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東北邊還有一條三尺寬青石小徑,路旁邊是兩行高大的柏樹,後麵房屋數十間,不知居住何人。昨日楊遊忙著看人算賬,沒時間過去,他打算下午過去打望一番。
青雲法師讓楊遊休息一天,明日再核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楊遊決定先做一副算盤出來。因為這紙張太貴,一百張就要六十文錢,他也不好隨便拿來當草稿。而用阿拉伯數字計算,沒有草稿紙不行。
算盤就好用多了,在沒有計算機以前,中國算盤可是全世界最好、最快捷的計算工具!
他打聽得道觀裏麵正好有木工加工手串出售。於是問了路,徑直來到木工房,把自己加工算盤的要求給木工師傅講了。
那木工師傅三十歲不到,身材普通,人看著很是精明。
看了楊遊畫的圖樣,他說道:“楊郎如果下午要,就隻有將就這大號的珠子,把孔鑽大一點,穿上鐵銷,釘上框架就可以用了。如果要按照楊郎畫的珠子加工出來,至少要兩天時間。”
“那請師傅先隨便做一個我用著就行!辛苦師傅!師傅貴姓?”
“小人排行第三,名字剛好也取作鄧三。聽說賬房王管事說,楊郎已經明經及第。楊郎果哪日當官了,還請多關照小人一下!”木工師傅也說起恭維話來。
“這怕是要等到六年以後呢!”
“六年?那也未必!”
未必?楊遊一聽,倒有些沒有聽懂。
“鄧師傅,此話怎講?”
鄧師傅一邊幹活,一邊說道:“比如那與你同科中明經的楊暄,聽說已經當上校書郎了!”
楊暄?名字很熟!猛然間,楊遊卻想起來了。靠!不就是楊國忠的兒子嗎?誰能跟他比得了!
楊遊對唐代李林甫、楊國忠二人的事跡略微記得大概。這“楊暄及第”的典故很有名,他倒有些印象:
說的是這楊暄沒考上明經,知貢舉的禮部侍郎達奚珣派兒子達撫去通知楊國忠,誰知被楊國忠罵了一頓。後來達奚珣怕被報複,在兒子達撫的勸告下,違心取了楊暄明經上等。
不過來到這個真實的大唐以後,他覺得此典故有故意醜化禮部侍郎達奚珣和楊國忠之嫌。因為楊釗(楊國忠)目前僅僅是度支員外郎兼侍禦史,他還遠沒有到敢於欺侮禮部侍郎達奚珣的地步。
而達奚珣作禮部侍郎即將滿三年,下半年就要離任,楊暄不可能是以後才明經及第。因為此時早已經是禮部侍郎主持科舉考試,並非吏部侍郎。
“他是皇親國戚,當然不同!”楊遊歎道。
鄧師傅抬頭笑道:“所以呀,楊郎講的明經要過六年才允許上吏部銓選,也不一定。隻要上麵有大官幫你說話,放官還不是頃刻之間的事?”
楊遊暗想:“我等平頭百姓,哪裏能認識什麽大官?現在是李林甫當政,所有官員都噤若寒蟬,膽戰心驚。沒有特殊的背景,誰肯幫你?”
“還有一條出路,就是進使府當幕僚官,俸祿可比朝官優惠很多!將來一樣入仕,而且使府當幕僚官資曆,吏部將來銓選時也會認可。當然要認識那些當使職的大官才行!”
“這我就更不認識了!”
(按,當時凡是有出身的進士人,如果暫時沒有官做,有可能被節度使、觀察使、采訪使或者其他使職官員聘任為判官、掌書記、推官、巡官等。這些使職的佐僚官要有出身的人才能做,同樣要報吏部備案,不過不算朝廷正式官員。使府幕僚官員的待遇非常優厚,很多人幹幾年後再迴到朝廷做官,會一並計算資曆。)
午飯後。
楊遊出了房間,來到花園之中慢步,散散心。來此大唐還不到十天,沒有自己前世日日不離的手機、汽車,他還很不適應。看來要三五個月才能夠調整過來。
不料沒走幾步,卻突然看見了令人驚奇的一個身影,在樹叢中一閃而過!
怎麽玄都觀還有修道的外國人?
楊遊確信自己沒有看走眼,這中國人外國人,他還是分得清!長安城外國人雖然多,但是在道觀修道外國人,卻幾乎沒有。原因很簡單,人家不信道教!
楊遊神情有些緊張,他慢慢踱步到剛才那身影附近,四下一看,卻不見人影。
不行,得看看這人長什麽模樣!於是大聲說道:“出來吧,別躲啦,我都看見你啦!”
話音剛落,眼角卻立即瞥見一個瘦小的身影從樹叢中鑽了出來!
“郎君,你是誰?”她聲音有些怯懦。
一個小女道!隻見她不過十二三歲,皮膚白皙、鼻梁很高,眼珠黑中帶藍,明顯是中亞一帶人種。
這年紀應該是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年紀呀!看著非常可愛的一個小姑娘,不知為何穿上青色道袍,禁錮在這玄都觀裏麵。
“鄙人叫楊遊,剛來的!小真人,你叫什麽名字?”
那小姑娘有些怕生,也有些害羞:“奴叫......叫蟲娘!”
蟲娘!好奇怪的名字!
“你住在哪裏?是那後邊嗎?”楊遊指了指昨日他未去的方向,估計她應該住在後麵,那邊應該是女道士住的地方。
蟲娘點點頭!
“郎君,你看見奴的黑貓沒有?”
楊遊搖搖頭:“貓出來玩一會兒,肯定會自己迴去的,你不要擔心!”
誰知蟲娘搖搖頭:“那可不一定!那是一隻母貓,興許跟哪隻公貓跑了也說不定呢!”
靠!不會吧?她小小年紀,如何說出這樣的話來?
“那他出去玩幾天,總會迴來吧?”
“不一定!奴已經丟了兩隻貓了!”蟲娘不那麽害羞了。
“那好,一起找找看!”
“嗯!”
楊遊陪著蟲娘在花園裏麵尋找起貓來!誰知找了半天,也沒有看見。
“蟲娘,你怎麽和陌生人在一起?他是誰?”突然一個中年婦人的聲音在耳畔想起。
楊遊一驚,扭頭一看,卻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美婦人,也穿著青色道袍,模樣與蟲娘倒有六七分像似,看樣子,也該是蟲娘的母親。
這婦人氣質非常不錯。
“娘,你怎麽也出來了!”
蟲娘看見她娘出來,立刻奔了過去,拉著她娘的手臂:“娘,我來找如意的!”
怎麽母子二人都在道觀修道?太不可思議了!
楊遊趕緊上前行禮:“小生楊遊,見過真人!”
那中年婦人皺了皺眉頭:“以前怎麽沒有見過你?你在這裏做什麽?”
楊遊一身破舊布衣,很有些讓人看不上眼。
“小生是今科明經及第的舉子,家鄉並無親人,紫陽上座讓小生權且在本觀做些賬務稽查的雜事!等待有機會參加吏部試或者製科考試。”
後麵半句有些吹噓,他可沒準備去參加什麽吏部試或者製科,那玩意兒比進士還難考,錄取率也就百分之一。
一聽他是及第的舉子,婦人臉色好看多了:“這算賬可不容易!那楊釗才來四五個月,已經接連升了四級,目前已經是度支員外郎兼侍禦史,還兼著十來個使職呢!”
午後陽光明媚,春暖花開,蜜蜂和蝴蝶在花間飛舞,花園美不勝收。三個人來到一處亭子坐下。
“你算賬能力能趕上楊釗嗎?”婦人問道。
靠!比算賬,楊釗怎麽能和自己比?他要不是靠著楊貴妃,不知道在哪裏當賭徒呢!
“楊公是貴妃的親戚,自然飛黃騰達囉!”楊遊擺出很無奈的表情,不過一個女道居然對朝中的事務熟悉,倒讓楊遊有些意外。
“也是,李相當權這許多年,終於來了一位對手了!蟲娘,那邊不是你的如意嗎?”
楊遊順著婦人手指望去,果然看見一隻黑貓呆在樹杈之上。
“如意,快點過來!”蟲娘滿臉堆笑,輕輕朝如意走了過去。
“哎!蟲娘就一個朋友,就是那隻貓!”婦人看著蟲娘,搖頭歎息道。
“真人,為何你們母女……”
“奴九個月生了她,由於未足月,她父親認為不祥,不喜歡她,就把她送到這裏來了!奴家也跟著來到這裏!”沒等楊遊說完,夫人便打斷楊遊。
這當爹的也太狠心了吧?早產很正常啊!
“早幾日出生似乎也正常啊?”
“她父親可不怎麽想!”
不知道她父親是誰,居然把孩子往道觀送,真是狠心,搞得蟲娘一點童趣都沒有了!
又聊了一陣,那婦人有些犯困,便起身招唿蟲娘迴去。
蟲娘抱著她的如意,跟“她”說著悄悄話,樣子很是可愛。
“蟲娘,你今後有時間過來就是,某可能還要住些日子!改日某出去給你帶點好玩的東西進來。”楊遊看這蟲娘很可憐。
“不用煩勞郎君!”那中年婦人說道,隨後便帶著蟲娘迴去了。
從談話中知道,原來她二人並不是在玄都觀修行,而是在隔壁的玄通觀修行。這玄通觀為女道士觀,與玄都觀一牆之隔,是三十年前在玄都觀一旁擴建而成。
由於地勢所限,這大花園卻由兩家道觀共享。當然,一般的閑雜人是進不到這裏來的。
......
第二天。
楊遊開始在玄都觀對賬、核賬工作。
楊遊一看,這賬冊是依據“四柱結算法“編製:按照“舊管“(上期結存)、新收(本期收入)、“開除“(本期支出)、“實在“(期末結存)這“四柱“特定的格式。
賬冊裏麵的記錄的收入有田租、放貸、賣香燭、手串、護身符等紀念品以及香客捐贈、皇家賞賜之物等等。
支出就多了,各種開銷上百種。
隻見楊遊默念珠算絕決、撥弄盤珠如飛。
兩個賬房管事加四個臨時抽來核賬的雜役,都目不轉睛盯著楊遊五個手指在算盤上飛來舞去,眼珠子驚得差點掉下來了!
青雲法師讓楊遊休息一天,明日再核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楊遊決定先做一副算盤出來。因為這紙張太貴,一百張就要六十文錢,他也不好隨便拿來當草稿。而用阿拉伯數字計算,沒有草稿紙不行。
算盤就好用多了,在沒有計算機以前,中國算盤可是全世界最好、最快捷的計算工具!
他打聽得道觀裏麵正好有木工加工手串出售。於是問了路,徑直來到木工房,把自己加工算盤的要求給木工師傅講了。
那木工師傅三十歲不到,身材普通,人看著很是精明。
看了楊遊畫的圖樣,他說道:“楊郎如果下午要,就隻有將就這大號的珠子,把孔鑽大一點,穿上鐵銷,釘上框架就可以用了。如果要按照楊郎畫的珠子加工出來,至少要兩天時間。”
“那請師傅先隨便做一個我用著就行!辛苦師傅!師傅貴姓?”
“小人排行第三,名字剛好也取作鄧三。聽說賬房王管事說,楊郎已經明經及第。楊郎果哪日當官了,還請多關照小人一下!”木工師傅也說起恭維話來。
“這怕是要等到六年以後呢!”
“六年?那也未必!”
未必?楊遊一聽,倒有些沒有聽懂。
“鄧師傅,此話怎講?”
鄧師傅一邊幹活,一邊說道:“比如那與你同科中明經的楊暄,聽說已經當上校書郎了!”
楊暄?名字很熟!猛然間,楊遊卻想起來了。靠!不就是楊國忠的兒子嗎?誰能跟他比得了!
楊遊對唐代李林甫、楊國忠二人的事跡略微記得大概。這“楊暄及第”的典故很有名,他倒有些印象:
說的是這楊暄沒考上明經,知貢舉的禮部侍郎達奚珣派兒子達撫去通知楊國忠,誰知被楊國忠罵了一頓。後來達奚珣怕被報複,在兒子達撫的勸告下,違心取了楊暄明經上等。
不過來到這個真實的大唐以後,他覺得此典故有故意醜化禮部侍郎達奚珣和楊國忠之嫌。因為楊釗(楊國忠)目前僅僅是度支員外郎兼侍禦史,他還遠沒有到敢於欺侮禮部侍郎達奚珣的地步。
而達奚珣作禮部侍郎即將滿三年,下半年就要離任,楊暄不可能是以後才明經及第。因為此時早已經是禮部侍郎主持科舉考試,並非吏部侍郎。
“他是皇親國戚,當然不同!”楊遊歎道。
鄧師傅抬頭笑道:“所以呀,楊郎講的明經要過六年才允許上吏部銓選,也不一定。隻要上麵有大官幫你說話,放官還不是頃刻之間的事?”
楊遊暗想:“我等平頭百姓,哪裏能認識什麽大官?現在是李林甫當政,所有官員都噤若寒蟬,膽戰心驚。沒有特殊的背景,誰肯幫你?”
“還有一條出路,就是進使府當幕僚官,俸祿可比朝官優惠很多!將來一樣入仕,而且使府當幕僚官資曆,吏部將來銓選時也會認可。當然要認識那些當使職的大官才行!”
“這我就更不認識了!”
(按,當時凡是有出身的進士人,如果暫時沒有官做,有可能被節度使、觀察使、采訪使或者其他使職官員聘任為判官、掌書記、推官、巡官等。這些使職的佐僚官要有出身的人才能做,同樣要報吏部備案,不過不算朝廷正式官員。使府幕僚官員的待遇非常優厚,很多人幹幾年後再迴到朝廷做官,會一並計算資曆。)
午飯後。
楊遊出了房間,來到花園之中慢步,散散心。來此大唐還不到十天,沒有自己前世日日不離的手機、汽車,他還很不適應。看來要三五個月才能夠調整過來。
不料沒走幾步,卻突然看見了令人驚奇的一個身影,在樹叢中一閃而過!
怎麽玄都觀還有修道的外國人?
楊遊確信自己沒有看走眼,這中國人外國人,他還是分得清!長安城外國人雖然多,但是在道觀修道外國人,卻幾乎沒有。原因很簡單,人家不信道教!
楊遊神情有些緊張,他慢慢踱步到剛才那身影附近,四下一看,卻不見人影。
不行,得看看這人長什麽模樣!於是大聲說道:“出來吧,別躲啦,我都看見你啦!”
話音剛落,眼角卻立即瞥見一個瘦小的身影從樹叢中鑽了出來!
“郎君,你是誰?”她聲音有些怯懦。
一個小女道!隻見她不過十二三歲,皮膚白皙、鼻梁很高,眼珠黑中帶藍,明顯是中亞一帶人種。
這年紀應該是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年紀呀!看著非常可愛的一個小姑娘,不知為何穿上青色道袍,禁錮在這玄都觀裏麵。
“鄙人叫楊遊,剛來的!小真人,你叫什麽名字?”
那小姑娘有些怕生,也有些害羞:“奴叫......叫蟲娘!”
蟲娘!好奇怪的名字!
“你住在哪裏?是那後邊嗎?”楊遊指了指昨日他未去的方向,估計她應該住在後麵,那邊應該是女道士住的地方。
蟲娘點點頭!
“郎君,你看見奴的黑貓沒有?”
楊遊搖搖頭:“貓出來玩一會兒,肯定會自己迴去的,你不要擔心!”
誰知蟲娘搖搖頭:“那可不一定!那是一隻母貓,興許跟哪隻公貓跑了也說不定呢!”
靠!不會吧?她小小年紀,如何說出這樣的話來?
“那他出去玩幾天,總會迴來吧?”
“不一定!奴已經丟了兩隻貓了!”蟲娘不那麽害羞了。
“那好,一起找找看!”
“嗯!”
楊遊陪著蟲娘在花園裏麵尋找起貓來!誰知找了半天,也沒有看見。
“蟲娘,你怎麽和陌生人在一起?他是誰?”突然一個中年婦人的聲音在耳畔想起。
楊遊一驚,扭頭一看,卻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美婦人,也穿著青色道袍,模樣與蟲娘倒有六七分像似,看樣子,也該是蟲娘的母親。
這婦人氣質非常不錯。
“娘,你怎麽也出來了!”
蟲娘看見她娘出來,立刻奔了過去,拉著她娘的手臂:“娘,我來找如意的!”
怎麽母子二人都在道觀修道?太不可思議了!
楊遊趕緊上前行禮:“小生楊遊,見過真人!”
那中年婦人皺了皺眉頭:“以前怎麽沒有見過你?你在這裏做什麽?”
楊遊一身破舊布衣,很有些讓人看不上眼。
“小生是今科明經及第的舉子,家鄉並無親人,紫陽上座讓小生權且在本觀做些賬務稽查的雜事!等待有機會參加吏部試或者製科考試。”
後麵半句有些吹噓,他可沒準備去參加什麽吏部試或者製科,那玩意兒比進士還難考,錄取率也就百分之一。
一聽他是及第的舉子,婦人臉色好看多了:“這算賬可不容易!那楊釗才來四五個月,已經接連升了四級,目前已經是度支員外郎兼侍禦史,還兼著十來個使職呢!”
午後陽光明媚,春暖花開,蜜蜂和蝴蝶在花間飛舞,花園美不勝收。三個人來到一處亭子坐下。
“你算賬能力能趕上楊釗嗎?”婦人問道。
靠!比算賬,楊釗怎麽能和自己比?他要不是靠著楊貴妃,不知道在哪裏當賭徒呢!
“楊公是貴妃的親戚,自然飛黃騰達囉!”楊遊擺出很無奈的表情,不過一個女道居然對朝中的事務熟悉,倒讓楊遊有些意外。
“也是,李相當權這許多年,終於來了一位對手了!蟲娘,那邊不是你的如意嗎?”
楊遊順著婦人手指望去,果然看見一隻黑貓呆在樹杈之上。
“如意,快點過來!”蟲娘滿臉堆笑,輕輕朝如意走了過去。
“哎!蟲娘就一個朋友,就是那隻貓!”婦人看著蟲娘,搖頭歎息道。
“真人,為何你們母女……”
“奴九個月生了她,由於未足月,她父親認為不祥,不喜歡她,就把她送到這裏來了!奴家也跟著來到這裏!”沒等楊遊說完,夫人便打斷楊遊。
這當爹的也太狠心了吧?早產很正常啊!
“早幾日出生似乎也正常啊?”
“她父親可不怎麽想!”
不知道她父親是誰,居然把孩子往道觀送,真是狠心,搞得蟲娘一點童趣都沒有了!
又聊了一陣,那婦人有些犯困,便起身招唿蟲娘迴去。
蟲娘抱著她的如意,跟“她”說著悄悄話,樣子很是可愛。
“蟲娘,你今後有時間過來就是,某可能還要住些日子!改日某出去給你帶點好玩的東西進來。”楊遊看這蟲娘很可憐。
“不用煩勞郎君!”那中年婦人說道,隨後便帶著蟲娘迴去了。
從談話中知道,原來她二人並不是在玄都觀修行,而是在隔壁的玄通觀修行。這玄通觀為女道士觀,與玄都觀一牆之隔,是三十年前在玄都觀一旁擴建而成。
由於地勢所限,這大花園卻由兩家道觀共享。當然,一般的閑雜人是進不到這裏來的。
......
第二天。
楊遊開始在玄都觀對賬、核賬工作。
楊遊一看,這賬冊是依據“四柱結算法“編製:按照“舊管“(上期結存)、新收(本期收入)、“開除“(本期支出)、“實在“(期末結存)這“四柱“特定的格式。
賬冊裏麵的記錄的收入有田租、放貸、賣香燭、手串、護身符等紀念品以及香客捐贈、皇家賞賜之物等等。
支出就多了,各種開銷上百種。
隻見楊遊默念珠算絕決、撥弄盤珠如飛。
兩個賬房管事加四個臨時抽來核賬的雜役,都目不轉睛盯著楊遊五個手指在算盤上飛來舞去,眼珠子驚得差點掉下來了!