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國子監,上午。
楊遊帶著苟鈞安、趙荃,一早來到國子監。
國子監有三名官員在大門迎接:從四品劉司業、正五品國子博士方博士、從六品桑丞三人。
客套話講完後,劉司業道:“楊翰林,裏麵請!”
眾人到會客室席地而坐,有人上茶。
“為迎接楊翰林,鄙人已經準備多日。聽聞楊翰林有神算絕技,要傳授與算學三十名生員,鄙人倒也想跟著學習一二!”劉司業雖然學富五車,不過見到楊遊,依然很是謙遜。
這皇帝下製讓某人來國子監授課,在大唐可是頭一遭,國子監上上下下自然不敢怠慢。
“劉司業不已客氣,鄙人今日來講授一些不值一提的小技而已!哪裏趕得上劉司業進士及第、又登製科的飽學之士!這三十五副算盤和三十五冊《算訣》鄙人已經帶來,比三十位生員還多了五套,請劉司業安排人清點!”
“桑丞,你趕快清點,然後帶人立即搬去算學教室!稍後楊翰林講課時,我等都去聽一聽,學習學習這神算之道!”
“是!”桑丞出到外麵,叫進來兩個胥吏,清點完後,給劉司業和方博士各留了一套,然後把其餘所有東西都搬了出去。
“楊翰林,這東西如何使用?”劉司業問道。
楊遊也不敢太托大,畢竟這兩位都是高官。於是他趕緊走過去,給二人講解起來!
“楊翰林發明此物,果然是千古神器!如此一來,就是國子監下屬的府史等人,記賬也快速百倍!”那方博士跟著讚美起來!
靠!千古神器?百倍?你牛逼再吹大點!
不過楊遊聽著很高興,道:“此乃小技,與二位前輩的經學大道不可相提並論!”
“不然!聖上看中的東西,豈能是小技?此器物看是簡單,似乎蘊含天道算理,絕非一般人可以造出!楊郎不必過謙!”劉司業笑道。
楊遊一聽,還是這些老官僚說話有分寸!“聖上看中的東西,豈能是小技”一句,就非同凡響,看得很深!
看來,自己太過謙虛,有時怕是要失言!
二人試著撥弄了一陣算盤後,開始翻看《算訣》,當然又大加讚歎一番!
最後桑丞進來道:“楊翰林,這算盤和《算訣》是受訓百司和郡縣承擔費用,不知價格如何?”
“很便宜,每一副二百二十文!這算盤是用上等青岡木加工,一副算盤用二三十年也無問題!這《算絕》要三百文一冊,主要是補充佐、史雜料、公廚錢!劉司業想必也知道,如今官員和胥吏俸料微薄,辦公經費很少。這公廚和辦公費更是捉襟見肘!”楊遊道。
“楊翰林也太過謙,如此秘訣,豈是幾百文錢可以衡量的?三百文一冊其實太過便宜!這三十名學員的總費用也不過才十幾貫而已!
這三十人學業完成後,一傳十、十傳百,不要幾年,整個大唐記賬之人必然都會此道!其節省得人力、物力怕是數十萬貫呢!”劉司業似乎還嫌太便宜了!
楊遊一聽,暗想,看來自己良心未泯,還是把價格定得太低!
當然,這國子監學員的學雜費、生活費等全都是由國家出,不要私人和學員承擔任何費用。東西再貴,其實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楊翰林來授課,自然就是老師!這尊師重道的禮儀不能丟,這束脩自然不能少!經過我等商量,並已報請聖上同意,讓每位學員出一匹絹、一鬥酒、四斤臘肉!”
“好!既然是禮數,鄙人也不敢不遵!”
楊遊和劉司業、方博士、桑丞等走進教室,眾多舉子立即站起來相迎。楊遊坐在主席,那三人坐在臨時增加的側席師位。待楊遊等人席地而坐後,桑丞給各位學生介紹起楊遊來。
國子監桑丞給各位學生介紹楊遊道:
“各位學生,此次聖上對算盤之學極為重視!特地下製任命了楊翰林教授你等算盤之學。楊翰林的算盤之學是其精研百家算經、集百家算器之大成!蘊含至高算理,可謂千古一絕!
而且楊翰林是製監察禦史,是皇差!如今於繁忙萬事之中擠時間來教授你等,實屬難得!你等速按照敬博士之禮叩拜楊翰林!”
說完,他衝前排的一位學生點點頭。那領頭的學長便帶隊行拜師大禮:“行拜師稽首大禮!三拜!第一拜......”
這拜師大禮是行“稽首禮”。
(稽首拜時,頭俯伏至地,抱拳相握,左手按住右手。拜的時候,頭先俯伏至手,然後拱手下至於地,頭也隨著俯伏於地。拱手至地時,手仍不鬆開。手的位置在膝蓋前,頭的位置又在手前。)
眾舉子在進行三拜之後,拜禮結束。眾學生按照前後順序,將各自的束脩送給楊遊。不一會兒,地上堆了一大堆東西。隨後,又有四個雜役進來幫著把所有的束脩之禮都搬了出去。
看看眾學生已經端正坐好,楊遊就開始講解這算盤之學:“各位經過這若幹年《九章》、《海島》、《綴數》等科目的學習,想必已經精通算理!不過算理歸算理,誰也不可能全靠心算!你等麵前的算盤是鄙人集百家之所長而製成......”
......
一個時辰過去,楊遊把今日計劃所講的口訣講得差不多了,他已經口幹舌燥。
“各位學生,今日加法就先講到這裏!課後,要勤加練習!所謂‘業精於勤荒於嬉’!鄙人幾日後,再繼續講解加法!這裏還要補充一句,各位要是這算盤之學不合格,是不能參加畢業考試的,各位請自重!”
楊遊卻要把最重要的講出來,否則都稀裏糊塗,萬一哪日聖上來抽查,一個二個啥也不會,他如何交差?
隻見那學長見學習結束,趕緊又喊道:“拜送恩師!行稽首大禮!一拜......”
眾人跟著禮送楊遊。
隨後,楊遊被引導會客室,劉司業和方博士一路陪同。楊遊覺得很奇怪,這劉司業可真是謙恭,他好歹也是從四品的高級官員,今日居然親自全程陪同,這真的很難得。
進得會客室,閑聊了一會兒,劉司業卻對著楊遊道:“楊翰林,鄙人倒一件私事相求,不知楊翰林可否幫忙?”
楊遊帶著苟鈞安、趙荃,一早來到國子監。
國子監有三名官員在大門迎接:從四品劉司業、正五品國子博士方博士、從六品桑丞三人。
客套話講完後,劉司業道:“楊翰林,裏麵請!”
眾人到會客室席地而坐,有人上茶。
“為迎接楊翰林,鄙人已經準備多日。聽聞楊翰林有神算絕技,要傳授與算學三十名生員,鄙人倒也想跟著學習一二!”劉司業雖然學富五車,不過見到楊遊,依然很是謙遜。
這皇帝下製讓某人來國子監授課,在大唐可是頭一遭,國子監上上下下自然不敢怠慢。
“劉司業不已客氣,鄙人今日來講授一些不值一提的小技而已!哪裏趕得上劉司業進士及第、又登製科的飽學之士!這三十五副算盤和三十五冊《算訣》鄙人已經帶來,比三十位生員還多了五套,請劉司業安排人清點!”
“桑丞,你趕快清點,然後帶人立即搬去算學教室!稍後楊翰林講課時,我等都去聽一聽,學習學習這神算之道!”
“是!”桑丞出到外麵,叫進來兩個胥吏,清點完後,給劉司業和方博士各留了一套,然後把其餘所有東西都搬了出去。
“楊翰林,這東西如何使用?”劉司業問道。
楊遊也不敢太托大,畢竟這兩位都是高官。於是他趕緊走過去,給二人講解起來!
“楊翰林發明此物,果然是千古神器!如此一來,就是國子監下屬的府史等人,記賬也快速百倍!”那方博士跟著讚美起來!
靠!千古神器?百倍?你牛逼再吹大點!
不過楊遊聽著很高興,道:“此乃小技,與二位前輩的經學大道不可相提並論!”
“不然!聖上看中的東西,豈能是小技?此器物看是簡單,似乎蘊含天道算理,絕非一般人可以造出!楊郎不必過謙!”劉司業笑道。
楊遊一聽,還是這些老官僚說話有分寸!“聖上看中的東西,豈能是小技”一句,就非同凡響,看得很深!
看來,自己太過謙虛,有時怕是要失言!
二人試著撥弄了一陣算盤後,開始翻看《算訣》,當然又大加讚歎一番!
最後桑丞進來道:“楊翰林,這算盤和《算訣》是受訓百司和郡縣承擔費用,不知價格如何?”
“很便宜,每一副二百二十文!這算盤是用上等青岡木加工,一副算盤用二三十年也無問題!這《算絕》要三百文一冊,主要是補充佐、史雜料、公廚錢!劉司業想必也知道,如今官員和胥吏俸料微薄,辦公經費很少。這公廚和辦公費更是捉襟見肘!”楊遊道。
“楊翰林也太過謙,如此秘訣,豈是幾百文錢可以衡量的?三百文一冊其實太過便宜!這三十名學員的總費用也不過才十幾貫而已!
這三十人學業完成後,一傳十、十傳百,不要幾年,整個大唐記賬之人必然都會此道!其節省得人力、物力怕是數十萬貫呢!”劉司業似乎還嫌太便宜了!
楊遊一聽,暗想,看來自己良心未泯,還是把價格定得太低!
當然,這國子監學員的學雜費、生活費等全都是由國家出,不要私人和學員承擔任何費用。東西再貴,其實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楊翰林來授課,自然就是老師!這尊師重道的禮儀不能丟,這束脩自然不能少!經過我等商量,並已報請聖上同意,讓每位學員出一匹絹、一鬥酒、四斤臘肉!”
“好!既然是禮數,鄙人也不敢不遵!”
楊遊和劉司業、方博士、桑丞等走進教室,眾多舉子立即站起來相迎。楊遊坐在主席,那三人坐在臨時增加的側席師位。待楊遊等人席地而坐後,桑丞給各位學生介紹起楊遊來。
國子監桑丞給各位學生介紹楊遊道:
“各位學生,此次聖上對算盤之學極為重視!特地下製任命了楊翰林教授你等算盤之學。楊翰林的算盤之學是其精研百家算經、集百家算器之大成!蘊含至高算理,可謂千古一絕!
而且楊翰林是製監察禦史,是皇差!如今於繁忙萬事之中擠時間來教授你等,實屬難得!你等速按照敬博士之禮叩拜楊翰林!”
說完,他衝前排的一位學生點點頭。那領頭的學長便帶隊行拜師大禮:“行拜師稽首大禮!三拜!第一拜......”
這拜師大禮是行“稽首禮”。
(稽首拜時,頭俯伏至地,抱拳相握,左手按住右手。拜的時候,頭先俯伏至手,然後拱手下至於地,頭也隨著俯伏於地。拱手至地時,手仍不鬆開。手的位置在膝蓋前,頭的位置又在手前。)
眾舉子在進行三拜之後,拜禮結束。眾學生按照前後順序,將各自的束脩送給楊遊。不一會兒,地上堆了一大堆東西。隨後,又有四個雜役進來幫著把所有的束脩之禮都搬了出去。
看看眾學生已經端正坐好,楊遊就開始講解這算盤之學:“各位經過這若幹年《九章》、《海島》、《綴數》等科目的學習,想必已經精通算理!不過算理歸算理,誰也不可能全靠心算!你等麵前的算盤是鄙人集百家之所長而製成......”
......
一個時辰過去,楊遊把今日計劃所講的口訣講得差不多了,他已經口幹舌燥。
“各位學生,今日加法就先講到這裏!課後,要勤加練習!所謂‘業精於勤荒於嬉’!鄙人幾日後,再繼續講解加法!這裏還要補充一句,各位要是這算盤之學不合格,是不能參加畢業考試的,各位請自重!”
楊遊卻要把最重要的講出來,否則都稀裏糊塗,萬一哪日聖上來抽查,一個二個啥也不會,他如何交差?
隻見那學長見學習結束,趕緊又喊道:“拜送恩師!行稽首大禮!一拜......”
眾人跟著禮送楊遊。
隨後,楊遊被引導會客室,劉司業和方博士一路陪同。楊遊覺得很奇怪,這劉司業可真是謙恭,他好歹也是從四品的高級官員,今日居然親自全程陪同,這真的很難得。
進得會客室,閑聊了一會兒,劉司業卻對著楊遊道:“楊翰林,鄙人倒一件私事相求,不知楊翰林可否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