按照對河道灌溉水的影響,分成一、二、三級。
一級為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三級為輕。一級由郡裏督查、縣裏管理。二級、三級由縣裏督查和管理。任何碾磑不得影響灌溉。否則第一次處罰五百貫,第二次加倍處罰並拆除碾磑。
對於不聽指令的薛國公主,楊遊也隻好請旨從嚴處理!
還有那徐縣令,立即革職,由縣丞代理職務。並上報吏部重新派員。
……
興慶宮,勤政樓。
楊遊把奏表遞給了高力士,自己管理碾磑的大意講了。
李隆基一邊看奏報,一邊聽楊遊匯報,表情非常嚴肅。
待楊遊說完,他道:“愛卿此議極好!要說全部關閉碾磑,百姓磨麥、穀都多有不便。
還是這分級比較好,隻要縣裏的村正、縣尉、縣令等人,真正的為民著想,試想這一個縣所轄區區幾個碾磑都管不好,還當什麽縣令?
至於薛國公主縱奴打傷捕役一事,她也有些辯解意見。不過在朕看來都是詭辯之詞!楊愛卿依律處罰就是。朕還要發製書訓斥她一番。
為了使天下人引以為戒,朕就特地讓楊愛卿去她府上宣讀訓誡的製書!至於那什麽徐縣令,就調其到安南文單擔任縣尉!”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