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遊態度非常嚴厲,那二位流民頭領一聽,都麵露懼色,其中年紀較大的那位道:“我等狩獵、采金、采銅已經習慣了,倒是不太會種地,也不太想種地!如果都督肯讓我們繼續采銅、采金,我等倒是願意出來!”
“那就好!我也不想太為難你等!不過你們不要以為采銅掙錢容易,那也是很有風險的,稍不注意,可能就會有生命危險!王縣令,你卻要把他們管好!
此地銅礦很多,他們兩家也開采不完,我倒是計劃從其它地方再引進一些有實力的人來此地采銅!宋司馬,此事就交給你去辦!爭取兩三年內,瀘南縣有幾千、上萬人的采銅規模,那時候這個瀘南縣可就富足了!”
“是!”
說是采銅,其實,與銅伴生的金屬很多,有金、銀、錫等。一個地方采銅業發展起來,經濟也很容易發展起來。隻不過此時的大唐專注於發展農業,不像後世宋代那般工商業繁榮。
“王縣令,你要拓展思路,除了勸課農桑以外,縣令還有一項任務就是增加人口!你要多多開發此地的資源,比如鹽井、金銀銅礦、茶葉等等,隻要這些商業發展起來,人口也自然增加了!
今年末,我可是要重點考核你的戶數是否增加!隻要幹得好,上下考我也還是肯給的!你總不想一輩子在此幹縣令吧?”楊遊鼓勵道。
那王縣令倒是從來沒有見過還要鼓勵商業的都督和上司!此時的人可大都看不起商人!不過這個楊都督似乎是個例外。
“請都督放心!除了督促農民種好榆樹、桑樹及粟稻、麥以外,卑職一定配合宋司馬、趙戶曹,抓好本地的銅業、鹽業、茶業等三業,增加本縣稅收!”
“好!隻要幹得好,今後升任長史、司馬,或是迴到內地任職,也不是難事!”
“多謝都督!”王縣令倒是非常感激!
“另外還有一事!此地學校教育如何?”楊遊突然問起自己最關心的事來!要想改變此地的風俗,漢壽縣要移民、其次要對他們進行漢化!這最好的漢化,無非就是教育!
“這......”一見都督問起此事,那王縣令卻頓時語塞了!
原來按照大唐規定,每個縣都必須建立正規的學校,一般中縣及以下,都是配一名博士、一名助教、二十五名學生。這些費用可都是國家開資,不需要地方籌集。
“啟稟都督!這瀘南縣漢人不多,蠻族人倒是非常多,很多人不願意進學堂讀書。加之此地偏僻,老師也不太好找,自然其教學質量堪憂,今後也不大可能及第,所以老百姓讀書的願望不高!所以本地沒有學校!”他有些膽怯。
“哦?豈有此理!哪有不願讀書之人?別說蠻族,就是偏遠小國,也每年送好幾百人到我大唐來求學呢!我看你等怕是惰政吧!算了,過去的事我也不再追究!
你與幾位縣官商量,三個月之內,把學校給我建立起來,招滿二十五位學生!我不相信不花錢讀書,還會沒人來!宋司馬,三個月後,你親自來檢查!如果還沒有辦好,此縣官佐一律記大過一次,罰俸一季!”
“是!”宋司馬道。
“多謝都督寬容,卑職下來立即去辦!”王縣令本以為楊都督馬上要處罰他,一看他居然給了三個月期限,倒是鬆了一口氣。
楊遊本想將其就地免職,可是一想,這縣官不好找,就讓他先幹著吧!
“不僅學校要辦好,此地還要建立寺廟、道觀!讓百姓有機會信仰大道,祈求大唐風調雨順,祈求家庭幸福安康!”楊遊又補充道。
這寺廟、道觀與道觀同等重要!一般一般信仰這兩種教的人,都慢慢地會磨滅心情,減少爭鬥,於己於國都有好處!
人如果沒有信仰,或者信仰攻擊性強的宗教亦或是邪教,就會天不怕地不怕,難以管理!
“卑職一定謹記!今年以內把這幾件事辦好,請都督放心!”王縣令道。
楊遊接著又安排了些農村衛生、扶助孤寡老人、醫藥等方麵的事情。
......
第二日,楊遊等人繼續北上,到長明縣考察當地縣政、百業。一連在當地帶了七天,下鄉考察農桑、銅、鹽情況。第七日晚,卻突然接到顧長史轉來一封緊急牒文。楊遊帶來一看,卻愣住了!
原來,邱穎大將軍在上任途中,突然病逝!朝廷鑒於安南都護缺人,命令楊遊十日內沿步頭路順河南下,到宋平城以副都護、司馬職,暫時代理都護。此姚州都督職位由張虔陀擔任,軍隊分區駐紮,防禦吐蕃!至於如何駐紮,倒是聽他的意見。
竹林清擔任越巂都督,不過仍舊兼任安寧城築城使,待該城修築完成後,再上任。
楊遊一看,頗感覺有些不妙!這意味著什麽,他也說不清!這張虔陀死的時候就是姚州都督,竹林清也是越巂都督。事情本來因為自己到這個世界來,有些改變,為何現在又迴去了?
管他的,到安南再說吧!
眾人聽得他暫時代理安南都護之職,卻都來道賀!楊遊一想,自己如此年輕,雖然收複了西山,不過做這大都護的職位也不太合適,不知道李林甫和皇帝是如何想的!又一想,代理也倒是無所謂,有些節度使留後,也不過是六品侍禦史或者員外郎職的兼判官而已,比自己現在的地位還低好多。
......
姚州,眾人聽說他他暫時代理都護,都來祝賀!
楊遊一想,幹脆先把幾個打仗得力的軍將升了軍職再說!當然本階和武職要上報朝廷才行,自己說了也不算。依舊把自己的若幹親信帶上,到安南卻隻帶了兩千人。那裏也用不著帶太多軍隊,這裏的軍隊主要是防禦吐蕃南下。
他卻不知道,朝廷裏麵,卻有一件大事要發生!李林甫卻跟李適之二人鬥起來了!這次李適之意外掌握了李林甫的不利證據,聽了他大兒子的話,拉攏了高力士、楊釗、楊慎矜等人,卻要主動對李林甫下手!
“那就好!我也不想太為難你等!不過你們不要以為采銅掙錢容易,那也是很有風險的,稍不注意,可能就會有生命危險!王縣令,你卻要把他們管好!
此地銅礦很多,他們兩家也開采不完,我倒是計劃從其它地方再引進一些有實力的人來此地采銅!宋司馬,此事就交給你去辦!爭取兩三年內,瀘南縣有幾千、上萬人的采銅規模,那時候這個瀘南縣可就富足了!”
“是!”
說是采銅,其實,與銅伴生的金屬很多,有金、銀、錫等。一個地方采銅業發展起來,經濟也很容易發展起來。隻不過此時的大唐專注於發展農業,不像後世宋代那般工商業繁榮。
“王縣令,你要拓展思路,除了勸課農桑以外,縣令還有一項任務就是增加人口!你要多多開發此地的資源,比如鹽井、金銀銅礦、茶葉等等,隻要這些商業發展起來,人口也自然增加了!
今年末,我可是要重點考核你的戶數是否增加!隻要幹得好,上下考我也還是肯給的!你總不想一輩子在此幹縣令吧?”楊遊鼓勵道。
那王縣令倒是從來沒有見過還要鼓勵商業的都督和上司!此時的人可大都看不起商人!不過這個楊都督似乎是個例外。
“請都督放心!除了督促農民種好榆樹、桑樹及粟稻、麥以外,卑職一定配合宋司馬、趙戶曹,抓好本地的銅業、鹽業、茶業等三業,增加本縣稅收!”
“好!隻要幹得好,今後升任長史、司馬,或是迴到內地任職,也不是難事!”
“多謝都督!”王縣令倒是非常感激!
“另外還有一事!此地學校教育如何?”楊遊突然問起自己最關心的事來!要想改變此地的風俗,漢壽縣要移民、其次要對他們進行漢化!這最好的漢化,無非就是教育!
“這......”一見都督問起此事,那王縣令卻頓時語塞了!
原來按照大唐規定,每個縣都必須建立正規的學校,一般中縣及以下,都是配一名博士、一名助教、二十五名學生。這些費用可都是國家開資,不需要地方籌集。
“啟稟都督!這瀘南縣漢人不多,蠻族人倒是非常多,很多人不願意進學堂讀書。加之此地偏僻,老師也不太好找,自然其教學質量堪憂,今後也不大可能及第,所以老百姓讀書的願望不高!所以本地沒有學校!”他有些膽怯。
“哦?豈有此理!哪有不願讀書之人?別說蠻族,就是偏遠小國,也每年送好幾百人到我大唐來求學呢!我看你等怕是惰政吧!算了,過去的事我也不再追究!
你與幾位縣官商量,三個月之內,把學校給我建立起來,招滿二十五位學生!我不相信不花錢讀書,還會沒人來!宋司馬,三個月後,你親自來檢查!如果還沒有辦好,此縣官佐一律記大過一次,罰俸一季!”
“是!”宋司馬道。
“多謝都督寬容,卑職下來立即去辦!”王縣令本以為楊都督馬上要處罰他,一看他居然給了三個月期限,倒是鬆了一口氣。
楊遊本想將其就地免職,可是一想,這縣官不好找,就讓他先幹著吧!
“不僅學校要辦好,此地還要建立寺廟、道觀!讓百姓有機會信仰大道,祈求大唐風調雨順,祈求家庭幸福安康!”楊遊又補充道。
這寺廟、道觀與道觀同等重要!一般一般信仰這兩種教的人,都慢慢地會磨滅心情,減少爭鬥,於己於國都有好處!
人如果沒有信仰,或者信仰攻擊性強的宗教亦或是邪教,就會天不怕地不怕,難以管理!
“卑職一定謹記!今年以內把這幾件事辦好,請都督放心!”王縣令道。
楊遊接著又安排了些農村衛生、扶助孤寡老人、醫藥等方麵的事情。
......
第二日,楊遊等人繼續北上,到長明縣考察當地縣政、百業。一連在當地帶了七天,下鄉考察農桑、銅、鹽情況。第七日晚,卻突然接到顧長史轉來一封緊急牒文。楊遊帶來一看,卻愣住了!
原來,邱穎大將軍在上任途中,突然病逝!朝廷鑒於安南都護缺人,命令楊遊十日內沿步頭路順河南下,到宋平城以副都護、司馬職,暫時代理都護。此姚州都督職位由張虔陀擔任,軍隊分區駐紮,防禦吐蕃!至於如何駐紮,倒是聽他的意見。
竹林清擔任越巂都督,不過仍舊兼任安寧城築城使,待該城修築完成後,再上任。
楊遊一看,頗感覺有些不妙!這意味著什麽,他也說不清!這張虔陀死的時候就是姚州都督,竹林清也是越巂都督。事情本來因為自己到這個世界來,有些改變,為何現在又迴去了?
管他的,到安南再說吧!
眾人聽得他暫時代理安南都護之職,卻都來道賀!楊遊一想,自己如此年輕,雖然收複了西山,不過做這大都護的職位也不太合適,不知道李林甫和皇帝是如何想的!又一想,代理也倒是無所謂,有些節度使留後,也不過是六品侍禦史或者員外郎職的兼判官而已,比自己現在的地位還低好多。
......
姚州,眾人聽說他他暫時代理都護,都來祝賀!
楊遊一想,幹脆先把幾個打仗得力的軍將升了軍職再說!當然本階和武職要上報朝廷才行,自己說了也不算。依舊把自己的若幹親信帶上,到安南卻隻帶了兩千人。那裏也用不著帶太多軍隊,這裏的軍隊主要是防禦吐蕃南下。
他卻不知道,朝廷裏麵,卻有一件大事要發生!李林甫卻跟李適之二人鬥起來了!這次李適之意外掌握了李林甫的不利證據,聽了他大兒子的話,拉攏了高力士、楊釗、楊慎矜等人,卻要主動對李林甫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