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次是山南道巴川郡送來的庸調,主要是錢、布、絹、棉等!那糧食歸司農寺,與我等無關!”


    “那好,我等即刻出發!帶幾個人去合適?”


    “你我二人各帶兩名胥吏就行,這具體事務還是由他們辦!你我監督就可以了!”


    於是楊遊帶著蕭南、趙荃二人,與杜義一道,出了皇城,直奔城東春明門。


    出了京城,不一刻就到灞水橋輸貨場。楊遊一看,這個貨場怕是有上萬平方米,規模驚人。


    全國所有的送往長安的租庸調,除了歸司農寺管理的糧食、草料外,全部要送到長安城東春明門外灞水橋輸貨場。由太府出納使、禦史台、太府寺派人監督收納。


    檢查完數量、質量,分裝好以後,送完皇城太府寺左藏庫收藏保管。


    按照以前規矩,必須有禦史台的監察禦史或者殿中侍禦史參加監督驗收,那時太府出納使是由侍禦史或者殿中侍禦史兼任的。


    如今太府出納使由楊慎矜兼任,他本人就是禦史中丞。而且出納使判官楊遊也帶著檢校監察禦史銜,所以無需另外派人監督,一切都由楊遊做主。


    剛到貨場門口,就看見一位四十歲左右的青衣官員滿臉堆笑,在門口抱拳相迎:“卑職銅梁縣尉段邦達,參見二位上差!”


    “哎!段縣尉說錯了,楊判官是上差,鄙人可不是!”杜義擺手道。


    “杜署令是皇城官員,在卑職看來,也是上差!”


    楊遊看他二人似乎很熟!


    這時杜義笑著扭頭介紹道:“楊判官,鄙人介紹一下,這位是銅梁縣段縣尉!他曾經當過多年的太府寺胥吏,去年流外入流,當了這銅梁縣尉!


    段縣尉,這位是太府寺出納使檢校監察禦史楊判官,他還兼著京畿道采訪使推官、大理評事等職!這可是大唐後起之秀!”


    “參見楊判官!卑職讀書不明,學識淺薄,所以未能科舉及第,隻得入了吏途!今後怕是輩子當縣尉了!不比二位上差,將來必定前途遠大!”段縣尉施禮道。


    “也不一定,雖然說流外入流者升遷難度很大,不過也有當上高職的!當然郎官、侍郎等清要職,由於法令所限,段縣尉是沒有指望了!”杜義點點頭。


    當時人們一把流外入流者當胥吏看待,盡管他們已經當“官”,所以這部分人很難有前途!


    “幾位快屋裏請!”段縣尉把二人一行請進屋內。


    兩名雜役幫著倒茶,還有人把賬冊遞給段縣尉,讓他查看。


    隻聽段縣尉道:“本來按照國家法令,本郡租調所有貨物應該於正月三十日前將送到京城,驗收完畢。


    不過由於本郡昨年水災,租調征收延遲,朝廷特許延遲至三月末上交。今日離三月末倒隻有幾天了!還請楊判官將鄙郡之物妥妥驗收,以防誤期!”


    “這次路途可還順利?”杜義問道。


    “還好!此次全走旱路。雖然路途更加艱辛,不過卻無翻船之憂!如果翻船,貨物全損,鄙人就隻有跳江了,哪裏有錢賠得起這些貨物!”


    楊遊也知道,這運送租調的人,都是太守從本郡州縣官員中臨時抽調。誰被抽到,就要萬分小心。路途貨物如果有丟失,損壞,是由押送人賠償。


    如果賠償不起,那就坐牢,流放。家小可能也要被沒入官府為奴。當然,這押送人可以附加征收運費,有一些利益可得。


    聊了一會兒,段縣尉把租調的賬冊遞給杜義、楊遊。楊遊一看,無非是絹、麻、棉等物,不過品種很多,達十幾種。


    看完賬冊,接著就是要到現場評定等級,凡是有汙損、水漬以及殘次品等,都要折數。


    楊遊在貨場四處轉悠,看見每個縣的貨物都貼有標記。石鏡縣、銅梁縣等等。


    那段縣尉與杜義關係好,卻不認得楊遊,他與杜義秘語了幾句。杜義趁楊遊在四處查看之機,把楊遊拉到一邊,也跟著說幾句,楊遊皺著眉頭,不置可否。


    驗貨的過程很繁瑣,每一匹布或者絹都要仔細看過,判定等級,合格的加印。不合格的要折算,也要加蓋注明!棉花也要判定等級。


    楊遊一看,這人為因素也太大,想讓國庫增加收入,就要想辦法增加不合格品,再從老百姓那裏重新征稅!


    看樣子,雖然有人說楊慎矜是君子,不過他為了升官,也怕是有意壓低了合格率,增加庫藏收入,使得太府寺所藏之物夠皇帝揮霍!這樣皇帝才龍顏大悅,他也就一路高升!


    不過這去年的收入,除了這巴川郡外,其餘三百多個郡都已經入庫。這點東西不過價值十萬貫左右,楊慎矜也沒有給自己打招唿,看來是讓自己做主了!


    剛才那杜義已經讓他關照巴川郡,他也不太好駁麵子,搞不好今後還要長期共事呢!


    眾人一直忙到中午才搞完。


    段縣尉自然早就安排好了午餐的地方,眾人進長安城吃罷午飯。有人進來給了幾人一個袋子,說是一些當地的野味幹貨,也是慣例。眾人自然略微推脫一翻,也就收下了!


    楊遊辭別眾人,拍馬就想走。那杜義卻走過道:“楊判官,這土特產可不要隨意送人,一定親自嚐一嚐!”


    說完,他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拍馬就走了!


    楊遊前世可是辦公室工作了七八年的人,哪裏聽不出來他的話外之音?


    他一看,這太府出納使,確實有權。不過這增加百姓稅負,以供皇帝任意享樂之事,自己怕是幹不了。很多人並未分得土地,二十租種地主的土地,可是稅負一文不少,民不堪重負!


    這相當於“劫貧濟富”!自己那日與楊慎矜說的是“劫富濟貧”,與今日所經曆之事相反。看來,今後得想辦法離開這個崗位才行!


    …………


    早上,紫林苑。


    一大早,楊遊就來到紫林苑辦事房。


    今天要去藍田縣辦案!


    他準備還算充分,弓箭自然也帶著,苟鈞還不知道從哪裏找來一把橫刀,讓楊遊帶上。楊遊一掂量,那刀有好幾斤。這東西拿著太不方便,他隻得把刀放在馬背上。


    處理完若幹雜事,辭別武判官,便與蕭南、苟鈞準備出門。還未跨出院門,卻有一胥吏進來問道:“請問哪位是楊遊楊判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三司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寶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寶神並收藏大唐三司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